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重來沒有給工匠們講過電流、電壓的概念,說實話他們能把電弧燈搗鼓亮還真讓孫一有些驚喜。
第二天一早孫一就把他們召集起來,專門成立一個和電有關的作坊,以後由這個作坊專門負責電池、電器的生產。
如果算起來哈老財負責的藥作坊應該是第一家“國營”企業,商隊是第二家,電作坊就是第三家。
孫一指定了電作坊的負責人,約好時間以後定期給他們講解一些電的基本知識,並囑咐他們想各種辦法對現有的產品進行不斷的改進。
正忙活中,衛兵來報對岸談判的又來了。
孫一趕迴河岸,發現這迴倒好,對方就來了達海一個人。
雙方落座寒暄幾句,話題又落到金國的稱唿問題上。達海直接說道:“我覺得你們說的都在理,可是大汗不同意我也沒辦法。實話說黃太吉派我來就是和你們耗時間。”
孫一、賈道士、耿秀才三個人大眼對小眼。
達海建議道:“如果諸位不介意,我想幹脆利用這段時間請教一些拚音的問題;如果諸位有事,不妨去忙,到時間我自己迴去,迴複黃太吉什麽也沒談成。”
三人稍微商量一下,留下耿秀才陪達海研討學術問題,孫一和賈道士告個罪離開。
賈道士對孫一說:“爺,這個達海倒有意思,他對黃太吉不象寧完我、範文程那樣敬畏,也許我們可以給他撒撒種子?”
孫一提醒:“達海可是滿侏!”
賈道士迴複:“達海是滿侏不假。可正因為達海是滿侏,所以他才是三個代表中唯一沒有得’死得隔膜’病的,也許種子反倒容易發芽。”
孫一心下一動。
……
做了些功課,中午時分孫一特地來見達海。
達海和耿秀才正為幾個拚音問題掙得麵紅耳赤,見到孫一,耿秀才不由說道:“孫參謀於拚音方麵頗有建樹,整個拚音的思路都是孫參謀提供的,你我二人不妨請他裁判。”
孫一忙道:“不敢不敢。百姓口中的語言已經流傳了幾千年,我有什麽資格做裁判。一是一、二是二,拚音不過是忠實記錄百姓口中的發音罷了,實事求是就好!”
達海感慨道:“好一句實事求是!說的好!做起來難啊!”
孫一同他們扯幾句有關拚音,直接請教達海:“上次博士談到女真和諸申來源於蒙古話,能否再仔細談談源自突厥語的通古斯?”
達海遲疑一下,“這個話題真不好說,說不好就得罪人。”
孫一鼓勵道:“實事求是,達海博士是真心做學問的人,管他什麽得罪人!”
耿秀才也鼓勵道:“往日太史公為如實記錄曆史,不惜身殘,萬古流芳。我輩之楷模也!”
達海道:“既然如此,我就說一說。但是我有言在先,如果萬一得罪了二位,請饒我不死!”
孫一和耿秀才連連擺手表示絕不至於如此結果。
達海手指一圈青山和狼山道:
“這兩座山古稱陽山和陰山,便如太極圖一般,把天下分為兩部。山之南,百姓耕種務農,山之北,人民遊牧漁獵。山南有朝代輪替,曰漢唐宋明;山北同理,便是匈奴、鮮卑、突厥、蒙古。我這麽說,二位可能認可?”
