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大早,開封城內的宣武軍節度使衙門大堂外,就聚集了好多人。


    他們都是節度使治下州刺史的隨行之人,其中不乏縣尉之類有官職在身的。隻可惜他們都不能進入大堂參與軍議,隻能在此等候。


    而此時此刻,大堂內方重勇已經端坐於主位。左手邊都是穿著紅色官袍的刺史與州司馬,右手邊則是銀槍孝節軍中將領,皆端坐於各自的桌案前,一言不發。


    隻有靠近大門的不起眼處,身著綠袍的劉長卿一人獨自站立。方重勇身後也有幾個不認識的人,似乎是幕僚一類的。整個大堂十多號人鴉雀無聲,隻等方重勇開口。


    “諸位,宣武鎮防區很大,又無名山大川以為依靠。


    宣武軍兵力有限,河北賊軍若是提兵二十萬來攻,為之奈何?”


    方重勇環顧眾人詢問道,看向那一排刺史。


    汴州刺史郭納、宋州刺史李嘉佑、曹州刺史李彭年、陳州刺史薛願、潁州刺史陳澍以及亳州司馬閻伯鈞一幹人等,都不自覺的低下頭,壓根就不打算說話了。


    方重勇看向何昌期等人詢問道。


    “節帥讓我們砍誰,我們就砍誰!沒有二話!”


    何昌期連忙站起身抱拳行禮道。


    雖然他已經知道結果會是這樣。


    “一切皆由節帥定奪!”


    銀槍孝節軍諸將齊聲高唿道。


    “嗯,軍心可用也!”


    方重勇不鹹不淡的誇讚了一句,大堂內又陷入了尷尬的沉默當中。


    末將計算過,未開戰前,養一個兵一年起碼得二十貫錢。集六州之財物,短期內也不過能維持可戰之兵三萬而已。


    我們跟賊軍是耗不起的。”


    封常清的算法不一定靠譜,但卻是一語將諸多刺史想說又不敢說的話,都給說了出來。


    事實上,為了應對兵災,這些刺史在本州內都多多少少招募了些兵員,這些素質參差不齊的魚腩最多自保。數量是上去了,可質量那就一言難盡了。


    汴州享有運河之利,極為富庶,多養點兵問題不大。


    此番來開封,其實很多刺史也存著找方重勇要錢的心思。


    “郭使君,你怎麽看?”


    方重勇忽然點名,坐在靠近自己位置的汴州刺史郭納。


    此人其實對他支持的力度也不小。方重勇來汴州後,基本上是下達什麽命令,郭納都會照辦。


    但也僅此而已了。


    郭納這個人的問題在於,他一沒有能力,二沒有立場。就跟方重勇前世那些毫無廉恥的渣女一樣,隻要是個男人都能在這個女人身上來一發。


    方重勇很確定,若是宣武鎮換個節度使,郭納也是“欣然效忠”。這種牆頭草,還是早點連根拔起比較好。


    “節帥說行就行,下官都會照辦。”


    人到中年,很有些書卷氣,看上去頗為儒雅和善的郭納,對方重勇叉手行禮道。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郭使君對朝廷的忠誠,可謂是日月可鑒呐!”


    方重勇忍不住歎息道,隻是語氣帶著些許敷衍,像是在說套話。


    他眼角餘光看到劉長卿站在大堂靠近門的位置,依舊沒有出列找茬,心中不由得暗暗鄙夷。


    而行事果斷的文化人,則無一不是人中龍鳳,名垂青史的大人物。


    劉長卿腦子活絡,昨夜更是告知了郭納的很多秘密,“上進”之心是有的,可惜辦事的本事還是差了點。


    方重勇在心中默默點評。


    “劉明府,你是不是有什麽話想說?本節帥看你邁了一步又縮迴去了,是不是擔憂某與諸位使君嘲諷於你?


