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率隊出了樹林子,地勢變得平坦,行軍速度也提了上來。
但是每次遇到過河,依舊要耽誤很久。
一條龍砍樹枝綁成架子,吹起十幾隻羊皮胎紮成羊皮筏子。平時就派一個袍哥背著,每到河邊,先下羊皮筏子,測量水深與河底軟硬。如果找到合適的水麵,就可以直接趕著牲口過河。否則,就得用羊皮筏子一趟一趟地把人員、物資渡過去,然後趕著牲口泅渡。
孫一算是見識了騾子脾氣了。馬很溫順,隻要頭一匹下了水,後麵一匹接一匹往下跳。騾子就全看它老人家心情。連過幾條河後,一隻騾子鬧了情緒,不管怎麽弄,隻在河邊打轉轉,就是不下水,三四個人前麵拽後麵趕也沒用。
結果,楊六郎著了急,掄起一隻木棍就打,木棍都打斷了,也沒有把騾子趕下水。他撿起了打斷的木棍繼續打,旁邊幾個輔兵直勸:“好歹也是個牲口,再不濟也能犁地,再打就打死了。”
楊六郎像是沒聽到,一邊打一邊罵:“你個驢濕的,小爺今天非叫你下水不可!不下水就揍死你!”
那騾子被打得屁股一撅一撅的,身上布滿了傷痕,不斷地跳起前後蹄嘶叫著。
楊六郎嘴到手到,棍子又斷了一截。
一條龍嘻嘻笑著對孫一說,“楊六算是說對了,騾子這怕水的毛病還就是它驢大大日下來的。驢天性怕水,根本不過河,連淋雨都不成!這騾子它驢大大估計也是個強脾氣。對了,爺還沒見過驢發脾氣吧?”
孫一道:“我連驢都沒見過呢,哪見過驢發脾氣?驢要是怕水,它洗不洗澡?”
一條龍看著楊六的笑話,暢快地迴答:“驢怕水不洗澡,身上有泥,就在地上死命翻幾個滾,還專門有個名字叫驢打滾。”
孫一道:“驢打滾兒,我倒是吃過。“
孫一突然領悟,“一條龍,騾子不過河,我看你怎麽挺高興?你是不是早就憋著看熱鬧呢?你趕緊想個辦法!”
一條龍實在忍不住哈哈大笑,總算出了早上楊六搶五芒星的惡氣,“就根本不該趕騾子來!這些當兵的就摸不來牲口的脾氣。現在隻有把這頭強騾子扔在這兒,拴上個蹄子扣。這離神農河不遠了,等迴去的時候再捎上。”
楊六郎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自己從小入了軍營,確實不懂牲口秉性。就連這兩伍輔兵,也是前幾日剛解甲歸田就又被征調了。
隊伍棄了強騾子,渡過河眼前逐漸開朗。一大片平緩的草地,點綴著片片的野花,遠處是緩緩的一條大河,泛著粼光,優雅地在地平線上拐了一個大彎,把這片土地抱在懷中。
一條龍指向遠處,“爺,那就是神農河。”
河水衝擊形成的肥沃平原,還有沿河水自然降低的落差,再沒有比這裏更適合發展農業了。
連沒種過地的孫一都看呆了,“這不就是windowsxp的開機畫麵嘛!太美了!”
