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山位於關中與並州交界的地方,木師安與紀蕙蘭從青龍山逃離到此,私定終身,結為連理,並決定終身隱居於此。隱遁山林的日子雖然過得有些清貧,但是夫婦二人琴簫合鳴,相濡以沫,朝夕不離,不慕人世間繁華,堪稱一對天造地設的神仙眷侶。一年以後,紀蕙蘭誕下兩人的花下子,木師安為其取名為無悔,意在彰顯兩人伉儷情深,無怨無悔。
為了消除外患,逐鹿中原,爭奪天下,大秦皇帝符朗登基不久,便遍訪大秦全境,久未覓得稱心如意的良將賢相。秦國禦史台禦史鄧匡明是並州人士,對木師安早有耳聞,遂向秦帝舉薦木師安,稱讚木師安有經天緯地之才。秦帝喜不自禁,欲效仿劉備三顧茅廬,以求得諸葛臥龍之才。於是,秦帝移駕明月山,親自拜訪木師安,表示授其高官厚祿,懇求他出山相助。木師安有點心動,但是未置可否,而紀蕙蘭堅持己見,不願出山。鄧禦史以其三寸不爛之舌,說得木師安蠢蠢欲動,木師安便慫恿紀蕙蘭到繁華盛世的長安走一遭,日後再返迴明月山。紀蕙蘭半推半就,遂依從了木師安。
木師安舉家遷移到長安後,秦帝因其勇猛無敵,武藝過人,授予他虎賁軍中郎將之職,與同為虎賁軍中郎將的斛律建同袍共事。鄧禦史因舉薦有功,秦帝擢升他為禦史中丞。秦帝特意將長安太華門附近的一座恢弘寬敞的宅子賜給木師安,夫婦二人遂居住於此,一住就是十多年。夫妻二人恩愛如初,任然以師兄師妹相稱。兩年後,紀蕙蘭產下次子木無愧。自此以後,秦帝重用木師安,令其東征西討,南征北伐,壯大了大秦基業。秦帝因木師安智勇兼備,武藝超群,建立起累世功勳,升任他為正二品的靖國將軍,又封他為榮武郡候,並為他大修府邸。
紀蕙蘭為了教導兩子,可謂操碎了心,讓木師安花費重金,專門聘請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私塾老先生檀溫。檀溫出生於書香世家,祖輩檀弼曾擔任過前朝太祖武皇帝的大將軍王睿的主簿,專門負責大將軍的文書工作。王睿伐吳時,檀弼跟隨其左右。司馬氏統一天下,檀弼沾上大將軍的餘光,成為司馬家開國勳臣。從此,檀家子弟躺在祖輩的功勞簿上,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因為功勳子弟的緣故,檀溫祖父檀賈年紀輕輕的時候,讀了些許詩書,受到朝廷監察禦史的舉薦,太祖武皇帝親自任命檀賈為長安縣令。不久後,太祖武皇帝禦龍歸天,皇太子繼位為新君。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檀賈擔任長安縣令十餘年期間,賈皇後口銜天憲,獨掌乾坤,白癡皇帝反受賈皇後操縱。由於司馬氏宗室對賈皇後心懷不滿,更有甚者覬覦神器,遂爆發了“八王之亂”。後來,五胡趁火打劫,狼煙四起,戰火燒到中原和秦關,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相繼被異族攻占。於是,晉室南渡,北方亂成一鍋粥。
譚賈帶領檀家族人逃離長安,躲入藍田縣鄉下,檀家家道由此衰落。到了父親檀方出身後不久,檀家過上貧困交加的日子。檀方自幼學習詩書經文,年輕時滿腹經綸,試圖投靠割據一方的梟雄,卻屢屢吃閉門羹。氐族人攻破長安,霸占關隴後,依舊崇尚武力,以圖兼並天下。檀方多次投靠長安氐族人首領符宏,嚐試重振祖先輝煌業績,怎奈氐族人不修文化,將其拒之門外。自此,檀方灰心喪氣,厭棄功名利祿,在藍田鄉下過著耕讀詩書生活。檀方畢竟是見過過世麵的人,哪怕忍饑挨餓,都不忘教孩子們讀書習字。檀溫是檀方長子,自幼沾染書香習氣,愛好文學,文才在檀方諸子中拔得頭籌。檀方對其寄予厚望,盼望明主重現,一統天下,並以文治天下,希望他在政治清明的朝廷中謀得一職,以告慰祖宗。隻可惜,時運不濟,依舊是滄海橫流,割據勢力靠拳頭說話,列強混戰不息。各方梟雄們對文士們嗤之以鼻,文士們空有一腔熱血,卻無用武之地。然而,檀溫一直刻苦用功,廢寢忘食,苦心鑽研經典,待至十八歲時,已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
檀溫在及冠之年,循著先人的足跡,來到長安,依舊得不到符氏的留用。由於盤纏快要耗盡,檀溫隻得委身長安一官宦人家,為其子弟教書而糊口度日。一晃,三十多年的光陰逝去,檀溫在其教書生涯期間更換了不少達官貴人。幾年前,大司農兆敬得知檀溫博學多聞,便施以重金,召其入府,為子孫們傳道授業。
