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靜靜聽唐斌把話講完,拂手示意他坐下,望著兩旁的眾將。看著一個個期待的眼神:這才剛迴來就又坐不住了。


    “大郎,京東那兩批人如何了?”


    “按哥哥的吩咐,漢口縣修建了講武堂,都安頓在那裏,廉訪使那裏周直帶著他們去南邊了。”


    因為漢城府的駐軍都在京縣,所以王倫要求把對中低級軍官級的講武堂設在了漢口,針對的是基本戰術執行與臨場應變,漢城府的講武堂對應的是高級軍官,注重的是戰略思想。


    “講授的如何?你可知曉?”


    “我也問過手下人,薛天興,寇見喜等人倒是盡職盡責,張登榜,王金標為首幾人卻是需要再觀察。”史進答道。


    王倫品味著這番話,幺蛾子沒出,但是有苗頭了,“好,盯緊這幾個人。另外,薛天興,溫欽這倆人是早先徐老節度想要的人,良臣選出五十名親衛交給這兩人做班底,準備妥當一並派到蓬萊郡。”


    “哥哥,隻升這倆人麽?”韓世忠起身道。


    “這批人中有幾個好手,不用太可惜,但還要磨磨他們的性子,大郎你私下裏見一下寇見喜,讓他鎮一下那幾個不曉事的。”


    “領命。”


    “田虎那邊什麽情況?”


    “迴哥哥,倭人內部出現分歧,又打又拉,田虎自覺人少,還在坐山觀鬥,前些日子又派人來求援。”


    “不錯,有機會的話給他帶個信,讓他繼續保持,至於援助嘛,交給祖士遠去辦。”王倫一笑,現在事務頗多,田虎能拖這幫倭人越久越好。


    “對了,哥哥,弓奇那裏掏來多少財物?”龐萬春不經意得問道。


    “讓蔣參軍說一下吧。”王倫笑道。


    “金銀器物合計七百四十三萬三千六百三十二貫整”蔣敬幹脆得答道。


    “這麽多!”在座的眾將都喜上眉梢。


    “也沒多少,咱們都護府每日花費巨大,這些金銀不如糧食牛羊實在。”王倫止住歡喜的眾人,“不實用的器物都熔煉了,鑄作金銀錠,購買糧食船隻。”


    “哥哥說的不錯,這夥房每天的肉食消耗極大,幸好魚獲能供上。”唐斌道。


    “這雞鴨鵝想長的快,就要喂些糧食,豬羊也需要喂些糧食,馬匹也要吃糧,所以關鍵還是把糧食產量搞上去,漢城府當前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糧,各部都幫襯著蕭都護早些安置好百姓,別耽誤了種冬麥。”


    眾將紛紛表態,休整兩日就去支援蕭都護。


    “另外,咱們預備兵還有多少?”


    終於提到重點了,韓世忠迴來幾員主將就知道要擴軍的消息了,但還不知道怎麽擴。


    “迴稟哥哥,從京東撤走時的情況,梁山本部預備隊騎兵一萬四千人,步兵三萬一千人,水兵七千八百人,馬匹一萬六千匹,可用戰馬四千三百匹。漢城府預備隊騎兵四萬四千人,步兵六萬三千人,水兵二萬五千人,馬匹三萬三千餘匹,可用戰馬一萬四千七百匹。濟州島可用馬匹一萬餘,戰馬三千二百匹。哥哥帶迴來六千馬匹,可用戰馬五千一百多匹。”


    王倫合計了一下:“預備隊人員充沛,可以適當擴充下野戰軍的,考慮到以後戰事不隻有野戰,攻城戰,需要的編製也要多些,這樣騎兵野戰軍各增補二千人,步兵補一千騎兵,二千步兵,水兵嘛,各補一千五百。各軍輜重兵相應增加五百人”


    眾人聽了王倫說完,都高興萬分,尤其是徐寧,自己的精銳四營損失大半,這下加上王倫分來的親衛,又能不損失戰鬥力補充滿編了。


    “不過,這馬匹還是吃緊的很啊。”唐斌見眾人高興,提出自己的憂慮。


    “守備軍那裏我也知道,都是三人用一馬,數量看著不少,平時訓練還行,戰時隻能配到輜重營。”花榮也道。


    “此次北征除了損失的,帶迴來不到六千匹馬,咱們這再擴了軍,馬匹都不夠訓練了。”


    “奈何馬又不是雞鴨,馬場有數量不小的小馬,卻要有年頭長膘啊!”


    “如此,騎兵先到位,最近也不會有仗打,訓練為主,馬匹的事隻能等消息了。盧員外,你還有什麽要求麽?”


    盧俊義被撤職後,現在隻是一個指揮使,實際的主將是韓滔,彭圯奈何兩人都受傷了,雖不是大傷,盧俊義又怎麽好意思讓他們操持這些事務,尤其是王倫一部分親衛也分到了盧俊義手下以保證重建,缺額也都補上了,還有什麽好說的?“哥哥如此信賴與我,必當竭盡所能,以死報之。”


    “不可如此!”王倫趕忙下台扶起盧俊義,“勝敗乃兵家常事,以後需得謹慎,這裏坐著的都是自家兄弟,要多溝通!韓,彭倆位將軍此時不能助你,如此,由黃魁,李飛豹助你重建。”


    盧俊義剛要感謝,王倫又補充道:“此二人我日後還有他用,隻是相幫到韓,彭倆位複原,你可不要捂著不還我呦!”


