“你這糟婆子,說的可是真?”吳鬆跨前一步怒嗬一聲道。
瞧眼前這人怒起來一臉的兇相,氣勢咄咄逼人的模樣,這老人被嚇的倒退了一步。
一甩雙手說道:“你這瘋子,誰敢拿皇帝開玩笑,真,自然是真。”說著就往後跑去,遠遠退開。
真?真的駕崩了?吳鬆突然就像是丟了魂魄一般,站在原地身子開始搖晃了起來。
一時間氣血上湧,束發帶炸開,滿頭發絲在身後飄飛,滿臉脹的通紅,一雙眼好似要滴血一般恐怖。
一身的氣勢四散開來,隻聽得轟然一聲巨響。
就站在長街當中,滔天的氣浪排開,身邊駿馬驚的長嘶一聲,兩蹄前踏,眼睛一番,倒地暴斃而亡。
四麵的小車店鋪直接被掀翻倒地,行人紛紛吐血避讓。
剛剛跑開的老人,遠遠的躲在一邊往這兒看來,霎時間直驚的魂不附體。
仿佛像是變了個人一般,吳鬆渾身氣勢縈繞在身周不散,轉身雙目看著皇宮的方向踏步而去。
不過是幾個閃爍間,便離開了這條街道。
待吳鬆整個人消失了之後,長街上倒地的百姓才撐著地板站起,雙目裏滿是驚詫。
望著吳鬆消失的方向,幾個人頓時紛紛議論起來,大抵是在咒罵和揣摩猜測那人的身份。
其實就在吳鬆進城的那刻,一直守在城頭上的將士便認出了吳鬆,比他還要快的,快馬加鞭朝皇宮而去。
守城門的一行人,早就接到了上麵的吩咐,一旦有吳鬆的消息,定要速速稟報。
此刻吳鬆還在街上,快馬已經趕到了皇宮前。
當太子殿下,也就是當今天下的新君得知這個消息時,立即招來齊閑著手討論此事。
也不過是一柱香的功夫,吳鬆須發皆張的站在了朱紅金漆的皇宮大門前。
“來者何人?”把守城門的一對金甲將,上前幾步大吼問道,同時暗自戒備起來。
說來他們對大內總管吳鬆自是認識的,隻不過此刻的吳鬆滿臉血紅的模樣,叫他兩如何認得出。
隻覺得來者不善,一身氣勢逼人的模樣,不得不小心應對。
但想來當今天下,應該還沒有人膽敢擅闖皇宮禁地。
然而隻聽得兩人喊話說完,手下人已經往裏而去,站在門前的吳鬆卻是不答,緩步往宮門裏走去。
“站住。”兩人將手中彎刀往前,十字交叉在一起,意要攔住吳鬆。
隻可惜,對旁人來說厲害無匹的金甲將,在吳鬆的眼裏,連根毛兒都算不上。
吳鬆視如無睹般,踏步繼續往前,兩人想要抬刀砍人,卻無論如何都使不上勁兒。
更是眼睜睜的看著吳鬆走了過來,從他兩身邊繞了過去,一步步踏進了宮門。
大概走出了百丈遠之後,門前一眾守門的將士才迴過魂兒來,驚魂未定的看著遠處。
“真個猶如魔神一般。”左邊的人呢喃道。
“是啊,不過,看那衣服好像是我皇宮大內太監的服飾啊。”右邊的甲士似有所覺的說道。
先前對方渾身鮮紅,一身衣服還有些破爛,再加上氣勢逼人,眾人眼裏隻看見了這些。
此時迴過味來,才反應過來那人衣服不僅是宮中,樣貌也十分眼熟。
“嘖,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說著那人神色一驚,突然召集著人道:“不好,快走。”
說著便往前趕去,走在路上那人便大聲吼道:“護駕!抓刺客啊!”
