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下,隋軍正在忙碌著,扶風郡太守竇璡的長子竇普行正在踱步,臉上喜憂參半。


    竇氏一門在朝廷深受重用,但是竇氏的身份有些複雜,這讓竇普行父子在這亂世中進退兩難。要知道竇氏與隴西李氏有姻親,李淵的妻子便是出自於竇氏,如今李淵在晉陽造反的消息雖然沒有傳遍整個關中大地,但一些世家已經得到了消息,那麽竇氏將要如何選擇?


    現在的大隋,宛如一個重病之人,隨時可能死去,難道竇氏一門,要為大隋陪葬嗎?竇普行不願意,他相信父親竇璡也不願意。但在現在的情況下,或者說在李淵沒有入關之前,竇氏一門不可能輕易妄動,所以,還得繼續為朝廷效力。


    這一次竇普行奉命剿匪,也是迫不得已。扶風郡雖然盜匪眾多,但竇璡大多數時候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扶風郡兵力有限,在這盜匪橫行的年代,僅僅自保而已。


    但在上個月,也就是四月,薛舉在金城發難,短短半個月內擊敗了占據枹罕的皇甫綰,又招降了一批反賊,得以占據了金城郡、枹罕郡等地,兵力足有十幾萬,勢力壯大後,薛舉便自稱西秦霸王,年號秦興。


    薛舉在隴西的崛起引起了扶風郡竇璡的注意,雖然還有河池郡、天水郡等郡治擋在扶風郡的前麵,看起來扶風郡無憂,但在戰亂的局勢下,竇璡總要為自己考慮,未雨綢繆總是好的。


    再加上盤踞在汧源的實際掌權者唐弼,同樣擁兵十萬,這讓竇璡不得不急著打通扶風郡前往關中京兆郡的路,因此才用兵郿縣等地,一旦西邊情況不妙,可以隨時撤退到京兆郡。


    如今,郿縣的賊人已經被清剿得差不多了,隻剩下李仲文、丘師利等幾支部隊被困在在太白山的幾處險要山峰內,經過這段時日的圍困,竇普行十分清楚,李仲文等人已經非常缺乏糧食,估計最多再過五六日,李仲文就要斷糧了。


    一旦李仲文斷糧,這些反賊就沒有了威脅,平定他們也就極為容易了,通往京兆郡的路也就打開了,這是好事!當然值得高興,可是未來,又該如何?隨著李淵的造反,竇氏一門將要怎麽選擇呢?這對於竇璡、竇普行來說,可是一個較為艱難的選擇。


    就在竇普行想著的時候,部將竇雄走了進來,這是他的族弟。


    竇雄道:“將軍,營外有百姓求見。”


    “百姓?何事?”竇普行問道。


    “應該是好事,卑職看見他們趕著胡髯郎,抬著酒,似乎是附近的村民。”竇雄說道。


    聽見有酒,竇普行不免抿抿嘴,舔了舔嘴唇,這些日子行軍打仗,日子過得頗為清苦,雖然不曾缺了吃的,但卻不能喝酒。這對於竇普行來說,有些難熬。


    竇普行略作沉吟,道:“走,先去看看再說。”


    當下竇雄在前帶路,竇普行在後,兩人朝著大營門口走去。


    到了營門處,遠遠地就能看見十幾人正在營外老老實實地站著,此外,還有幾隻胡髯郎,為首一人正負手而立,腰板挺得很直。


    竇普行膽大,也不擔心,吩咐打開了營門。為首一人見營門打開,先走了過來,拱拱手,道:“小民楊煥,見過竇將軍!”


    “你是什麽人?”竇普行問道。


    “將軍,小民乃是弘農人士,前些日子在大興城討了一些差事,願意為朝廷效力,聽聞竇將軍剿匪,因此獻些米糧酒食,犒勞三軍。”楊煥說著,從懷裏掏出了一封書信,向前遞去。


    竇雄走過來接過去,轉交給竇普行。


    竇普行拆開一看,不免一驚,這居然是朝廷的文書,上麵蓋著好幾個大印,尤其是代王的大印最為醒目。這個小民,居然能得到這樣的榮耀?竇普行當即不敢怠慢,臉上堆起了笑容。


    “楊先生,請!”有了書信,竇普行不再懷疑,而是請楊煥入內。


    這個楊煥,便是楊複生化名而來,他知道,有了這封書信,竇普行不可能拒絕。


    “竇將軍,這些東西是小民買來犒勞諸位將士的,還請笑納!”楊複生說道。


    “楊先生客氣了。”竇普行抿抿嘴,看著營外的胡髯郎,還有美酒,抿了抿嘴,道:“楊先生破費了,竇雄,你帶人把東西搬進來!”


    “喏!”竇雄說著,帶人出去。


    “楊先生,這邊請!”竇普行在前麵帶路。


    營寨並不大,不過井然有序,能夠看得出來,竇普行受過比較完整的軍事訓練,畢竟是大家族,而且祖輩還有將軍,這點能耐是有的。楊複生一邊走一邊觀察,不一刻,到了主帳。


    一名士兵揭開門簾,竇普行道:“楊先生,請!”


    楊複生略作猶豫,首先邁步進去,竇普行隨後進來,一主一客盤坐在蒲團之上,有士兵奉上了溫熱的酪漿。


    “楊先生出自於弘農楊氏,果然氣度不凡。”竇普行說著沒有營養的話,與楊複生套著近乎。


    楊複生明白竇普行的心思,畢竟雖然有書信,他的出現也突兀了一些。楊複生咳嗽了一聲,道:“實不相瞞,這一次我是奉家族之命,前來關中賑濟災民。前些日子在關中做了一些善事,考慮到扶風郡盜匪更多一些,百姓的生活更為困苦,因此前來扶風郡,打算賑濟災民,為朝廷、為扶風郡父老做一些事情。”


    竇普行點點頭,認真地道:“楊先生憂國憂民,實乃國家的棟梁!”


    楊複生苦笑了一聲,道:“實不相瞞,我雖然出自於弘農,但因為某些原因,家族備受打壓,因此需要做些善事,為朝廷效力,希望當今聖上能夠善待楊氏。”


    竇普行迴味著楊複生的話,他忽然意識到眼前這人是出自於那一支了,想來應該與楊玄感那一支有些關係,不然同樣出自於弘農楊氏的皇室不可能去打壓同族。


    “聖上英明,必然會作出最好的選擇。”竇普行言不由衷地說著。


    楊複生見他說得勉強,心中暗笑,也不提這事,而是道:“我前來此地,正想要為扶風郡做一些事情,不知可有效勞之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包黃果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包黃果樹並收藏盜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