    是你太多慮啦!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今日這裏隻有軍令與計策方略,沒有官職高低,沒有上下尊卑!你有話直說,隻要是言之有物,合理可行,本節帥都會給你記功的!”


    這話一出,大堂內所有人目光都看向劉長卿。


    開元天寶時期,大唐有1600多個縣。說真的,普通級別的縣令不被官僚階層,包括他們自己看在眼裏,也確實情有可原。


    當然了,長安縣、萬年縣那種另說。那種縣令是穿緋袍的,跟普通縣令的官階都不一樣。


    劉長卿本來還想等到快要散會的時候再說,沒想到方重勇居然把他拎出來“破陣”,頓時心中暗叫不妙。


    這就好比方重勇前世的時候,公司要派他去外地出差。


    他以為的是一路包機,有人專車接送。可最後卻是坐綠皮火車十幾個小時,到了以後人生地不熟,打的都打不到,還得轉短途客運進山溝溝。


    劉長卿出列,對著方重勇叉手行禮,深深一拜。


    “劉明府可暢所欲言。”


    方重勇麵色平靜說道。


    劉長卿也不客氣道


    “節帥,軍國大事,不可輕忽。


    宣武鎮六州,可謂是進退一體,一旦哪個州出現問題,都會對別處有著難以估量的影響。


    所以下官以為,郭使君為人浪浮,之前河北賊軍虎視眈眈,夜夜磨刀之際,他竟然在衙門內招攬舞女歌姬,甚至到了秉燭夜遊的地步。


    隻是節帥來汴州後,才稍有收斂。若是郭納繼續擔任汴州刺史,隻怕變生肘腋之間,為時不遠,請節帥明鑒!”


    將來被排擠打壓,是難免的事情。


    更何況,節度使是軍政,刺史是民政,二者原則上互相不得幹涉。隻有在邊疆軍情如火之時,才能“便宜處置”。劉長卿這個縣令,在節度使的麵前告刺史的狀,隻會讓節度使為難。


    他應該在“采訪使”麵前告狀才對,這也是為什麽天寶年間各邊鎮節度使,也往往也兼任采訪使的最主要原因。


    但現在戰亂已經起來了,甚至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那麽劉長卿這一手,看似破壞朝廷法度,實則是適應新局麵的新手段。


    那就有點意思了。


    郭納連忙對方重勇辯解道“節帥,劉長卿耳目不清,胡言亂語,他的話,不能采信啊!”


    郭納的聲音帶著緊張,以及壓抑不住的驚恐。


    在他看來,劉長卿這b已經是被人誣告過一次,淪落成為一個下縣的縣令,怎麽就不知道消停呢?他要是再被貶官,那就連縣尉都當不上,隻能被革職啊!


    此刻郭納心中恨死了劉長卿。


    “節帥,大戰在即,不宜太過折騰了。郭使君此前無大錯,可以敦促他多加約束自身,勉力辦差。


    以穩為主。”


    曹州刺史李彭年為郭納解圍道。


    其實他跟郭納不熟,二者更沒有交情。但毫無疑問,劉長卿的行為,已經是觸犯了官場潛規則。誰敢說自己不會是下一個“郭納”呢?以後都這麽“下克上”,誰扛得住?


    但顯然有人不這麽認為。


    真要打起仗來,我等死了不要緊,連累萬千百姓一起死,那就罪莫大焉,萬死莫辭了。”


    誒?有高手啊!


    方重勇忍不住看了潁州刺史陳澍一眼,這才發現對方身材健壯,一身陽剛之氣,很顯然是出身軍旅,跟其他刺史文弱書生的模樣格格不入。


    隻有經曆過戰爭的人,才能體會到把郭納這樣的人,放在關鍵位置是多麽的恐怖。


    伱咋咋唿唿帶兵出去打仗了,他在後方歌舞升平一般開趴體,然後敵人摸過來……就沒有然後了。


    很顯然,陳澍的話說得很重,幾乎是跟郭納公開撕破臉了!


