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統一天下後,百姓基本上可以過上好日子。
但天下統一以後,百姓過上好日子基本不可能。”
汴州府衙書房裏,方重勇在大紙上寫下這句話,越看越是感覺一點也不好笑。
這或許隻是個非常寫實的陳述句罷了。
打敗了史思明,汴州軍就可以進軍河北了。然而,河北與其他地方的矛盾,那是日積月累,長達數百年的。沒了史思明,不過是少了一個宣泄的出口罷了。
管事的人,就沒法不挨罵,這是很淺顯的道理。河北百姓罵不到史思明,將來就該罵他方某人了。
方重勇已經察覺到汴州朝廷裏麵有些人,正在躍躍欲試,製定河北地區的“特別法令”,說白了就是軍管。
換言之,現在朝廷在汴州等州縣,實施的輕徭薄賦與商業寬鬆管製政策,將來在河北未必會實施。別問,問就是盜匪眾多,不管不行!
什麽攤派徭役,抽重稅,那都是可以預想的事情。
按理說,“天下大同”的思想,應該是深入人心了。大唐旗幟所到之處皆為國土,所有子民,皆為天子臣屬。
按理說,朝廷應該是一碗水端平的。
然而實際上,自大唐開國起,就從未有過“一碗水端平”這樣的事情。過去就不曾有,將來或許也很懸。
如何接管史思明的爛攤子,如何將河北納入到統治中來,如何加強朝廷的向心力和威望,這些都是擺在方重勇麵前的新問題。
正在這時,大聰明推門而入,對方重勇叉手行禮稟告道:“官家,河陽三城防禦使劉龍仙求見,他說他抓到了史思明!”
大聰明語氣中難掩激動。
幽州目前是史思明嫡子史朝清掌管,倒也不至於說直接就跪。
然而幽州有史思明和沒有史思明,攻略起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難度。
史朝清背後是辛夫人,而辛夫人背後則是幽州本地大族辛氏,及辛氏的關係網。換言之,現在史朝清所能依靠的,就是娘家人,他那些大舅二舅什麽的。
這些人當然不可能輕易放棄權力,但他們卻是可以談判和籠絡的對象,這一點和史思明有著本質區別。
他們和史思明的政治訴求,本來就不一樣。
“讓他進來吧。”
方重勇心中激動,臉上卻還是一副風輕雲淡的表情,很是沉得住氣。
不一會,一個身材魁梧,麵龐有些粗獷的壯漢走進了書房,他的麵孔看起來很是憨厚,很有些迷惑性,就像是那種大老粗一樣。
而此人身後,則是五花大綁著一個“乞丐”,就連臉都是黑的,身上散發著一陣騷臭味,老遠都聞到了。
“末將劉龍仙拜見官家。”
劉龍仙對方重勇抱拳行禮道,樣子看起來有些拘謹。
“河北局勢還不穩當,劉將軍身上責任重大。你怎麽能不顧防區,私自來汴州呢?”
方重勇故作不悅的嗬斥道,表麵上聽起來像是在斥責,實則暗示劉龍仙“異常忠誠”,朝廷對他毫不懷疑。
“官家,軍務確實重要,可這是史思明呀。末將好不容易抓到他,此獠狡詐異常,所以末將不得不親自押送他來汴州,任憑官家處置。”
劉龍仙低眉順眼說道。
“劉將軍忠勇可嘉啊。”
方重勇感慨說道。
和聰明人說話很輕鬆,很多事情不必真的說出來,懂的都懂。
方重勇看向那個“乞丐”,隻覺得他那狼狽的模樣,和逃荒的流民差不多。要不是劉龍仙帶他來的,方重勇打死也不信這廝是史思明。
“那個,末將還有軍務在身,要速速返迴北中城。鄴城的交接,末將很快就會辦妥的。”
劉龍仙不動聲色稟告道。
“朝廷的兵部和樞密院,缺一些經驗豐富的官員。劉將軍將來,還是來中樞當官好一些,兵部和樞密院有你的一席之地。”
方重勇很是露骨的暗示道。
劉龍仙大喜,千恩萬謝的走了,幾乎是一步三迴頭的拜謝。
進中樞當官,比起在地方上為官,那要好太多了,特別是在這改朝換代的過程中,入中樞為官的好處簡直不要太多!
