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陋的縣衙裏,看似平平無奇,實際上卻隱藏著許多機關,秦叔寶、羅士信進入縣衙之後,立刻覺察到了這一切。
楊複生把秦叔寶、羅士信、郭孝恪都安排在縣衙裏住下,屋子都是重新粉刷之後的,家具、床褥等物,都是剛從集市買迴來的,漿洗過後,在太陽下曬了很久,帶著陽光的氣息,很是舒服。
秦母這時已經醒來,在秦叔寶的扶持下,進了屋子,看著打掃的十分整潔的屋子,渾濁的雙眼安下心來,看來魏公李密的外甥,是一個有心人。
楊複生拱拱手,道:“一路奔波,諸位先暫時休息,稍後,我請諸位赴宴。”說著,離開了屋子。
秦叔寶扶著母親坐下,看了羅士信一眼,羅士信咳嗽了一聲,道:“孝恪,我先迴屋看看。”
郭孝恪也點頭,離開了屋子。
這座位於縣衙裏的幾間小宅子雖然不寬,但卻十分幹淨清爽,三戶人家的屋子毗鄰而居,方便互相照顧。秦叔寶等兩人離開之後,走到了秦母身邊。
“娘,終於到了關中,不用再折騰了。”秦叔寶說道。
秦母伸出手,摸著兒子的頭,歎息了一聲,幽幽地道:“也不知以後又去哪裏。這天下啊,就沒有一塊安生的地方。”
秦叔寶安慰著母親,道:“娘放心,關中還算安穩。”
秦母不說話,隻是點點頭,雖然睡了一覺,但她年老體衰,一路奔波,又覺得有了些困意,便靠在軟榻上,有了困意。
秦叔寶見母親如此,便不再打擾,輕輕地退了出去,在左側,是羅士信的房屋,右側則是郭孝恪。他快步朝著左側走了過去。敲了敲門,裏麵傳來聲音,秦叔寶走了進去。
“叔寶,伯母安置好了?”羅士信問道。
秦叔寶點點頭,道:“這件事情,你怎麽看?”
話看似隻說了半截,但羅士信、秦叔寶兩人認識多年,羅士信知道秦叔寶的意思,他點頭,道:“進城之後,我就在觀察,武功縣中,不敢說百姓安居樂業,但百姓的狀況還是不錯的,城池也有剛剛修葺的跡象,我以為,瓦崗在關中,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或許來到關中,是個不錯的決定。”
秦叔寶頷首,道:“我也是如此認為!”說著,歎息了一聲,又道:“如今瓦崗雖然聲勢很盛,可是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國不可無二主。翟大當家雖說把大權讓給魏公,但畢竟他是名義上的大當家,時間久了,就算他沒有意見,恐怕他人也有意見!有了齷齪,瓦崗必然不穩!”
羅士信雖說是猛將,卻也並非愚蠢之人,聞言道:“可惜知節卻被留在了瓦崗!”
“這個不礙事,知節不是蠢人,若有機會,一定會想辦法逃出來的。”秦叔寶說道,刻意壓低了聲音,道:“隻是,據我發現,當初魏公是以柴孝和為主,外甥楊複生為輔。可是今日一見,楊複生身邊的人,都喚他為主公!”
羅士信道:“我也注意到了,其中應該發生了什麽不為人知的事情。如今關中,肯定是楊複生掌握大權。”
秦叔寶讚同道:“應當是如此。不管如何,我等到了關中,隻能盡力效命。至於之後的事情,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羅士信抿著嘴點頭,以後若是楊複生崛起,替他出力也沒有什麽不好,不過,他依然有顧慮,輕聲道:“那麽郭孝恪……”
“魏公派他過來,也不知出於什麽想法。總之,雖然同來關中,凡是我二人小心行事,不可幫他,冷眼觀察即可!”秦叔寶說道。
羅士信對此十分讚同,兩人又說了一會,門外,響起了一個聲音,正是席君買,席君買過來,是邀請三人赴宴的。兩人走了出去,郭孝恪已經在門外,看見兩人一同出來,微微詫異,但很快就掩飾了。
幾人在席君買的帶領下走著,一邊走,郭孝恪不時假意詢問著,席君買何等聰明,多半推脫不知,令郭孝恪十分無奈。走了一會,到了一處院子,已經擺好了幾張胡桌胡椅,還有幾名侍女正在忙碌著。
楊複生正負手而立,站在池塘邊上,注視著池塘裏的魚兒,吃著食物,不時躍起,濺起水花一片,楊複生的想法很簡單,不管是秦叔寶、羅士信還是郭孝恪,都是在史書裏留下一定名頭的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就算這些人暫時不會忠於自己,但楊複生一定要設法收複他們。
聽見腳步聲,楊複生迴過頭來,看著三人,笑了起來,道:“諸位兄弟,請坐!”
