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的一雙明眸,其睫長翹、纖美,瞳含日月,其淵之岸有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納六十四卦,目力所及實非凡俗,遠勝於含沙以及小藍、小紅、小火三隻山雞。故祂看見了屋頂的鬥角之上,以方寸之間為廣廈,置身於險要之處,煉一顆平常心的坤道,含沙和三個小家夥兒卻並未看見。風塵淩空禦風,翩翩然如仙人,說去便去……
高空的風又冷又硬,但經過了身周力場的過濾,卻變得溫柔、和煦起來。吹在身上,也如繞指柔一般,分外舒服。
三隻山雞會飛,但卻是第一次飛上這麽高的高空,即是興奮也是好奇,不時的從風塵的肩膀上飛下來,繞著風塵轉一圈,然後在落在肩膀上。彼此間,不時的嘰嘰喳喳,繞著風塵的身子,遠遠看去,卻如是彩鳳環繞,端的是神仙之態。
風塵笑,問道:“沒飛過這麽高?看過這麽遠吧?”
三小家夥嘰嘰喳喳的附和!
山雞——說到底還是雞。比之家雞來,雖然具有飛行之能,也不過就是穿梭於山林之間,高也高不過樹木、山林,論起高度來也才是數米左右……若是再加以精確,應該是三米到六米,比之現在的高度,簡直和在地上爬沒什麽區別。風塵看看下麵,將神束線一探,說道:“站的高,才能看得遠。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芸芸,萬物歸複於其根,域內有四大,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夫唯心靜,則見道,故得嬰兒。一身之潛能釋放,天門開闔,皆從於己。如此,方可稱‘我命由我’。”這一番話,聽著玄妙,若是換一凡夫聽去,定當是雲遮霧繞,不知道說的是什麽。
但在三隻山雞聽來,卻通俗易懂,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似乎風塵的沒一句,都是一次醍醐灌頂,讓它們的心靈都會為之通透一分!
三隻山雞圍著風塵高興的嘰嘰喳喳……
此,聞道之喜耳!
風塵問:“你們知不知道濟公啊?”
自然是不知道的。
遇見風塵,應該是它們第一次接觸人世。
含沙則是問道:“你,是要給它們講那個蘇婉給蘇阮講的,關於道濟的故事麽?”那是屬於b麵世界曆史上一次真實的事,講的是道濟修持佛法,卻因靜功太過於精深,以至於佛陀隕落,心生生出魔障,信仰坍塌的故事。當時女媧一族聽其故事,感念其天資、天賦,不忍他癡呆瘋傻下去,便前去尋找點化。奈何找到的時候,濟公已經垂垂老矣,身體所蘊含的潛能已經因為瘋癲,不知道溫養,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揮霍的幹淨。終於被女媧一族先祖點化,卻也到了大限。
臨終留下了一首悟道詩:
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風塵“嗯”一聲,神束線傳遞了聲音,說道:“正是……我覺這一故事,正好可以隱喻先天之境界和後天之境界的區別!”
罷了,便給三隻山雞講起來“道濟和尚”的故事,這一個故事略去了女媧,沒了神族,便是此間曆史上的那個道濟和尚的故事。未曾分道揚鑣的曆史,保持了驚人的一致,而於其中,風塵則是穿插了一些入靜、修行的法門,亦介紹了入靜的一些境界大略。細的不能說,但籠而統之,卻是可以的。風塵講道:“先天之人,其思維、閱曆無藩籬隔閡,思維是通透、自然地,但後天之人不是……”
“這靜功啊,修習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的就會進入到下一個程度。這一個程度就和神話裏麵的開天辟地是一樣的……”
“……”
“嘰嘰喳喳……”三隻小家夥一邊聽一邊叫,歡樂的繞著風塵飛,風塵能夠通過它們的叫聲,大致的懂得它們的意思……
“是這樣的,道濟和尚呢,從小就篤信佛教,是虔誠的信徒。後來就出家了,他的靜功修為很厲害,佛教一般多用觀想法修行,你就譬如說是白骨觀,就是要將人觀想成紅粉骷髏,就是一個白骨,這是一種修行法。自然呢,境界夠了,就見了佛陀了……這個佛陀,就是真我的一種形象……”
“嘰嘰喳喳……”
“然後,等靜功到了那種程度,就要由一而分,落實於身體之內,我稱這一過程為返誌合魄……”
“神呢,有神、魂、魄、誌、意五者,靜功就是要由意而誌,由誌而魄,一直到神的一個過程……”
對這三個可愛的小精靈的問題,風塵是有問必答。祂沒有絲毫的不耐煩,從什麽是開天辟地,到怎麽入靜,一點一點的說。一直說的解開了三個小家夥所有的疑惑,這才道:“行了,你們有一個印象就好,一下子說太多,你們也記不住。記住了,也不能夠身體力行……”三隻山雞乖乖的落在風塵的肩頭,風塵也降落了身體,正好落在了道觀的屋脊之上——這個道觀不大,就是一個院子,連廂房都沒有。
正屋一半在山洞裏麵,一半飛簷在外,院牆也是依托於山勢而建,那坤道就站在其中探出的一角上。
這一個道觀一共三個人……兩名老一些的,剩下的就是站在鬥角之上的這一女子,看年紀大約是三十歲左右。風塵也不發聲,隻是看女子磨練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處於一種高遠、空靈之中!
