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複生占據了武功縣之後,先是封鎖消息,隨後以李仲袞私通反賊李秀寧的罪名,上奏了朝廷。衛玄、陰世師由於李淵的南下,孫華在馮翊郡興風作浪,使得衛玄、陰世師的注意力暫時沒有注意到楊複生。
趁著這段時間,楊複生調動兵馬,郿縣新兵五百趕來駐紮在武功縣,同時,把一部分流民遷移了過來。武功縣本來人丁不算多,李仲袞又被抄家,家中田產都被充公,楊複生打算把李仲袞的田地發放給百姓。
李仲文雖說不是武功縣人,但也有不少田產,也被楊複生一並抄了。連同李仲袞的一些親戚,被楊複生找了個欺壓良民、與山賊私通等等罪名,打下了大牢,關押了起來。這些人都是一些欺男霸女,搶人田產之類的惡人,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楊複生這樣的舉動,居然得到了不少百姓的擁護。
沒落的這部分田地,依舊是發放給百姓,百姓們歡天喜地,一個個都笑逐顏開。
楊複生有兵權在手,一些土豪想要反抗,頃刻之間就被抓起來,有的還被殺死,武功縣很快就穩定了下來。武功縣離大興城比較近,楊複生決定先駐紮在此地,一旦大興城有變,便可直接攻打。
武功縣一片忙碌,整個城中有喜悅,有悲傷,更有陰謀。雖然李仲袞被冠上了私通反賊李秀寧的罪名,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顯然不相信李仲袞會造反,私下裏,有人決定去大興城中告狀。
不等這些人去告狀,這一日的響午,武功縣就來了幾人,這幾人身著鎧甲,騎著戰馬,一副武士打扮。在離武功縣還有數裏的地方就被楊複生的部下發現了。
“爾等何人?”一名隊正詢問。
“我等是奉大興朝廷陰將軍之命前來武功,尋找竇將軍、楊縣令,有事要辦。”來人很是傲然地說道。
“可有文書?”隊正問道。
來人皺皺眉,還是點點頭,道:“文書自然是有的。”說著,從懷裏掏出一封書信,拿在手中晃了晃,道:“但卻要見到竇將軍,楊縣令才能拆開這封書信。”
隊正眼尖,一眼看見書信上寫了幾個大字,落款是陰世師的名字,隊正點點頭,道:“若是如此,請隨我來!”
來人頷首,一揮手,跟在隊正身後,朝著武功縣走去。郿縣兵馬有意無意地把這一行人圍在中間,來人沒有覺察到異樣,不過他感覺這些士兵有些不同。隋末亂世,許多士兵毫無軍紀,作風散漫,而眼前這一隊的士兵,舉止有理,雖然警惕,卻不魯莽。更讓來人覺得奇怪的是,這幾名斥候打扮的人,眼睛一個個炯炯有神,身上有著一股特殊的氣質。
來人心中奇怪,卻按下不說,隨著斥候趕到了武功縣中。進了城,隻見城中秩序儼然,他不由想起父親之言,這件事情確實有些奇怪,他隻得按下不表。
楊複生這時候正在城中忙碌著,他本身不善於政務,以前郿縣有柴孝和在,事情簡單了許多,不用他太過於操心,如今柴孝和遠在雍縣,武功縣就得楊複生操心,幸好竇普行身為世家子弟,能力也是有的,在他的幫助下,總算穩住了局勢,事情一件件辦完下來,總算順利。
“楊縣令,大興城有使者。”花二郎前來稟告。在外麵麵前,楊複生都是刻意叮囑,叫他縣令即可。
大興城肯定會有人來,楊複生早就有心理準備,隻不過這個使者確實來的早了一些。
“我親自去接。”楊複生說著,又讓花二郎去請竇普行。
來人這時帶著一隊士兵,正在院子裏踱步,聽見腳步聲,來人抬起頭來,看著楊複生,仔細地打量著。
“郿縣縣令楊煥,見過使者。不知使者高姓大名?”楊複生問道。
來人看著楊複生,慢慢鬆了一口氣,楊複生的麵貌與父親說的一樣,沒有多大的區別,這就證明了一點,當初來到大興城說要賑濟災民的楊煥確實就是郿縣的縣令。