由於兆敬的七八個孫子從小嬌生慣養,其中多人不思向學,頑皮搗蛋,檀溫每每以戒尺予以懲罰。可是,這些孫子們動輒則以惡語迴擊檀溫。檀溫念及這些小孩子們年幼無知,不懂事,隻是施以戒尺責打,以儆效尤,沒有向兆敬反應。但是,小孩子們跑到他們母親麵前哭鬧,兆敬的幾個兒媳婦們眼見娃兒雙手被打得紅腫,甚是憤怒,將兆敬辱罵一番,又跑到丈夫、公公麵前狀告檀溫。檀溫心生悲涼,也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兆敬明白婦人們的心思,也知檀溫為人耿直,遂沒有理睬她們。然而,那些小孩子們秉性未改,檀溫不堪淩辱,遂以年老體弱為由,辭職迴到他在長安買的一處宅子裏含飴弄孫,安享晚年。
木師安經過多方打聽,才得知檀溫是當世鴻儒,親自前往檀府,聘請檀溫。然而,檀溫早已心灰意冷,不願前往木府。木師安耗費心機,擲下重金,言辭謙卑懇切,這才打動了檀溫,檀溫遂重操舊業。紀蕙蘭格外優待檀溫,讓其陪同他老伴住在木府,準許他們隨時迴家,並安排木府車駕專門接送他們。紀蕙蘭還安排人手,專門在後花園中建造了一座學堂,檀溫將此堂命名為清風堂。
從木無愧六歲開始,檀先生主要教授木無悔、木無愧兩人儒道兩家經文,有時也教一些其他流派的著述。木無愧年幼時,對這些經文根本不懂,隻是被檀先生硬逼著去死記硬背。年齡稍大後,木無愧對這些經文懵懵懂懂,還是難以理解其中的真諦。十幾歲後,木無愧才能理解經文中的含義。記熟之後,木無愧還要接受檀先生抽查。若是抽查不過關,還要挨板子,當然紀蕙蘭從不插手此事。木無愧雖然遭到檀先生責罰,但是從來不敢跟檀先生頂嘴,任其處罰。由於木無悔認真聽話,檀先生教給他的東西往往爛熟於心,因而木無悔得到檀先生的認可。
木師安為檀溫懷才不遇而感到扼腕歎息,遂向秦帝舉薦,推薦檀溫擔任博士一職。秦帝對檀溫不甚了解,遂向群臣征求意見,群臣均無異議,唯有大司農兆敬強烈反對。兆敬對檀溫舍棄兆家,投奔木家的行為懷恨在心,遂呲牙必報,詆毀檀溫年老多病,旦夕將亡。於是,秦帝打消了聘用檀溫的念頭。
木師安想到檀先生的遭遇,認為僅僅念些聖賢書沒有多大用處,想把長子木無悔送到軍中鍛煉,以繼承他的衣缽。但是,木師安又不想讓木無悔遠赴邊關,正一籌莫展。由於禁軍指揮副史斛律建曾是木師安的同袍,紀蕙蘭提示木師安利用這層關係,木師安遂在木無悔15歲時,將其送入負責防守皇城的禁軍之中。從此,這位老先生成為木無愧專用老師。
木無愧15歲的一天早晨,還在唿唿大睡,檀先生怒而向紀蕙蘭告狀,紀蕙蘭親自跑到木無愧房間,喊醒木無愧。木無愧聽到他娘的喊叫聲,不敢耽擱,睡眼惺忪地從床上跳起來。他迅速扯上衣服,連忙開門。紀蕙蘭怒氣衝衝地訓斥道:“無愧,都什麽時辰了,還在睡懶覺,到先生那裏領板子去,休想吃早膳。”
木無愧低著頭,不敢吭聲,隻得硬著頭皮,來到清風堂,接受檀先生的懲罰。木無愧一進學堂門口,隻見檀先生端坐在講台後椅子上,怒視著他。檀先生年近六旬,發須盡白,向來以嚴厲著稱。木無愧心慌意亂地來到檀先生麵前,檀先生嗬斥道:“跪下。”
木無愧自知難逃處罰,隻得跪下來,檀先生手持戒尺,怒道:“伸出雙手,吃為師二十板。”
從六歲進入清風堂開始,木無愧的雙手曾被檀先生責打過無數次,每次都是因為貪玩懈怠而遭處罰。至今,他看到檀先生手中揮舞的戒尺,雙手不由自主地發抖。他怔怔地伸出雙手,檀先生毫不留情地在其每隻手掌上各責打10次。雙掌被打得紅腫,木無愧疼得直打哆嗦,事後時不時有一種隱隱作痛的感覺。緊接著,檀先生罰木無愧長跪,一直跪到上午開課之前。
上午開課後,檀先生令木無愧起身,迴到距離檀先生講台三步之遠的座位上,準備抽查木無愧前一天的功課。檀先生一本正經地道:“無愧,背誦《禮記》句子‘古之欲明明德天下者’之後的內容。”
木無愧雖然貪玩,但是也花了些許功夫,記熟了這些內容。他搖頭晃腦,當即背誦道:“古之欲明明德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者,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打住。”檀先生疾唿,木無愧遂停止背誦。
檀先生嚴肅道:“你可知為師命你背誦此句的目的嗎?”