楊六郎沒聽懂爺的評論,但是依舊建議,“力德爾爺,天色不早了,我等在神農河邊選一處紮營吧。”
孫一看看手機,下午三點。二十裏路走了足足三個時辰。離天黑還遠,不過自己有心觀察明朝軍隊,就點點頭。
孫一沒想到明軍紮營異常麻煩,下午三點還真是天色不早了。
先是楊六郎派出一騎前出打探,隊伍緩緩開進。
等探馬迴來把前方可能紮營的地方,詳細迴報給楊六郎,楊六選擇了一處近水高地。
隊伍到了營地,輔兵先要在四周圍起一道臨時的木牆。先砍兩排樹幹,一排長一排短,把樹幹底下燒焦以後埋二分之一入土,長樹幹排成緊密的一排在外,短樹幹排成一排在內,然後在兩排樹幹之間架上木板,分為上下兩層,這樣長樹幹長出的部分就成為護牆。木板上層馬上安排讓幾名戰兵巡邏放哨,下層存放武器盔甲和讓其它人員休息。
營牆修葺,插上太極五芒星旗,又分派一部輔兵到牆外遠離河水一側挖掘茅坑,其餘人馬於營內搭建帳篷和牲口圈。
五座營帳支起來,把孫一橘紅的小單人帳蓬圍在中間,形成一朵梅花。牲口圈在梅花一側,糧草物資堆放在另一側。
輔兵緊接著在營帳的周圍挖溝。
期間有人要出營解手,先到營門換腰牌,迴來再歸還。
好在這些輔兵都是軍中老人,倒是有條不紊、忙而不亂,袍哥和孤兒也來幫忙,終於趕在天黑之前完工。
孫一在這期間,用了五分鍾支好自己的帳篷,其餘時間都在背著手看,同時忍受著肚子裏咕咕直叫的饑餓。
終於開始有人埋鍋修灶,有人去河邊取水,有人外出拾柴,有人采集野菜。
孫一衝孤兒老四招招手,老四會意。取出一隻備用“軍用電池”,在爐灶內撒上硝磺,用銅絲刮擦幾下,電火花濺出,爐火一下子升騰起來。——電池點火,也是這次要考察的項目。
等水開倒入野菜,鹽,孫一期盼的晚餐就做好了。
楊六郎給每人分發一牙兒一寸厚的大餅,名曰“鍋盔”。
這就是晚餐的主食了。
孫一喝了一口野菜湯,沒別的就是鹹,再咬了一口“鍋盔”,差點把牙崩掉!
這“鍋盔”是大火烤製,烘幹水分,可以放置一個月以上。孫一哪裏想到會這麽硬!怪不得叫“盔”,頂在頭上絕對能防箭!抱在胸前就是護心鏡!
孫一無奈地看著“鋼盔”,不,“鍋盔”。再看看其他人,別人都吃的津津有味,有人還掰了“鍋盔”泡在湯裏,一副滿足的樣子。
一條龍湊了上來,“爺,是不是不對胃口?”
孫一點點頭,問:“百姓平時都是吃這個嗎?”
一條龍頭搖得象撥浪鼓似的,“哪能呢!這鍋盔都是糧食,隻有行軍打仗才能吃上。百姓們早都以野菜為主了。”
一條龍對孫一建議,“要不,我出去下幾個套子,看今晚能不能套上兔子?要是運氣好,還能撿幾個野雞蛋迴來。”
孫一感激地看看一條龍,還是自己的黑社會知道心疼老大,說:“實在不行,多弄點野菜迴來也行。”
一條龍出了營門,不一會就屁顛屁顛地跑了迴來,激動地喊道:“楊六、楊六,快準備弓箭手,河邊有一大群野鴨子,咱們去射兩隻迴來!”
聽說有野鴨,楊六郎立刻忘了兩人的過節,一蹦老高吩咐弓箭手上弦。
孫一也激動了,丟掉鍋盔,喊過孤兒老四,道,“把明天的東西提前拿出來,現在就用!”
老四答應一聲,飛快地取來一隻三眼銃。
這就是本次探測隊要重點測試的裝備——孫一和工匠們忙活了好多天的電子打火三眼銃!
這三眼銃乍看上去同普通銃並無不同,玄妙卻全在特製的木棍上。
木棍中央有一個凹進去的榫口,可以加裝一隻特別的“軍用電池”。陽極導線嵌在木棍內,從榫口出來變成一隻嵌入木棍並繞在木棍上的銅絲線圈,再沿著木棍上的溝槽向前伸去。線圈和導線都不高於木棍表麵,還特地塗抹了蠟密封。在木棍的最前端,陽極導線終於突出木棍一分為三,塗敷著紅漆同陰極導線一起順著火門進入三個銃管。火門處用蠟封著。三條陰極導線鑲在木棍內迴到木棍後端,接入三個精巧的嵌在木頭裏的按鈕式“電門”再迴到電池榫口。
按鈕電門是特製的,當電門用力按下時,電路會先接通再斷開,線圈產生瞬間高壓,銃管裏的導線被激發出電火花,從而引爆黑火藥。
電門鬆開時,電門裏的黃銅彈簧會彈起按鈕,電路再一次被接通和斷開,再一次產生電火花。
這個裝置保證了點火的高可靠性。孫一同工匠們實驗電路點火的單次成功率有九成,通過兩次點火,成功率一下子提高到了九成九。
孫一遞給楊六郎新式三眼銃,道:“照著你平時的法子裝藥,多放霰子和鐵砂!”
