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親身走在了臨安城中的大街之上,才能真正理解到這座城市所謂的“冠蓋天下”的興旺繁盛。
如織的人流,林立的商鋪,沒有一刻消停的嘈雜叫賣,以及更具體的,每個人身上華麗光彩的衣飾,富裕飽足的體態,大氣雍容的風度,一路上能見到的更多的官宦、更多的仕子,當然,還有更多的仕女。
如果說城門處的草草一瞥和日暮時的行色匆匆讓李純風對這座城市有著幾分難窺全貌的誤解的話,那麽現在他算是終於真真切切地認識了這座城市。
他震撼了。
而當他走進城中最為熱鬧繁華的瓦肆之所後,腦袋更是直接宕機,來自山村的他,何曾見過如此一副人間盛景?他隻覺眼睛都不夠用了,發瘋般流連於各個百戲雜技攤檔......
“哎,也不知道是來遊玩的還是來找人的......”看到徒弟“不爭氣”的模樣,李爾“失望”地搖了搖頭,也不阻攔,隨他玩耍,“啐,有那麽吸引麽?這臨安城,不過是天下四京之一,不比他差的,還有另外三個......”
說來也奇怪,這是個非常怪異的世界。
所在之地依然叫做神州大地,依然有九州之分,依然有長江黃河三山五嶽五湖四海,依然曾經出現過老子孔子孟子孫子韓非子,要不是這裏還存在著武功、內力、真氣之類的不科學的武俠元素,要不是自己這完全無法解釋的存在形式,李爾都會以為自己是穿越迴古代中國之中。
所以,這裏大概是一個平行世界。而這個平行世界還真tmd有趣。
九州之地,竟共存著四個皇朝,四個特別特別熟悉的皇朝。
函穀關以西,據雍、涼、益三州之地,即西涼並八百裏秦川並漢中巴蜀,是為李唐,定都長安,開國者,李二他爸。
揚州以降,大江以東,統吳地與東越之地(即包郵區加上江西、福建),並飄於海外之大員島,是為趙宋,定都臨安,開國者趙大。
黃河以北,聯遼東、幽州、大半個冀州、大半個並州、小半個兗州以及青州之地(即小半個東北加上華北平原加上山東半島再加上小半個山西),是為朱明,定都北平,開國者朱八八。
餘者,以中原和楚地為主的偌大一片疆域,是為劉漢(時人更喜稱之為皇漢),定都洛陽,開國者劉季。
最後,以湘南和兩廣之地為根本,還另有一個南越王國,其直屬於劉漢,情況尤為特殊,暫且按下不表。
四國的關係非常奇怪。
按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四國並立,自當免不了連番的龍爭虎鬥,更別說唐宋明三朝俱是從劉漢之中分裂而出。然而事實竟是四國之間關係無比和諧,也不能說絕對沒有暗鬥吧,但明爭一定是沒有,國界之間存在的軍隊也都少之又少,彼此間的來往穿梭也都沒有明顯的障礙,要不是頭上存在著各自的皇帝,神州子民都不會以為這片大地上並立著四個國家。
若非要做個比喻,其情勢尤類於東周,具體而言,唐宋明與漢的關係就像是各諸侯國與周天子的關係,唐宋明俱奉漢為尊,這種尊奉比起諸侯國奉周顯得更心誠更徹底——
不但以其為華夏正朔,還不吝以漢作為民族之名。三國之民,雖以唐(宋、明)人自稱,也從不否認自己亦是漢人,並以此為豪。而對外,如有必要,也都會以“大漢天朝之xxx”為名。
哪怕它們各不統屬,誰也管不到誰,哪怕它們都有著自己的一套製度、律法以及......最為重要的利益。
也別不信,不管它們是以什麽樣的py交易來維續這種奇葩的局麵,事實便是,中原大地已久久未嚐戰火,上一次還要數到百餘年前的朱明的崛起。也不知道是不是達成了什麽秘密約定,長期以來,四國都默契地扭轉兵鋒,一致對外。
李唐一個勁地瞅著西域和吐蕃狠懟,與吐蕃互有勝負,倒是在西邊打下了一片大大的國土,眼看著就要比整個中原都大。朱明隻顧著收拾遼東野人和漠北韃子,賣力地開拓著北大荒,偶爾也殺殺倭寇經略一下海洋。而陸地上沒有目標的趙宋隻得將目光轉向海洋,打打海盜做做生意,倒也很是適合他們日漸文弱的朝風。最後是劉漢,因為地緣的關係,他們也隻能安心種蘑菇了,偶爾不甘寂寞也就靠著直屬的南越王國的港口組織一次宣示天下的遠洋航行。
好生荒誕......