木無愧思慮片刻,方道:“先生之意是讓學生修心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
檀先生露出些許笑容,“你素好貪玩,不安此心,這就是為師令你背誦此句目的之所在。望你戒除懶惰之心,發憤圖強,早日功成名就,以兼濟天下之民。”
“是,先生。”
檀先生又抽查《周易》,遂道:“背誦《易經》第一卦象曰之後內容。”
木無愧娓娓道來:“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複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矣……”
木無愧欲繼續背誦,檀先生急令道:“停止。”
木無愧遂停止,檀先生正色道:“為師令你誦此句之目的何在?”
木無愧躬身道:“先生是令徒兒自強不息,謙虛謹慎。”
檀先生坐在椅子上,捋了捋斑白的胡須,露出欣慰的笑容:“無愧,看來你還是用了心。”
木無愧點頭道:“多謝先生誇讚。”
緊接著,檀先生教木無愧《老子》。《老子》又稱《道德經》,篇幅雖短,隻有五千餘言,但是言簡意賅,晦澀難懂。木無愧饑腸轆轆,沒有心思聽檀先生講解,好不容易熬到休息時間。紀蕙蘭不忍心兒子忍饑挨餓,便吩咐木府丫鬟梅香,送來木無愧最愛吃的肉夾饃和小米粥。木無愧狼吞虎咽,噎著就喝小米粥,一會兒幹完4個肉夾饃。
時至下午,檀先生要求木無愧朗誦上午學過的內容,木無愧隻得照辦,怎奈夏日天氣炎熱,室內無風,一會兒就渾身冒汗。屋外傳來蟬鳴鳥叫聲,令人神思懈怠,木無愧耐不住性子,不時偷偷掃視周圍,檀先生依舊端坐在椅子上翻閱竹簡。木無愧無意間瞧見瓏佳公主興衝衝地來到清風堂門口,頓時大吃一驚,擔心檀先生歸罪與他,不敢迴應瓏佳公主,立即迴過頭來,裝作專心致誌地讀書。此前,瓏佳公主曾多次造訪木府,但沒有擅闖清風堂。
瓏佳公主視檀先生為無物,進門便喊:“無愧,本公主要送你好東西。”
瓏佳公主大步流星地直接來到木無愧跟前。檀先生曾從遠處多次瞧見瓏佳公主,沒想到她越來越造次,公然擾亂課堂,一時惱怒於心,想斥走瓏佳公主。可是,瓏佳公主是大秦當朝皇帝和司馬皇後的愛女,萬一瓏佳公主使起小孩子的脾氣,到皇帝或皇後麵前誣告自己,不僅自己遭殃,反而連累家人。檀先生不得不三思而行,繼而心生恐懼,跪在瓏佳公主麵前,恭敬道:“老朽拜見公主殿下。”
瓏佳公主不理睬檀先生,檀先生也不敢起身。瓏佳公主綻出春花一笑:“無愧,別裝了,你早就看到本公主,還在念什麽破書。”
木無愧心頭一驚,笑道:“公主殿下給小的帶來什麽?”
“去本公主府上一探便知。”
木無愧見檀先生老態龍鍾的模樣,卻如此虔誠地跪在瓏佳公主麵前,於心不忍,還沒得到瓏佳公主的許可,徑直去扶檀先生,又溫言道:“先生請起。”
瓏佳公主一怔:“理他幹嘛?”
沒有得到瓏佳公主的準許,檀先生不敢擅自起身。木無愧遂笑道:“殿下,讓先生起身吧。”
瓏佳公主瞟了檀先生一眼,麵露不喜之色,但看在木無愧的麵子上,不悅道:“起來吧。”
檀先生這才緩緩起身,恭敬地站在一邊,不敢吭聲。瓏佳公主順勢拉住木無愧的手,笑道:“無愧,到本公主府上去。”
木無愧雖然想去,但怕檀先生責怪,麵露為難之色,輕聲道:“小的還要溫習功課。”
“讀什麽破書?想做大官,本公主讓父皇給你封一個。”瓏佳公主秀眉一挑,發現木無愧手掌有些紅腫,便仔細打量,驚叫道,“你的手怎麽啦?”
檀先生深知木無愧是瓏佳公主最要好的玩伴,渾身冷汗涔涔,懼怕木無愧道出實情,以至於瓏佳公主遷怒自己。
木無愧淡然笑道:“小的早晨心急,想喝一碗小米粥,沒在意小米粥太燙,以至於粥灑在手上,把手燙成這樣。”
檀先生捏了一把汗,見木無愧沒有供出自己,心裏舒坦多了,又想起兆敬的那些孫輩們的惡行,與此徒相比,簡直是雲壤之別。
瓏佳公主有些狐疑:“你小子向來機靈,怎麽會燙傷自己,再說你娘也不會讓你喝這麽燙的熱粥。是不是這位老家夥打了你?從實招來,否則本公主對你不客氣。”
畢竟紙包不住火,檀先生開始忐忑不安。木無愧見瞞不住這位刁蠻公主,隻得陪著笑臉道:“這跟先生無關。公主殿下您是知道的,小的一向懶散慣了,早晨愛貪睡,誤了晨讀時辰。我娘對我管教甚嚴,先生是按照我娘的要求來責罰我。”
瓏佳公主冷哼一聲:“怎麽又是你娘!”
