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士徽在潁川遇到黃巾神上使馬元義,心中卻是無比的焦急,眼見得已經十二月中旬,春節將近,也不宜向父母辭行。
士徽也隻能借此機會接觸一下潁川名士。
其實,荀家就有數個大名鼎鼎的人才,荀彧,荀諶、荀悅、荀衍。
貌似荀悅還是荀彧的堂兄。
如今三十四,賦閑在家。
士徽大婚那天肯定來了不少大才,隻是那時士徽哪有時間與這些人交流?
更不用說招攬了。
荀家的四位大才其中三位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
隻有荀諶為袁紹謀主,說降韓馥讓冀州與袁紹後就消失了。
成為三國上的神秘人物。
士徽最為欣賞還是荀悅的思想:反對土地兼並,主張為政者要興農桑以養其性,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
這或許與其父去世過早,家貧有一定的關係。
這幾人中唯獨荀彧讓自己頭痛,才幹是有的,就是有點腦袋不開竅。
不過這些都擋不住士徽舉起鋤頭挖曹老板的牆腳的決心。
雖然士徽現在貌似已經挖了不少,但是誰又會嫌人才多呢?
士徽堅信隻要鋤頭好,不怕牆腳挖不倒。
……
這不,士徽又攜荀晴迴娘家找荀家三若(文若、休若、友若)及仲豫(荀悅字)喝茶聊天了。
荀晴也時不時的插上幾句話,這,自然是向著自己的夫君士徽了。
“不是小弟說四位兄長的,如今這天下黎民百姓正在受苦,你們卻坐在家裏,什麽也不管也不問。我想問的是,你們的聖賢書讀哪裏了?”士徽毫不客氣。
“隻是宦官專權,我等實在無能為力。”作為老大哥的荀悅,隻是搖頭。
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堂妹夫,如今為一方郡守,最近更是在上穀郡消滅了和連的主力部隊並斬殺和連,正是心高氣傲之時。
“此言差矣!君不聞朝聞道夕可死矣?要不要小弟說道說道?”士徽嘴角不由的露出邪邪的微笑。
一旁的黃敘看的清楚,心道,徽哥又開始忽悠死人不償命了。
“願聞其詳!”果然眾人被士徽吊起了胃口,齊聲問道。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士徽停下,笑而不語。
“何意?我說效天啊,你就不能一次性說清楚麽?”荀家三若追問,荀悅卻是緊皺眉頭。
“嗬嗬,那小弟就獻醜了,這水就好比萬千黎民,這舟就好比是帝王。”士徽點到為止,這些人都是聰明絕頂之人,一點就破。
這漢室劉家,不正是借著推翻暴秦才上台的麽?如今這劉家天下可以說已經風雨飄搖,不正是喪失了民心所致?
“是了,是了,徽弟真是一語道破,為兄佩服!”荀悅站了起來,向士徽施了一禮。
“當不得,羞煞小弟了!”士徽連忙還禮。
荀氏三若相視一眼,彼此點了點頭。
荀晴、黃敘、典韋三人雙眼亮晶晶的瞪著,不曉得這幾人在說什麽,一個個在打啞謎似得。
“徽弟,直接說吧,若為兄能做得到的,但憑差遣。”荀悅也不想轉彎抹角,這裏都是自己人。
“其實以兄之才就是為一州之牧也足以勝任,小弟以一縣之地相托如何?”士徽知道荀悅才能,隻是自己廟小啊。
“何地?”
“沮陽!”