這裏並不是一個科技水平如何之高的世界,總體而言依然處在大航海時代之前的封建王朝(隻有技術沒有科學)水平,雖然已經出現了若幹一看就知道是超越了時代的發明,譬如火柴、蜂窩煤。然而這個世界的開發程度比較高,煙波浩渺雲蒸霞蔚的雲夢澤幾百年前已經轉變為豐饒富足的魚米之鄉,南方的兩廣之地也早已不再是所謂的瘴癘叢生之地,連更為瘴癘的大員島,其北部也已出現了大型的成熟的城市。
這裏也是一個思想自由百家爭鳴的世界。認知中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沒有出現,於是,雖然儒學仍舊是當世第一顯學,但儒道法墨諸家並舉的局麵才是千百年來的始終固有的“天下”大勢。每一家都先後地出現過自己的聖人、半聖,以及,每一家都在江湖上有著自己的一份存在。
看到所有這些,看到四國的曆史和製度,看到市集上能夠隨便買到的火柴、蜂窩煤、玻璃製品以及那被戲稱為“永遠找不到寶藏的藏寶圖”的現代地球的世界地圖,李爾就知道,這是一個曆史進程已經被穿越者深深幹預的世界。已經有無數個穿越者前輩穿越到這裏,他們前仆後繼地試圖改變這個世界,但最後都因為有限的生命而遭遇了失敗,然後世界獨自逐步演變至今......
李爾並不記得自己有沒有和那些前輩們有過相遇,時日已久,他早已忘掉了從前的一切,倒是地球之事記得尤為深刻,也許是因為靈魂是在一瞬間囫圇地被封印在長劍之中,因而總能保持著一個初始狀態?
不過這些都不妨礙李爾發散思維展開聯想:為什麽會有那麽多地球人(很可能還都是中國人)先後穿越到這個世界裏?莫不是,這個世界和地球有著穩定的位麵通道?
嗬,這可就有趣了,是不是意味著,還能有機會迴到地球?以及,現在或者將來,隨時都有可能碰上穿越者?
那麽,又該以什麽樣的態度來對待這些穿越者?是作為追隨者拜碼頭抱大腿?還是發揮前輩的風格,將它們好生嗬護培育起來?還是......邪惡一點,將它們全部扼殺在萌新狀態之中?
好吧好吧,這些都留待以後再說,此刻不得不悲憤慨歎的是:為什麽別人穿越都能穿越成龍傲天,而自己穿越隻能穿越成為一把劍?
李爾感覺很憂傷。
如織的人流,林立的商鋪,沒有一刻消停的嘈雜叫賣,以及更具體的,每個人身上華麗光彩的衣飾,富裕飽足的體態,大氣雍容的風度,一路上能見到的更多的官宦、更多的仕子,當然,還有更多的仕女。
如果說城門處的草草一瞥和日暮時的行色匆匆讓李純風對這座城市有著幾分難窺全貌的誤解的話,那麽現在他算是終於真真切切地認識了這座城市。
他震撼了。
而當他走進城中最為熱鬧繁華的瓦肆之所後,腦袋更是直接宕機,來自山村的他,何曾見過如此一副人間盛景?他隻覺眼睛都不夠用了,發瘋般流連於各個百戲雜技攤檔......
“哎,也不知道是來遊玩的還是來找人的......”看到徒弟“不爭氣”的模樣,李爾“失望”地搖了搖頭,也不阻攔,隨他玩耍,“啐,有那麽吸引麽?這臨安城,不過是天下四京之一,不比他差的,還有另外三個......”