木無愧嗬嗬笑道:“我娘也是恨鐵不成鋼嘛。”
瓏佳公主素來敬重紀蕙蘭,自然不會責備紀蕙蘭,遂惡狠狠地瞪了檀先生一眼,檀先生立馬垂下雙目。瓏佳公主怒道:“老東西,給本公主聽清楚,無愧是本公主最好的朋友,以後再敢毒打無愧,休怪本公主不客氣。”
檀先生早已嚇得魂不守舍,不由自主地跪下去,額頭觸地地板。若是地上能有一坑,巴不得馬上鑽進去。
木無愧趕緊求情道:“先生這麽一大把年紀,可經受不了公主殿下的驚嚇。此事不能怪先生,殿下若要怪罪的話,請責罰小人。”
瓏佳公主睥睨了檀先生一眼,又將目光移向木無愧,不爽道:“你就是心軟,本公主懶得跟你閑扯,到我府上去。”
檀先生著實嚇得不輕,渾身又冒冷汗,臉色一片蒼白。木無愧扶起檀先生,遲疑了一下,又望著檀先生:“先生……”
檀先生有氣無力地吐出兩個字:“去吧。”
木無愧喜道:“多謝先生。”
瓏佳公主略帶怒氣道:“別跟他囉嗦,聽本公主的就行。”
你小子就是事多。”瓏佳公主有些生氣,拉住木無愧的手往外跑。
瓏佳公主兩位貼身侍女香秀、蘭芷在清風堂外等候瓏佳公主,見到公主後,遂同她一起離去。木府丫鬟梅紅將瓏佳公主駕臨木府之事告知紀蕙蘭,紀蕙蘭匆匆趕來,正好在後花園長廊裏撞見瓏佳公主和木無愧。紀蕙蘭躬身道:“臣婦見過公主殿下。”
瓏佳公主迴禮道:“紫萱見過尊夫人。”
木無愧望著他娘,似笑非笑道:“娘,孩兒想去公主府。”
紀蕙蘭挑眉道:“先生允許你去麽?”
木無愧坦然答道:“先生已經同意了。娘若不信,可問公主殿下。”
瓏佳公主微微一笑:“夫人請放心,紫萱隻是讓無愧陪我到府裏玩一會兒,傍晚時我定會派人把無愧送迴木府。”
“既然如此,放心去便是。”紀蕙蘭麵無表情,又向木無愧作色道,“無愧,早去早迴,晚上不可在外麵逗留。”
木無愧欣喜道:“孩兒多謝娘。”
瓏佳公主將木無愧拉進瓏佳公主府專用的錦繡綾羅製成的雙轅馬車車篷裏。兩人並排坐在車棚裏麵金絲軟椅上,原本坐在瓏佳公主兩旁的香秀和蘭芷隻得坐在車棚裏兩個備用的小木凳子上。車夫片刻不敢耽誤,快馬加鞭,兼程趕往公主府。
瓏佳公主府與木府同在長安城內太華門附近,兩府僅相距5裏左右。兩年前,瓏佳公主以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為由,強烈請求秦帝準許她單獨開府。秦帝拗不過此愛女,遂滿足了她的要求,同意她在及笄之年開府。秦帝本打算在宮城外星鬥山附近為愛女敕造一座氣勢恢宏的豪華公主府。可是,瓏佳公主瓏佳公主以耗時過長為由,予以拒絕,又特意挑選了一座距離木府最近的老宅子,此宅曾是大秦犯事高官的府邸。秦帝處決了這名官員後,內務府收沒此府,多年來一直閑置未用,裏麵雜草叢生,但是房屋仍然完好無損。秦帝認為利用此府可節省不少庫銀,遂欣然同意。內務府總管不敢懈怠,命人將這座宅子修葺一新,還派人種植了瓏佳公主喜愛的奇花異草,直到瓏佳公主滿意為止。
檀先生受此驚嚇,在老伴的陪同下,正好在後花園看到趕來的紀蕙蘭。紀蕙蘭前來安慰檀先生,檀先生氣喘籲籲地道:“老朽近來身體不適,請夫人準許老朽迴府靜養一段時日。”
紀蕙蘭沉思半晌,料想檀先生受到瓏佳公主的斥責,情緒低落,不好挽留,遂柔聲道:“想必老先生有些勞累,蕙蘭馬上安排馬車送先生與夫人迴府。”
檀先生、檀夫人作揖道:“多謝夫人。”
紀蕙蘭想到木無愧表現不佳,請求檀先生給兒子作個評價,便和聲道:“小兒近來表現如何?”