楊六郎接過精致改裝過的三眼銃,愛惜地看了一眼木杆上雕刻的噴火盤龍,迅速地培硝、配藥,給三隻銃管裝藥,壓實,放霰子、墊紙片,最後當要按常規用濕泥封口時,孫一遞上了石膏紗布。
孫一道:“用這個,石膏凝固得快,還吸水,火藥不會受潮。”
等楊六郎安裝完畢,孫一親自從三眼銃木棍後端套入一節錫箔做的套管,一直推到木棍前端導線露出木棍處卡住,在這裏錫箔套會把陰陽電極導線短路。這是為了防止靜電或誤操作按下電門而引起的走火。工匠們雖然不明白靜電的道理,但是給不小心按下電門多加一層保險總是沒錯的,所以把這節錫箔叫保險套。保險套要在最後一刻才能擼下來,或者幹脆撕掉。
孫一最後檢查一遍三眼銃,確認無誤,扣上了木製電池架,塞入電池,並接通了電源。
電點火的三眼銃比傳統的火繩點火三眼銃有許多優點。
最主要的是電三眼銃沒有點燃火繩之後的等待時間,可以指哪打哪。
其次電點火三眼銃可以夜間使用,不會因為火頭而暴露目標。
第三,電點火三眼銃密封了火門和銃口,可以做到在陰雨天使用。
第四,如果換用不吸濕的鉀硝配置火藥,用石膏和蜂蠟密封,電三眼銃可以一次裝藥,待發很長時間。
第五,傳統三眼銃隻要換裝新的木杆,就可以完成改造,沒有電池的時候,依然是普通三眼銃。
唯一不放心的,就是電三眼銃的皮實程度。邊軍以前可是拿著三眼銃當悶棍使的。孫一這次帶了三支電銃木棍,設計略有不同,就是要檢測在實際環境中那種更耐折騰。
孫一遞還三眼銃給楊六郎,特地囑咐,“火銃裝藥以後絕對不能對人!”
楊六道:“這個末將曉得!”
楊六郎鄭重地接過這支高科技的電子擊發的防水三眼火銃。
孤兒們盯著楊六郎的羨慕目光中能流出口水,一哥早有吩咐,一旦裝藥,他們這些孩子就不能碰了。
晚霞中楊六郎右手持銃,銃口前斜指向天空,木棍上突出的電池木架宛如衝鋒槍彈匣。
孫一頗有一種後世突擊隊出發的感覺。
但是每次遇到過河,依舊要耽誤很久。
一條龍砍樹枝綁成架子,吹起十幾隻羊皮胎紮成羊皮筏子。平時就派一個袍哥背著,每到河邊,先下羊皮筏子,測量水深與河底軟硬。如果找到合適的水麵,就可以直接趕著牲口過河。否則,就得用羊皮筏子一趟一趟地把人員、物資渡過去,然後趕著牲口泅渡。
孫一算是見識了騾子脾氣了。馬很溫順,隻要頭一匹下了水,後麵一匹接一匹往下跳。騾子就全看它老人家心情。連過幾條河後,一隻騾子鬧了情緒,不管怎麽弄,隻在河邊打轉轉,就是不下水,三四個人前麵拽後麵趕也沒用。
結果,楊六郎著了急,掄起一隻木棍就打,木棍都打斷了,也沒有把騾子趕下水。他撿起了打斷的木棍繼續打,旁邊幾個輔兵直勸:“好歹也是個牲口,再不濟也能犁地,再打就打死了。”
楊六郎像是沒聽到,一邊打一邊罵:“你個驢濕的,小爺今天非叫你下水不可!不下水就揍死你!”
那騾子被打得屁股一撅一撅的,身上布滿了傷痕,不斷地跳起前後蹄嘶叫著。
楊六郎嘴到手到,棍子又斷了一截。
一條龍嘻嘻笑著對孫一說,“楊六算是說對了,騾子這怕水的毛病還就是它驢大大日下來的。驢天性怕水,根本不過河,連淋雨都不成!這騾子它驢大大估計也是個強脾氣。對了,爺還沒見過驢發脾氣吧?”
孫一道:“我連驢都沒見過呢,哪見過驢發脾氣?驢要是怕水,它洗不洗澡?”
一條龍看著楊六的笑話,暢快地迴答:“驢怕水不洗澡,身上有泥,就在地上死命翻幾個滾,還專門有個名字叫驢打滾。”
孫一道:“驢打滾兒,我倒是吃過。“
孫一突然領悟,“一條龍,騾子不過河,我看你怎麽挺高興?你是不是早就憋著看熱鬧呢?你趕緊想個辦法!”