“我乃京兆郡郡丞陰骨議!”來人說道。
楊複生聞言,恍然大悟。他讀書時,知道李淵進入大興城之後,殺死了陰世師、骨議、李仁政等人,書上說陰世師隻有幼子陰弘智及女兒陰氏活了下來,後來陰氏還成了李世民的妃子,史稱陰妃。
當時楊複生就覺得骨議這個名字特別,想不到他居然姓陰,與陰世師同一個姓。楊複生略作打量,見他不過二十五六歲的模樣,心中也是吃了一驚,道:“陰郡丞年紀輕輕,就能當上京兆郡郡丞,厲害。”
陰骨議道:“這也是天子提拔。”頓了一頓,道:“我峰衛尚書、陰將軍之命,來到武功縣,隻想做一件事情,還望楊縣令協助。”
楊複生點點頭,道:“使者一路辛苦,先進去再說。我已經派人請了竇將軍。”
陰骨議笑道:“如此甚好。楊縣令,我父親多次稱讚你,說你立功不少,今日一見,果然不同。”
楊複生暗中猜想,他認識的姓陰的不過寥寥數人,這人說他父親多次稱讚,莫非便是陰世師?心中暗想,楊複生卻不好詢問,隻得笑道:“陰將軍廖讚了,我不過一個平凡之人,隻是想要為國出力罷了。”
“好一個為國出力,楊縣令斬殺了反賊李仲袞,是大功一件。父親曾說,他也收到過李神通的頭顱,敢問可是楊縣令所為?”陰骨議問道。
這話一出來,楊複生心中便確定了,陰世師就是陰骨議的父親,怪不得名字如此特殊,說起來陰世師的父親叫做陰壽,名字也十分特別。關於李神通的死,楊複生自然不會承認,更何況何潘仁就在武功縣中,若是承認了,豈不是自找麻煩?當即故作吃驚,道:“什麽?李神通死了?”
“不錯,他被人殺了,頭顱送到司竹園,至今不知是誰殺死的李神通。”陰骨議說道。
楊複生笑道:“反賊,天下人可誅殺,這是好事,也不必追查究竟是何人。”
陰骨議頷首,道:“不錯,雖然不知道是誰殺死的,但足見忠君愛國之人還是有不少的,如此,平定天下反賊,必然不愁。”
楊複生道:“正是。使者,請!”
趁著這段時間,楊複生調動兵馬,郿縣新兵五百趕來駐紮在武功縣,同時,把一部分流民遷移了過來。武功縣本來人丁不算多,李仲袞又被抄家,家中田產都被充公,楊複生打算把李仲袞的田地發放給百姓。
李仲文雖說不是武功縣人,但也有不少田產,也被楊複生一並抄了。連同李仲袞的一些親戚,被楊複生找了個欺壓良民、與山賊私通等等罪名,打下了大牢,關押了起來。這些人都是一些欺男霸女,搶人田產之類的惡人,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楊複生這樣的舉動,居然得到了不少百姓的擁護。
沒落的這部分田地,依舊是發放給百姓,百姓們歡天喜地,一個個都笑逐顏開。
楊複生有兵權在手,一些土豪想要反抗,頃刻之間就被抓起來,有的還被殺死,武功縣很快就穩定了下來。武功縣離大興城比較近,楊複生決定先駐紮在此地,一旦大興城有變,便可直接攻打。
武功縣一片忙碌,整個城中有喜悅,有悲傷,更有陰謀。雖然李仲袞被冠上了私通反賊李秀寧的罪名,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顯然不相信李仲袞會造反,私下裏,有人決定去大興城中告狀。
不等這些人去告狀,這一日的響午,武功縣就來了幾人,這幾人身著鎧甲,騎著戰馬,一副武士打扮。在離武功縣還有數裏的地方就被楊複生的部下發現了。
“爾等何人?”一名隊正詢問。
“我等是奉大興朝廷陰將軍之命前來武功,尋找竇將軍、楊縣令,有事要辦。”來人很是傲然地說道。
“可有文書?”隊正問道。
來人皺皺眉,還是點點頭,道:“文書自然是有的。”說著,從懷裏掏出一封書信,拿在手中晃了晃,道:“但卻要見到竇將軍,楊縣令才能拆開這封書信。”
隊正眼尖,一眼看見書信上寫了幾個大字,落款是陰世師的名字,隊正點點頭,道:“若是如此,請隨我來!”