檀先生歎了一口氣道:“此子雖然聰明伶俐,但是不好風雲,卻好風月……”
檀先生本想繼續評價木無愧,但是怕引起紀蕙蘭憂心忡忡,就此作罷。紀蕙蘭凝神深思,滿臉繃緊起來,一時竟無語。檀先生安慰道:“世子誠實敦厚,虛心向學,又在禁軍中磨練,實為可造之材,將來定可光耀木氏門楣。”
紀蕙蘭懸在心中的疙瘩消退了一些,這才鬆了一口氣,雙頰也有了些許笑容。
為了消除外患,逐鹿中原,爭奪天下,大秦皇帝符朗登基不久,便遍訪大秦全境,久未覓得稱心如意的良將賢相。秦國禦史台禦史鄧匡明是並州人士,對木師安早有耳聞,遂向秦帝舉薦木師安,稱讚木師安有經天緯地之才。秦帝喜不自禁,欲效仿劉備三顧茅廬,以求得諸葛臥龍之才。於是,秦帝移駕明月山,親自拜訪木師安,表示授其高官厚祿,懇求他出山相助。木師安有點心動,但是未置可否,而紀蕙蘭堅持己見,不願出山。鄧禦史以其三寸不爛之舌,說得木師安蠢蠢欲動,木師安便慫恿紀蕙蘭到繁華盛世的長安走一遭,日後再返迴明月山。紀蕙蘭半推半就,遂依從了木師安。
木師安舉家遷移到長安後,秦帝因其勇猛無敵,武藝過人,授予他虎賁軍中郎將之職,與同為虎賁軍中郎將的斛律建同袍共事。鄧禦史因舉薦有功,秦帝擢升他為禦史中丞。秦帝特意將長安太華門附近的一座恢弘寬敞的宅子賜給木師安,夫婦二人遂居住於此,一住就是十多年。夫妻二人恩愛如初,任然以師兄師妹相稱。兩年後,紀蕙蘭產下次子木無愧。自此以後,秦帝重用木師安,令其東征西討,南征北伐,壯大了大秦基業。秦帝因木師安智勇兼備,武藝超群,建立起累世功勳,升任他為正二品的靖國將軍,又封他為榮武郡候,並為他大修府邸。
紀蕙蘭為了教導兩子,可謂操碎了心,讓木師安花費重金,專門聘請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私塾老先生檀溫。檀溫出生於書香世家,祖輩檀弼曾擔任過前朝太祖武皇帝的大將軍王睿的主簿,專門負責大將軍的文書工作。王睿伐吳時,檀弼跟隨其左右。司馬氏統一天下,檀弼沾上大將軍的餘光,成為司馬家開國勳臣。從此,檀家子弟躺在祖輩的功勞簿上,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因為功勳子弟的緣故,檀溫祖父檀賈年紀輕輕的時候,讀了些許詩書,受到朝廷監察禦史的舉薦,太祖武皇帝親自任命檀賈為長安縣令。不久後,太祖武皇帝禦龍歸天,皇太子繼位為新君。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檀賈擔任長安縣令十餘年期間,賈皇後口銜天憲,獨掌乾坤,白癡皇帝反受賈皇後操縱。由於司馬氏宗室對賈皇後心懷不滿,更有甚者覬覦神器,遂爆發了“八王之亂”。後來,五胡趁火打劫,狼煙四起,戰火燒到中原和秦關,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相繼被異族攻占。於是,晉室南渡,北方亂成一鍋粥。
譚賈帶領檀家族人逃離長安,躲入藍田縣鄉下,檀家家道由此衰落。到了父親檀方出身後不久,檀家過上貧困交加的日子。檀方自幼學習詩書經文,年輕時滿腹經綸,試圖投靠割據一方的梟雄,卻屢屢吃閉門羹。氐族人攻破長安,霸占關隴後,依舊崇尚武力,以圖兼並天下。檀方多次投靠長安氐族人首領符宏,嚐試重振祖先輝煌業績,怎奈氐族人不修文化,將其拒之門外。自此,檀方灰心喪氣,厭棄功名利祿,在藍田鄉下過著耕讀詩書生活。檀方畢竟是見過過世麵的人,哪怕忍饑挨餓,都不忘教孩子們讀書習字。檀溫是檀方長子,自幼沾染書香習氣,愛好文學,文才在檀方諸子中拔得頭籌。檀方對其寄予厚望,盼望明主重現,一統天下,並以文治天下,希望他在政治清明的朝廷中謀得一職,以告慰祖宗。隻可惜,時運不濟,依舊是滄海橫流,割據勢力靠拳頭說話,列強混戰不息。各方梟雄們對文士們嗤之以鼻,文士們空有一腔熱血,卻無用武之地。然而,檀溫一直刻苦用功,廢寢忘食,苦心鑽研經典,待至十八歲時,已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
檀溫在及冠之年,循著先人的足跡,來到長安,依舊得不到符氏的留用。由於盤纏快要耗盡,檀溫隻得委身長安一官宦人家,為其子弟教書而糊口度日。一晃,三十多年的光陰逝去,檀溫在其教書生涯期間更換了不少達官貴人。幾年前,大司農兆敬得知檀溫博學多聞,便施以重金,召其入府,為子孫們傳道授業。