一聲聲的呐喊在皇宮內外接連響起,還沉浸在哀傷中,不知沉浸了多久的整個皇宮突然便熱鬧了起來。
此時的吳鬆已經有些神誌不清了,但對於他待了多年的皇宮還是熟悉的。
按著記憶下意識的便走到了禁宮前,刷刷刷的腳步聲在耳邊響起。
一隊隊的禁軍衛士從各個長廊角落裏竄了出來,裏三圈外三圈的將吳鬆包圍在了中間。
人人拔出腰間長刀,眼神淩厲的看著吳鬆嚴陣以待,隻待一聲令下,便要悍不畏死的衝上前來下手。
吳鬆靜靜的立在人群中,一雙血紅還不斷滴淚的眼珠四下一掃,雙手背在身後,吐氣開聲道:“讓太子來見。”
幾個字遠遠的傳開,震的附近的人雙耳生疼。
正前方的殿門打開,前方圍著的一眾將士突然讓出一條道兒來,順著這道兒往前看去,一位與吳鬆服飾相差無幾的男子正立在那兒。
照樣是背負雙手,雙眼裏含著莫名的意味,靜靜的直視著吳鬆。
緩緩開口道:“一別多日,見過吳大總管,總管可安好?”
“齊閑,速去讓太子來見。”吳鬆不知是不是眼也花了,還是別的什麽,隻盯著齊閑沉聲說道。
“哈哈哈哈。”齊閑看著不遠處的吳鬆突的爆發出一陣朗聲大笑。
直笑的眾人心裏發毛,然後才聽齊閑咳嗽兩聲道:“好叫吳大總管知道,如今整個皇宮已沒有了太子,隻有當今聖上,先皇既已駕崩,您還是也追尋先皇而去吧。”
“胡說八道,咱家走之前皇上還好好的,怎麽突然就駕崩了,其中自是你等貓膩,從中作梗。”
吳鬆神色又變了幾分,抬手指著齊閑道。
話還未說完吳鬆人已經衝上前去,比他動作稍慢幾分,身周圍著的將士迅速包圍上去。
隻不過卻通通近不了吳鬆的身子,剛不過三寸距離,便被遠遠的震飛了出去。
短刀長槍的乒呤乓啷斷了一地,一雙手環繞著血氣,直取齊閑的中門。
“死吧。”齊閑看著前方那人輕唿一聲,雙手徐徐抬起成爪,說來他一身武功,倒是有近半都是吳鬆所教導。
真要論的話,吳鬆還算他的恩師,隻不過整個皇宮大內,又哪裏會講個這些。
恩師?不過都是些相互利用罷了。
心裏想著些事情,齊閑麵上卻不改半分,下起手來照樣不會心慈手軟,這沒了根兒的人,狠。
然而齊閑剛還見吳鬆整個人還在半空,又不過幾個閃爍之間,就連人影都看不著了。
嚇的齊閑心頭霍然一驚,他自然知道吳鬆的實力幾何,憑他一人,斷不可能是對手。
隻不過先前遙遙的幾句對話,他已然看出吳鬆是身受重傷。
但此時展現出來的實力,又哪裏像是一個身受重傷的人能有的?
眨眼時間,心裏轉過了千般計較,齊閑一身內力運轉,渾身緊繃,時刻感受著四周情況。
突的眼神一動,頭頂!
雙掌相疊,抬手就朝自己天靈蓋上方轟去,果不其然,正與吳鬆拚個正著。
吳鬆單掌血煞凝聚,與齊閑雙掌相對,絲毫不落下風。
更聽得砰的一聲,齊閑一口銀牙緊咬,雙膝一軟就跪了下去。
兩個膝蓋直撞的地板龜裂開來,右邊的嘴角滲出一縷血絲。
心裏驚的仿佛重新認識吳鬆一般,一口氣自丹田而起,翻天一掌再起,將直壓在他頭頂的吳鬆掀飛了出去。
整個人往前一躍,轉過身來看著吳鬆,人還是那個人,但實力卻完全不同,仿佛入了魔。
齊閑雙眼裏透露著三分驚懼,似乎又想起了當年的事情。
脫口而出就道:“你這是用了通明訣?!”轉而自己就在心裏確認了此事,必然是如此,否則不會是如今這個狀況。
想當初他無論如何都沒能從吳鬆的嘴裏套出通明訣原文,對方也隻不過是順嘴提過那麽一次,還說是這輩子都不打算用了。
後來齊閑看無論如何都套不出什麽有用的信息,隻得放棄。
