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剛剛灑在地上,司竹園以東二十裏處的平原,已經是人聲鼎沸。
官軍在陰世師的部署下,列出整齊的隊形,靜待著李秀寧反賊的到來,陰世師提前做出了部署,戰場前挖了壕溝,騎兵在兩翼遊走,正麵,則是五千士兵步卒,這其中,有三千弓箭手。
就人數而言,官軍人數眾多,有了這樣的安排,陰世師顯得信心十足,他相信一定能滅掉李秀寧。當然前提是李秀寧如約鏖戰,那麽陰世師就有很大的把握。
司竹園內,李秀寧身著鎧甲,在侍女的幫助下,把身後的繩子係牢,鎧甲緊緊地貼在身上,整個人顯得英姿颯爽。
“三娘,那楊複生不可信呀。”李神通說道,官軍有官軍的優勢,人數這麽多,還和他們在平原上鏖戰,這不是尋死嗎?
李秀寧的確有些猶豫,她也覺得不妥,但不知道為何,她覺得楊複生值得信任,這種信任的原因說不清楚,或許是一種女人的直覺。此外,還有一點,她覺得想要壯大實力,肯定與隋軍有一戰,在秦嶺山中與隋軍打遊擊,隻能是小勝,根本無法吸引更多的反隋誌士。所以,若能堂堂正正打一仗,擊敗陰世師這個老將,她李秀寧的名聲必然能響徹關中。
至於楊複生那邊,李秀寧不太擔心,畢竟瓦崗的勢力主要在中原,無法進入關中,一旦父親李淵殺入關中,那時候再設法招攬了楊複生,李密進軍關中的想法,就會徹底破滅。
當然,這是李秀寧一廂情願的想法,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在關中打響李氏的名頭,引各路義軍來投。
“楊複生同樣反隋,按照侄女的猜想,他很有可能與楊玄感有些關係。”李秀寧說道。
李神通一愣,隨機明白過來,李密曾經是楊玄感的幕僚,而楊複生跟在李密身邊,關係密切,或許有可能楊複生就是楊玄感的兒子,退一步說,即使不是,也很有可能是楊玄感那一脈的族人。
“就算他真的反隋,如軍官軍勢大,我等還是需要小心。”李神通說道。
李秀寧點點頭,這是肯定的,畢竟她人數不多,肯定不能與隋軍硬拚,如果楊複生沒有及時出現,她肯定要撤迴司竹園,利用複雜的地理形勢對抗陰世師。
“此事侄女省得,叔父可在這裏主持大局,我會讓史萬寶在一旁接應。”李秀寧說著,邁步走了出去,走了一半,停下腳步,道:“那個李仲文可要看緊一些,畢竟他是李密的堂叔。”
站在山峰上,看著遠處山腳下旌旗招展,楊複生臉上帶著笑容。
一旁,侯君集手握在橫刀刀柄之上,注視著山腳下,好一會之後,才道:“楊郎將,陰世師果然出來了。”
“陰世師肯定會出來。”楊複生淡淡地說道。
侯君集有些迫不及待,看了身後堆積如山的柴薪,道:“是否可以點火?”
“不急,再等一會。”楊複生說道。
代表著隋軍的紅色旗幟逐漸占據了下方的平原,越來越多,而且擺開了陣型,防備森嚴又不乏攻擊性,侯君集看著,畢竟是將門世家,忍不住就倒吸了一口涼氣,道:“陰世師帶兵果然有一套。”
“陰世師是沙場老將,帶兵必然有獨到之處。前些日子吃虧,不是他帶兵,而且官軍過於輕敵導致敗仗。李秀寧如果繼續進入秦嶺打遊擊,也隻能是不被官軍剿滅,自己肯定無法發展。”楊複生說道。
侯君集點點頭,雖然李秀寧是關攏貴族,能得到一部分關攏貴族的支持,但在勢力不大的時候,那些貴族又不是傻子,不可能輕易地去支持李秀寧。
“看看再說,另外讓士兵們準備好,隨時出發。”楊複生又吩咐。
侯君集、梁建方應著,先退了下去,督促士兵準備。
李秀寧走出帶著一千士兵走出司竹園,朝著戰場走去,一路上,她不斷觀察,希望能找到楊複生的蹤跡,但現實讓她失望。她的心中不免打著退堂鼓,這個時候,帶著兵馬撤迴司竹園還有機會,一旦進入戰場,與隋軍對壘,那就真的來不及了。
李秀寧走了一會,前方有人奔來,道:“三娘,楊複生派人來了。”
“快,請過來!”李秀寧一揚娥眉。
“喏!”斥候迴答著,迅速離開,片刻之後,又帶著一人過來。
“三娘,這是我家郎將的書信。”來人送出一封書信。
有人接過來,遞給李秀寧,李秀寧拆開一看,娥眉豎起,喝道:“你家郎將就是這般忽悠人的嗎?”
