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奇跡一戰,居然沒被記錄史書,究其原因,還在於吳馳本人。
全殲南閩軍隊,活捉南閩主帥,李弘冀很想揮師南下,一舉征服南閩。
吳馳挺身而出,勸阻了李弘冀。
“吳王不可冒進,還是見好就收吧!”
李弘冀沉吟片刻,道:“吳兄之意,弘冀明白,隻是這半途而廢,心有不甘啊!”
吳馳笑道:“你叔父莫名消失,朝堂必亂,此刻吳王凱旋,必將事半功倍,至於南閩國,早一天收拾晚一天收拾,相差不大。”
李弘冀琢磨了一下,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接受了吳馳的建議,準備班師迴朝。
那吳馳又道:“吳王這番迴京覲見聖上,該如何稟報戰況呢?”
李弘冀遲疑道:“如實稟報就是,莫非吳兄另有打算?”
那李弘冀心中想到,大唐軍隊遭遇怪獸襲擊而導致慘敗,之後,他李弘冀重整旗鼓,在吳馳的協助下反敗為勝,如此過程,多麽光輝,又是多麽勵誌!雖然要分出功勞與吳馳,但吳馳是他李弘冀的人,吳馳有功,便是他李弘冀有功,何須多慮?
吳馳笑道:“好一個如實稟報,嗬嗬,吳王啊,你是不是把齊王之死也如實稟報了呢?”
李弘冀明顯一愣,問道:“吳兄此言是為何意?”
吳馳收了笑容,嚴肅道:“怪獸之說,雖屬實,卻聳聽,吳王若是如實稟報,必有不信之人,若有好事者前來探究,說不準就會找到齊王的蛛絲馬跡。吳王啊,不怕萬一,就怕一萬,還是淡化一些為好哇!”
李弘冀皺眉苦思,道:“以吳兄之意,弘冀該當如何是好?”
吳馳道:“將怪獸改作猛獸,大唐軍不備,故而蒙受重大損失,然,我軍上下,在吳王的率領下絕地反擊,終於擊潰南閩,獲此大勝。如此稟報,也就差不多了。”
李弘冀微微搖頭,道:“如此一來,那吳兄功勞如何體現?”
吳馳登時露出笑容,並道:“迴你三句話,第一句,我乃商人,要功勞有個屁用?第二句,你吳王心中有我,已經足以。第三句,我所用武器,乃是本門獨家,不可外傳,還望吳王保密。”
但見吳馳麵容盡顯真誠,那李弘冀沉吟片刻,也隻得依從道:“吳兄忠告,弘冀記下了,請吳兄放心,弘冀必然依吳兄所言而行事。”
什麽叫厚顏無恥?怎樣叫臭不要臉?
看吳馳行為,便得答案。
這貨,阻擾李弘冀趁勢南下掃蕩南閩的真實意圖隻是上了嘿咻的癮,趕緊迴金陵好跟蘭蓮痛痛快快地啪啪啪幾次。而勸說李弘冀不要將他使出的爆音彈和催淚彈曝光出去,理由則是那玩意太貴,偶爾用一次,天庭節目組的獎勵或許能迴本,用多了,必虧無疑。
麵對兄弟,不說實話,反倒用一大堆的假話來忽悠,還要將兄弟忽悠的心服口服感激涕零,這種行為,不是厚顏無恥死不要臉又是什麽?
三日後,李弘冀率軍迴到了金陵。
而李景遂已經無端消失了十日之久。
皇上李璟為此專門召集了十名對探案頗有造詣的官員來追查此事,可探究來追查去,隻搞到了一條線索,那齊王當日請假朝堂後,是跟一名道士出了京城。
道士是誰?出了京城又去了哪兒?
卻是一無所知。
“莫非上天了不成?”李璟對這個結果很不能接受,為此頒布了聖旨,要求全國各地都要積極行動起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便是因為這事,原本應該對李弘冀的隆重迎接形式也簡化了,李璟僅是在後宮中接見了李弘冀,隨口勉勵了幾句便把話題轉移到了李景遂身上。
李弘冀提心吊膽地聽完了父皇的傾述,迴來後立刻找吳馳商量對策。
“你擔心個毛啊?還見人見屍,一場雨後,他連個灰都見不著!”
李弘冀道:“我擔心的是那道士,萬一被父皇找到了,此事豈不要敗露?”