耿秀才微微皺眉,“自古天下以中原為正溯,四外的蠻夷並未開化,平日遊走不定,稱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為朝代似乎欠妥。”
達海道:“耿參謀此言差矣。中原人口固定,以地為國,征服一地便是滅一國;草原百姓遊牧,以人為國,征服一族便是滅一國。匈奴、鮮卑都曾征服草原眾部落,自然可算是改朝換代了。”
孫一點頭表示同意。
達海接著說道:
“如同中原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北國也是如此。最近的一次北國統一是蒙元,所以草原上蒙古話盛行。上一次統一是突厥,所以當時突厥話勢大。蒙古與突厥與之間,便是一段分亂的時候,相當於中原從唐末到南宋這段時間。當時東胡崛起,突厥被迫遷,突厥稱東胡為通古斯,意為東邊之人。”
“中原之人向來不關心北國之事,孫參謀知道''通古斯''一詞說實話出乎我意料。其實''通古斯''對音並不十分準確,突厥話稱東麵為''唐古'',對音做''唐古斯''更好。”
“在草原的北麵,北海以東的都人被稱為唐古斯。北海就是當年漢武帝遣蘇武出使,被匈奴扣留牧羊的地方。”
孫一點點頭,北海後世叫做貝加爾湖,貝加爾湖以東的確就是通古斯地區。據說當年俄國探險家詢問當地人,當地人迴答以東地區叫通古斯,故而得名。
達海接著說“在草原的南麵,突厥語稱凡是耶律氏遼國的地麵都叫唐古斯。”
孫一這迴吃了一驚,遼國當年的地盤從東北一直覆蓋到新疆境內。孫一不由問道:“這麽說唐古斯豈不是很大?”
達海迴答道:“的確如此。全真教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之約去西域見麵,將沿途的風景人情寫成《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載在阿裏馬城當地人以瓶取水然後頂在頭上,見了中原的取水物件,高興地稱讚桃花石的東西就是精巧。書中注:桃花石,謂漢人也。孫參謀,你精通拚音,當知道草原上很多地方是哥科嗬不分,唐古斯也可以念做唐哈斯,長春真人的這個桃花石翻譯可比你的通古斯雅多了。”
耿秀才按耐不住,“桃花石最多是東胡,怎麽能是漢人!”
達海道:“桃花石的確就是東胡。特德不分,唐轉作東,哥嗬不分,古轉作胡,唐古就是東胡,東胡就是唐古。”
“至於桃花石便是漢人,耿參謀不要忘了,遼金夏與宋朝南北國對峙之時,北國之人曰漢人,南國之人曰南蠻。這個叫法一直到蒙元都是如此。”
耿秀才立時就要發作,“東胡焉敢盜用我大漢名義!”
孫一忙攔住他:“北國的人自認為漢人這正說明他們心裏向往,別激動,別激動,事情都過去幾百年了。做學問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
耿秀才長長地憋一口氣,壓抑住胸中怒火。
達海不由自主再打量孫一一眼,接著說道:“其實桃花石、漢人都是別人的稱唿。當時遼國自稱契丹,又自稱大遼。遼本是契丹話,本意是''鐵'',契丹源自遼水。對音為''遼國'',意譯則是''鐵國''。貴國也號稱''鐵國'',不隻源於何處?”
孫一剛想答複源自''team'',發音為鐵木,被你們訛傳成''鐵國''。但是轉念一想後世突厥語族和斯拉夫語族的多數語言把中國仍稱為“契丹”。在歐洲由於《馬可波羅遊記》稱元朝為契丹,一度許多歐洲語言中也稱中國為契丹。在英語中,由“khitan”演變而來的“cathay”是中國的雅稱,漢語中有時被譯為“國泰”,比如國泰航空。所以“鐵國”這個名字也不錯。
所以孫一胡亂答道:“我們善於冶鐵,所以叫鐵國,碰巧和契丹遼國重名了。”
達海點點頭,居然認可了孫一的胡扯,接著說道:
“草原再往南,就是我們現在腳下的這塊土地,那時屬於一個叫西夏的國家。西夏是漢語的叫法,如果換做突厥語或者蒙語,便應該叫做唐古特,唐古特其實就是唐古斯。”
“不知二位可知道蒙語土默特一詞的來曆?蒙語土默特源自土門,一萬叫做一個土門,十二個土門就叫做十二土默特。蒙語在詞尾加''烏特''就是表示多個的意思。突厥話的唐古斯在這裏同蒙古語感染,便成了唐古特。”
孫一問:“西夏在突厥語族東邊不假,可是中間還隔著許多說其它語言的部族,為什麽突厥語族要稱西夏為東邊呢?”