馬三寶在一旁,冷哼了一聲,道:“三娘,我早就說過,此人信不住。”
李秀寧聞言,反而冷靜了下來,她看著書信,沉默了好一會,猛地一揮手,道:“走,撤迴司竹園!”
軍令傳達下去,一千義師聽了,都不免詫異:大帥是怎麽了?
心中不明白,事情還是要去做,義師士兵亂哄哄地轉身,開始後撤。
“報!李秀寧率部已經出了司竹園!”
“報!李秀寧兵馬距離我軍不足十裏!”
“報!李秀寧兵馬在五裏外!”
聽著斥候傳來的軍報,陰世師心中不免嘀咕著,這個李秀寧,兵馬如此之少,當真要與官軍正麵廝殺?隨著消息不斷傳迴,陰世師心中肯定,但很快,就在他以為李秀寧即將抵達戰場的時候,卻突然得到了一個消息,李秀寧居然撤退了。
“什麽,你再說一遍!”陰世師有些不敢相信。這李秀寧主動邀戰,臨到頭了卻又撤退,這是在鬧著玩嗎?
“啟稟將軍,李秀寧在五裏外突然撤退,看樣子是要撤迴司竹園,三軍看起來十分混亂!”斥候說道。
陰世師心中不解,難道說,李秀寧是故意誘敵深入?可是三軍十分混亂,又是什麽原因?不等陰世師想明白,他突然看見西邊升起了一股股濃煙,看方向,似乎是司竹園的所在。
“咦?難道是李秀寧部下發生了內訌?”陰世師猜想著,他知道最近李秀寧的勢力擴張得很快,擴張得快了,就意味著一個問題,那就是部下來自五湖四海,忠心度並不可靠。
這些反賊,為了爭權奪利,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或許,這是一個機會。
陰世師決定不放過,但為了防止是李秀寧的詭計,陰世師作出了安排,先派三百騎兵追殺,隨後又是三批軍隊,每批由兩千步卒組成。彼此之間,保持著兩裏左右的距離,一方遇伏,另一方也能及時支援。而且這一帶地勢相對平坦,應當不會遇見伏兵才是。
陰世師叫過了部下,千叮萬囑,將近七千士兵分批趕了過去。
官軍在陰世師的部署下,列出整齊的隊形,靜待著李秀寧反賊的到來,陰世師提前做出了部署,戰場前挖了壕溝,騎兵在兩翼遊走,正麵,則是五千士兵步卒,這其中,有三千弓箭手。
就人數而言,官軍人數眾多,有了這樣的安排,陰世師顯得信心十足,他相信一定能滅掉李秀寧。當然前提是李秀寧如約鏖戰,那麽陰世師就有很大的把握。
司竹園內,李秀寧身著鎧甲,在侍女的幫助下,把身後的繩子係牢,鎧甲緊緊地貼在身上,整個人顯得英姿颯爽。
“三娘,那楊複生不可信呀。”李神通說道,官軍有官軍的優勢,人數這麽多,還和他們在平原上鏖戰,這不是尋死嗎?
李秀寧的確有些猶豫,她也覺得不妥,但不知道為何,她覺得楊複生值得信任,這種信任的原因說不清楚,或許是一種女人的直覺。此外,還有一點,她覺得想要壯大實力,肯定與隋軍有一戰,在秦嶺山中與隋軍打遊擊,隻能是小勝,根本無法吸引更多的反隋誌士。所以,若能堂堂正正打一仗,擊敗陰世師這個老將,她李秀寧的名聲必然能響徹關中。
至於楊複生那邊,李秀寧不太擔心,畢竟瓦崗的勢力主要在中原,無法進入關中,一旦父親李淵殺入關中,那時候再設法招攬了楊複生,李密進軍關中的想法,就會徹底破滅。
當然,這是李秀寧一廂情願的想法,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在關中打響李氏的名頭,引各路義軍來投。
“楊複生同樣反隋,按照侄女的猜想,他很有可能與楊玄感有些關係。”李秀寧說道。
李神通一愣,隨機明白過來,李密曾經是楊玄感的幕僚,而楊複生跟在李密身邊,關係密切,或許有可能楊複生就是楊玄感的兒子,退一步說,即使不是,也很有可能是楊玄感那一脈的族人。
“就算他真的反隋,如軍官軍勢大,我等還是需要小心。”李神通說道。
李秀寧點點頭,這是肯定的,畢竟她人數不多,肯定不能與隋軍硬拚,如果楊複生沒有及時出現,她肯定要撤迴司竹園,利用複雜的地理形勢對抗陰世師。
“此事侄女省得,叔父可在這裏主持大局,我會讓史萬寶在一旁接應。”李秀寧說著,邁步走了出去,走了一半,停下腳步,道:“那個李仲文可要看緊一些,畢竟他是李密的堂叔。”
站在山峰上,看著遠處山腳下旌旗招展,楊複生臉上帶著笑容。
一旁,侯君集手握在橫刀刀柄之上,注視著山腳下,好一會之後,才道:“楊郎將,陰世師果然出來了。”
“陰世師肯定會出來。”楊複生淡淡地說道。
侯君集有些迫不及待,看了身後堆積如山的柴薪,道:“是否可以點火?”