並且隻當吳鬆這話是說著玩兒的,誆騙於他,為了提高他在眾人心裏的神秘感和無可侵犯的地位。
此時想明白了之後,齊閑可謂是心頭一片火熱,說什麽都要將這門心法得到手。
對於齊閑的話,吳鬆充耳不聞,轉身就往勤政殿的方向走去。
這會兒皇上正在那兒處,齊閑哪能讓吳鬆接近,趕緊兩步追了上去,再將吳鬆攔了起來。
隻不過吳鬆邊打邊走,齊閑竟然絲毫攔不住,一路兩人就到了勤政殿的附近。
殿門下的長廊處,正有一人垂手而立,仿佛專門候在這兒等著誰一般。
待看見殿門下立著的人後,齊閑的一顆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這吳鬆他可攔不住,再打下去恐是他也要受傷,不對,其實是已經受傷了。
廊下之人看清了吳鬆的情況之後,也是皺起了眉頭。
身為元禦閣的四大元使之一,他來到這皇宮大內其實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
也記不清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站到了太子殿下那邊,總之隻要是能讓元禦閣東山再起,他可以做到不擇手段。
改頭換麵這麽久,現在他終於可以以真麵目示人,至於吳鬆,一朝天子一朝臣,正如齊閑先前所說,他也該死了。
在看清了廊下,守在勤政殿門前那人之後,吳鬆一瞬間醒了神,全都明白過來。
“你竟然串通元禦閣?!”吳鬆盯著齊閑,盛怒之下扭身一腳出其不意的就踹在了齊閑心口。
後者之來得及雙臂交叉在胸前抵擋,可又哪裏擋的住,整個身子在地上倒滑七八丈之遠,
待穩住身形之後,霍然抬起頭來看去,吳鬆已經一路逼到了廊下。
前方兩人已經鬥到了一起,隻聽得見吳鬆邊打邊說著:“咱家當初早該讓聖上再壓的狠一點兒,讓你元禦閣永世不能翻身。”
“吳總管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元使大人臉色平靜淡淡的說道。
一人站在門前,就連腳步都沒有半分挪動,更是將兩人交戰的餘波都控製在了身前,身後身側的木門廊柱子都沒有絲毫損傷,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一經交戰之後,他也徹底看出來了,此時的吳鬆其實已經死了,不過是撐著一口氣,或者也可說是迴光返照罷了。
估摸著是不想再耗下去了,又怕是打擾到了殿內的新皇,‘少腿’元使大人整個人抽身而起,猶如狂風般的一腿就抽在了吳鬆的太陽穴處。
後者腦袋一懵雙耳嗡嗡的倒飛而出,像是個破麻袋一樣飛出了長廊,咚的一聲,直接跪在了白玉磚石鋪就的大殿上。
打鬥聲一停,整個勤政殿附近頓時就安靜下來,不遠處的吳鬆即使是跪著的,也依舊是腰背挺直一臉風采,絲毫看不出閹人的陰險尖酸,反還是多了幾分大氣。
一雙眼向外鼓,挺的像是金魚眼,就這麽直勾勾的注視著正前方。
慢慢的雙目裏的神色一點點消糜,隻餘下兩分內疚,左右各一行血淚滑下了眼眶,在脹的通紅的雙頰上,留下兩道深痕,頭慢慢的垂了下去。
好一會兒之後,當勤政殿屋頂的飛簷雕獸上響起一聲鳥叫時,齊閑才小心翼翼的往前走了幾分。
走到了吳鬆的正前方,看了一眼跪著的吳鬆,又迴首看著元使,小聲問道:“死了?”