“理想非常豐滿,可現實卻如此骨感,想抓住那道士?嗬嗬,還是洗洗睡吧!”
李弘冀又道:“那你說,那道士會不會主動找來將你我供出呢?”
吳馳禁不住倒吸了口冷氣。
這一點,確是他所忽略了的。
那牛奔,三番兩次害他不成,狗急跳牆,出此下策,要不了吳馳的性命卻也能給吳馳添點麻煩。
這種事,還真是說不準。
但,轉念又一想。
三日前,在南閩前線上,又是爆音彈又是催淚彈,玩得如此之嗨不說,還收獲了一萬多點的天庭粉絲值。其中一部分是節目組的獎勵,而另一部分則是打賞。
有打賞,就說明洪波為這場大戲開設了直播平台,洪波敢開設直播平台就說明他已經擺平了牛奔。
邏輯通暢,結論可信!
吳馳立馬有了底氣,道:“那道士不過是齊王找來的幫兇,齊王落敗,沒人付錢,那道士吃飽了撐的要來告狀?還有,你沒注意到那些怪獸也不見了影蹤了麽!放心吧,吳王,這件事隻有咱們兩個清楚明白,你不會說,我也不會講,因為事情一旦敗露,咱們倆誰都難逃一死。”
李弘冀安心了許多。
吳馳又道:“吳王啊,對你而言,當下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自然二字,齊王與你不合,天下盡知,故而,這首先被懷疑的人必然是你,所以,你一定要拿出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的心態來。其次,齊王失蹤,對你最為有利,故而從理論上講,你當竊喜才是,然而,你胸懷寬闊,心係國家社稷,齊王失蹤,對大唐不利,所以,你又該悲憂才對。”
李弘冀不禁插話,道:“如此複雜,怎好拿捏?”
吳馳嗬嗬一笑,靠過身去,附在李弘冀耳邊輕聲說了八個字:“戰場負傷,閉門修養。”
傷是現成的。
怪獸肆虐,為了逃命,難免是連滾帶爬,這一身的摔傷擦傷痕跡未消,以此為理由閉門不出,誰能多言?
李弘冀會心一笑,迴道:“此計甚妙!”
全殲南閩軍隊,活捉南閩主帥,李弘冀很想揮師南下,一舉征服南閩。
吳馳挺身而出,勸阻了李弘冀。
“吳王不可冒進,還是見好就收吧!”
李弘冀沉吟片刻,道:“吳兄之意,弘冀明白,隻是這半途而廢,心有不甘啊!”
吳馳笑道:“你叔父莫名消失,朝堂必亂,此刻吳王凱旋,必將事半功倍,至於南閩國,早一天收拾晚一天收拾,相差不大。”
李弘冀琢磨了一下,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接受了吳馳的建議,準備班師迴朝。
那吳馳又道:“吳王這番迴京覲見聖上,該如何稟報戰況呢?”
李弘冀遲疑道:“如實稟報就是,莫非吳兄另有打算?”
那李弘冀心中想到,大唐軍隊遭遇怪獸襲擊而導致慘敗,之後,他李弘冀重整旗鼓,在吳馳的協助下反敗為勝,如此過程,多麽光輝,又是多麽勵誌!雖然要分出功勞與吳馳,但吳馳是他李弘冀的人,吳馳有功,便是他李弘冀有功,何須多慮?
吳馳笑道:“好一個如實稟報,嗬嗬,吳王啊,你是不是把齊王之死也如實稟報了呢?”
李弘冀明顯一愣,問道:“吳兄此言是為何意?”
吳馳收了笑容,嚴肅道:“怪獸之說,雖屬實,卻聳聽,吳王若是如實稟報,必有不信之人,若有好事者前來探究,說不準就會找到齊王的蛛絲馬跡。吳王啊,不怕萬一,就怕一萬,還是淡化一些為好哇!”
李弘冀皺眉苦思,道:“以吳兄之意,弘冀該當如何是好?”
吳馳道:“將怪獸改作猛獸,大唐軍不備,故而蒙受重大損失,然,我軍上下,在吳王的率領下絕地反擊,終於擊潰南閩,獲此大勝。如此稟報,也就差不多了。”
李弘冀微微搖頭,道:“如此一來,那吳兄功勞如何體現?”
