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熙的表弟最迷武俠的那兩年,還曾異想天開想練內功,從網上搜羅許多所謂的武功秘籍,什麽九陰真經、九陽真經的,天天在明熙跟前被那些半文不白的運功方法,明熙聽得多了,不覺間就記了下來,平時沒注意過,若是特意迴想,現在還能一字不差的背誦下來。這些武功秘籍,在明熙看來肯定是沒用的,而明熙表弟也用事實印證了她的看法:表弟折騰著練了兩個月,一點兒內力都沒練出來,反而讓一大家子看了場笑話。
可是現在,明熙真實的身處在這個有著內功輕功的江湖中,教原主的老師傅雖然隻是二流水準,該會的人家卻都會,比如如何運行內力,如何將內力匯集丹田等等,隻是他手上的內功心法不太高明而已,原主跟著學了幾年,雖然功力一般,卻確實有了內力,她把記憶中的九陽真經默寫出來,按照上麵的運功路線試了一下,感覺上好像有用,這讓她大為驚奇。
不過修煉內功這事,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穩,若是練錯了,像歐陽鋒那樣瘋瘋癲癲還是好的,萬一來個真氣逆行經脈錯亂丹田被毀之類,她到哪兒哭去?所以雖然覺得自己默寫的九陽真經有用,她也不敢往下練。
不過受此啟發,她決定走一趟少林寺,試試看能不能借閱到原本,到時候跟自己默寫的對照一下,若是不同也就算了,若是一樣,那豈不是說明,她記憶裏的九陰真經也是真的?如果真是這樣,那她倒是不用為去哪兒尋找頂級武功秘籍發愁了。
心動不如行動,橫豎現在她暫時也奈何不了王睿,留在杭州也沒什麽事,明熙迴客棧收拾了行禮,又去買了匹好馬,騎上馬直奔登封少室山,一路上風餐露宿,半個月後就到了少林寺。
少林寺除了是武學門派,還是佛教禪宗祖庭,每日往來之人眾多,有江湖中人,更多的卻是來上香拜佛的平常百姓,明熙把自己偽裝成給父親求佛經的少年,在少林寺中租了個客院住下,每天借閱藏經閣中的佛學典籍,並謄寫一份,聲稱要拿迴家供在亡母靈前。
這樣一個長得好又孝順又有禮貌的年輕人,自然很能獲得別人的好感,沒多久,就跟藏經閣整理經書的無嗔大師混熟了,無嗔大師才二十多歲,圓圓的臉上常帶著笑,看起來甚為和氣,他一心向佛不懂武功,照管的也都是佛學典籍,跟前還有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和尚,法號覺遠,兩人都是光風霽月的人物,因為過於厚道淳樸,顯得有些呆,不過明熙很喜歡這兩個和尚,因為跟他們混熟之後,她再去借書,就沒人管她了,她可以隨意翻閱。
有了這麽個便利條件,明熙趁著沒人注意,找到四卷《楞伽經》,果真在滿目天竺文字的夾縫中,看到用漢字書寫的九陽真經,她一邊看,一邊跟自己的記憶對照,竟然真的一模一樣,不過有四五個字不同,但意思卻是一樣,看起來她記得的就是真本。
晚間迴房後,明熙就把自己默寫的九陽真經拿出來,將那幾個不同的字改了,然後收進空間,以免被人看到,而確定了真偽,她也就不再耽擱,當晚就練了起來。
其後,明熙又在少林寺住了二十天,才抱著她抄寫的厚厚一摞佛經離去。
算算時間,她離家已經有半年了,明熙覺得應該迴家一趟,看看原主的老父親和兄長,然後找個僻靜地方潛心苦修,學好了武功才能保護自己,在武俠世界裏功夫不夠就是原罪,她前兩世過的都不算暢快,這輩子條件終於允許了,她可不想再憋屈自己。
明熙一路上邊賞景邊練武,趕在八月十五前迴到程家,一進家門,兒控老父親就迎了出來,看著她滿目激動,拍著她的肩說:“可算是迴來了!這半年在外麵吃苦了吧?瞧瞧現在瘦的,臉也黑了,就說不讓你出去亂跑,你非不聽……”
明熙真沒想到程父是這個畫風,一時有些不適應,扭扭身子避開程父的手,笑道:“父親,我給您帶了禮物,您看看喜不喜歡?”