    “諸位以為如何?”


    方重勇故作為難的詢問道。


    大堂內寂靜無聲,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各不相同。


    有人幸災樂禍,有人兔死狐悲,有人麵色凝重,有人則是純粹把自己當吃瓜群眾看戲。


    “請方節帥為下官做主!”


    郭納出列,將官帽放在地上,隨即躬身行禮不動,聽候發落。


    方重勇連忙走上前去,將他扶住,迴到原本的座位上坐好。


    但是官帽卻並沒有還給他,依舊是放在地上。所有人都看向方重勇,等待著他的迴答。


    “諸位,河南的防禦,乃是重中之重,容不得一點馬虎。”


    方重勇隨即看向郭納道“郭使君,太子身邊,缺少親信。本節帥這便上書太子,安排你去洛陽做官,到太子身邊當近臣,你可以即刻赴任。”


    一聽這話,郭納大喜!


    不說洛陽比汴州安全得多,就說“太子近臣”這四個字的含金量就不一般。


    “那,下官這便啟程麽?”


    郭納詢問道。


    “這個自然。”


    方重勇微微點頭道。


    在這裏開會,就是為了商討如何防禦河北叛軍南下。


    既然實質性的“升官”,也就不必在乎劉長卿這等人物了,郭納懶得搭理劉長卿,他相信以後想整人,多的是機會。


    此刻滿滿當當的大堂內,很是突兀的空出來了一張桌案。大家都在心中暗暗揣摩,誰會坐上這張桌案。


    在大堂靠近大門處站如嘍囉的劉長卿心中暗想嘿嘿,接下來就是我劉文房列席其間了!


    然而,方重勇並未對劉長卿喊話,而是對站在自己身邊不遠處,外人以為是節度使幕僚的元結說道“元次山,你就代理汴州刺史一職吧。散會後,本節帥會向太子稟明此事。”


    元結本人,也不知道此事,聽到方重勇叫他,現在還是一臉懵逼。


    待他反應過來後,才出列上前給方重勇叉手行禮。


    “對了,忘記跟諸位介紹了。這位是元結元次山,進士出身,原本河北道衛州刺史。


    賊軍來犯時,他以五百老弱大勝叛軍尹子奇部萬人。又帶著部分百姓成功突圍。


    元次山從前就是刺史,隻是沒了牧守一方的地盤而已,能力是不缺的。


    他死戰賊軍,堅決不肯投降,人品與氣節也是信得過的。


    本節帥打算向太子推薦元次山為新的汴州刺史,不知道你們覺得如何?”


    這比從駕校裏麵抓個學車兩天的“馬路殺手”來開新車要靠譜多了。


    其他人還算好,畢竟他們跟元結也沒結仇,在這件事上也沒有切膚之痛,隻是有點感慨眼前這位方節帥辦事縝密,滴水不漏。


    這波絲滑連招,可謂是有理有據,連消帶打,讓人無可爭辯!


    中過進士,當過刺史,打過叛軍。


    三位一體,履曆幾乎無敵了。


    這汴州刺史元結來當,可謂是實至名歸,在場誰都說不出反對的話來!


    至於李琩那邊會不會同意,嗬嗬,那就要看他想不想被方重勇打臉了。隻要李琩不是那種天生犯賤,無論如何都不會在這樣的事情上做文章的。


    “方節帥之言甚為妥貼。”陳澍對方重勇叉手行禮道。


    “不錯,元次山為河北道刺史多年,現在為汴州刺史,應該也是不在話下。”


    立刻便有幾個刺史附和。反正,也沒什麽好反對的。


    然而,在場所有人都滿意這個結果,唯有劉長卿不滿意,因為他成了小醜。


    劉長卿還以為他會被順勢提拔為“代刺史”,然後過段時間就轉正呢!


    怎麽這個刺史會輪到元結呢?


    inf。inf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挽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攜劍遠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攜劍遠行並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