由於兆敬的七八個孫子從小嬌生慣養,其中多人不思向學,頑皮搗蛋,檀溫每每以戒尺予以懲罰。可是,這些孫子們動輒則以惡語迴擊檀溫。檀溫念及這些小孩子們年幼無知,不懂事,隻是施以戒尺責打,以儆效尤,沒有向兆敬反應。但是,小孩子們跑到他們母親麵前哭鬧,兆敬的幾個兒媳婦們眼見娃兒雙手被打得紅腫,甚是憤怒,將兆敬辱罵一番,又跑到丈夫、公公麵前狀告檀溫。檀溫心生悲涼,也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兆敬明白婦人們的心思,也知檀溫為人耿直,遂沒有理睬她們。然而,那些小孩子們秉性未改,檀溫不堪淩辱,遂以年老體弱為由,辭職迴到他在長安買的一處宅子裏含飴弄孫,安享晚年。
木師安經過多方打聽,才得知檀溫是當世鴻儒,親自前往檀府,聘請檀溫。然而,檀溫早已心灰意冷,不願前往木府。木師安耗費心機,擲下重金,言辭謙卑懇切,這才打動了檀溫,檀溫遂重操舊業。紀蕙蘭格外優待檀溫,讓其陪同他老伴住在木府,準許他們隨時迴家,並安排木府車駕專門接送他們。紀蕙蘭還安排人手,專門在後花園中建造了一座學堂,檀溫將此堂命名為清風堂。
從木無愧六歲開始,檀先生主要教授木無悔、木無愧兩人儒道兩家經文,有時也教一些其他流派的著述。木無愧年幼時,對這些經文根本不懂,隻是被檀先生硬逼著去死記硬背。年齡稍大後,木無愧對這些經文懵懵懂懂,還是難以理解其中的真諦。十幾歲後,木無愧才能理解經文中的含義。記熟之後,木無愧還要接受檀先生抽查。若是抽查不過關,還要挨板子,當然紀蕙蘭從不插手此事。木無愧雖然遭到檀先生責罰,但是從來不敢跟檀先生頂嘴,任其處罰。由於木無悔認真聽話,檀先生教給他的東西往往爛熟於心,因而木無悔得到檀先生的認可。
木師安為檀溫懷才不遇而感到扼腕歎息,遂向秦帝舉薦,推薦檀溫擔任博士一職。秦帝對檀溫不甚了解,遂向群臣征求意見,群臣均無異議,唯有大司農兆敬強烈反對。兆敬對檀溫舍棄兆家,投奔木家的行為懷恨在心,遂呲牙必報,詆毀檀溫年老多病,旦夕將亡。於是,秦帝打消了聘用檀溫的念頭。
木師安想到檀先生的遭遇,認為僅僅念些聖賢書沒有多大用處,想把長子木無悔送到軍中鍛煉,以繼承他的衣缽。但是,木師安又不想讓木無悔遠赴邊關,正一籌莫展。由於禁軍指揮副史斛律建曾是木師安的同袍,紀蕙蘭提示木師安利用這層關係,木師安遂在木無悔15歲時,將其送入負責防守皇城的禁軍之中。從此,這位老先生成為木無愧專用老師。
木無愧15歲的一天早晨,還在唿唿大睡,檀先生怒而向紀蕙蘭告狀,紀蕙蘭親自跑到木無愧房間,喊醒木無愧。木無愧聽到他娘的喊叫聲,不敢耽擱,睡眼惺忪地從床上跳起來。他迅速扯上衣服,連忙開門。紀蕙蘭怒氣衝衝地訓斥道:“無愧,都什麽時辰了,還在睡懶覺,到先生那裏領板子去,休想吃早膳。”
木無愧低著頭,不敢吭聲,隻得硬著頭皮,來到清風堂,接受檀先生的懲罰。木無愧一進學堂門口,隻見檀先生端坐在講台後椅子上,怒視著他。檀先生年近六旬,發須盡白,向來以嚴厲著稱。木無愧心慌意亂地來到檀先生麵前,檀先生嗬斥道:“跪下。”
木無愧自知難逃處罰,隻得跪下來,檀先生手持戒尺,怒道:“伸出雙手,吃為師二十板。”
從六歲進入清風堂開始,木無愧的雙手曾被檀先生責打過無數次,每次都是因為貪玩懈怠而遭處罰。至今,他看到檀先生手中揮舞的戒尺,雙手不由自主地發抖。他怔怔地伸出雙手,檀先生毫不留情地在其每隻手掌上各責打10次。雙掌被打得紅腫,木無愧疼得直打哆嗦,事後時不時有一種隱隱作痛的感覺。緊接著,檀先生罰木無愧長跪,一直跪到上午開課之前。
上午開課後,檀先生令木無愧起身,迴到距離檀先生講台三步之遠的座位上,準備抽查木無愧前一天的功課。檀先生一本正經地道:“無愧,背誦《禮記》句子‘古之欲明明德天下者’之後的內容。”
木無愧雖然貪玩,但是也花了些許功夫,記熟了這些內容。他搖頭晃腦,當即背誦道:“古之欲明明德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者,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打住。”檀先生疾唿,木無愧遂停止背誦。
檀先生嚴肅道:“你可知為師命你背誦此句的目的嗎?”