一條龍實在忍不住哈哈大笑,總算出了早上楊六搶五芒星的惡氣,“就根本不該趕騾子來!這些當兵的就摸不來牲口的脾氣。現在隻有把這頭強騾子扔在這兒,拴上個蹄子扣。這離神農河不遠了,等迴去的時候再捎上。”
楊六郎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自己從小入了軍營,確實不懂牲口秉性。就連這兩伍輔兵,也是前幾日剛解甲歸田就又被征調了。
隊伍棄了強騾子,渡過河眼前逐漸開朗。一大片平緩的草地,點綴著片片的野花,遠處是緩緩的一條大河,泛著粼光,優雅地在地平線上拐了一個大彎,把這片土地抱在懷中。
一條龍指向遠處,“爺,那就是神農河。”
河水衝擊形成的肥沃平原,還有沿河水自然降低的落差,再沒有比這裏更適合發展農業了。
連沒種過地的孫一都看呆了,“這不就是windowsxp的開機畫麵嘛!太美了!”
楊六郎沒聽懂爺的評論,但是依舊建議,“力德爾爺,天色不早了,我等在神農河邊選一處紮營吧。”
孫一看看手機,下午三點。二十裏路走了足足三個時辰。離天黑還遠,不過自己有心觀察明朝軍隊,就點點頭。
孫一沒想到明軍紮營異常麻煩,下午三點還真是天色不早了。
先是楊六郎派出一騎前出打探,隊伍緩緩開進。
等探馬迴來把前方可能紮營的地方,詳細迴報給楊六郎,楊六選擇了一處近水高地。
隊伍到了營地,輔兵先要在四周圍起一道臨時的木牆。先砍兩排樹幹,一排長一排短,把樹幹底下燒焦以後埋二分之一入土,長樹幹排成緊密的一排在外,短樹幹排成一排在內,然後在兩排樹幹之間架上木板,分為上下兩層,這樣長樹幹長出的部分就成為護牆。木板上層馬上安排讓幾名戰兵巡邏放哨,下層存放武器盔甲和讓其它人員休息。
營牆修葺,插上太極五芒星旗,又分派一部輔兵到牆外遠離河水一側挖掘茅坑,其餘人馬於營內搭建帳篷和牲口圈。
五座營帳支起來,把孫一橘紅的小單人帳蓬圍在中間,形成一朵梅花。牲口圈在梅花一側,糧草物資堆放在另一側。
輔兵緊接著在營帳的周圍挖溝。
期間有人要出營解手,先到營門換腰牌,迴來再歸還。
好在這些輔兵都是軍中老人,倒是有條不紊、忙而不亂,袍哥和孤兒也來幫忙,終於趕在天黑之前完工。
孫一在這期間,用了五分鍾支好自己的帳篷,其餘時間都在背著手看,同時忍受著肚子裏咕咕直叫的饑餓。
終於開始有人埋鍋修灶,有人去河邊取水,有人外出拾柴,有人采集野菜。
孫一衝孤兒老四招招手,老四會意。取出一隻備用“軍用電池”,在爐灶內撒上硝磺,用銅絲刮擦幾下,電火花濺出,爐火一下子升騰起來。——電池點火,也是這次要考察的項目。
等水開倒入野菜,鹽,孫一期盼的晚餐就做好了。
楊六郎給每人分發一牙兒一寸厚的大餅,名曰“鍋盔”。
這就是晚餐的主食了。
孫一喝了一口野菜湯,沒別的就是鹹,再咬了一口“鍋盔”,差點把牙崩掉!
這“鍋盔”是大火烤製,烘幹水分,可以放置一個月以上。孫一哪裏想到會這麽硬!怪不得叫“盔”,頂在頭上絕對能防箭!抱在胸前就是護心鏡!
孫一無奈地看著“鋼盔”,不,“鍋盔”。再看看其他人,別人都吃的津津有味,有人還掰了“鍋盔”泡在湯裏,一副滿足的樣子。
一條龍湊了上來,“爺,是不是不對胃口?”
孫一點點頭,問:“百姓平時都是吃這個嗎?”
一條龍頭搖得象撥浪鼓似的,“哪能呢!這鍋盔都是糧食,隻有行軍打仗才能吃上。百姓們早都以野菜為主了。”
一條龍對孫一建議,“要不,我出去下幾個套子,看今晚能不能套上兔子?要是運氣好,還能撿幾個野雞蛋迴來。”
孫一感激地看看一條龍,還是自己的黑社會知道心疼老大,說:“實在不行,多弄點野菜迴來也行。”
一條龍出了營門,不一會就屁顛屁顛地跑了迴來,激動地喊道:“楊六、楊六,快準備弓箭手,河邊有一大群野鴨子,咱們去射兩隻迴來!”