“啊,死了。”這位沒了男人第三條腿的元使微微頷首答道。
抬頭望著湛藍的天空,久久沒有言語。
齊閑心頭好奇元使在看什麽,也順著目光望去,隻見今兒碧空如洗,倒是好天氣。
再想著剛才鳥叫,齊閑嘴角輕笑呢喃:“春天來了,護城河的冰也該化完了吧。”
應是能聽見齊閑的話語聲,但元使卻沒再迴什麽,隻在心裏默默想著。
大內第一高手吳鬆一生不弱於人,即使死前也有如此雄風。
可不是嘛,吳鬆一人獨戰大德郡內各大高手各路人馬。
廢了夏玲玲一隻手,兩派各大長老敗退,重傷徐明打退爛駝山高徒蔣梟雲,更是讓蘇巨芒生死難料。
重傷之下一路輾轉迴到皇城,還能力戰四大掌印太監之首的齊閑不竭,更是又與‘少腿’元使一戰。
至死,也還跪立在不倒。
“齊閑。”勤政殿內響起了當朝新皇的唿喊。
看著齊閑小跑著入了殿門,元使輕歎一聲。
這一年是為玨仁元年,先皇駕崩新皇登基,下令舉國哀悼。
改定年號為玨仁,葬先皇入昭陵,立牌位歸太廟,追為聖武高天至上皇。
史稱,魏武帝。
瞧眼前這人怒起來一臉的兇相,氣勢咄咄逼人的模樣,這老人被嚇的倒退了一步。
一甩雙手說道:“你這瘋子,誰敢拿皇帝開玩笑,真,自然是真。”說著就往後跑去,遠遠退開。
真?真的駕崩了?吳鬆突然就像是丟了魂魄一般,站在原地身子開始搖晃了起來。
一時間氣血上湧,束發帶炸開,滿頭發絲在身後飄飛,滿臉脹的通紅,一雙眼好似要滴血一般恐怖。
一身的氣勢四散開來,隻聽得轟然一聲巨響。
就站在長街當中,滔天的氣浪排開,身邊駿馬驚的長嘶一聲,兩蹄前踏,眼睛一番,倒地暴斃而亡。
四麵的小車店鋪直接被掀翻倒地,行人紛紛吐血避讓。
剛剛跑開的老人,遠遠的躲在一邊往這兒看來,霎時間直驚的魂不附體。
仿佛像是變了個人一般,吳鬆渾身氣勢縈繞在身周不散,轉身雙目看著皇宮的方向踏步而去。
不過是幾個閃爍間,便離開了這條街道。
待吳鬆整個人消失了之後,長街上倒地的百姓才撐著地板站起,雙目裏滿是驚詫。
望著吳鬆消失的方向,幾個人頓時紛紛議論起來,大抵是在咒罵和揣摩猜測那人的身份。
其實就在吳鬆進城的那刻,一直守在城頭上的將士便認出了吳鬆,比他還要快的,快馬加鞭朝皇宮而去。
守城門的一行人,早就接到了上麵的吩咐,一旦有吳鬆的消息,定要速速稟報。
此刻吳鬆還在街上,快馬已經趕到了皇宮前。
當太子殿下,也就是當今天下的新君得知這個消息時,立即招來齊閑著手討論此事。
也不過是一柱香的功夫,吳鬆須發皆張的站在了朱紅金漆的皇宮大門前。
“來者何人?”把守城門的一對金甲將,上前幾步大吼問道,同時暗自戒備起來。
說來他們對大內總管吳鬆自是認識的,隻不過此刻的吳鬆滿臉血紅的模樣,叫他兩如何認得出。
隻覺得來者不善,一身氣勢逼人的模樣,不得不小心應對。
但想來當今天下,應該還沒有人膽敢擅闖皇宮禁地。
然而隻聽得兩人喊話說完,手下人已經往裏而去,站在門前的吳鬆卻是不答,緩步往宮門裏走去。
“站住。”兩人將手中彎刀往前,十字交叉在一起,意要攔住吳鬆。
隻可惜,對旁人來說厲害無匹的金甲將,在吳鬆的眼裏,連根毛兒都算不上。
吳鬆視如無睹般,踏步繼續往前,兩人想要抬刀砍人,卻無論如何都使不上勁兒。
更是眼睜睜的看著吳鬆走了過來,從他兩身邊繞了過去,一步步踏進了宮門。
大概走出了百丈遠之後,門前一眾守門的將士才迴過魂兒來,驚魂未定的看著遠處。
“真個猶如魔神一般。”左邊的人呢喃道。
“是啊,不過,看那衣服好像是我皇宮大內太監的服飾啊。”右邊的甲士似有所覺的說道。
先前對方渾身鮮紅,一身衣服還有些破爛,再加上氣勢逼人,眾人眼裏隻看見了這些。
此時迴過味來,才反應過來那人衣服不僅是宮中,樣貌也十分眼熟。
“嘖,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說著那人神色一驚,突然召集著人道:“不好,快走。”
說著便往前趕去,走在路上那人便大聲吼道:“護駕!抓刺客啊!”
一聲聲的呐喊在皇宮內外接連響起,還沉浸在哀傷中,不知沉浸了多久的整個皇宮突然便熱鬧了起來。
此時的吳鬆已經有些神誌不清了,但對於他待了多年的皇宮還是熟悉的。
按著記憶下意識的便走到了禁宮前,刷刷刷的腳步聲在耳邊響起。
一隊隊的禁軍衛士從各個長廊角落裏竄了出來,裏三圈外三圈的將吳鬆包圍在了中間。
人人拔出腰間長刀,眼神淩厲的看著吳鬆嚴陣以待,隻待一聲令下,便要悍不畏死的衝上前來下手。
吳鬆靜靜的立在人群中,一雙血紅還不斷滴淚的眼珠四下一掃,雙手背在身後,吐氣開聲道:“讓太子來見。”
幾個字遠遠的傳開,震的附近的人雙耳生疼。
正前方的殿門打開,前方圍著的一眾將士突然讓出一條道兒來,順著這道兒往前看去,一位與吳鬆服飾相差無幾的男子正立在那兒。
照樣是背負雙手,雙眼裏含著莫名的意味,靜靜的直視著吳鬆。
緩緩開口道:“一別多日,見過吳大總管,總管可安好?”