千裏為官,隻為吃穿。
難道打打殺殺是件很好玩的事情麽?難道當將軍就是為了殺人麽?
說到底,還不是為了錢和權!
劉龍仙知道自己這一波賭對了,送來史思明,方清立馬就承諾將來調他來汴州為京官,進兵部或者樞密院。
管著兵事,卻不必親力親為的上陣殺敵了。其間好處,豈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白的?
劉龍仙此刻心花怒放,將來等方清在汴州兵變的時候,自己再來個“勸進”,想想都美得很。
等劉龍仙走後,方重勇居高臨下,看了一眼被親兵按在地上跪著不能動彈的史思明,一臉戲謔問道:“事到如今,你有什麽話想說麽?”
“哼,成王敗寇而已,有何可說的!”
史思明十分硬氣,把頭偏到一旁,一句話也不肯多說。
“先帶他去善緣山莊吧。”
方重勇很是隨意的擺了擺手,壓根就不把史思明這廝當迴事。
沒錯,在沒有抓到以前,史思明是所謂的“大燕”皇帝,麾下精兵數萬,掌控十多個州,不可一世。
然而,他兵敗了,又被抓了,所以……也就這樣了。
在方重勇眼中,現在的史思明跟死人的區別,大概就是會說話而已。
既然是失敗者,那就得有失敗者的樣子,就會得到失敗者該有的待遇。
方重勇並非李唐宗室,這一世也沒有所謂的“安史之亂”。史思明不過是眾多軍閥裏麵,跳得比較高的那個罷了。
這天下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真不少。
“你……”
史思明愣住了,他抬起頭,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方重勇。
自己怎麽就這個待遇,不應該啊!他是大燕國的皇帝啊,難道被審問的權利都沒有了麽?
史思明似乎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見方重勇不耐煩的擺擺手。一旁的親兵不由分說將史思明帶走,壓根就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那樣子,就像是拖著一條死狗。
等史思明被帶走以後,方重勇這才鬆了口氣,整個身體都鬆弛下來了。
演戲是演給別人看的,不是演給自己看的。
不管怎麽說,拿下河北大概是沒什麽懸念了,至於要如何治理,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統一天下,邁進了很大的一步。
似乎是想到了什麽,方重勇將嚴莊叫來,麵授機宜。
大概是劉龍仙沒有隱藏行蹤,來汴州是來得大鳴大放的。所以史思明被抓的事情,很快就傳開了。
等嚴莊到汴州府衙的時候,也得知了此事。他在感慨史思明命運的同時,也是心中竊喜。
“官家,抓住了史思明,當真不公審一番麽?”
嚴莊疑惑問道。
方重勇搖搖頭道:“隨便處置一下就行了,沒必要給李偒長臉。殺史思明如殺一條狗。”
聽到這話,嚴莊在心中暗暗揣摩了一番,這才察覺到方重勇當真是心思縝密。
史思明是所謂的“大燕皇帝”,他建立所謂的“大燕國”,其實並非是在打方重勇的臉,而是在打李唐宗室的臉。史思明被抓,大燕國被滅,長臉的人,是天子李偒,以及李氏的宗室成員。
而不是方重勇。
大肆宣揚此事,對方重勇並無直接的好處。
既然已經打定主意要改朝換代,那麽史思明的事情,就沒必要太當迴事。人抓到以後,該殺就殺,該判就判,僅此而已。
“官家所言極是。”
嚴莊對方重勇叉手行禮道,沒有反對這個看法。
“史思明被抓,倒是讓本官想起一件事來。
從今年開始算,今後三年,河北之地免稅不免徭役,你以為如何?”
待嚴莊落座後,方重勇麵色肅然詢問道。
“三年不收稅麽?”
嚴莊麵露驚訝之色,方重勇這個手筆很大啊,一般人是沒有這個魄力的!
“對,不收稅,因為也不方便收稅,不如不收。
不過這三年要在河北發徭役,修路修橋,恢複民生,疏通運河,重建官府。
如此我們方便,又得了民心,可謂是一石二鳥。
河北民心未定,百姓們不知道我們要在河北實施怎樣的政策,心中恐慌,難免被某些人利用。
三年不收稅,汴州軍在河北便是唯一的王師,誰也沒辦法把百姓拉走了。
一切,等三年之後再說。”
方重勇很是認真的說道。
嚴莊被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不給河北加重稅就不錯了,居然免稅三年!嚴莊也是被方重勇的大手筆給嚇到了。
當然了,細細想來,此舉看似慷慨仁慈,實則也是無奈之舉。
要收稅,就要派人去收,那麽派誰去呢?