木無愧思慮片刻,方道:“先生之意是讓學生修心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
檀先生露出些許笑容,“你素好貪玩,不安此心,這就是為師令你背誦此句目的之所在。望你戒除懶惰之心,發憤圖強,早日功成名就,以兼濟天下之民。”
“是,先生。”
檀先生又抽查《周易》,遂道:“背誦《易經》第一卦象曰之後內容。”
木無愧娓娓道來:“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複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矣……”
木無愧欲繼續背誦,檀先生急令道:“停止。”
木無愧遂停止,檀先生正色道:“為師令你誦此句之目的何在?”
木無愧躬身道:“先生是令徒兒自強不息,謙虛謹慎。”
檀先生坐在椅子上,捋了捋斑白的胡須,露出欣慰的笑容:“無愧,看來你還是用了心。”
木無愧點頭道:“多謝先生誇讚。”
緊接著,檀先生教木無愧《老子》。《老子》又稱《道德經》,篇幅雖短,隻有五千餘言,但是言簡意賅,晦澀難懂。木無愧饑腸轆轆,沒有心思聽檀先生講解,好不容易熬到休息時間。紀蕙蘭不忍心兒子忍饑挨餓,便吩咐木府丫鬟梅香,送來木無愧最愛吃的肉夾饃和小米粥。木無愧狼吞虎咽,噎著就喝小米粥,一會兒幹完4個肉夾饃。
時至下午,檀先生要求木無愧朗誦上午學過的內容,木無愧隻得照辦,怎奈夏日天氣炎熱,室內無風,一會兒就渾身冒汗。屋外傳來蟬鳴鳥叫聲,令人神思懈怠,木無愧耐不住性子,不時偷偷掃視周圍,檀先生依舊端坐在椅子上翻閱竹簡。木無愧無意間瞧見瓏佳公主興衝衝地來到清風堂門口,頓時大吃一驚,擔心檀先生歸罪與他,不敢迴應瓏佳公主,立即迴過頭來,裝作專心致誌地讀書。此前,瓏佳公主曾多次造訪木府,但沒有擅闖清風堂。
瓏佳公主視檀先生為無物,進門便喊:“無愧,本公主要送你好東西。”
瓏佳公主大步流星地直接來到木無愧跟前。檀先生曾從遠處多次瞧見瓏佳公主,沒想到她越來越造次,公然擾亂課堂,一時惱怒於心,想斥走瓏佳公主。可是,瓏佳公主是大秦當朝皇帝和司馬皇後的愛女,萬一瓏佳公主使起小孩子的脾氣,到皇帝或皇後麵前誣告自己,不僅自己遭殃,反而連累家人。檀先生不得不三思而行,繼而心生恐懼,跪在瓏佳公主麵前,恭敬道:“老朽拜見公主殿下。”
瓏佳公主不理睬檀先生,檀先生也不敢起身。瓏佳公主綻出春花一笑:“無愧,別裝了,你早就看到本公主,還在念什麽破書。”
木無愧心頭一驚,笑道:“公主殿下給小的帶來什麽?”
“去本公主府上一探便知。”
木無愧見檀先生老態龍鍾的模樣,卻如此虔誠地跪在瓏佳公主麵前,於心不忍,還沒得到瓏佳公主的許可,徑直去扶檀先生,又溫言道:“先生請起。”
瓏佳公主一怔:“理他幹嘛?”
沒有得到瓏佳公主的準許,檀先生不敢擅自起身。木無愧遂笑道:“殿下,讓先生起身吧。”
瓏佳公主瞟了檀先生一眼,麵露不喜之色,但看在木無愧的麵子上,不悅道:“起來吧。”
檀先生這才緩緩起身,恭敬地站在一邊,不敢吭聲。瓏佳公主順勢拉住木無愧的手,笑道:“無愧,到本公主府上去。”
木無愧雖然想去,但怕檀先生責怪,麵露為難之色,輕聲道:“小的還要溫習功課。”
“讀什麽破書?想做大官,本公主讓父皇給你封一個。”瓏佳公主秀眉一挑,發現木無愧手掌有些紅腫,便仔細打量,驚叫道,“你的手怎麽啦?”
檀先生深知木無愧是瓏佳公主最要好的玩伴,渾身冷汗涔涔,懼怕木無愧道出實情,以至於瓏佳公主遷怒自己。
木無愧淡然笑道:“小的早晨心急,想喝一碗小米粥,沒在意小米粥太燙,以至於粥灑在手上,把手燙成這樣。”
檀先生捏了一把汗,見木無愧沒有供出自己,心裏舒坦多了,又想起兆敬的那些孫輩們的惡行,與此徒相比,簡直是雲壤之別。
瓏佳公主有些狐疑:“你小子向來機靈,怎麽會燙傷自己,再說你娘也不會讓你喝這麽燙的熱粥。是不是這位老家夥打了你?從實招來,否則本公主對你不客氣。”
畢竟紙包不住火,檀先生開始忐忑不安。木無愧見瞞不住這位刁蠻公主,隻得陪著笑臉道:“這跟先生無關。公主殿下您是知道的,小的一向懶散慣了,早晨愛貪睡,誤了晨讀時辰。我娘對我管教甚嚴,先生是按照我娘的要求來責罰我。”
瓏佳公主冷哼一聲:“怎麽又是你娘!”