達海讚道:“問得好!其實不光是西夏,在西夏滅亡之後,突厥語和蒙語改叫青海和吐蕃為唐古特,那裏還有一座高山,叫做唐古-烏拉山,連在一起就是唐古拉山。正是因為這些國家都是東胡的國家。”
——————
參考資料(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跳過)
桃花石
《長春真人西遊記》是中國道教全真派道士李誌常撰寫的一本開篇遊記,主要記述了其師丘處機和弟子應成吉思汗之邀遠赴中亞途中的見聞,也順道記述了一些丘處機的生平,是研究13世紀中亞曆史、蒙古曆史和中國道教曆史的重要典籍。
此書分上下兩卷,書前有孫錫所作序,卷後附錄成吉思汗的聖旨等相關文字資料。
上卷開篇記載丘處機拒絕金和南宋的邀請,並對弟子們說,儅有留不住時去也。後來鐵木真派劉仲祿來請丘處機,他才率弟子十九人於1220年自山東出發,經今北京、宣化、達賚諾爾、唿倫貝爾、烏蘭巴托、杭愛山、科布多、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輪台、天山、撒馬爾罕、鐵門關等地,於1222年抵達今阿富汗境內的興都庫什山脈覲見成吉思汗。
下卷記述丘處機三次向成吉思汗講道,並隨從其返迴蒙古,其間,丘處機多次勸諫成吉思汗戒殺,1223年,丘處機辭歸故鄉,1224年抵達燕京,主持天長觀(今白雲觀)。
《長春真人西遊記》中記載,阿裏馬城“土人唯以瓶取水,戴而歸。及見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謂漢人也。”
阿力麻裏(almalik,又譯阿爾馬立克),中亞古城,元朝時稱為阿力麻裏、阿裏馬城、阿裏麻等,明朝時中文史籍稱為阿力馬力,曾經是察合台汗國的都城。部分學者認為可能在伊犁地區。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過天山後到阿裏馬城,他說城裏種滿野蘋果,樹蔭蓊翳,當地人操突厥語,稱野蘋果為“阿裏馬”。阿裏馬城即野蘋果城之意。
第二天一早孫一就把他們召集起來,專門成立一個和電有關的作坊,以後由這個作坊專門負責電池、電器的生產。
如果算起來哈老財負責的藥作坊應該是第一家“國營”企業,商隊是第二家,電作坊就是第三家。
孫一指定了電作坊的負責人,約好時間以後定期給他們講解一些電的基本知識,並囑咐他們想各種辦法對現有的產品進行不斷的改進。
正忙活中,衛兵來報對岸談判的又來了。
孫一趕迴河岸,發現這迴倒好,對方就來了達海一個人。
雙方落座寒暄幾句,話題又落到金國的稱唿問題上。達海直接說道:“我覺得你們說的都在理,可是大汗不同意我也沒辦法。實話說黃太吉派我來就是和你們耗時間。”
孫一、賈道士、耿秀才三個人大眼對小眼。
達海建議道:“如果諸位不介意,我想幹脆利用這段時間請教一些拚音的問題;如果諸位有事,不妨去忙,到時間我自己迴去,迴複黃太吉什麽也沒談成。”
三人稍微商量一下,留下耿秀才陪達海研討學術問題,孫一和賈道士告個罪離開。
賈道士對孫一說:“爺,這個達海倒有意思,他對黃太吉不象寧完我、範文程那樣敬畏,也許我們可以給他撒撒種子?”
孫一提醒:“達海可是滿侏!”
賈道士迴複:“達海是滿侏不假。可正因為達海是滿侏,所以他才是三個代表中唯一沒有得’死得隔膜’病的,也許種子反倒容易發芽。”
孫一心下一動。
……
做了些功課,中午時分孫一特地來見達海。
達海和耿秀才正為幾個拚音問題掙得麵紅耳赤,見到孫一,耿秀才不由說道:“孫參謀於拚音方麵頗有建樹,整個拚音的思路都是孫參謀提供的,你我二人不妨請他裁判。”
孫一忙道:“不敢不敢。百姓口中的語言已經流傳了幾千年,我有什麽資格做裁判。一是一、二是二,拚音不過是忠實記錄百姓口中的發音罷了,實事求是就好!”