河北新占之地,民心未附,當地官府的官吏都不是汴州朝廷的人,跟本地大戶更是沒什麽交情。
朝廷派人去收稅,明裏暗裏會受到抵製。硬收的話,容易鬧出民變,或者將稅收的權利讓渡給地方大戶。這樣一來,換湯不換藥,河北還是從前的老樣子。
而朝廷公開聲明不收稅,那麽地方大戶說的話,在本地也就不管用了。朝廷雖然不收稅,但地主卻是要收租的!
正因為這樣,朝廷與佃戶之間的矛盾,就被轉移到地主與佃戶之間了!這樣有利於在河北推行土地改革。
至於不免除徭役,也是借此機會,重建朝廷對地方的控製,順便完善因為戰爭被破壞的基礎設施。
試想朝廷都免稅了,各家各戶要是連徭役都不肯出,那麽被掛電線杆也是純屬活該吧?
方重勇這一招“緩兵之計”,可以說用得恰到好處,也是給史朝清施加政治壓力。
汴州朝廷不收稅,史朝清要收稅,甚至是收重稅,那麽河北民心往哪個方向走,也是明擺著了。至於三年之後,那到時候再說,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的問題。
“官家此計甚好,麻煩隻在於三年後如何。”
嚴莊苦笑道。
“人生無常,一場大病,就有可能駕鶴西去。即便是下個月,本官也不敢說會如何如何,更何況三年以後?”
方重勇笑道,擺了擺手,顯然是覺得根本無所謂。
三年?
還是等三年後再說吧,現在想那麽多幹啥!大爭之世就是在爭奪先機,免稅三年,足以讓汴州朝廷在爭奪河北的過程中占盡先機!
方重勇清楚的記得,前世大美王朝選舉拉選票,候選人都要許諾一大堆好處呢。現在正是乘勝追擊,橫掃河北的時候。
免稅三年,正當其時!
“官家所言甚是。”
嚴莊對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禮,心中也是釋然了。
“對了,崔乾佑去了渤海國以後,沒有什麽消息傳來,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
方重勇忽然想起這一茬來,疑惑問道。
因為幫助大欽茂奪權乃是機密之事,所以崔乾佑和稅警團坐海船出發後,就沒有再派人迴來聯絡。如果他們失敗了,那就是一群雇傭兵企圖在渤海國內劫掠,然後被反殺。
這些跟汴州朝廷,跟大唐都沒有任何關係。
隻有成功了,大欽茂才會派人迴來告知情況。算算時間,現在正值那邊的秋收,也是該動手了。
“官家,此事急不得,現在隻能等了。”
嚴莊勸慰道,心中也是直打鼓的。
方重勇這一波算是直接幹涉渤海國內政了,如果大欽茂失敗,那麽渤海國翻臉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此,幽州以北,便有一個巨大的隱患。
說不重要那是假的,隻是沒辦法控製而已。現在賭局已經開了,局麵怎麽走,很多時候,跟操盤之人所想,略有些差距。
“控製了渤海國,契丹和奚人便被我們壓製住了。否則渤海國倒向契丹等族,或者跟他們聯手,再加上河北乃是新占之地,如此局麵會讓我們很被動。”
方重勇歎了口氣,如今的時局,就是不斷的競爭不斷的卷,先贏是紙後贏才是錢。朱溫的後梁也一度占盡優勢,後麵沒有操作好,還是崩盤了。
正當方重勇與嚴莊商議要如何對渤海國增兵的時候,張光晟急急忙忙推門而入,手裏還拿著一個封了火漆的細竹筒。
“官家,渤海國那邊來信,稅警團已經控製了渤海國上京。大欽茂榮登國主之位,請官家派人去冊封他。
大欽茂之子大宏臨就在府衙外麵等候!”
張光晟一臉激動說道。
“好!好!”
方重勇霍然站起身,緊握雙拳。
這關鍵的一步落子,終於做成了!以後河北就可以變成大後方,不必擔心被人突突了!
