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的蓋頭和衣裙淩亂的被扔在地上,令人血脈噴張的聲音直至夜半才漸漸消失,薑成舒蘭的躺在床榻上,看著嶽珊有些扭捏的將沾了血的白布小心翼翼的收起,不免有些莞爾,雖然已經超凡,但很多凡人的習慣依舊被保留下來。
嶽珊看著薑成欣賞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些羞澀的鑽迴了被窩,小腦袋所在被窩裏,不敢出來,尤其是想到之前的放浪形骸,便感覺猶如置身火爐一般,渾身上下無一處不燙。
“睡吧!”薑成伸手,攬住那粉雕玉琢的身體,眼中帶著幾分寵溺和意外。
很快,輕微的鼾聲自被窩中響起,薑成卻是靠在床沿上,目光中閃爍著幾分難言的深邃。
他沒想到,這件事不但是嶽珊的心結,同樣也是自己的心結,在完全占據的那一刻,他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已經達到空明巔峰的靈魂境界,竟然在這一刻突破了。
渡劫境的靈魂境界,這已經觸及到凡人的巔峰了,隻要他願意,靈氣充沛的情況下,他有信心在百年內將修為攀升至渡劫境。
聽起來似乎很長,但就算才華橫溢的修士,要從洞虛境跨越空冥境一個大境界達到渡劫境,千年能夠達到都算得上是天才了。
不過薑成並未急於提升修為,他體內如今隨著她的不斷參悟五行陰陽以及雷法,正在發生著奇妙的變化,他所創的功法也在進行著一輪衍變,當這衍變完成的時候,他的修為會獲得一次躍遷,哪怕經過無數次推演,他也無法推算出自己所創這部功法的終點在何方。
而除此之外,這世間已非百年前三朝鼎立的時代,隨著大昆晉朝,天外來客的出現,強者蜂擁而至。
那些天外強者之所以一直不對大昆朝出手,反而選擇埋頭種田的方式來發展,固然有這星球經上古大戰後,人類凋零的原因在,但更多的,恐怕也是礙於天道以及氣運的敵視。
作為外來者,肯定會受到這顆星球天道的排斥,這也是為何這些年來,修行環境越加完善的,追上甚至超越古籍中記載的上古時期的修煉環境,天道恐怕是希望本土生靈中,能夠出現足矣將外敵趕出去的強者,方才會如此大方。
但槍打出頭鳥,如今大昆朝最強的,也不過是趙顯,借助一國氣運,這些年來修為突飛猛進,已然邁入空冥初期,但這還在那些天外來客的容忍範圍之內,但一旦達到渡劫境,趙顯恐怕會受到針對,達到渡劫境之後,以大昆朝如今的氣運,足以讓趙顯發揮出超越大成境的恐怖威勢,這恐怕絕非那些人願意看到的。
所以,薑成就算現在有能力達到渡劫境,也需要藏鋒!
隻是以趙顯如今的心性,薑成擔心趙顯屆時無法扛起這麵大旗啊!
……
時光如流水,對修真者而言,更是如此。
薑成的婚宴雖然熱鬧,但時間久了,自然也就漸漸沒人再灌注了,畢竟對於朝中百官而言,眼下更多的還是盡可能提升修為。
天地靈氣複蘇,強者不斷湧現,許多人覺得要保住自己如今的超然地位,必須在實力上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才能不被淘汰,就如幾十年前,雖然天下高手不多,元嬰境便是天下至強,不像現在這樣,天地靈氣大增,哪怕沒有靈石等修真資源,隻要有部差不多的功法,一些偏僻的山旮旯裏都有可能蹦出來一個金丹。
而功法……最近這數十年來,有人在民間不斷地散播修行功法,官府想禁,卻如何禁得住?
“陛下,所謂堵不如疏,臣以為這種事越禁,隻會引起民間反彈,何況如今已經難以禁止,倒不如收為己用,擇其精銳添補我朝空缺,臣聽聞,這民間之中也是藏龍臥虎,若能將這些民間人才盡數收歸朝廷,何愁我朝國力不盛?”紫微宮中,薑成將最近的情報匯總過來,眉頭深皺,自己這些年不問朝政,沒想到竟然出現這種事。
“太尉此言差矣!”袁邱上前一步,躬身道:“朝中官爵就這麽多,若從民間征募新的官員,太尉又將這滿朝文武置於何處?”