“齊閑,速去讓太子來見。”吳鬆不知是不是眼也花了,還是別的什麽,隻盯著齊閑沉聲說道。
“哈哈哈哈。”齊閑看著不遠處的吳鬆突的爆發出一陣朗聲大笑。
直笑的眾人心裏發毛,然後才聽齊閑咳嗽兩聲道:“好叫吳大總管知道,如今整個皇宮已沒有了太子,隻有當今聖上,先皇既已駕崩,您還是也追尋先皇而去吧。”
“胡說八道,咱家走之前皇上還好好的,怎麽突然就駕崩了,其中自是你等貓膩,從中作梗。”
吳鬆神色又變了幾分,抬手指著齊閑道。
話還未說完吳鬆人已經衝上前去,比他動作稍慢幾分,身周圍著的將士迅速包圍上去。
隻不過卻通通近不了吳鬆的身子,剛不過三寸距離,便被遠遠的震飛了出去。
短刀長槍的乒呤乓啷斷了一地,一雙手環繞著血氣,直取齊閑的中門。
“死吧。”齊閑看著前方那人輕唿一聲,雙手徐徐抬起成爪,說來他一身武功,倒是有近半都是吳鬆所教導。
真要論的話,吳鬆還算他的恩師,隻不過整個皇宮大內,又哪裏會講個這些。
恩師?不過都是些相互利用罷了。
心裏想著些事情,齊閑麵上卻不改半分,下起手來照樣不會心慈手軟,這沒了根兒的人,狠。
然而齊閑剛還見吳鬆整個人還在半空,又不過幾個閃爍之間,就連人影都看不著了。
嚇的齊閑心頭霍然一驚,他自然知道吳鬆的實力幾何,憑他一人,斷不可能是對手。
隻不過先前遙遙的幾句對話,他已然看出吳鬆是身受重傷。
但此時展現出來的實力,又哪裏像是一個身受重傷的人能有的?
眨眼時間,心裏轉過了千般計較,齊閑一身內力運轉,渾身緊繃,時刻感受著四周情況。
突的眼神一動,頭頂!
雙掌相疊,抬手就朝自己天靈蓋上方轟去,果不其然,正與吳鬆拚個正著。
吳鬆單掌血煞凝聚,與齊閑雙掌相對,絲毫不落下風。
更聽得砰的一聲,齊閑一口銀牙緊咬,雙膝一軟就跪了下去。
兩個膝蓋直撞的地板龜裂開來,右邊的嘴角滲出一縷血絲。
心裏驚的仿佛重新認識吳鬆一般,一口氣自丹田而起,翻天一掌再起,將直壓在他頭頂的吳鬆掀飛了出去。
整個人往前一躍,轉過身來看著吳鬆,人還是那個人,但實力卻完全不同,仿佛入了魔。
齊閑雙眼裏透露著三分驚懼,似乎又想起了當年的事情。
脫口而出就道:“你這是用了通明訣?!”轉而自己就在心裏確認了此事,必然是如此,否則不會是如今這個狀況。
想當初他無論如何都沒能從吳鬆的嘴裏套出通明訣原文,對方也隻不過是順嘴提過那麽一次,還說是這輩子都不打算用了。
後來齊閑看無論如何都套不出什麽有用的信息,隻得放棄。
並且隻當吳鬆這話是說著玩兒的,誆騙於他,為了提高他在眾人心裏的神秘感和無可侵犯的地位。
此時想明白了之後,齊閑可謂是心頭一片火熱,說什麽都要將這門心法得到手。
對於齊閑的話,吳鬆充耳不聞,轉身就往勤政殿的方向走去。
這會兒皇上正在那兒處,齊閑哪能讓吳鬆接近,趕緊兩步追了上去,再將吳鬆攔了起來。
隻不過吳鬆邊打邊走,齊閑竟然絲毫攔不住,一路兩人就到了勤政殿的附近。
殿門下的長廊處,正有一人垂手而立,仿佛專門候在這兒等著誰一般。
待看見殿門下立著的人後,齊閑的一顆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這吳鬆他可攔不住,再打下去恐是他也要受傷,不對,其實是已經受傷了。
廊下之人看清了吳鬆的情況之後,也是皺起了眉頭。
身為元禦閣的四大元使之一,他來到這皇宮大內其實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
