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五月二十九日,醜時。


    滿天繁星,兩側山坡上篝火跳動。


    薩哈廉感覺自己的人馬好像被火光包圍了。


    薩哈廉率領一千失去戰馬的滿洲兵,翻山越嶺繞道敵後偷襲。為了減輕負重,營帳一律不帶,薩哈廉身先士卒也不例外。


    但是滿洲兵的盔甲不能不帶,扛著五六十斤重的盔甲走了一天山路,第二天起來士卒無不小腿肚子發酸發脹,隻有倒著行走的時候才能舒服一點。


    薩哈廉不由自主地歎一口氣。


    就在士卒疲勞不堪的時間,趁天熱滿洲兵行軍不能披甲,賊人發動了幾次無恥的偷襲。


    賊人進攻的時候,先是發射煙霧。煙幕遮擋住滿洲兵的視線,士卒看不見將官頭盔上的紅纓,士卒便無法和將官同進同退。


    然後賊人趁亂發射一陣箭雨掩護三眼銃手接近,三眼銃手近距離轟擊以後換刀盾手扔木質飛雷。


    如果此時士卒已亂,賊人的刀盾手便在弓箭手掩護下衝入砍殺一番;


    如果此時士卒還能戰,賊人則丟下幾顆煙暮揚長而去。


    偏偏薩哈廉還不敢率兵追擊。


    這都是血的教訓。


    第一次薩哈廉派出披甲兵追擊,賊人勾引著披甲兵走出一小段山路,等披甲兵累得滿眼金星的時候,賊人突然轉迴身來一波煙霧和三眼銃突擊,然後再接著撤退。


    第二次薩哈廉親率大批不披甲的士卒追擊,結果賊人領著沒有披甲的滿洲兵走了一大段山路,然後突然加速甩開滿洲士卒,同時薩哈廉的本部被另一股賊人偷襲。


    薩哈廉這才意識到中計了,滿洲兵在山地行軍其實根本就追不上賊人。


    按理說許多滿洲兵都是山裏人,對於走山道並不陌生。


    但是滿洲兵有一個繞不過去的短板,就是他們的盔甲。


    滿洲兵之所以強悍,幾乎全靠盔甲。如果沒有盔甲,薩哈廉簡直不知道該如何打仗。這次翻山偷襲敵後,滿洲兵如果不帶盔甲,還不如不去。


    但是在山地中,沉重的盔甲嚴重拖累了行軍的速度、消耗了士卒的體力,打起仗來還指不上。


    薩哈廉有心安排一部分士卒拋棄盔甲,但是士卒們誰也不幹。


    因為盔甲是他們為數不多的私人貴重財產,也是他們身份地位的保證。


    沒了盔甲,披甲就淪落為“餘丁”。餘丁,顧名思義,就是多餘的人。


    已經沒有了馬,絕不能再丟掉甲;所以滿洲兵寧可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帶著盔甲行軍。