這也是修真王朝的問題所在,修真者壽命悠久,尤其是如今天地複蘇,修行者壽元自然隨著境界的提升而不斷增長,如今的朝堂,在薑成看來,已經如同一潭死水一般,而在這潭死水之下,卻是越漸洶湧,隨時可能爆發的火山,因為如今民間所掌握的力量越來越大,若不能給出一條上升渠道,那爆發內亂將是遲早的事情。
“能者上,庸者下!”薑成看向袁邱道:“這朝堂之上,手握天下民生命脈,自該由最優秀者來掌管和決斷,同時也算是給朝中百官一個警鍾!”
袁邱微笑道:“那不知太尉所言,誰為庸者?”
“可通過選拔,由陛下以及朝中德高望重之士評判,可對民間開設恩科!納天下之才入朝!”薑成淡然道。
“但太尉可曾想過,若依太尉之法,對外征戰將不可避免?”袁邱看向薑成,沉聲說道,眼下的大昆朝,缺人才,卻也最不缺人才,畢竟民間的人才還局限在金丹這個層次,以現在的局勢來看,是屬於低端人才了,大量的低端人才入朝,朝廷卻又給不出那許多官位,恐怕就隻能對外擴張了。
“如此,總比爆發內亂好吧。”薑成看向袁邱道。
“太尉此言,未免太過悲觀了。”趙顯連忙開口道:“此法太過激進,而且也太過極端,我朝如今正處在休養生息之際,太尉不是也說過,那些天外勢力如今根底不明,莫要輕易與之正麵衝突?”
薑成點點頭,看向趙顯道:“那便隻有一途可息民怨了。”
“哦?”趙顯聞言,微笑道:“太尉請說。”
袁邱卻是心中一跳,他很清楚,薑成之前所說的那些,實現的可能性很低,薑成接下來所說的,恐怕才是他真正的訴求。
“興百家!不再獨尊儒術!”薑成看向趙顯道:“當年先帝定下國策,以儒家為主,為的是天下太平,但眼下,陛下請看這天下,儒家學子太多,朝中根本無法接納,自然會令這天下儒家心生對朝廷的不滿,然而在儒家之前,這天下學派多如繁星,機關、數術、陣法、農家、名家、法家、陰陽家、商家等等諸多學派,這些學派並非一味以功名為主,如機關、農、商,更貼近民生,也能助長國力,若這百家能興盛,則如今朝中人滿為患之狀自然能解,更能提升我朝國力,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
當年趙寅一統天下之後,梳理天下,便如大康朝那般,開始大興儒術,儒家並未因為康朝的覆滅而沒落,反而地位越發崇高。
不過當初四海僅餘大昆朝一朝,儒家確有安邦定國之效,而且朝中勢力,儒家也占了七成,薑成也不好去抨擊。
但眼下,儒家在大興之後,開始野蠻發展,到如今,已經到了人才多的往他朝跑的地步了,這個時候,就該開始遏製儒家了。
袁邱聞言,眼中閃過一抹冷芒,對著趙顯道:“陛下不可,興儒,乃是先帝所立之國策,如今我朝四海升平,正是儒家之功,似太尉這般說法,恐怕會令天下百姓離心!”
“四海升平?”薑成看向袁邱,微笑道:“東海海族年年來犯,南疆、北方、西垂從未有一刻停止征戰,我大昆朝每年有上萬將士隕落在與四方敵寇征戰的沙場之上,國內,如今也是宵小橫行,地方官吏毫無作為,隻能任其囂張,不知司空所言四海升平,究竟是從何處看出來的。”
薑成沒有理會袁邱,扭頭看向趙顯道:“陛下,當年先帝推崇儒教,是因為我大昆朝一統天下,周邊已無敵手,但今時不同往日,北邊獴族已然立朝,南疆諸國、西垂諸國這些年亦有立朝之兆,已不是我大昆朝一家獨大之時,此刻再奉行儒家之說,諸位臣公可曾想過,那大康朝因儒而衰,因儒而亡?”