聽說有野鴨,楊六郎立刻忘了兩人的過節,一蹦老高吩咐弓箭手上弦。
孫一也激動了,丟掉鍋盔,喊過孤兒老四,道,“把明天的東西提前拿出來,現在就用!”
老四答應一聲,飛快地取來一隻三眼銃。
這就是本次探測隊要重點測試的裝備——孫一和工匠們忙活了好多天的電子打火三眼銃!
這三眼銃乍看上去同普通銃並無不同,玄妙卻全在特製的木棍上。
木棍中央有一個凹進去的榫口,可以加裝一隻特別的“軍用電池”。陽極導線嵌在木棍內,從榫口出來變成一隻嵌入木棍並繞在木棍上的銅絲線圈,再沿著木棍上的溝槽向前伸去。線圈和導線都不高於木棍表麵,還特地塗抹了蠟密封。在木棍的最前端,陽極導線終於突出木棍一分為三,塗敷著紅漆同陰極導線一起順著火門進入三個銃管。火門處用蠟封著。三條陰極導線鑲在木棍內迴到木棍後端,接入三個精巧的嵌在木頭裏的按鈕式“電門”再迴到電池榫口。
按鈕電門是特製的,當電門用力按下時,電路會先接通再斷開,線圈產生瞬間高壓,銃管裏的導線被激發出電火花,從而引爆黑火藥。
電門鬆開時,電門裏的黃銅彈簧會彈起按鈕,電路再一次被接通和斷開,再一次產生電火花。
這個裝置保證了點火的高可靠性。孫一同工匠們實驗電路點火的單次成功率有九成,通過兩次點火,成功率一下子提高到了九成九。
孫一遞給楊六郎新式三眼銃,道:“照著你平時的法子裝藥,多放霰子和鐵砂!”
楊六郎接過精致改裝過的三眼銃,愛惜地看了一眼木杆上雕刻的噴火盤龍,迅速地培硝、配藥,給三隻銃管裝藥,壓實,放霰子、墊紙片,最後當要按常規用濕泥封口時,孫一遞上了石膏紗布。
孫一道:“用這個,石膏凝固得快,還吸水,火藥不會受潮。”
等楊六郎安裝完畢,孫一親自從三眼銃木棍後端套入一節錫箔做的套管,一直推到木棍前端導線露出木棍處卡住,在這裏錫箔套會把陰陽電極導線短路。這是為了防止靜電或誤操作按下電門而引起的走火。工匠們雖然不明白靜電的道理,但是給不小心按下電門多加一層保險總是沒錯的,所以把這節錫箔叫保險套。保險套要在最後一刻才能擼下來,或者幹脆撕掉。
孫一最後檢查一遍三眼銃,確認無誤,扣上了木製電池架,塞入電池,並接通了電源。
電點火的三眼銃比傳統的火繩點火三眼銃有許多優點。
最主要的是電三眼銃沒有點燃火繩之後的等待時間,可以指哪打哪。
其次電點火三眼銃可以夜間使用,不會因為火頭而暴露目標。
第三,電點火三眼銃密封了火門和銃口,可以做到在陰雨天使用。
第四,如果換用不吸濕的鉀硝配置火藥,用石膏和蜂蠟密封,電三眼銃可以一次裝藥,待發很長時間。
第五,傳統三眼銃隻要換裝新的木杆,就可以完成改造,沒有電池的時候,依然是普通三眼銃。
唯一不放心的,就是電三眼銃的皮實程度。邊軍以前可是拿著三眼銃當悶棍使的。孫一這次帶了三支電銃木棍,設計略有不同,就是要檢測在實際環境中那種更耐折騰。
孫一遞還三眼銃給楊六郎,特地囑咐,“火銃裝藥以後絕對不能對人!”
楊六道:“這個末將曉得!”
楊六郎鄭重地接過這支高科技的電子擊發的防水三眼火銃。
孤兒們盯著楊六郎的羨慕目光中能流出口水,一哥早有吩咐,一旦裝藥,他們這些孩子就不能碰了。
晚霞中楊六郎右手持銃,銃口前斜指向天空,木棍上突出的電池木架宛如衝鋒槍彈匣。
孫一頗有一種後世突擊隊出發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