“不急,再等一會。”楊複生說道。
代表著隋軍的紅色旗幟逐漸占據了下方的平原,越來越多,而且擺開了陣型,防備森嚴又不乏攻擊性,侯君集看著,畢竟是將門世家,忍不住就倒吸了一口涼氣,道:“陰世師帶兵果然有一套。”
“陰世師是沙場老將,帶兵必然有獨到之處。前些日子吃虧,不是他帶兵,而且官軍過於輕敵導致敗仗。李秀寧如果繼續進入秦嶺打遊擊,也隻能是不被官軍剿滅,自己肯定無法發展。”楊複生說道。
侯君集點點頭,雖然李秀寧是關攏貴族,能得到一部分關攏貴族的支持,但在勢力不大的時候,那些貴族又不是傻子,不可能輕易地去支持李秀寧。
“看看再說,另外讓士兵們準備好,隨時出發。”楊複生又吩咐。
侯君集、梁建方應著,先退了下去,督促士兵準備。
李秀寧走出帶著一千士兵走出司竹園,朝著戰場走去,一路上,她不斷觀察,希望能找到楊複生的蹤跡,但現實讓她失望。她的心中不免打著退堂鼓,這個時候,帶著兵馬撤迴司竹園還有機會,一旦進入戰場,與隋軍對壘,那就真的來不及了。
李秀寧走了一會,前方有人奔來,道:“三娘,楊複生派人來了。”
“快,請過來!”李秀寧一揚娥眉。
“喏!”斥候迴答著,迅速離開,片刻之後,又帶著一人過來。
“三娘,這是我家郎將的書信。”來人送出一封書信。
有人接過來,遞給李秀寧,李秀寧拆開一看,娥眉豎起,喝道:“你家郎將就是這般忽悠人的嗎?”
馬三寶在一旁,冷哼了一聲,道:“三娘,我早就說過,此人信不住。”
李秀寧聞言,反而冷靜了下來,她看著書信,沉默了好一會,猛地一揮手,道:“走,撤迴司竹園!”
軍令傳達下去,一千義師聽了,都不免詫異:大帥是怎麽了?
心中不明白,事情還是要去做,義師士兵亂哄哄地轉身,開始後撤。
“報!李秀寧率部已經出了司竹園!”
“報!李秀寧兵馬距離我軍不足十裏!”
“報!李秀寧兵馬在五裏外!”
聽著斥候傳來的軍報,陰世師心中不免嘀咕著,這個李秀寧,兵馬如此之少,當真要與官軍正麵廝殺?隨著消息不斷傳迴,陰世師心中肯定,但很快,就在他以為李秀寧即將抵達戰場的時候,卻突然得到了一個消息,李秀寧居然撤退了。
“什麽,你再說一遍!”陰世師有些不敢相信。這李秀寧主動邀戰,臨到頭了卻又撤退,這是在鬧著玩嗎?
“啟稟將軍,李秀寧在五裏外突然撤退,看樣子是要撤迴司竹園,三軍看起來十分混亂!”斥候說道。
陰世師心中不解,難道說,李秀寧是故意誘敵深入?可是三軍十分混亂,又是什麽原因?不等陰世師想明白,他突然看見西邊升起了一股股濃煙,看方向,似乎是司竹園的所在。
“咦?難道是李秀寧部下發生了內訌?”陰世師猜想著,他知道最近李秀寧的勢力擴張得很快,擴張得快了,就意味著一個問題,那就是部下來自五湖四海,忠心度並不可靠。
這些反賊,為了爭權奪利,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或許,這是一個機會。
陰世師決定不放過,但為了防止是李秀寧的詭計,陰世師作出了安排,先派三百騎兵追殺,隨後又是三批軍隊,每批由兩千步卒組成。彼此之間,保持著兩裏左右的距離,一方遇伏,另一方也能及時支援。而且這一帶地勢相對平坦,應當不會遇見伏兵才是。
陰世師叫過了部下,千叮萬囑,將近七千士兵分批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