“大康之敗,在於其君昏庸,奸佞當道,我大昆朝威服海內,那康朝焉能與我大昆相比?”鎮海王站出來,朗聲笑道:“太尉所言,雖然也是為我大昆朝所慮,但也有些危言聳聽了,我大昆朝如今人才輩出,國運昌盛,一亡國之朝豈能與我大昆相提並論。”
趙顯有些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這朝政非他所長,兩邊說法,似乎都有道理,但要他抉擇,一時間卻是拿不出主意,隻能笑道:“三位愛卿不必再爭,此事容後再議,眼下,還是商議一下那獴族立朝之事吧。”
薑成聞言,深深地看了趙寅一眼,微微一禮,退入班列,不再多言,趙顯,雖修煉天賦極佳,但若論及權謀以及氣魄,卻是遠遜於趙寅,再說也是無用。
嶽珊看著薑成欣賞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些羞澀的鑽迴了被窩,小腦袋所在被窩裏,不敢出來,尤其是想到之前的放浪形骸,便感覺猶如置身火爐一般,渾身上下無一處不燙。
“睡吧!”薑成伸手,攬住那粉雕玉琢的身體,眼中帶著幾分寵溺和意外。
很快,輕微的鼾聲自被窩中響起,薑成卻是靠在床沿上,目光中閃爍著幾分難言的深邃。
他沒想到,這件事不但是嶽珊的心結,同樣也是自己的心結,在完全占據的那一刻,他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已經達到空明巔峰的靈魂境界,竟然在這一刻突破了。
渡劫境的靈魂境界,這已經觸及到凡人的巔峰了,隻要他願意,靈氣充沛的情況下,他有信心在百年內將修為攀升至渡劫境。
聽起來似乎很長,但就算才華橫溢的修士,要從洞虛境跨越空冥境一個大境界達到渡劫境,千年能夠達到都算得上是天才了。
不過薑成並未急於提升修為,他體內如今隨著她的不斷參悟五行陰陽以及雷法,正在發生著奇妙的變化,他所創的功法也在進行著一輪衍變,當這衍變完成的時候,他的修為會獲得一次躍遷,哪怕經過無數次推演,他也無法推算出自己所創這部功法的終點在何方。
而除此之外,這世間已非百年前三朝鼎立的時代,隨著大昆晉朝,天外來客的出現,強者蜂擁而至。
那些天外強者之所以一直不對大昆朝出手,反而選擇埋頭種田的方式來發展,固然有這星球經上古大戰後,人類凋零的原因在,但更多的,恐怕也是礙於天道以及氣運的敵視。
作為外來者,肯定會受到這顆星球天道的排斥,這也是為何這些年來,修行環境越加完善的,追上甚至超越古籍中記載的上古時期的修煉環境,天道恐怕是希望本土生靈中,能夠出現足矣將外敵趕出去的強者,方才會如此大方。
但槍打出頭鳥,如今大昆朝最強的,也不過是趙顯,借助一國氣運,這些年來修為突飛猛進,已然邁入空冥初期,但這還在那些天外來客的容忍範圍之內,但一旦達到渡劫境,趙顯恐怕會受到針對,達到渡劫境之後,以大昆朝如今的氣運,足以讓趙顯發揮出超越大成境的恐怖威勢,這恐怕絕非那些人願意看到的。
所以,薑成就算現在有能力達到渡劫境,也需要藏鋒!
隻是以趙顯如今的心性,薑成擔心趙顯屆時無法扛起這麵大旗啊!
……
時光如流水,對修真者而言,更是如此。
薑成的婚宴雖然熱鬧,但時間久了,自然也就漸漸沒人再灌注了,畢竟對於朝中百官而言,眼下更多的還是盡可能提升修為。
天地靈氣複蘇,強者不斷湧現,許多人覺得要保住自己如今的超然地位,必須在實力上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才能不被淘汰,就如幾十年前,雖然天下高手不多,元嬰境便是天下至強,不像現在這樣,天地靈氣大增,哪怕沒有靈石等修真資源,隻要有部差不多的功法,一些偏僻的山旮旯裏都有可能蹦出來一個金丹。
而功法……最近這數十年來,有人在民間不斷地散播修行功法,官府想禁,卻如何禁得住?
“陛下,所謂堵不如疏,臣以為這種事越禁,隻會引起民間反彈,何況如今已經難以禁止,倒不如收為己用,擇其精銳添補我朝空缺,臣聽聞,這民間之中也是藏龍臥虎,若能將這些民間人才盡數收歸朝廷,何愁我朝國力不盛?”紫微宮中,薑成將最近的情報匯總過來,眉頭深皺,自己這些年不問朝政,沒想到竟然出現這種事。
“太尉此言差矣!”袁邱上前一步,躬身道:“朝中官爵就這麽多,若從民間征募新的官員,太尉又將這滿朝文武置於何處?”
這也是修真王朝的問題所在,修真者壽命悠久,尤其是如今天地複蘇,修行者壽元自然隨著境界的提升而不斷增長,如今的朝堂,在薑成看來,已經如同一潭死水一般,而在這潭死水之下,卻是越漸洶湧,隨時可能爆發的火山,因為如今民間所掌握的力量越來越大,若不能給出一條上升渠道,那爆發內亂將是遲早的事情。
“能者上,庸者下!”薑成看向袁邱道:“這朝堂之上,手握天下民生命脈,自該由最優秀者來掌管和決斷,同時也算是給朝中百官一個警鍾!”