達海感慨道:“好一句實事求是!說的好!做起來難啊!”
孫一同他們扯幾句有關拚音,直接請教達海:“上次博士談到女真和諸申來源於蒙古話,能否再仔細談談源自突厥語的通古斯?”
達海遲疑一下,“這個話題真不好說,說不好就得罪人。”
孫一鼓勵道:“實事求是,達海博士是真心做學問的人,管他什麽得罪人!”
耿秀才也鼓勵道:“往日太史公為如實記錄曆史,不惜身殘,萬古流芳。我輩之楷模也!”
達海道:“既然如此,我就說一說。但是我有言在先,如果萬一得罪了二位,請饒我不死!”
孫一和耿秀才連連擺手表示絕不至於如此結果。
達海手指一圈青山和狼山道:
“這兩座山古稱陽山和陰山,便如太極圖一般,把天下分為兩部。山之南,百姓耕種務農,山之北,人民遊牧漁獵。山南有朝代輪替,曰漢唐宋明;山北同理,便是匈奴、鮮卑、突厥、蒙古。我這麽說,二位可能認可?”
耿秀才微微皺眉,“自古天下以中原為正溯,四外的蠻夷並未開化,平日遊走不定,稱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為朝代似乎欠妥。”
達海道:“耿參謀此言差矣。中原人口固定,以地為國,征服一地便是滅一國;草原百姓遊牧,以人為國,征服一族便是滅一國。匈奴、鮮卑都曾征服草原眾部落,自然可算是改朝換代了。”
孫一點頭表示同意。
達海接著說道:
“如同中原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北國也是如此。最近的一次北國統一是蒙元,所以草原上蒙古話盛行。上一次統一是突厥,所以當時突厥話勢大。蒙古與突厥與之間,便是一段分亂的時候,相當於中原從唐末到南宋這段時間。當時東胡崛起,突厥被迫遷,突厥稱東胡為通古斯,意為東邊之人。”
“中原之人向來不關心北國之事,孫參謀知道''通古斯''一詞說實話出乎我意料。其實''通古斯''對音並不十分準確,突厥話稱東麵為''唐古'',對音做''唐古斯''更好。”
“在草原的北麵,北海以東的都人被稱為唐古斯。北海就是當年漢武帝遣蘇武出使,被匈奴扣留牧羊的地方。”
孫一點點頭,北海後世叫做貝加爾湖,貝加爾湖以東的確就是通古斯地區。據說當年俄國探險家詢問當地人,當地人迴答以東地區叫通古斯,故而得名。
達海接著說“在草原的南麵,突厥語稱凡是耶律氏遼國的地麵都叫唐古斯。”
孫一這迴吃了一驚,遼國當年的地盤從東北一直覆蓋到新疆境內。孫一不由問道:“這麽說唐古斯豈不是很大?”
達海迴答道:“的確如此。全真教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之約去西域見麵,將沿途的風景人情寫成《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載在阿裏馬城當地人以瓶取水然後頂在頭上,見了中原的取水物件,高興地稱讚桃花石的東西就是精巧。書中注:桃花石,謂漢人也。孫參謀,你精通拚音,當知道草原上很多地方是哥科嗬不分,唐古斯也可以念做唐哈斯,長春真人的這個桃花石翻譯可比你的通古斯雅多了。”
耿秀才按耐不住,“桃花石最多是東胡,怎麽能是漢人!”
達海道:“桃花石的確就是東胡。特德不分,唐轉作東,哥嗬不分,古轉作胡,唐古就是東胡,東胡就是唐古。”
“至於桃花石便是漢人,耿參謀不要忘了,遼金夏與宋朝南北國對峙之時,北國之人曰漢人,南國之人曰南蠻。這個叫法一直到蒙元都是如此。”
耿秀才立時就要發作,“東胡焉敢盜用我大漢名義!”