秦叔寶道:“多謝楊兄。”
羅士信也拱手還禮。
郭孝恪笑了笑,道:“有勞楊兄了。”
楊複生坐下,道:“諸位兄弟遠道而來,相助與我,這份情誼,楊某謝過了。”
郭孝恪眼睛一亮,道:“楊兄,不知柴兄在何處?”
“孝和尚在雍縣處理政務!”楊複生迴答。
“雍縣?”郭孝恪吃了一驚。
“正是!”楊複生肯定地點頭。
郭孝恪飽讀詩書,熟悉地理,自然知道雍縣在何處,這樣算來,楊複生占有的郡縣,至少有三個郡縣以上,這樣的勢力不說大,但也不算小,更何況武功縣靠近大興城,有著很大的威脅。再者,武功、雍縣等地,都在渭河邊上,有著豐富的水利,農田產量相對較高。而且有著相對的縱深,地理形勢不錯。
郭孝恪笑了笑,道:“楊兄如今為魏公奪取數縣,勞苦功高!如此看來,奪取大興城,隻在旦夕之間!”
楊複生一擺手,侍女上滿了酒,楊複生舉起酒杯,道:“魏公英明,派我西進,如今大興朝廷混亂不堪,奪取是早晚之事。如今諸位兄弟又來相助,有叔寶、士信之勇猛,孝恪之謀,我有信心奪取大興城!諸位,這杯酒,我敬諸位!”
說著,楊複生一昂脖子,把酒喝盡。
秦叔寶、羅士信也都把酒喝盡了。
郭孝恪把玩著酒杯,忽然笑了笑,也一昂頭,把酒喝光,心中卻在沉思著。
楊複生敬酒,又介紹了席君買、梁建方給秦叔寶、羅士信、郭孝恪認識,幾人把酒推盞,喝了足足有兩個時辰,這才各自散去,迴屋休息。
楊複生把秦叔寶、羅士信、郭孝恪都安排在縣衙裏住下,屋子都是重新粉刷之後的,家具、床褥等物,都是剛從集市買迴來的,漿洗過後,在太陽下曬了很久,帶著陽光的氣息,很是舒服。
秦母這時已經醒來,在秦叔寶的扶持下,進了屋子,看著打掃的十分整潔的屋子,渾濁的雙眼安下心來,看來魏公李密的外甥,是一個有心人。
楊複生拱拱手,道:“一路奔波,諸位先暫時休息,稍後,我請諸位赴宴。”說著,離開了屋子。
秦叔寶扶著母親坐下,看了羅士信一眼,羅士信咳嗽了一聲,道:“孝恪,我先迴屋看看。”
郭孝恪也點頭,離開了屋子。
這座位於縣衙裏的幾間小宅子雖然不寬,但卻十分幹淨清爽,三戶人家的屋子毗鄰而居,方便互相照顧。秦叔寶等兩人離開之後,走到了秦母身邊。
“娘,終於到了關中,不用再折騰了。”秦叔寶說道。
秦母伸出手,摸著兒子的頭,歎息了一聲,幽幽地道:“也不知以後又去哪裏。這天下啊,就沒有一塊安生的地方。”
秦叔寶安慰著母親,道:“娘放心,關中還算安穩。”
秦母不說話,隻是點點頭,雖然睡了一覺,但她年老體衰,一路奔波,又覺得有了些困意,便靠在軟榻上,有了困意。
秦叔寶見母親如此,便不再打擾,輕輕地退了出去,在左側,是羅士信的房屋,右側則是郭孝恪。他快步朝著左側走了過去。敲了敲門,裏麵傳來聲音,秦叔寶走了進去。
“叔寶,伯母安置好了?”羅士信問道。
秦叔寶點點頭,道:“這件事情,你怎麽看?”