    薩哈廉隻好采取收縮隊形慢慢推進的辦法,但是密集隊型很快就遇上防不勝防的地雷。


    薩哈廉已經被炸明白了。


    地雷既不是天雷、也不是地震、更不是怪獸,它是一種踩上去專炸士卒下三路的陰毒武器。


    中了地雷的士卒下肢血肉模糊,不能走路,哭爹喊娘地嚎叫,影響士氣。


    一名士卒中了雷,就得派一到兩名健全的士卒去照顧。地雷造成的減員,實際上比賊人直接突襲更厲害。


    所以薩哈廉隻好再分散隊形。


    一分散隊形,賊人就重新貼上來,像餓狼一樣趁人不備就咬一口。


    好不容易薩哈廉在後晌率軍下到一處山穀。


    據帶路的向導講,隻要再翻過一座山,順著山溝就能走到金溝。


    但是薩哈廉不敢夜間翻山,更不敢夜裏在山上露營。於是在山穀裏找了一處還算開闊的地方紮營。


    因為一無戰馬,二無營帳,營地並不需要很大。薩哈廉命士卒在天黑之前在營地之外挖掘兩條壕溝用於防止賊人偷營。


    天黑之後,兩側的山上開始是零星幾堆篝火,後來篝火越來越多,仿佛山上埋伏了千軍萬馬。


    薩哈廉派人上山查看,發現接連幾處篝火都是隻有火,沒有人。


    確認是賊人的疑兵之計,薩哈廉這才放下心來。


    但是後半夜不少篝火開始忽明忽暗地閃爍,薩哈廉的心又提起來。


    營地裏傷員的呻吟聲讓薩哈廉更加煩亂。他真想明日一早丟下傷員一走了之,但是他不敢,那樣的話會軍心全失。


    ……


    此刻,三營化整為零。孫一、楊日天、李廣各帶一隊,隱隱地把薩哈廉的滿洲兵包圍。


    經過一個下午對滿洲兵的襲擾,三營將士們已經打出了信心。


    在野山上,滿洲兵就根本追不上三營,三營的戰術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跑遠了就藏好戰利品輕裝重來,完全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三營還打出了特色。楊日天善於使用刀盾兵,短促有力的刀盾手衝擊每每重創滿州兵;李廣偏好遠距離殺敵,能不同滿州兵糾纏就不糾纏,每每自身傷亡最輕;孫一偏好於算計,善於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


    根據孫一的計算,此時滿洲兵的重傷員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正是士氣低落、疲勞過度的時候。


    今夜沒有月光,滿洲兵患夜盲症的比例遠高於三營的本地士卒。


    孫一決定,趁滿州兵連日疲憊、士氣低落,利用夜色再給滿洲兵狠狠一擊。


    兩側山上的篝火,不僅僅是孫一的疑兵之計,更是三營的掩護。


    在篝火之間,孫一、楊日天、李廣三支隊伍可以用燈語明目張膽地互相聯絡。


    楊日天和李廣分別帶領一隊人馬,已經借助篝火的照明迂迴到滿洲營地的兩側。


    孫一帶領一隊人馬,已經潛伏到穀內距滿洲營地正麵半裏的位置。


    圍三缺一,正合兵法。


    孫一這一隊人打先鋒的全是沒有夜盲症的本地人,頭盔上插滿樹枝偽裝,由牛犢兒率領。


    牛犢兒領著先鋒隊一直潛入到滿洲大營的壕溝外側,摸黑組裝合蟬弩炮。


    合蟬弩炮在白天作用有限,到了夜間就成了神器。


    合蟬弩炮發射的時候無聲無息,不會暴露位置;裝彈快,不會像火炮那樣打幾炮就要停下冷卻炮管;便於攜帶和組裝。


    合蟬弩炮在平地可以將草包飛雷發射兩百五十尺。兩百五十尺在白天不算什麽距離,在黑夜裏兩百五十尺的山路對於夜盲症眾多的滿洲兵來說可就是很長的一段路了。


    三聲輕微的弓弦聲之後,壕溝對麵傳來“轟隆”、“轟隆”、“轟隆”三聲巨響,卻沒人知道落點在哪裏。


    滿洲兵營地頓時像是炸了鍋。


    外側壕溝的兩個拐角處,忽悠一下豎起兩根攀山用的鉤竿子。


    鉤竿子頂頭掛著點燃電弧的電燭,電燭後方有一麵反光檔板。


    滿洲營地內一下子被電燭照亮,驚慌失措的滿洲兵一邊跌跌撞撞地奔跑一邊大唿小叫。


    “轟隆”、“轟隆”、“轟隆”又是三聲巨響。


    有了電燭的照明,這三炮打得很準,全部落入滿洲營地內。


    由於電燭背後的反光檔板,滿洲兵根本看不清營地壕溝之外這一側。


    有反應快的滿洲兵衝著高高的電燭張弓就射,電燭不為所動。


    孫一帶領後續人馬衝到,就地架起合蟬弩炮,以電燭的亮光為參照,瞄準兩燈之間立刻發射。


    ——————


    參考資料


    電燭


    電燭,早期的照明工具,存在時間比較短,隨著愛迪生白熾燈的普及被淘汰。


    電燭由約布洛奇科夫改進電弧燈而發明。他利用熟石膏將電弧燈的兩個碳極隔開,當電弧激發時,石膏與碳極同時燃燒發出白光,不用調整碳極的間距,最長一根電燭的照明時間為兩小時。


    1876年,巴黎歌劇院門前的大道以及倫敦泰晤士河兩岸的照明全部是電燭。柬埔寨的王宮也曾使用電燭照明。


    電燭的製作非常簡單。現代人可以取3厘米長的鉛筆心兩根,把它們的一端削尖。用直徑0.5毫米、長200毫米的裸銅線在鉛筆心上繞四五圈,使鉛筆心可以前後移動,使兩個鉛筆心的尖端正好相對。把銅線的兩端接上9伏電池,用手旋轉鉛筆心,使它們互相接觸,在接觸點出現了明亮的電火花的一刹那間移動鉛筆心,使兩尖端之間有一個小間隙,於是就會形成明亮的電弧,發出持續的亮光。這就是一個小型的電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河複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簡並收藏長河複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