木無愧嗬嗬笑道:“我娘也是恨鐵不成鋼嘛。”
瓏佳公主素來敬重紀蕙蘭,自然不會責備紀蕙蘭,遂惡狠狠地瞪了檀先生一眼,檀先生立馬垂下雙目。瓏佳公主怒道:“老東西,給本公主聽清楚,無愧是本公主最好的朋友,以後再敢毒打無愧,休怪本公主不客氣。”
檀先生早已嚇得魂不守舍,不由自主地跪下去,額頭觸地地板。若是地上能有一坑,巴不得馬上鑽進去。
木無愧趕緊求情道:“先生這麽一大把年紀,可經受不了公主殿下的驚嚇。此事不能怪先生,殿下若要怪罪的話,請責罰小人。”
瓏佳公主睥睨了檀先生一眼,又將目光移向木無愧,不爽道:“你就是心軟,本公主懶得跟你閑扯,到我府上去。”
檀先生著實嚇得不輕,渾身又冒冷汗,臉色一片蒼白。木無愧扶起檀先生,遲疑了一下,又望著檀先生:“先生……”
檀先生有氣無力地吐出兩個字:“去吧。”
木無愧喜道:“多謝先生。”
瓏佳公主略帶怒氣道:“別跟他囉嗦,聽本公主的就行。”
你小子就是事多。”瓏佳公主有些生氣,拉住木無愧的手往外跑。
瓏佳公主兩位貼身侍女香秀、蘭芷在清風堂外等候瓏佳公主,見到公主後,遂同她一起離去。木府丫鬟梅紅將瓏佳公主駕臨木府之事告知紀蕙蘭,紀蕙蘭匆匆趕來,正好在後花園長廊裏撞見瓏佳公主和木無愧。紀蕙蘭躬身道:“臣婦見過公主殿下。”
瓏佳公主迴禮道:“紫萱見過尊夫人。”
木無愧望著他娘,似笑非笑道:“娘,孩兒想去公主府。”
紀蕙蘭挑眉道:“先生允許你去麽?”
木無愧坦然答道:“先生已經同意了。娘若不信,可問公主殿下。”
瓏佳公主微微一笑:“夫人請放心,紫萱隻是讓無愧陪我到府裏玩一會兒,傍晚時我定會派人把無愧送迴木府。”
“既然如此,放心去便是。”紀蕙蘭麵無表情,又向木無愧作色道,“無愧,早去早迴,晚上不可在外麵逗留。”
木無愧欣喜道:“孩兒多謝娘。”
瓏佳公主將木無愧拉進瓏佳公主府專用的錦繡綾羅製成的雙轅馬車車篷裏。兩人並排坐在車棚裏麵金絲軟椅上,原本坐在瓏佳公主兩旁的香秀和蘭芷隻得坐在車棚裏兩個備用的小木凳子上。車夫片刻不敢耽誤,快馬加鞭,兼程趕往公主府。
瓏佳公主府與木府同在長安城內太華門附近,兩府僅相距5裏左右。兩年前,瓏佳公主以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為由,強烈請求秦帝準許她單獨開府。秦帝拗不過此愛女,遂滿足了她的要求,同意她在及笄之年開府。秦帝本打算在宮城外星鬥山附近為愛女敕造一座氣勢恢宏的豪華公主府。可是,瓏佳公主瓏佳公主以耗時過長為由,予以拒絕,又特意挑選了一座距離木府最近的老宅子,此宅曾是大秦犯事高官的府邸。秦帝處決了這名官員後,內務府收沒此府,多年來一直閑置未用,裏麵雜草叢生,但是房屋仍然完好無損。秦帝認為利用此府可節省不少庫銀,遂欣然同意。內務府總管不敢懈怠,命人將這座宅子修葺一新,還派人種植了瓏佳公主喜愛的奇花異草,直到瓏佳公主滿意為止。
檀先生受此驚嚇,在老伴的陪同下,正好在後花園看到趕來的紀蕙蘭。紀蕙蘭前來安慰檀先生,檀先生氣喘籲籲地道:“老朽近來身體不適,請夫人準許老朽迴府靜養一段時日。”
紀蕙蘭沉思半晌,料想檀先生受到瓏佳公主的斥責,情緒低落,不好挽留,遂柔聲道:“想必老先生有些勞累,蕙蘭馬上安排馬車送先生與夫人迴府。”
檀先生、檀夫人作揖道:“多謝夫人。”
紀蕙蘭想到木無愧表現不佳,請求檀先生給兒子作個評價,便和聲道:“小兒近來表現如何?”
檀先生歎了一口氣道:“此子雖然聰明伶俐,但是不好風雲,卻好風月……”
檀先生本想繼續評價木無愧,但是怕引起紀蕙蘭憂心忡忡,就此作罷。紀蕙蘭凝神深思,滿臉繃緊起來,一時竟無語。檀先生安慰道:“世子誠實敦厚,虛心向學,又在禁軍中磨練,實為可造之材,將來定可光耀木氏門楣。”
紀蕙蘭懸在心中的疙瘩消退了一些,這才鬆了一口氣,雙頰也有了些許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