話看似隻說了半截,但羅士信、秦叔寶兩人認識多年,羅士信知道秦叔寶的意思,他點頭,道:“進城之後,我就在觀察,武功縣中,不敢說百姓安居樂業,但百姓的狀況還是不錯的,城池也有剛剛修葺的跡象,我以為,瓦崗在關中,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或許來到關中,是個不錯的決定。”
秦叔寶頷首,道:“我也是如此認為!”說著,歎息了一聲,又道:“如今瓦崗雖然聲勢很盛,可是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國不可無二主。翟大當家雖說把大權讓給魏公,但畢竟他是名義上的大當家,時間久了,就算他沒有意見,恐怕他人也有意見!有了齷齪,瓦崗必然不穩!”
羅士信雖說是猛將,卻也並非愚蠢之人,聞言道:“可惜知節卻被留在了瓦崗!”
“這個不礙事,知節不是蠢人,若有機會,一定會想辦法逃出來的。”秦叔寶說道,刻意壓低了聲音,道:“隻是,據我發現,當初魏公是以柴孝和為主,外甥楊複生為輔。可是今日一見,楊複生身邊的人,都喚他為主公!”
羅士信道:“我也注意到了,其中應該發生了什麽不為人知的事情。如今關中,肯定是楊複生掌握大權。”
秦叔寶讚同道:“應當是如此。不管如何,我等到了關中,隻能盡力效命。至於之後的事情,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羅士信抿著嘴點頭,以後若是楊複生崛起,替他出力也沒有什麽不好,不過,他依然有顧慮,輕聲道:“那麽郭孝恪……”
“魏公派他過來,也不知出於什麽想法。總之,雖然同來關中,凡是我二人小心行事,不可幫他,冷眼觀察即可!”秦叔寶說道。
羅士信對此十分讚同,兩人又說了一會,門外,響起了一個聲音,正是席君買,席君買過來,是邀請三人赴宴的。兩人走了出去,郭孝恪已經在門外,看見兩人一同出來,微微詫異,但很快就掩飾了。
幾人在席君買的帶領下走著,一邊走,郭孝恪不時假意詢問著,席君買何等聰明,多半推脫不知,令郭孝恪十分無奈。走了一會,到了一處院子,已經擺好了幾張胡桌胡椅,還有幾名侍女正在忙碌著。
楊複生正負手而立,站在池塘邊上,注視著池塘裏的魚兒,吃著食物,不時躍起,濺起水花一片,楊複生的想法很簡單,不管是秦叔寶、羅士信還是郭孝恪,都是在史書裏留下一定名頭的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就算這些人暫時不會忠於自己,但楊複生一定要設法收複他們。
聽見腳步聲,楊複生迴過頭來,看著三人,笑了起來,道:“諸位兄弟,請坐!”
秦叔寶道:“多謝楊兄。”
羅士信也拱手還禮。
郭孝恪笑了笑,道:“有勞楊兄了。”
楊複生坐下,道:“諸位兄弟遠道而來,相助與我,這份情誼,楊某謝過了。”
郭孝恪眼睛一亮,道:“楊兄,不知柴兄在何處?”
“孝和尚在雍縣處理政務!”楊複生迴答。
“雍縣?”郭孝恪吃了一驚。
“正是!”楊複生肯定地點頭。
郭孝恪飽讀詩書,熟悉地理,自然知道雍縣在何處,這樣算來,楊複生占有的郡縣,至少有三個郡縣以上,這樣的勢力不說大,但也不算小,更何況武功縣靠近大興城,有著很大的威脅。再者,武功、雍縣等地,都在渭河邊上,有著豐富的水利,農田產量相對較高。而且有著相對的縱深,地理形勢不錯。
郭孝恪笑了笑,道:“楊兄如今為魏公奪取數縣,勞苦功高!如此看來,奪取大興城,隻在旦夕之間!”
楊複生一擺手,侍女上滿了酒,楊複生舉起酒杯,道:“魏公英明,派我西進,如今大興朝廷混亂不堪,奪取是早晚之事。如今諸位兄弟又來相助,有叔寶、士信之勇猛,孝恪之謀,我有信心奪取大興城!諸位,這杯酒,我敬諸位!”
說著,楊複生一昂脖子,把酒喝盡。
秦叔寶、羅士信也都把酒喝盡了。
郭孝恪把玩著酒杯,忽然笑了笑,也一昂頭,把酒喝光,心中卻在沉思著。
楊複生敬酒,又介紹了席君買、梁建方給秦叔寶、羅士信、郭孝恪認識,幾人把酒推盞,喝了足足有兩個時辰,這才各自散去,迴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