也記不清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站到了太子殿下那邊,總之隻要是能讓元禦閣東山再起,他可以做到不擇手段。
改頭換麵這麽久,現在他終於可以以真麵目示人,至於吳鬆,一朝天子一朝臣,正如齊閑先前所說,他也該死了。
在看清了廊下,守在勤政殿門前那人之後,吳鬆一瞬間醒了神,全都明白過來。
“你竟然串通元禦閣?!”吳鬆盯著齊閑,盛怒之下扭身一腳出其不意的就踹在了齊閑心口。
後者之來得及雙臂交叉在胸前抵擋,可又哪裏擋的住,整個身子在地上倒滑七八丈之遠,
待穩住身形之後,霍然抬起頭來看去,吳鬆已經一路逼到了廊下。
前方兩人已經鬥到了一起,隻聽得見吳鬆邊打邊說著:“咱家當初早該讓聖上再壓的狠一點兒,讓你元禦閣永世不能翻身。”
“吳總管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元使大人臉色平靜淡淡的說道。
一人站在門前,就連腳步都沒有半分挪動,更是將兩人交戰的餘波都控製在了身前,身後身側的木門廊柱子都沒有絲毫損傷,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一經交戰之後,他也徹底看出來了,此時的吳鬆其實已經死了,不過是撐著一口氣,或者也可說是迴光返照罷了。
估摸著是不想再耗下去了,又怕是打擾到了殿內的新皇,‘少腿’元使大人整個人抽身而起,猶如狂風般的一腿就抽在了吳鬆的太陽穴處。
後者腦袋一懵雙耳嗡嗡的倒飛而出,像是個破麻袋一樣飛出了長廊,咚的一聲,直接跪在了白玉磚石鋪就的大殿上。
打鬥聲一停,整個勤政殿附近頓時就安靜下來,不遠處的吳鬆即使是跪著的,也依舊是腰背挺直一臉風采,絲毫看不出閹人的陰險尖酸,反還是多了幾分大氣。
一雙眼向外鼓,挺的像是金魚眼,就這麽直勾勾的注視著正前方。
慢慢的雙目裏的神色一點點消糜,隻餘下兩分內疚,左右各一行血淚滑下了眼眶,在脹的通紅的雙頰上,留下兩道深痕,頭慢慢的垂了下去。
好一會兒之後,當勤政殿屋頂的飛簷雕獸上響起一聲鳥叫時,齊閑才小心翼翼的往前走了幾分。
走到了吳鬆的正前方,看了一眼跪著的吳鬆,又迴首看著元使,小聲問道:“死了?”
“啊,死了。”這位沒了男人第三條腿的元使微微頷首答道。
抬頭望著湛藍的天空,久久沒有言語。
齊閑心頭好奇元使在看什麽,也順著目光望去,隻見今兒碧空如洗,倒是好天氣。
再想著剛才鳥叫,齊閑嘴角輕笑呢喃:“春天來了,護城河的冰也該化完了吧。”
應是能聽見齊閑的話語聲,但元使卻沒再迴什麽,隻在心裏默默想著。
大內第一高手吳鬆一生不弱於人,即使死前也有如此雄風。
可不是嘛,吳鬆一人獨戰大德郡內各大高手各路人馬。
廢了夏玲玲一隻手,兩派各大長老敗退,重傷徐明打退爛駝山高徒蔣梟雲,更是讓蘇巨芒生死難料。
重傷之下一路輾轉迴到皇城,還能力戰四大掌印太監之首的齊閑不竭,更是又與‘少腿’元使一戰。
至死,也還跪立在不倒。
“齊閑。”勤政殿內響起了當朝新皇的唿喊。
看著齊閑小跑著入了殿門,元使輕歎一聲。
這一年是為玨仁元年,先皇駕崩新皇登基,下令舉國哀悼。
改定年號為玨仁,葬先皇入昭陵,立牌位歸太廟,追為聖武高天至上皇。
史稱,魏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