說來也奇怪,這是個非常怪異的世界。
所在之地依然叫做神州大地,依然有九州之分,依然有長江黃河三山五嶽五湖四海,依然曾經出現過老子孔子孟子孫子韓非子,要不是這裏還存在著武功、內力、真氣之類的不科學的武俠元素,要不是自己這完全無法解釋的存在形式,李爾都會以為自己是穿越迴古代中國之中。
所以,這裏大概是一個平行世界。而這個平行世界還真tmd有趣。
九州之地,竟共存著四個皇朝,四個特別特別熟悉的皇朝。
函穀關以西,據雍、涼、益三州之地,即西涼並八百裏秦川並漢中巴蜀,是為李唐,定都長安,開國者,李二他爸。
揚州以降,大江以東,統吳地與東越之地(即包郵區加上江西、福建),並飄於海外之大員島,是為趙宋,定都臨安,開國者趙大。
黃河以北,聯遼東、幽州、大半個冀州、大半個並州、小半個兗州以及青州之地(即小半個東北加上華北平原加上山東半島再加上小半個山西),是為朱明,定都北平,開國者朱八八。
餘者,以中原和楚地為主的偌大一片疆域,是為劉漢(時人更喜稱之為皇漢),定都洛陽,開國者劉季。
最後,以湘南和兩廣之地為根本,還另有一個南越王國,其直屬於劉漢,情況尤為特殊,暫且按下不表。
四國的關係非常奇怪。
按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四國並立,自當免不了連番的龍爭虎鬥,更別說唐宋明三朝俱是從劉漢之中分裂而出。然而事實竟是四國之間關係無比和諧,也不能說絕對沒有暗鬥吧,但明爭一定是沒有,國界之間存在的軍隊也都少之又少,彼此間的來往穿梭也都沒有明顯的障礙,要不是頭上存在著各自的皇帝,神州子民都不會以為這片大地上並立著四個國家。
若非要做個比喻,其情勢尤類於東周,具體而言,唐宋明與漢的關係就像是各諸侯國與周天子的關係,唐宋明俱奉漢為尊,這種尊奉比起諸侯國奉周顯得更心誠更徹底——
不但以其為華夏正朔,還不吝以漢作為民族之名。三國之民,雖以唐(宋、明)人自稱,也從不否認自己亦是漢人,並以此為豪。而對外,如有必要,也都會以“大漢天朝之xxx”為名。
哪怕它們各不統屬,誰也管不到誰,哪怕它們都有著自己的一套製度、律法以及......最為重要的利益。
也別不信,不管它們是以什麽樣的py交易來維續這種奇葩的局麵,事實便是,中原大地已久久未嚐戰火,上一次還要數到百餘年前的朱明的崛起。也不知道是不是達成了什麽秘密約定,長期以來,四國都默契地扭轉兵鋒,一致對外。
李唐一個勁地瞅著西域和吐蕃狠懟,與吐蕃互有勝負,倒是在西邊打下了一片大大的國土,眼看著就要比整個中原都大。朱明隻顧著收拾遼東野人和漠北韃子,賣力地開拓著北大荒,偶爾也殺殺倭寇經略一下海洋。而陸地上沒有目標的趙宋隻得將目光轉向海洋,打打海盜做做生意,倒也很是適合他們日漸文弱的朝風。最後是劉漢,因為地緣的關係,他們也隻能安心種蘑菇了,偶爾不甘寂寞也就靠著直屬的南越王國的港口組織一次宣示天下的遠洋航行。
好生荒誕......
這裏並不是一個科技水平如何之高的世界,總體而言依然處在大航海時代之前的封建王朝(隻有技術沒有科學)水平,雖然已經出現了若幹一看就知道是超越了時代的發明,譬如火柴、蜂窩煤。然而這個世界的開發程度比較高,煙波浩渺雲蒸霞蔚的雲夢澤幾百年前已經轉變為豐饒富足的魚米之鄉,南方的兩廣之地也早已不再是所謂的瘴癘叢生之地,連更為瘴癘的大員島,其北部也已出現了大型的成熟的城市。
這裏也是一個思想自由百家爭鳴的世界。認知中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沒有出現,於是,雖然儒學仍舊是當世第一顯學,但儒道法墨諸家並舉的局麵才是千百年來的始終固有的“天下”大勢。每一家都先後地出現過自己的聖人、半聖,以及,每一家都在江湖上有著自己的一份存在。
看到所有這些,看到四國的曆史和製度,看到市集上能夠隨便買到的火柴、蜂窩煤、玻璃製品以及那被戲稱為“永遠找不到寶藏的藏寶圖”的現代地球的世界地圖,李爾就知道,這是一個曆史進程已經被穿越者深深幹預的世界。已經有無數個穿越者前輩穿越到這裏,他們前仆後繼地試圖改變這個世界,但最後都因為有限的生命而遭遇了失敗,然後世界獨自逐步演變至今......
李爾並不記得自己有沒有和那些前輩們有過相遇,時日已久,他早已忘掉了從前的一切,倒是地球之事記得尤為深刻,也許是因為靈魂是在一瞬間囫圇地被封印在長劍之中,因而總能保持著一個初始狀態?
不過這些都不妨礙李爾發散思維展開聯想:為什麽會有那麽多地球人(很可能還都是中國人)先後穿越到這個世界裏?莫不是,這個世界和地球有著穩定的位麵通道?
嗬,這可就有趣了,是不是意味著,還能有機會迴到地球?以及,現在或者將來,隨時都有可能碰上穿越者?
那麽,又該以什麽樣的態度來對待這些穿越者?是作為追隨者拜碼頭抱大腿?還是發揮前輩的風格,將它們好生嗬護培育起來?還是......邪惡一點,將它們全部扼殺在萌新狀態之中?
好吧好吧,這些都留待以後再說,此刻不得不悲憤慨歎的是:為什麽別人穿越都能穿越成龍傲天,而自己穿越隻能穿越成為一把劍?
李爾感覺很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