“好!”荀悅知道士徽目前隻有一郡之地,縣也不過八個。
沮陽正是郡守所在,可以說士徽對他是無比的信任了。當即便答應下來。
士徽見荀悅願意跟隨自己,心中十分高興,終於搞定一個。
剩下的隻有三個了,這三個親舅哥如果搞不定一兩個,還真的是白活了。
黃敘在一旁看著,見士徽這麽快就忽悠到一個,也是蠻佩服的。
荀晴知道自己的夫君作為一郡之守,也是蠻辛苦的,身邊的人手越多越好。見自己的堂兄都幫夫君,唯獨自己的三個兄長沒人出來幫忙,心中不悅。
“大哥、二哥、三哥,你們也說句話啊,我夫君才上任不久,肯定缺乏人手,你們也幫幫他吧,也算是幫幫小妹我。如果以後有更好的地方可去,你們再走也不遲嘛。”
“看看看,這才嫁出去多久啊,胳膊肘都向外拐了。”荀衍笑了。
“大哥,你笑話我!”荀晴嘟起嘴,不依道。
“晴兒,三位哥哥都是大才,你夫君的廟太小,住不了如來佛。”士徽笑了,自己這媳婦真沒白娶。
“夫君,如來佛是啥?”荀晴沒有聽過士徽講的西遊記,當然不曉得如來佛是誰了。
黃敘,典韋是知道,不過他們也不方便插話。
荀家三若和荀悅,雖然明白士徽的意思,但也不知道如來佛是誰。隻是望向士徽。
“這個麽,他是西天之人,差不多和玉帝(老天爺)一個級別的人。”士徽想來想去也隻有這個最好理解。
“哦,原來……”荀晴倒也聰明,沒有再說下去。
“其實,四位兄長才能不相伯仲,遠勝小弟,二哥文若更有王佐之才之稱,到了我那地方,真是委屈了他們。”士徽擠兌道。
“效天你這麽說就不對了,現在你的名聲可是傳遍大漢,初到上穀,連鮮卑首領和連也被你宰了,恐怕過不了多久就升官了。是為兄們不如才對。”荀衍說道。
“那些都是將士們的功勞射殺和連的也是我師父,還有公達、元浩、誌才、奉孝等人的功勞。我不過是沾了他們的光。”士徽謙虛道。
荀衍、荀彧、荀諶三人聽了士徽的話,相視一眼,微不可查的笑了。
他們也對士徽高看了一眼,先前名貴不可言,隻是傳聞而已。
如今看到這個才十六歲的少年居然如此心性沉穩,勝不驕敗不餒,當真是一個做大事的人。前途不可限量。
“效天,那這次我就隨你到上穀,你二哥三哥暫時就留在家中,打理家中之事,如何?”荀衍之前也是有心考校士徽一番。
“多謝大哥!隻是,我得提醒一下二哥三哥,如今天下民不聊生,恐大亂將至,須得小心太平道之人。”士徽歡歡說道。
“效天,難道你看出什麽了?”荀彧問道。
“我觀那太平道不日將反,也就三五個月之內吧。”
“嗯,我也有同感,怕沒那麽早吧。”荀彧道。
士徽心中吃驚,這王佐之才真不是蓋的,自己是憑著後世的記憶才知道的,那荀彧倒好,憑著感覺就能推斷出,太平道將反。
“二哥,三哥,我們都無法推斷出這太平道反叛之日,為防萬一,兩位兄長可將家中族人轉到京師洛陽。”士徽不知道穎陰是不是被黃巾軍攻破了,但長社太過兇險,自己這隻小蝴蝶不知道扇起了多大旋風。
士徽也隻能借此機會接觸一下潁川名士。
其實,荀家就有數個大名鼎鼎的人才,荀彧,荀諶、荀悅、荀衍。
貌似荀悅還是荀彧的堂兄。
如今三十四,賦閑在家。
士徽大婚那天肯定來了不少大才,隻是那時士徽哪有時間與這些人交流?
更不用說招攬了。
荀家的四位大才其中三位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
隻有荀諶為袁紹謀主,說降韓馥讓冀州與袁紹後就消失了。
成為三國上的神秘人物。
士徽最為欣賞還是荀悅的思想:反對土地兼並,主張為政者要興農桑以養其性,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
這或許與其父去世過早,家貧有一定的關係。
這幾人中唯獨荀彧讓自己頭痛,才幹是有的,就是有點腦袋不開竅。
不過這些都擋不住士徽舉起鋤頭挖曹老板的牆腳的決心。
雖然士徽現在貌似已經挖了不少,但是誰又會嫌人才多呢?
士徽堅信隻要鋤頭好,不怕牆腳挖不倒。
……
這不,士徽又攜荀晴迴娘家找荀家三若(文若、休若、友若)及仲豫(荀悅字)喝茶聊天了。
荀晴也時不時的插上幾句話,這,自然是向著自己的夫君士徽了。
“不是小弟說四位兄長的,如今這天下黎民百姓正在受苦,你們卻坐在家裏,什麽也不管也不問。我想問的是,你們的聖賢書讀哪裏了?”士徽毫不客氣。
“隻是宦官專權,我等實在無能為力。”作為老大哥的荀悅,隻是搖頭。
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堂妹夫,如今為一方郡守,最近更是在上穀郡消滅了和連的主力部隊並斬殺和連,正是心高氣傲之時。
“此言差矣!君不聞朝聞道夕可死矣?要不要小弟說道說道?”士徽嘴角不由的露出邪邪的微笑。
一旁的黃敘看的清楚,心道,徽哥又開始忽悠死人不償命了。
“願聞其詳!”果然眾人被士徽吊起了胃口,齊聲問道。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士徽停下,笑而不語。
“何意?我說效天啊,你就不能一次性說清楚麽?”荀家三若追問,荀悅卻是緊皺眉頭。
“嗬嗬,那小弟就獻醜了,這水就好比萬千黎民,這舟就好比是帝王。”士徽點到為止,這些人都是聰明絕頂之人,一點就破。
這漢室劉家,不正是借著推翻暴秦才上台的麽?如今這劉家天下可以說已經風雨飄搖,不正是喪失了民心所致?