女子一動不動的很久……
屋內的兩人也一動不動的很久,但風塵卻沒有感受到先天真人存在。風塵搖頭,聲音被覆蓋了去,“先天真人,何其稀有。這三人算是真修,卻也都在後天掙紮……成也漸進法,敗也漸進法……”祂從屋脊上一躍而下,落在了院子裏。小院中沒有樹,卻放著兩個大水缸,水缸中裝滿了水。
山高路險,這兩缸水,大概就是這個觀裏三位坤道一周的所需。風塵看了看水缸,讓後看向了大殿。
大殿的門開著,讓風透進去,陽光也照了進去,清去了內裏的潮濕。
風塵走進了大殿,在左側的耳房裏看到了兩位年老的坤道——麵相並不顯得多老,看起來大約是和城裏那些經常保養,五十來歲的老阿姨差不多。風塵敞開了投影,現出了自己的身體,也放開了聲音。於是在失去了覆蓋之後,大殿中就多出了嘰嘰喳喳的山雞叫聲,兩位坤道也一下子從靜中醒來。
風塵道:“兩位道長,冒昧叨擾,還望不要見怪!”
二坤道對視一眼,默然片刻,左側一人道:“這位……先生是如何進來的?我這道觀,深處後山,人跡罕至,若要過來卻是不易。”心中卻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她二人之修為,又怎能被人進了道觀,且走到了跟前,卻毫無覺察呢?二坤道的神色之中,明顯能看得出一些戒備,但卻亦有通透:
既能無聲無息而來,那她二人還不如坦然一些,左右對方如有惡意,也不需要出言和她們說話了。
風塵的身邊,色彩鮮亮的三隻山雞飛舞,恍如神仙。山雞的叫聲也讓大殿中的氣氛緩和了一些。
“我隻是來武當山看看,恰是見令徒盜取天機以修己心境,且有了不小的功候,好奇之下過來看看,並無他意。”風塵解釋了一句,說:“是以,便下來打一個招唿!”風塵的這一個“下來”卻用的考究,二坤道卻未曾深究——誰又能想到,風塵是會飛的呢?另一坤道說:“我們這裏不接待遊客,一會兒就讓青羅送你下山吧!”
風塵搖搖頭,說道:“相逢即是有緣,我一個沒買票的,也算不上遊客。不知二位道長修的是哪一門哪一派?”
坤道說:“我們無緣,你走吧。”
風塵默了一下,看二人一眼,說道:“既如此,那我就走了。”人家不歡迎,風塵也沒有死皮賴臉的賴著的意思——三個坤道,都未曾逆反先天,成就嬰兒,不算是真人,也就不能算作道友。落下來,告知一聲,不過是風塵不願意“不告而入”罷了,是一種可有可無的一個行為。風塵走出了大殿,便將身形一隱,便沒了蹤跡。“我去看看!”右側的坤道出了大殿一看,哪裏還有人?
她說:“人不見了。”
左側的坤道說:“真不見了?”
二人的動靜,卻是驚動了鬥角之上的女子,女子麻利的從上麵跳下來,蹲身卸力,問二人:“兩位師父,發生了什麽事?”
“青羅,剛才你可見了動靜,有人離去?”