    “沒想到哥哥這般小氣!”盧俊義被王倫這話說呆了,苦笑道。


    眾人聞言也是笑聲一片……


    ……


    千裏之外的開封


    有一人眉頭緊鎖,來迴踱步:“王慶到京了?去把他叫來。”


    “樞相大人這是……”董耘不安道。這王慶也真是會來事兒,登州摟了一耙子,除了嶽父大人,嶽父大人身邊的紅人也有厚禮送上,這還有什麽好說的,有事了該幫人消災了。


    “無妨,傳他來,有事商議。”童貫擺擺手。


    董耘一看,下去安排,不一會兒,王慶來了。


    “泰山大人在上受小婿一拜。”王慶恭恭敬敬作了個大禮,也不起身。


    童貫就那麽看著他,一言不發。


    “孩兒知錯,請泰山大人照拂。”王慶心下一琢磨,肯定犯事了,立馬跪倒哭拜。


    “你知道何罪?”童貫單手搭著扶手,斜倚在太師椅裏。


    “我……”


    “樞相,王慶他不知朝廷的之事,想必是著了某人的道兒了。這邕州絕不是他能想出來的。”董耘幫白道。


    “孩兒也是受人蠱惑,孩兒知錯了,再不提此事。”王慶聽出點門道了,趕緊就坡下驢。


    “人是要殺,可錯,已犯下了。”


    “啊?那人有這般本事把泰山大人也牽連了?”王慶大驚失色,他從沒想到,自己一點小小的心思會造成這種後果。


    “起來吧。”童貫緩緩道,“明個兒就要麵聖了,機靈點,一定要推幹淨,實在推不開就下去呆些時日。”


    “恕孩兒愚鈍,請泰山大人明示。”


    “與他說知。”童貫瞟了一眼旁邊的董耘。


    ……


    翌日,徽宗皇帝麵見群臣,文臣武將封賞完畢,獨留了一個王慶,朝臣們都早有耳聞,都耐心等接下來的好戲。


    “王卿,京東之戰勞苦功高啊。”趙佶看著下立之人慢條斯理道。


    “承聖上福澤,不敢言苦,尺寸之功全賴童樞相提攜。”


    “有功自是要賞的,要朕給你個什麽官職呢?”


    王慶一聽此言嚇得說不出話來,這話說的平平淡淡,門道兒可深了!自己這些功勞算什麽?皇帝親自問你該給什麽官職,這不是挖坑給自己跳麽?看來泰山大人所說的事情非同小可,可要小心應對。王慶穩了穩心神:“聖上英明,臣才智平平,幸得聖上垂青,不敢妄言功勞。”


    “哈哈,好啊,好啊!”趙佶撚著須髯半晌沒說話。趙佶本來是相當歡喜這個王慶的,有意提拔他,奈何不光蔡京,


    太尉段常也有人安插在前線,王慶想去邕州的事兒是坐實了,本來不算什麽大事,一州知州也給的,長江南岸,大片州府可給。但是邕州是什麽地方他趙佶能不知道麽?到那去的都是犯了事的帶罪之人!他王慶想去那幹什麽?天高皇帝遠在那逍遙快活?


    大殿之上落針可聞,蔡京熬不住了,上前一步道:“聖上,王知州此事定是受了他人蠱惑,令他交待首犯即可。”蔡京這幾句話不可謂不刁,坐實了王慶有觸底線的事兒,看樣子像是在給王慶求情,實際上呢?想壓製童貫,先借他女婿潑點髒水,但是看著趙佶還是有點喜歡這個王慶,那也不怕,先治罪個他手下之人,讓他明白這朝堂上是誰說了算。


    “就按蔡卿說的辦吧,交待清楚,你就留在朕身邊吧,做個禁軍統領。”


    趙佶最後把這事拍了板,蔡京也不再言語。王慶聽著趕忙磕頭謝恩。


    散朝之後,群臣退出,王慶滿以為此事煙消雲散了,卻有人過來給王慶傳話,王慶趕忙尾隨泰山大人而去。


    來到了童貫府上,童貫卻去休息了,迎接他的是董耘。見了王慶詢問了一些今日朝堂之事:“如此,王兄須找一個替死鬼了。”


    “啊?”王慶正品著茶,聞著此言大驚失色,“董兄何出此言?”


    “蔡相的話不是很明白麽?你是受人蠱惑罪不至死,但是蠱惑之人,恐怕……”


    “這,這,這可如何是好?”王慶一時間失了神,他這輩子可從沒讓別人當替死鬼。


    “舍車保帥之策,要不是聖上愛惜於你,樞相大人都不好保你!”


    “那這代罪之人非死不可麽?”


    “不除此賊何以明誌?”


    王慶沉默了,自己手下人跟著自己招安。哪個也舍不得啊,自己怎麽就鬼迷心竅玩了這麽一手,都怪王倫!要不拿王倫這事謀個功勞?不行,不行,故意遲延!罪加一等!哎呀呀,這可如何是好!


    董耘看王慶愁容滿麵,忍不住開口道:“王兄,有錢能使鬼推磨……”


    “哦?”王慶抬起頭望著董耘。


    翌日,王慶手下謀士左謀被押往大理寺,交待了蠱惑王慶之事,隨後判決秋後處決。


    一行三人穿梭在大理寺監獄晦暗的走道上,來到了關押左謀的牢房。


    “左兄,你且忍耐幾月,我自會助你脫災,是我王慶連累你了。”說罷王慶掩麵而泣。


    “相公不必自責,這是我等的本分,想來相公的金銀起了作用,左某並沒有吃什麽苦頭。”


    “這牢獄之中我都已上下打點,隔三差五我會讓滕家兄弟來給你送飯改善下夥食,你且忍耐則個,我……”


    ……


    一夥人在裏麵呆了小半個時辰便離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求生之王族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在心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在心醉並收藏水滸求生之王族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