來人頷首,一揮手,跟在隊正身後,朝著武功縣走去。郿縣兵馬有意無意地把這一行人圍在中間,來人沒有覺察到異樣,不過他感覺這些士兵有些不同。隋末亂世,許多士兵毫無軍紀,作風散漫,而眼前這一隊的士兵,舉止有理,雖然警惕,卻不魯莽。更讓來人覺得奇怪的是,這幾名斥候打扮的人,眼睛一個個炯炯有神,身上有著一股特殊的氣質。
來人心中奇怪,卻按下不說,隨著斥候趕到了武功縣中。進了城,隻見城中秩序儼然,他不由想起父親之言,這件事情確實有些奇怪,他隻得按下不表。
楊複生這時候正在城中忙碌著,他本身不善於政務,以前郿縣有柴孝和在,事情簡單了許多,不用他太過於操心,如今柴孝和遠在雍縣,武功縣就得楊複生操心,幸好竇普行身為世家子弟,能力也是有的,在他的幫助下,總算穩住了局勢,事情一件件辦完下來,總算順利。
“楊縣令,大興城有使者。”花二郎前來稟告。在外麵麵前,楊複生都是刻意叮囑,叫他縣令即可。
大興城肯定會有人來,楊複生早就有心理準備,隻不過這個使者確實來的早了一些。
“我親自去接。”楊複生說著,又讓花二郎去請竇普行。
來人這時帶著一隊士兵,正在院子裏踱步,聽見腳步聲,來人抬起頭來,看著楊複生,仔細地打量著。
“郿縣縣令楊煥,見過使者。不知使者高姓大名?”楊複生問道。
來人看著楊複生,慢慢鬆了一口氣,楊複生的麵貌與父親說的一樣,沒有多大的區別,這就證明了一點,當初來到大興城說要賑濟災民的楊煥確實就是郿縣的縣令。
“我乃京兆郡郡丞陰骨議!”來人說道。
楊複生聞言,恍然大悟。他讀書時,知道李淵進入大興城之後,殺死了陰世師、骨議、李仁政等人,書上說陰世師隻有幼子陰弘智及女兒陰氏活了下來,後來陰氏還成了李世民的妃子,史稱陰妃。
當時楊複生就覺得骨議這個名字特別,想不到他居然姓陰,與陰世師同一個姓。楊複生略作打量,見他不過二十五六歲的模樣,心中也是吃了一驚,道:“陰郡丞年紀輕輕,就能當上京兆郡郡丞,厲害。”
陰骨議道:“這也是天子提拔。”頓了一頓,道:“我峰衛尚書、陰將軍之命,來到武功縣,隻想做一件事情,還望楊縣令協助。”
楊複生點點頭,道:“使者一路辛苦,先進去再說。我已經派人請了竇將軍。”
陰骨議笑道:“如此甚好。楊縣令,我父親多次稱讚你,說你立功不少,今日一見,果然不同。”
楊複生暗中猜想,他認識的姓陰的不過寥寥數人,這人說他父親多次稱讚,莫非便是陰世師?心中暗想,楊複生卻不好詢問,隻得笑道:“陰將軍廖讚了,我不過一個平凡之人,隻是想要為國出力罷了。”
“好一個為國出力,楊縣令斬殺了反賊李仲袞,是大功一件。父親曾說,他也收到過李神通的頭顱,敢問可是楊縣令所為?”陰骨議問道。
這話一出來,楊複生心中便確定了,陰世師就是陰骨議的父親,怪不得名字如此特殊,說起來陰世師的父親叫做陰壽,名字也十分特別。關於李神通的死,楊複生自然不會承認,更何況何潘仁就在武功縣中,若是承認了,豈不是自找麻煩?當即故作吃驚,道:“什麽?李神通死了?”
“不錯,他被人殺了,頭顱送到司竹園,至今不知是誰殺死的李神通。”陰骨議說道。
楊複生笑道:“反賊,天下人可誅殺,這是好事,也不必追查究竟是何人。”
陰骨議頷首,道:“不錯,雖然不知道是誰殺死的,但足見忠君愛國之人還是有不少的,如此,平定天下反賊,必然不愁。”
楊複生道:“正是。使者,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