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望著嗡嗡轉動的電車,一眾博士浮想聯翩。


    終於王爾牛迴過神來,“老天爺,這以後得要多少電池!”


    “說的好!”


    孫一立刻大聲稱讚。


    光是依靠電力製作電解純鐵、依靠電弧煉鋼,所消耗的電量就夠恐怖的,何況再加上電老虎一般的電車!


    孫一斷開電車電源,說了一句:“大家看仔細了!”


    孫一安排一名健壯的工匠用手轉動木軸,自己在原來電池的位置,手持兩根導線輕輕一碰。


    “啪”


    導線之間打出一個小小的火花。


    孫一問大家:“這說明什麽?”


    “說明……說明……電車能象電池一樣供電。”一名電匠不可置信地磕磕絆絆地迴答。


    孫一不置可否,在木軸一端連上搖把兒,以使工匠搖動木軸可以更好用力,同時孫一把四隻銅刷子分別接入銅箔大電容兩極。


    電車旋轉產生直流脈衝,這些脈衝象海浪一樣一波一波地湧入電容這個蓄水池,在蓄水池另一端開閘放水,得到的就是持續穩定的直流電。


    孫一把電容接入一隻電匠做的電鑼,一按電門,電鑼“咣”的響了一聲。連續按下電門,電鑼“咣咣”的響個不停。


    這下子沒人再懷疑電車能發電了。


    孫一啟發大家:“除了可以用人力驅動電車發電,還可以用畜力,水力或者風力,在這些地方就可以不用電池。”


    “電容作為一種可以存儲電量的元件,畢竟能存儲的電量有限,所以電車發出的電隻能現場用掉。如果要把電車發的電存下來,就得有比電容更厲害的元件,這就是蓄電池。如果說電容是一個大罐子,蓄電池就是一個水塘。來人呐,把蓄電池搬上來。”


    幾名電匠搬上幾隻瓦罐。


    瓦罐裏盛滿鏹水,插著兩隻鉛片。


    電匠們知道力德爾爺把這東西叫蓄電池,可是沒人知道怎麽用。


    孫一把銅箔電容的輸出接入兩隻鉛片,理論上電車便開始給蓄電池充電。


    鉛酸電池的標準電壓是2伏,放電時可以低到1 . 5伏,充電時可以高達2 . 4伏。鉛酸電池的特點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提供強大電流,後世用於汽車點火的鉛酸蓄電電池由6隻鉛酸電池串聯構成,可以在點火瞬間提供幾百安培的大電流。


    如果眼前的這幾隻瓦罐都充滿電,完全可以取代為牛、薛兩位鐵匠的點焊裝置供電的鐵罐電池陣列。


    幾名精壯工匠不停地輪番上陣搖動電車,看起來輕飄飄的木軸在接上鉛酸電池後異常沉重。利用這個時間孫一簡單介紹了鉛酸電池的結構,同時給出了一個量產鏹水的方案。


    現在孫一生產鏹水是利用一個簡單的泥爐子,燃燒硫磺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作為原料,燃燒硝產生的氣體作為催化劑,反應後的氣體溶於水得到混合鏹水。問題是鐵木的硫磺儲量也不多了。


    孫一在黑板上畫了四隻大水缸,兩兩倒扣,最上麵用陶製的管子接通。


    在第一隻水缸裏裝入石膏,隔火加熱。當溫度上升石膏裏的水份先被逼出來形成水汽,溫度再上升到七八百度,以硫酸鈣為化學成分的石膏開始分解,釋放出二氧化硫氣體,留下氧化鈣殘渣,就是俗稱的石灰。


    水汽和二氧化硫氣體上升進入第二個水缸,在那裏它們遇到燃燒硝產生的催化劑氣體。


    混合氣體通過陶管進入第三隻水缸,在那裏它們互相反應形成硫酸。硫酸沉降到第四隻水缸,溫度近一步下降,硫酸凝結被收集起來。


    如此生產的鏹水以硫酸為主要成分,濃度大大提高,可以增加鉛酸電池的蓄電量。


    原料就是沒有成本隻有運費的石膏石,生產的副產品就是石灰和部分脫水硫酸鈣的混合物,即耐磨的地板石膏,可以直接作為建築材料,或者作為鐵木生產複合纖維盔甲的最外層石頭麵的部分原料。


    當孫一講解完,已經到了後晌飯時間。第一隻鉛酸蓄電池已經充入部分電量,可以演示一下了。


    用鉛酸電池接通電鑼,電門一按,電鑼“咣”的響了。


    孫一拍拍手,撣落粉筆灰。


    前方將士在英勇作戰,後方的技術路線圖已經規劃完成。下一步就靠這些佩戴著博士徽章的工匠們,不停地提高功率提高效率提高可靠性拿出堪用的產品了。


    孫一迴到家,後晌飯還沒做。


    奶娃見了孫一第一句話就是:“爺,咱家的風箱呢?”


    孫一頓時一腦袋汗,“咱家的風箱……咱家的風箱……已經變成水箱不能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河複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簡並收藏長河複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