程父哈哈大笑:“喜歡,喜歡,不管你送什麽,為父都喜歡!”
明熙有些無語,正不知道該說什麽,她的兄長程思浩帶著嫂子李氏過來,一進門就笑道:“小弟可算迴來了,你這半年不在家,父親和為兄都甚為思念,快跟為兄說說,這次出去,都遇到過什麽有趣的事?有沒有遇到什麽危險?”
明熙衝兄嫂拱手為禮,然後拉著家人坐下,跟他們講這幾個月的見聞,遇到的危險自然是不能提的,隻挑些有趣的事或人跟他們說,那三人都是普通百姓,對她口中的江湖一知半解,哪怕知道的不多,他們也聽得極為投入。
程家小有家資,明熙迴家才知道,原來她還有兩個丫鬟和兩個小廝,不過原主要出門遊曆江湖,認為帶著小廝和丫鬟不像樣子,執意要孤身一人出門,不論程父和程思浩怎麽勸,都不肯鬆口,父兄拗不過他,隻能聽之任之。
明熙卻是個享受慣了的,一個人在外麵時,事事都要親自動手,她也做得來,但有人伺候的時候,她卻也不會退卻,因此迴了家,她就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每天萬事不理,隻管埋頭苦練武功。
在家休息幾天,明熙就去找程父和程思浩,說:“父親,兄長,我這次出去,機緣巧合得了本武功秘籍,能夠強身健體、易經洗髓,常年練下去,還能延年益壽百病不生,你們不如也練上一練,不求有多高深的武功,能多些防身的手段總是好的。”
程父卻說:“為父已年過半年,養尊處優這麽些年,哪裏吃得了那個苦頭?讓你大哥跟著練吧。”
“不用不用,我對這些舞刀弄棒的不感興趣,不然早年就跟著小弟一起學武了,既然有好功法,小弟你自己練吧,不用管我,我的身體健康著呢!”程思浩連忙拒絕。
可是現在,明熙真實的身處在這個有著內功輕功的江湖中,教原主的老師傅雖然隻是二流水準,該會的人家卻都會,比如如何運行內力,如何將內力匯集丹田等等,隻是他手上的內功心法不太高明而已,原主跟著學了幾年,雖然功力一般,卻確實有了內力,她把記憶中的九陽真經默寫出來,按照上麵的運功路線試了一下,感覺上好像有用,這讓她大為驚奇。
不過修煉內功這事,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穩,若是練錯了,像歐陽鋒那樣瘋瘋癲癲還是好的,萬一來個真氣逆行經脈錯亂丹田被毀之類,她到哪兒哭去?所以雖然覺得自己默寫的九陽真經有用,她也不敢往下練。
不過受此啟發,她決定走一趟少林寺,試試看能不能借閱到原本,到時候跟自己默寫的對照一下,若是不同也就算了,若是一樣,那豈不是說明,她記憶裏的九陰真經也是真的?如果真是這樣,那她倒是不用為去哪兒尋找頂級武功秘籍發愁了。
心動不如行動,橫豎現在她暫時也奈何不了王睿,留在杭州也沒什麽事,明熙迴客棧收拾了行禮,又去買了匹好馬,騎上馬直奔登封少室山,一路上風餐露宿,半個月後就到了少林寺。
少林寺除了是武學門派,還是佛教禪宗祖庭,每日往來之人眾多,有江湖中人,更多的卻是來上香拜佛的平常百姓,明熙把自己偽裝成給父親求佛經的少年,在少林寺中租了個客院住下,每天借閱藏經閣中的佛學典籍,並謄寫一份,聲稱要拿迴家供在亡母靈前。