女子搖頭,卻不曾見。
風塵則是帶著含沙和三隻山雞換了地方,正好是看見了一個開放的道觀院子裏,一位很麵熟的道長在給遊客們表演輕功……五六米高的高台,借助助跑,幾下就蹬上去,連續在山崖挑落,落差也是極高,這一份功夫放在常人之中,卻是不凡的。一群遊客們卻被震驚的不行,驚唿不已。幾個外國人不時的拿著照相機拍照,叫著“輕功”……這修道上的功夫不說,旅遊卻是搞的極好的。
高空的風又冷又硬,但經過了身周力場的過濾,卻變得溫柔、和煦起來。吹在身上,也如繞指柔一般,分外舒服。
三隻山雞會飛,但卻是第一次飛上這麽高的高空,即是興奮也是好奇,不時的從風塵的肩膀上飛下來,繞著風塵轉一圈,然後在落在肩膀上。彼此間,不時的嘰嘰喳喳,繞著風塵的身子,遠遠看去,卻如是彩鳳環繞,端的是神仙之態。
風塵笑,問道:“沒飛過這麽高?看過這麽遠吧?”
三小家夥嘰嘰喳喳的附和!
山雞——說到底還是雞。比之家雞來,雖然具有飛行之能,也不過就是穿梭於山林之間,高也高不過樹木、山林,論起高度來也才是數米左右……若是再加以精確,應該是三米到六米,比之現在的高度,簡直和在地上爬沒什麽區別。風塵看看下麵,將神束線一探,說道:“站的高,才能看得遠。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芸芸,萬物歸複於其根,域內有四大,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夫唯心靜,則見道,故得嬰兒。一身之潛能釋放,天門開闔,皆從於己。如此,方可稱‘我命由我’。”這一番話,聽著玄妙,若是換一凡夫聽去,定當是雲遮霧繞,不知道說的是什麽。
但在三隻山雞聽來,卻通俗易懂,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似乎風塵的沒一句,都是一次醍醐灌頂,讓它們的心靈都會為之通透一分!
三隻山雞圍著風塵高興的嘰嘰喳喳……
此,聞道之喜耳!
風塵問:“你們知不知道濟公啊?”
自然是不知道的。
遇見風塵,應該是它們第一次接觸人世。
含沙則是問道:“你,是要給它們講那個蘇婉給蘇阮講的,關於道濟的故事麽?”那是屬於b麵世界曆史上一次真實的事,講的是道濟修持佛法,卻因靜功太過於精深,以至於佛陀隕落,心生生出魔障,信仰坍塌的故事。當時女媧一族聽其故事,感念其天資、天賦,不忍他癡呆瘋傻下去,便前去尋找點化。奈何找到的時候,濟公已經垂垂老矣,身體所蘊含的潛能已經因為瘋癲,不知道溫養,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揮霍的幹淨。終於被女媧一族先祖點化,卻也到了大限。
臨終留下了一首悟道詩:
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風塵“嗯”一聲,神束線傳遞了聲音,說道:“正是……我覺這一故事,正好可以隱喻先天之境界和後天之境界的區別!”
罷了,便給三隻山雞講起來“道濟和尚”的故事,這一個故事略去了女媧,沒了神族,便是此間曆史上的那個道濟和尚的故事。未曾分道揚鑣的曆史,保持了驚人的一致,而於其中,風塵則是穿插了一些入靜、修行的法門,亦介紹了入靜的一些境界大略。細的不能說,但籠而統之,卻是可以的。風塵講道:“先天之人,其思維、閱曆無藩籬隔閡,思維是通透、自然地,但後天之人不是……”
“這靜功啊,修習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的就會進入到下一個程度。這一個程度就和神話裏麵的開天辟地是一樣的……”
“……”
“嘰嘰喳喳……”三隻小家夥一邊聽一邊叫,歡樂的繞著風塵飛,風塵能夠通過它們的叫聲,大致的懂得它們的意思……
“是這樣的,道濟和尚呢,從小就篤信佛教,是虔誠的信徒。後來就出家了,他的靜功修為很厲害,佛教一般多用觀想法修行,你就譬如說是白骨觀,就是要將人觀想成紅粉骷髏,就是一個白骨,這是一種修行法。自然呢,境界夠了,就見了佛陀了……這個佛陀,就是真我的一種形象……”
“嘰嘰喳喳……”
“然後,等靜功到了那種程度,就要由一而分,落實於身體之內,我稱這一過程為返誌合魄……”
“神呢,有神、魂、魄、誌、意五者,靜功就是要由意而誌,由誌而魄,一直到神的一個過程……”
對這三個可愛的小精靈的問題,風塵是有問必答。祂沒有絲毫的不耐煩,從什麽是開天辟地,到怎麽入靜,一點一點的說。一直說的解開了三個小家夥所有的疑惑,這才道:“行了,你們有一個印象就好,一下子說太多,你們也記不住。記住了,也不能夠身體力行……”三隻山雞乖乖的落在風塵的肩頭,風塵也降落了身體,正好落在了道觀的屋脊之上——這個道觀不大,就是一個院子,連廂房都沒有。
正屋一半在山洞裏麵,一半飛簷在外,院牆也是依托於山勢而建,那坤道就站在其中探出的一角上。
這一個道觀一共三個人……兩名老一些的,剩下的就是站在鬥角之上的這一女子,看年紀大約是三十歲左右。風塵也不發聲,隻是看女子磨練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處於一種高遠、空靈之中!