袁邱微笑道:“那不知太尉所言,誰為庸者?”
“可通過選拔,由陛下以及朝中德高望重之士評判,可對民間開設恩科!納天下之才入朝!”薑成淡然道。
“但太尉可曾想過,若依太尉之法,對外征戰將不可避免?”袁邱看向薑成,沉聲說道,眼下的大昆朝,缺人才,卻也最不缺人才,畢竟民間的人才還局限在金丹這個層次,以現在的局勢來看,是屬於低端人才了,大量的低端人才入朝,朝廷卻又給不出那許多官位,恐怕就隻能對外擴張了。
“如此,總比爆發內亂好吧。”薑成看向袁邱道。
“太尉此言,未免太過悲觀了。”趙顯連忙開口道:“此法太過激進,而且也太過極端,我朝如今正處在休養生息之際,太尉不是也說過,那些天外勢力如今根底不明,莫要輕易與之正麵衝突?”
薑成點點頭,看向趙顯道:“那便隻有一途可息民怨了。”
“哦?”趙顯聞言,微笑道:“太尉請說。”
袁邱卻是心中一跳,他很清楚,薑成之前所說的那些,實現的可能性很低,薑成接下來所說的,恐怕才是他真正的訴求。
“興百家!不再獨尊儒術!”薑成看向趙顯道:“當年先帝定下國策,以儒家為主,為的是天下太平,但眼下,陛下請看這天下,儒家學子太多,朝中根本無法接納,自然會令這天下儒家心生對朝廷的不滿,然而在儒家之前,這天下學派多如繁星,機關、數術、陣法、農家、名家、法家、陰陽家、商家等等諸多學派,這些學派並非一味以功名為主,如機關、農、商,更貼近民生,也能助長國力,若這百家能興盛,則如今朝中人滿為患之狀自然能解,更能提升我朝國力,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
當年趙寅一統天下之後,梳理天下,便如大康朝那般,開始大興儒術,儒家並未因為康朝的覆滅而沒落,反而地位越發崇高。
不過當初四海僅餘大昆朝一朝,儒家確有安邦定國之效,而且朝中勢力,儒家也占了七成,薑成也不好去抨擊。
但眼下,儒家在大興之後,開始野蠻發展,到如今,已經到了人才多的往他朝跑的地步了,這個時候,就該開始遏製儒家了。
袁邱聞言,眼中閃過一抹冷芒,對著趙顯道:“陛下不可,興儒,乃是先帝所立之國策,如今我朝四海升平,正是儒家之功,似太尉這般說法,恐怕會令天下百姓離心!”
“四海升平?”薑成看向袁邱,微笑道:“東海海族年年來犯,南疆、北方、西垂從未有一刻停止征戰,我大昆朝每年有上萬將士隕落在與四方敵寇征戰的沙場之上,國內,如今也是宵小橫行,地方官吏毫無作為,隻能任其囂張,不知司空所言四海升平,究竟是從何處看出來的。”
薑成沒有理會袁邱,扭頭看向趙顯道:“陛下,當年先帝推崇儒教,是因為我大昆朝一統天下,周邊已無敵手,但今時不同往日,北邊獴族已然立朝,南疆諸國、西垂諸國這些年亦有立朝之兆,已不是我大昆朝一家獨大之時,此刻再奉行儒家之說,諸位臣公可曾想過,那大康朝因儒而衰,因儒而亡?”
“大康之敗,在於其君昏庸,奸佞當道,我大昆朝威服海內,那康朝焉能與我大昆相比?”鎮海王站出來,朗聲笑道:“太尉所言,雖然也是為我大昆朝所慮,但也有些危言聳聽了,我大昆朝如今人才輩出,國運昌盛,一亡國之朝豈能與我大昆相提並論。”
趙顯有些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這朝政非他所長,兩邊說法,似乎都有道理,但要他抉擇,一時間卻是拿不出主意,隻能笑道:“三位愛卿不必再爭,此事容後再議,眼下,還是商議一下那獴族立朝之事吧。”
薑成聞言,深深地看了趙寅一眼,微微一禮,退入班列,不再多言,趙顯,雖修煉天賦極佳,但若論及權謀以及氣魄,卻是遠遜於趙寅,再說也是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