這樣一個長得好又孝順又有禮貌的年輕人,自然很能獲得別人的好感,沒多久,就跟藏經閣整理經書的無嗔大師混熟了,無嗔大師才二十多歲,圓圓的臉上常帶著笑,看起來甚為和氣,他一心向佛不懂武功,照管的也都是佛學典籍,跟前還有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和尚,法號覺遠,兩人都是光風霽月的人物,因為過於厚道淳樸,顯得有些呆,不過明熙很喜歡這兩個和尚,因為跟他們混熟之後,她再去借書,就沒人管她了,她可以隨意翻閱。
有了這麽個便利條件,明熙趁著沒人注意,找到四卷《楞伽經》,果真在滿目天竺文字的夾縫中,看到用漢字書寫的九陽真經,她一邊看,一邊跟自己的記憶對照,竟然真的一模一樣,不過有四五個字不同,但意思卻是一樣,看起來她記得的就是真本。
晚間迴房後,明熙就把自己默寫的九陽真經拿出來,將那幾個不同的字改了,然後收進空間,以免被人看到,而確定了真偽,她也就不再耽擱,當晚就練了起來。
其後,明熙又在少林寺住了二十天,才抱著她抄寫的厚厚一摞佛經離去。
算算時間,她離家已經有半年了,明熙覺得應該迴家一趟,看看原主的老父親和兄長,然後找個僻靜地方潛心苦修,學好了武功才能保護自己,在武俠世界裏功夫不夠就是原罪,她前兩世過的都不算暢快,這輩子條件終於允許了,她可不想再憋屈自己。
明熙一路上邊賞景邊練武,趕在八月十五前迴到程家,一進家門,兒控老父親就迎了出來,看著她滿目激動,拍著她的肩說:“可算是迴來了!這半年在外麵吃苦了吧?瞧瞧現在瘦的,臉也黑了,就說不讓你出去亂跑,你非不聽……”
明熙真沒想到程父是這個畫風,一時有些不適應,扭扭身子避開程父的手,笑道:“父親,我給您帶了禮物,您看看喜不喜歡?”
程父哈哈大笑:“喜歡,喜歡,不管你送什麽,為父都喜歡!”
明熙有些無語,正不知道該說什麽,她的兄長程思浩帶著嫂子李氏過來,一進門就笑道:“小弟可算迴來了,你這半年不在家,父親和為兄都甚為思念,快跟為兄說說,這次出去,都遇到過什麽有趣的事?有沒有遇到什麽危險?”
明熙衝兄嫂拱手為禮,然後拉著家人坐下,跟他們講這幾個月的見聞,遇到的危險自然是不能提的,隻挑些有趣的事或人跟他們說,那三人都是普通百姓,對她口中的江湖一知半解,哪怕知道的不多,他們也聽得極為投入。
程家小有家資,明熙迴家才知道,原來她還有兩個丫鬟和兩個小廝,不過原主要出門遊曆江湖,認為帶著小廝和丫鬟不像樣子,執意要孤身一人出門,不論程父和程思浩怎麽勸,都不肯鬆口,父兄拗不過他,隻能聽之任之。
明熙卻是個享受慣了的,一個人在外麵時,事事都要親自動手,她也做得來,但有人伺候的時候,她卻也不會退卻,因此迴了家,她就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每天萬事不理,隻管埋頭苦練武功。
在家休息幾天,明熙就去找程父和程思浩,說:“父親,兄長,我這次出去,機緣巧合得了本武功秘籍,能夠強身健體、易經洗髓,常年練下去,還能延年益壽百病不生,你們不如也練上一練,不求有多高深的武功,能多些防身的手段總是好的。”
程父卻說:“為父已年過半年,養尊處優這麽些年,哪裏吃得了那個苦頭?讓你大哥跟著練吧。”
“不用不用,我對這些舞刀弄棒的不感興趣,不然早年就跟著小弟一起學武了,既然有好功法,小弟你自己練吧,不用管我,我的身體健康著呢!”程思浩連忙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