“是了,是了,徽弟真是一語道破,為兄佩服!”荀悅站了起來,向士徽施了一禮。
“當不得,羞煞小弟了!”士徽連忙還禮。
荀氏三若相視一眼,彼此點了點頭。
荀晴、黃敘、典韋三人雙眼亮晶晶的瞪著,不曉得這幾人在說什麽,一個個在打啞謎似得。
“徽弟,直接說吧,若為兄能做得到的,但憑差遣。”荀悅也不想轉彎抹角,這裏都是自己人。
“其實以兄之才就是為一州之牧也足以勝任,小弟以一縣之地相托如何?”士徽知道荀悅才能,隻是自己廟小啊。
“何地?”
“沮陽!”
“好!”荀悅知道士徽目前隻有一郡之地,縣也不過八個。
沮陽正是郡守所在,可以說士徽對他是無比的信任了。當即便答應下來。
士徽見荀悅願意跟隨自己,心中十分高興,終於搞定一個。
剩下的隻有三個了,這三個親舅哥如果搞不定一兩個,還真的是白活了。
黃敘在一旁看著,見士徽這麽快就忽悠到一個,也是蠻佩服的。
荀晴知道自己的夫君作為一郡之守,也是蠻辛苦的,身邊的人手越多越好。見自己的堂兄都幫夫君,唯獨自己的三個兄長沒人出來幫忙,心中不悅。
“大哥、二哥、三哥,你們也說句話啊,我夫君才上任不久,肯定缺乏人手,你們也幫幫他吧,也算是幫幫小妹我。如果以後有更好的地方可去,你們再走也不遲嘛。”
“看看看,這才嫁出去多久啊,胳膊肘都向外拐了。”荀衍笑了。
“大哥,你笑話我!”荀晴嘟起嘴,不依道。
“晴兒,三位哥哥都是大才,你夫君的廟太小,住不了如來佛。”士徽笑了,自己這媳婦真沒白娶。
“夫君,如來佛是啥?”荀晴沒有聽過士徽講的西遊記,當然不曉得如來佛是誰了。
黃敘,典韋是知道,不過他們也不方便插話。
荀家三若和荀悅,雖然明白士徽的意思,但也不知道如來佛是誰。隻是望向士徽。
“這個麽,他是西天之人,差不多和玉帝(老天爺)一個級別的人。”士徽想來想去也隻有這個最好理解。
“哦,原來……”荀晴倒也聰明,沒有再說下去。
“其實,四位兄長才能不相伯仲,遠勝小弟,二哥文若更有王佐之才之稱,到了我那地方,真是委屈了他們。”士徽擠兌道。
“效天你這麽說就不對了,現在你的名聲可是傳遍大漢,初到上穀,連鮮卑首領和連也被你宰了,恐怕過不了多久就升官了。是為兄們不如才對。”荀衍說道。
“那些都是將士們的功勞射殺和連的也是我師父,還有公達、元浩、誌才、奉孝等人的功勞。我不過是沾了他們的光。”士徽謙虛道。
荀衍、荀彧、荀諶三人聽了士徽的話,相視一眼,微不可查的笑了。
他們也對士徽高看了一眼,先前名貴不可言,隻是傳聞而已。
如今看到這個才十六歲的少年居然如此心性沉穩,勝不驕敗不餒,當真是一個做大事的人。前途不可限量。
“效天,那這次我就隨你到上穀,你二哥三哥暫時就留在家中,打理家中之事,如何?”荀衍之前也是有心考校士徽一番。
“多謝大哥!隻是,我得提醒一下二哥三哥,如今天下民不聊生,恐大亂將至,須得小心太平道之人。”士徽歡歡說道。
“效天,難道你看出什麽了?”荀彧問道。
“我觀那太平道不日將反,也就三五個月之內吧。”
“嗯,我也有同感,怕沒那麽早吧。”荀彧道。
士徽心中吃驚,這王佐之才真不是蓋的,自己是憑著後世的記憶才知道的,那荀彧倒好,憑著感覺就能推斷出,太平道將反。
“二哥,三哥,我們都無法推斷出這太平道反叛之日,為防萬一,兩位兄長可將家中族人轉到京師洛陽。”士徽不知道穎陰是不是被黃巾軍攻破了,但長社太過兇險,自己這隻小蝴蝶不知道扇起了多大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