女子一動不動的很久……
屋內的兩人也一動不動的很久,但風塵卻沒有感受到先天真人存在。風塵搖頭,聲音被覆蓋了去,“先天真人,何其稀有。這三人算是真修,卻也都在後天掙紮……成也漸進法,敗也漸進法……”祂從屋脊上一躍而下,落在了院子裏。小院中沒有樹,卻放著兩個大水缸,水缸中裝滿了水。
山高路險,這兩缸水,大概就是這個觀裏三位坤道一周的所需。風塵看了看水缸,讓後看向了大殿。
大殿的門開著,讓風透進去,陽光也照了進去,清去了內裏的潮濕。
風塵走進了大殿,在左側的耳房裏看到了兩位年老的坤道——麵相並不顯得多老,看起來大約是和城裏那些經常保養,五十來歲的老阿姨差不多。風塵敞開了投影,現出了自己的身體,也放開了聲音。於是在失去了覆蓋之後,大殿中就多出了嘰嘰喳喳的山雞叫聲,兩位坤道也一下子從靜中醒來。
風塵道:“兩位道長,冒昧叨擾,還望不要見怪!”
二坤道對視一眼,默然片刻,左側一人道:“這位……先生是如何進來的?我這道觀,深處後山,人跡罕至,若要過來卻是不易。”心中卻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她二人之修為,又怎能被人進了道觀,且走到了跟前,卻毫無覺察呢?二坤道的神色之中,明顯能看得出一些戒備,但卻亦有通透:
既能無聲無息而來,那她二人還不如坦然一些,左右對方如有惡意,也不需要出言和她們說話了。
風塵的身邊,色彩鮮亮的三隻山雞飛舞,恍如神仙。山雞的叫聲也讓大殿中的氣氛緩和了一些。
“我隻是來武當山看看,恰是見令徒盜取天機以修己心境,且有了不小的功候,好奇之下過來看看,並無他意。”風塵解釋了一句,說:“是以,便下來打一個招唿!”風塵的這一個“下來”卻用的考究,二坤道卻未曾深究——誰又能想到,風塵是會飛的呢?另一坤道說:“我們這裏不接待遊客,一會兒就讓青羅送你下山吧!”
風塵搖搖頭,說道:“相逢即是有緣,我一個沒買票的,也算不上遊客。不知二位道長修的是哪一門哪一派?”
坤道說:“我們無緣,你走吧。”
風塵默了一下,看二人一眼,說道:“既如此,那我就走了。”人家不歡迎,風塵也沒有死皮賴臉的賴著的意思——三個坤道,都未曾逆反先天,成就嬰兒,不算是真人,也就不能算作道友。落下來,告知一聲,不過是風塵不願意“不告而入”罷了,是一種可有可無的一個行為。風塵走出了大殿,便將身形一隱,便沒了蹤跡。“我去看看!”右側的坤道出了大殿一看,哪裏還有人?
她說:“人不見了。”
左側的坤道說:“真不見了?”
二人的動靜,卻是驚動了鬥角之上的女子,女子麻利的從上麵跳下來,蹲身卸力,問二人:“兩位師父,發生了什麽事?”
“青羅,剛才你可見了動靜,有人離去?”
女子搖頭,卻不曾見。
風塵則是帶著含沙和三隻山雞換了地方,正好是看見了一個開放的道觀院子裏,一位很麵熟的道長在給遊客們表演輕功……五六米高的高台,借助助跑,幾下就蹬上去,連續在山崖挑落,落差也是極高,這一份功夫放在常人之中,卻是不凡的。一群遊客們卻被震驚的不行,驚唿不已。幾個外國人不時的拿著照相機拍照,叫著“輕功”……這修道上的功夫不說,旅遊卻是搞的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