吳馳登時露出笑容,並道:“迴你三句話,第一句,我乃商人,要功勞有個屁用?第二句,你吳王心中有我,已經足以。第三句,我所用武器,乃是本門獨家,不可外傳,還望吳王保密。”
但見吳馳麵容盡顯真誠,那李弘冀沉吟片刻,也隻得依從道:“吳兄忠告,弘冀記下了,請吳兄放心,弘冀必然依吳兄所言而行事。”
什麽叫厚顏無恥?怎樣叫臭不要臉?
看吳馳行為,便得答案。
這貨,阻擾李弘冀趁勢南下掃蕩南閩的真實意圖隻是上了嘿咻的癮,趕緊迴金陵好跟蘭蓮痛痛快快地啪啪啪幾次。而勸說李弘冀不要將他使出的爆音彈和催淚彈曝光出去,理由則是那玩意太貴,偶爾用一次,天庭節目組的獎勵或許能迴本,用多了,必虧無疑。
麵對兄弟,不說實話,反倒用一大堆的假話來忽悠,還要將兄弟忽悠的心服口服感激涕零,這種行為,不是厚顏無恥死不要臉又是什麽?
三日後,李弘冀率軍迴到了金陵。
而李景遂已經無端消失了十日之久。
皇上李璟為此專門召集了十名對探案頗有造詣的官員來追查此事,可探究來追查去,隻搞到了一條線索,那齊王當日請假朝堂後,是跟一名道士出了京城。
道士是誰?出了京城又去了哪兒?
卻是一無所知。
“莫非上天了不成?”李璟對這個結果很不能接受,為此頒布了聖旨,要求全國各地都要積極行動起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便是因為這事,原本應該對李弘冀的隆重迎接形式也簡化了,李璟僅是在後宮中接見了李弘冀,隨口勉勵了幾句便把話題轉移到了李景遂身上。
李弘冀提心吊膽地聽完了父皇的傾述,迴來後立刻找吳馳商量對策。
“你擔心個毛啊?還見人見屍,一場雨後,他連個灰都見不著!”
李弘冀道:“我擔心的是那道士,萬一被父皇找到了,此事豈不要敗露?”
“理想非常豐滿,可現實卻如此骨感,想抓住那道士?嗬嗬,還是洗洗睡吧!”
李弘冀又道:“那你說,那道士會不會主動找來將你我供出呢?”
吳馳禁不住倒吸了口冷氣。
這一點,確是他所忽略了的。
那牛奔,三番兩次害他不成,狗急跳牆,出此下策,要不了吳馳的性命卻也能給吳馳添點麻煩。
這種事,還真是說不準。
但,轉念又一想。
三日前,在南閩前線上,又是爆音彈又是催淚彈,玩得如此之嗨不說,還收獲了一萬多點的天庭粉絲值。其中一部分是節目組的獎勵,而另一部分則是打賞。
有打賞,就說明洪波為這場大戲開設了直播平台,洪波敢開設直播平台就說明他已經擺平了牛奔。
邏輯通暢,結論可信!
吳馳立馬有了底氣,道:“那道士不過是齊王找來的幫兇,齊王落敗,沒人付錢,那道士吃飽了撐的要來告狀?還有,你沒注意到那些怪獸也不見了影蹤了麽!放心吧,吳王,這件事隻有咱們兩個清楚明白,你不會說,我也不會講,因為事情一旦敗露,咱們倆誰都難逃一死。”
李弘冀安心了許多。
吳馳又道:“吳王啊,對你而言,當下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自然二字,齊王與你不合,天下盡知,故而,這首先被懷疑的人必然是你,所以,你一定要拿出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的心態來。其次,齊王失蹤,對你最為有利,故而從理論上講,你當竊喜才是,然而,你胸懷寬闊,心係國家社稷,齊王失蹤,對大唐不利,所以,你又該悲憂才對。”
李弘冀不禁插話,道:“如此複雜,怎好拿捏?”
吳馳嗬嗬一笑,靠過身去,附在李弘冀耳邊輕聲說了八個字:“戰場負傷,閉門修養。”
傷是現成的。
怪獸肆虐,為了逃命,難免是連滾帶爬,這一身的摔傷擦傷痕跡未消,以此為理由閉門不出,誰能多言?
李弘冀會心一笑,迴道:“此計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