孫一忙攔住他:“北國的人自認為漢人這正說明他們心裏向往,別激動,別激動,事情都過去幾百年了。做學問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
耿秀才長長地憋一口氣,壓抑住胸中怒火。
達海不由自主再打量孫一一眼,接著說道:“其實桃花石、漢人都是別人的稱唿。當時遼國自稱契丹,又自稱大遼。遼本是契丹話,本意是''鐵'',契丹源自遼水。對音為''遼國'',意譯則是''鐵國''。貴國也號稱''鐵國'',不隻源於何處?”
孫一剛想答複源自''team'',發音為鐵木,被你們訛傳成''鐵國''。但是轉念一想後世突厥語族和斯拉夫語族的多數語言把中國仍稱為“契丹”。在歐洲由於《馬可波羅遊記》稱元朝為契丹,一度許多歐洲語言中也稱中國為契丹。在英語中,由“khitan”演變而來的“cathay”是中國的雅稱,漢語中有時被譯為“國泰”,比如國泰航空。所以“鐵國”這個名字也不錯。
所以孫一胡亂答道:“我們善於冶鐵,所以叫鐵國,碰巧和契丹遼國重名了。”
達海點點頭,居然認可了孫一的胡扯,接著說道:
“草原再往南,就是我們現在腳下的這塊土地,那時屬於一個叫西夏的國家。西夏是漢語的叫法,如果換做突厥語或者蒙語,便應該叫做唐古特,唐古特其實就是唐古斯。”
“不知二位可知道蒙語土默特一詞的來曆?蒙語土默特源自土門,一萬叫做一個土門,十二個土門就叫做十二土默特。蒙語在詞尾加''烏特''就是表示多個的意思。突厥話的唐古斯在這裏同蒙古語感染,便成了唐古特。”
孫一問:“西夏在突厥語族東邊不假,可是中間還隔著許多說其它語言的部族,為什麽突厥語族要稱西夏為東邊呢?”
達海讚道:“問得好!其實不光是西夏,在西夏滅亡之後,突厥語和蒙語改叫青海和吐蕃為唐古特,那裏還有一座高山,叫做唐古-烏拉山,連在一起就是唐古拉山。正是因為這些國家都是東胡的國家。”
——————
參考資料(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跳過)
桃花石
《長春真人西遊記》是中國道教全真派道士李誌常撰寫的一本開篇遊記,主要記述了其師丘處機和弟子應成吉思汗之邀遠赴中亞途中的見聞,也順道記述了一些丘處機的生平,是研究13世紀中亞曆史、蒙古曆史和中國道教曆史的重要典籍。
此書分上下兩卷,書前有孫錫所作序,卷後附錄成吉思汗的聖旨等相關文字資料。
上卷開篇記載丘處機拒絕金和南宋的邀請,並對弟子們說,儅有留不住時去也。後來鐵木真派劉仲祿來請丘處機,他才率弟子十九人於1220年自山東出發,經今北京、宣化、達賚諾爾、唿倫貝爾、烏蘭巴托、杭愛山、科布多、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輪台、天山、撒馬爾罕、鐵門關等地,於1222年抵達今阿富汗境內的興都庫什山脈覲見成吉思汗。
下卷記述丘處機三次向成吉思汗講道,並隨從其返迴蒙古,其間,丘處機多次勸諫成吉思汗戒殺,1223年,丘處機辭歸故鄉,1224年抵達燕京,主持天長觀(今白雲觀)。
《長春真人西遊記》中記載,阿裏馬城“土人唯以瓶取水,戴而歸。及見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謂漢人也。”
阿力麻裏(almalik,又譯阿爾馬立克),中亞古城,元朝時稱為阿力麻裏、阿裏馬城、阿裏麻等,明朝時中文史籍稱為阿力馬力,曾經是察合台汗國的都城。部分學者認為可能在伊犁地區。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過天山後到阿裏馬城,他說城裏種滿野蘋果,樹蔭蓊翳,當地人操突厥語,稱野蘋果為“阿裏馬”。阿裏馬城即野蘋果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