“你帶他進來,算了,一起去狀元樓吃個飯吧。”
方重勇拍了拍張光晟的肩膀,哈哈大笑道。
但天下統一以後,百姓過上好日子基本不可能。”
汴州府衙書房裏,方重勇在大紙上寫下這句話,越看越是感覺一點也不好笑。
這或許隻是個非常寫實的陳述句罷了。
打敗了史思明,汴州軍就可以進軍河北了。然而,河北與其他地方的矛盾,那是日積月累,長達數百年的。沒了史思明,不過是少了一個宣泄的出口罷了。
管事的人,就沒法不挨罵,這是很淺顯的道理。河北百姓罵不到史思明,將來就該罵他方某人了。
方重勇已經察覺到汴州朝廷裏麵有些人,正在躍躍欲試,製定河北地區的“特別法令”,說白了就是軍管。
換言之,現在朝廷在汴州等州縣,實施的輕徭薄賦與商業寬鬆管製政策,將來在河北未必會實施。別問,問就是盜匪眾多,不管不行!
什麽攤派徭役,抽重稅,那都是可以預想的事情。
按理說,“天下大同”的思想,應該是深入人心了。大唐旗幟所到之處皆為國土,所有子民,皆為天子臣屬。
按理說,朝廷應該是一碗水端平的。
然而實際上,自大唐開國起,就從未有過“一碗水端平”這樣的事情。過去就不曾有,將來或許也很懸。
如何接管史思明的爛攤子,如何將河北納入到統治中來,如何加強朝廷的向心力和威望,這些都是擺在方重勇麵前的新問題。
正在這時,大聰明推門而入,對方重勇叉手行禮稟告道:“官家,河陽三城防禦使劉龍仙求見,他說他抓到了史思明!”
大聰明語氣中難掩激動。
幽州目前是史思明嫡子史朝清掌管,倒也不至於說直接就跪。
然而幽州有史思明和沒有史思明,攻略起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難度。
史朝清背後是辛夫人,而辛夫人背後則是幽州本地大族辛氏,及辛氏的關係網。換言之,現在史朝清所能依靠的,就是娘家人,他那些大舅二舅什麽的。
這些人當然不可能輕易放棄權力,但他們卻是可以談判和籠絡的對象,這一點和史思明有著本質區別。
他們和史思明的政治訴求,本來就不一樣。
“讓他進來吧。”
方重勇心中激動,臉上卻還是一副風輕雲淡的表情,很是沉得住氣。
不一會,一個身材魁梧,麵龐有些粗獷的壯漢走進了書房,他的麵孔看起來很是憨厚,很有些迷惑性,就像是那種大老粗一樣。
而此人身後,則是五花大綁著一個“乞丐”,就連臉都是黑的,身上散發著一陣騷臭味,老遠都聞到了。
“末將劉龍仙拜見官家。”
劉龍仙對方重勇抱拳行禮道,樣子看起來有些拘謹。
“河北局勢還不穩當,劉將軍身上責任重大。你怎麽能不顧防區,私自來汴州呢?”
方重勇故作不悅的嗬斥道,表麵上聽起來像是在斥責,實則暗示劉龍仙“異常忠誠”,朝廷對他毫不懷疑。
“官家,軍務確實重要,可這是史思明呀。末將好不容易抓到他,此獠狡詐異常,所以末將不得不親自押送他來汴州,任憑官家處置。”
劉龍仙低眉順眼說道。
“劉將軍忠勇可嘉啊。”
方重勇感慨說道。
和聰明人說話很輕鬆,很多事情不必真的說出來,懂的都懂。
方重勇看向那個“乞丐”,隻覺得他那狼狽的模樣,和逃荒的流民差不多。要不是劉龍仙帶他來的,方重勇打死也不信這廝是史思明。
“那個,末將還有軍務在身,要速速返迴北中城。鄴城的交接,末將很快就會辦妥的。”
劉龍仙不動聲色稟告道。
“朝廷的兵部和樞密院,缺一些經驗豐富的官員。劉將軍將來,還是來中樞當官好一些,兵部和樞密院有你的一席之地。”
方重勇很是露骨的暗示道。
劉龍仙大喜,千恩萬謝的走了,幾乎是一步三迴頭的拜謝。
進中樞當官,比起在地方上為官,那要好太多了,特別是在這改朝換代的過程中,入中樞為官的好處簡直不要太多!
千裏為官,隻為吃穿。
難道打打殺殺是件很好玩的事情麽?難道當將軍就是為了殺人麽?
說到底,還不是為了錢和權!
劉龍仙知道自己這一波賭對了,送來史思明,方清立馬就承諾將來調他來汴州為京官,進兵部或者樞密院。
管著兵事,卻不必親力親為的上陣殺敵了。其間好處,豈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白的?
劉龍仙此刻心花怒放,將來等方清在汴州兵變的時候,自己再來個“勸進”,想想都美得很。
等劉龍仙走後,方重勇居高臨下,看了一眼被親兵按在地上跪著不能動彈的史思明,一臉戲謔問道:“事到如今,你有什麽話想說麽?”
“哼,成王敗寇而已,有何可說的!”
史思明十分硬氣,把頭偏到一旁,一句話也不肯多說。
“先帶他去善緣山莊吧。”
方重勇很是隨意的擺了擺手,壓根就不把史思明這廝當迴事。
沒錯,在沒有抓到以前,史思明是所謂的“大燕”皇帝,麾下精兵數萬,掌控十多個州,不可一世。
然而,他兵敗了,又被抓了,所以……也就這樣了。
在方重勇眼中,現在的史思明跟死人的區別,大概就是會說話而已。
既然是失敗者,那就得有失敗者的樣子,就會得到失敗者該有的待遇。
方重勇並非李唐宗室,這一世也沒有所謂的“安史之亂”。史思明不過是眾多軍閥裏麵,跳得比較高的那個罷了。
這天下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真不少。
“你……”
史思明愣住了,他抬起頭,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方重勇。
自己怎麽就這個待遇,不應該啊!他是大燕國的皇帝啊,難道被審問的權利都沒有了麽?
史思明似乎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見方重勇不耐煩的擺擺手。一旁的親兵不由分說將史思明帶走,壓根就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那樣子,就像是拖著一條死狗。
等史思明被帶走以後,方重勇這才鬆了口氣,整個身體都鬆弛下來了。
演戲是演給別人看的,不是演給自己看的。
不管怎麽說,拿下河北大概是沒什麽懸念了,至於要如何治理,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統一天下,邁進了很大的一步。
似乎是想到了什麽,方重勇將嚴莊叫來,麵授機宜。
大概是劉龍仙沒有隱藏行蹤,來汴州是來得大鳴大放的。所以史思明被抓的事情,很快就傳開了。
等嚴莊到汴州府衙的時候,也得知了此事。他在感慨史思明命運的同時,也是心中竊喜。
“官家,抓住了史思明,當真不公審一番麽?”
嚴莊疑惑問道。
方重勇搖搖頭道:“隨便處置一下就行了,沒必要給李偒長臉。殺史思明如殺一條狗。”
聽到這話,嚴莊在心中暗暗揣摩了一番,這才察覺到方重勇當真是心思縝密。
史思明是所謂的“大燕皇帝”,他建立所謂的“大燕國”,其實並非是在打方重勇的臉,而是在打李唐宗室的臉。史思明被抓,大燕國被滅,長臉的人,是天子李偒,以及李氏的宗室成員。
而不是方重勇。
大肆宣揚此事,對方重勇並無直接的好處。
既然已經打定主意要改朝換代,那麽史思明的事情,就沒必要太當迴事。人抓到以後,該殺就殺,該判就判,僅此而已。
“官家所言極是。”
嚴莊對方重勇叉手行禮道,沒有反對這個看法。
“史思明被抓,倒是讓本官想起一件事來。
從今年開始算,今後三年,河北之地免稅不免徭役,你以為如何?”
待嚴莊落座後,方重勇麵色肅然詢問道。
“三年不收稅麽?”
嚴莊麵露驚訝之色,方重勇這個手筆很大啊,一般人是沒有這個魄力的!
“對,不收稅,因為也不方便收稅,不如不收。
不過這三年要在河北發徭役,修路修橋,恢複民生,疏通運河,重建官府。
如此我們方便,又得了民心,可謂是一石二鳥。
河北民心未定,百姓們不知道我們要在河北實施怎樣的政策,心中恐慌,難免被某些人利用。
三年不收稅,汴州軍在河北便是唯一的王師,誰也沒辦法把百姓拉走了。
一切,等三年之後再說。”
方重勇很是認真的說道。
嚴莊被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不給河北加重稅就不錯了,居然免稅三年!嚴莊也是被方重勇的大手筆給嚇到了。
當然了,細細想來,此舉看似慷慨仁慈,實則也是無奈之舉。
要收稅,就要派人去收,那麽派誰去呢?
河北新占之地,民心未附,當地官府的官吏都不是汴州朝廷的人,跟本地大戶更是沒什麽交情。
朝廷派人去收稅,明裏暗裏會受到抵製。硬收的話,容易鬧出民變,或者將稅收的權利讓渡給地方大戶。這樣一來,換湯不換藥,河北還是從前的老樣子。
而朝廷公開聲明不收稅,那麽地方大戶說的話,在本地也就不管用了。朝廷雖然不收稅,但地主卻是要收租的!
正因為這樣,朝廷與佃戶之間的矛盾,就被轉移到地主與佃戶之間了!這樣有利於在河北推行土地改革。
至於不免除徭役,也是借此機會,重建朝廷對地方的控製,順便完善因為戰爭被破壞的基礎設施。
試想朝廷都免稅了,各家各戶要是連徭役都不肯出,那麽被掛電線杆也是純屬活該吧?
方重勇這一招“緩兵之計”,可以說用得恰到好處,也是給史朝清施加政治壓力。
汴州朝廷不收稅,史朝清要收稅,甚至是收重稅,那麽河北民心往哪個方向走,也是明擺著了。至於三年之後,那到時候再說,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的問題。
“官家此計甚好,麻煩隻在於三年後如何。”
嚴莊苦笑道。
“人生無常,一場大病,就有可能駕鶴西去。即便是下個月,本官也不敢說會如何如何,更何況三年以後?”
方重勇笑道,擺了擺手,顯然是覺得根本無所謂。
三年?
還是等三年後再說吧,現在想那麽多幹啥!大爭之世就是在爭奪先機,免稅三年,足以讓汴州朝廷在爭奪河北的過程中占盡先機!
方重勇清楚的記得,前世大美王朝選舉拉選票,候選人都要許諾一大堆好處呢。現在正是乘勝追擊,橫掃河北的時候。
免稅三年,正當其時!
“官家所言甚是。”
嚴莊對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禮,心中也是釋然了。
“對了,崔乾佑去了渤海國以後,沒有什麽消息傳來,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
方重勇忽然想起這一茬來,疑惑問道。
因為幫助大欽茂奪權乃是機密之事,所以崔乾佑和稅警團坐海船出發後,就沒有再派人迴來聯絡。如果他們失敗了,那就是一群雇傭兵企圖在渤海國內劫掠,然後被反殺。
這些跟汴州朝廷,跟大唐都沒有任何關係。
隻有成功了,大欽茂才會派人迴來告知情況。算算時間,現在正值那邊的秋收,也是該動手了。
“官家,此事急不得,現在隻能等了。”
嚴莊勸慰道,心中也是直打鼓的。
方重勇這一波算是直接幹涉渤海國內政了,如果大欽茂失敗,那麽渤海國翻臉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此,幽州以北,便有一個巨大的隱患。
說不重要那是假的,隻是沒辦法控製而已。現在賭局已經開了,局麵怎麽走,很多時候,跟操盤之人所想,略有些差距。
“控製了渤海國,契丹和奚人便被我們壓製住了。否則渤海國倒向契丹等族,或者跟他們聯手,再加上河北乃是新占之地,如此局麵會讓我們很被動。”
方重勇歎了口氣,如今的時局,就是不斷的競爭不斷的卷,先贏是紙後贏才是錢。朱溫的後梁也一度占盡優勢,後麵沒有操作好,還是崩盤了。
正當方重勇與嚴莊商議要如何對渤海國增兵的時候,張光晟急急忙忙推門而入,手裏還拿著一個封了火漆的細竹筒。
“官家,渤海國那邊來信,稅警團已經控製了渤海國上京。大欽茂榮登國主之位,請官家派人去冊封他。
大欽茂之子大宏臨就在府衙外麵等候!”
張光晟一臉激動說道。
“好!好!”
方重勇霍然站起身,緊握雙拳。
這關鍵的一步落子,終於做成了!以後河北就可以變成大後方,不必擔心被人突突了!
“你帶他進來,算了,一起去狀元樓吃個飯吧。”
方重勇拍了拍張光晟的肩膀,哈哈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