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淩公主的駙馬(12)(不如造反吧(二合一)...)
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 作者:糖中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啟xx們有的有本事,有的沒本事。
但這麽多啟xx占據各方,長眼睛的都看出來鳳國要涼。
但各地加上百姓都這麽認為了,京城那邊卻還一門心思的覺得他們還行。
畢竟鳳國一代代下來,一直都是國家富強百姓安康。
突然到了這一代,以令人想象不到的飛快速度衰弱,皇帝怎麽也接受不了。
此刻他倒是不再想著去壓製那些暴民了,而是為了安撫住四處作亂的叛軍,下了罪己詔,斬了逼他們造反的狗官,再推出去幾個高官擋槍。
總之就是錯的是他們不是朕,朕最大的錯就是人太好了誤信了這些欺君罔上的狗官。
然而這些話要是放在剛開始的時候也許還能管用,到了如今,曾經被欺壓的百姓們自己掌握了權勢。
你輕飄飄幾句話就讓他們放下?
怎麽可能。
倒是有個沒什麽本事的啟xx心動了,派人去和朝廷談判。
說你要我們歸順也行,給個官位。
皇帝那邊答應的很痛快,這位沒什麽本事,前半輩子也隻是個老農民的啟xx就高高興興歸順了。
結果,朝廷那邊不做人。
雖然真的給了官,可這位是靠運氣才當上叛軍頭子,本身就是一大字不識的農民,這種造反上位的皇帝肯定不敢把人放在外麵,於是就留在了京城裏。
京城那是什麽地方。
說句誇張的,隨便砸個磚頭下去,砸中的那個人九成家裏有當官的。
大家的文化水平那是遠超其他城市的。
更別提朝堂之中了。
一群斯文的文人,會扯兩句成語的武官中,突然混進來一個兵書都不會看的文盲。
還不是有真本事,而是靠著造反出道。
其他同僚看得上他才怪。
上朝姿勢不對要被笑話,吃飯吧唧嘴要被說粗俗,自己的老妻到了女眷堆裏也是被那些女眷愚弄嘲諷。
再看從前跟在他手底下的兄弟們,之前雖然他們的啟xx屬於較弱的那種,但兄弟們自由慣了,大家幹什麽都是有商有量,一個地方住的不爽就換地方。
結果他是因為頭子身份做官了,底下的人卻都被打散編入到了各個軍隊中。
這裏要特地說明一下。
朝廷之所以連連敗退打不過叛軍,除了因為皇帝是個蠢貨主將腦子郵寶外,還有個重要原因。
朝廷的兵,裝備太差。
一開始是鳳國有個叫貪官的特產,一層層剝削下來,落到軍隊手裏的就沒多少了。
後來就純粹是窮了。
各地都跟篩子一樣,就算是貪官們看到情況不對不敢再貪,也還是沒多少錢糧。
理所當然的,這些叛軍日子並不好過。
吃的沒以前好,穿的都是破爛。
而且上官們還看不起他們,多有欺淩。
他們要還是以前那些老實巴交的農民,也就忍了。
可他們已經造反過了。
皇帝老兒自己低頭把他們招攬來的,現在又這麽作踐人。
大家一尋思一合計,不行啊,他們吃大虧了。
這哪裏是當官,根本就是吃苦受罪。
於是,這幾位又反了。
不過這次沒上次那麽順利了。
畢竟是京城,還是皇帝的大本營,而他們又被打散,要重新收編總要花費時間,還特別容易走漏風聲。
這些人還沒湊齊呢,就先被舉報了。
皇帝一聽,我都低頭讓你當官了,你居然還想反?
他這輩子都沒受過這麽大的委屈。
沒得說,全都拖出去砍頭!
這件事來的太快,朝中文武百官都還不知情呢,這幫子叛軍就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被處置了。
知道後,一些心思靈活的官心裏一下就涼了。
他知道,朝廷的懷柔政策直接完蛋了。
畢竟那些造反頭子們可不管這次事件是誰先引起來的。
他們隻會看到,前腳皇帝還說招安,大家都有官當。
後腳,人被騙到京城就被砍了。
什麽?你說是他們又造反了?
你要是對他們好,他們會造反嗎?
這些大官心裏黑心的很,說一套做一套,誰信誰傻子。
消息一傳出去,原本還有點蠢蠢欲動的叛軍們立刻竄的比兔子還快。
皇帝這一番操作下來,不少官已經在考慮病退了。
眼看著鳳國扛不住了,他們可不想跟著這傻子皇帝一起共存亡。
關鍵,八成也是個亡。
皇帝也沒對他們好到哪裏去,平時窒息操作一大堆,他們幹嘛要陪著他一起死。
而且看軍隊那個樣子,那些將士飯都吃不飽,武器都拿不動,靠什麽去應對叛軍?
並不是每個主將都會紀長澤這種花式摟錢的。
而且紀長澤還特別精打細算。
誰都知道啟星軍仁善,不像是其他叛軍那邊,連老人孩子都收留,這麽多張嘴,那得多少口糧啊。
其他叛軍倒是想要效仿,但他們沒多餘糧食。
給軍隊吃就已經要不太夠了,還給那些不上戰場的老人孩子,除了啟星軍這有錢又冤大頭的主,誰做的出來。
但紀長澤,他還真不是冤大頭。
誰說老人小孩不能幹活了。
在別的叛軍四處征戰的時候,紀長澤專門挑那些人少但地多的城市駐紮,別人的軍隊是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在打仗,他的軍隊隔三差五下地。
入啟星軍之前大家都是農民出身,下地那還不是輕輕鬆鬆。
而且種出來的糧食他們的家人可也有份。
老人們就曬穀子,指點年輕人種地,有那些不願意空閑的就自己編製一些東西擺出來賣。
紀長澤他們拖家帶口的,自然有駐地。
一些婦人留守家中,吃飽喝足,也想布置布置家裏,慢慢的,軍中集市就興盛起來了。
集市興盛等於錢幣流通,於是比起其他軍隊,紀長澤又有了一個優越點。
如今天下大亂,就算是大家還用錢幣交易,但那些認死理的士兵們可未必願意。
他們又不像是啟星軍那樣,家人可以接到軍隊後方由上麵照顧,後顧無憂不缺吃穿。
比起軍隊發的銀子,他們更想要糧食衣物。
畢竟隨著天下越來越亂,你捏著銀子背後無人未必能買到想要的東西,隻有吃的用的才算是硬通貨。
所以這些軍隊的壓力就更大。
銀子花銷目前在那些還沒亂起來的城市裏還是很好使的。
但這些話,那些兵將不認。
他們就知道自己老家已經亂了,銀兩不好使,他們可以不要銀子,但糧食什麽的得給。
於是,有地的紀長澤非常善良的伸出了友誼之手。
“真是可憐啊,雖然大家是競爭關係,但是我也不忍心看到他們的妻兒老小在老家忍饑挨餓,我就賣糧食你們吧。”
“什麽?貴了三倍喪良心?天啊,你們看看鳳國情況再說這句話好不好?如今糧食就是這個價,我隻不過微調了一下而已,不喜歡你可以不買啊。”
“就是可惜了,你們手底下的將士們應該挺失望跟了你的,連基本口糧都不能保證的主將,嘖嘖嘖,二狗啊,我們的傳單可以發一發了,就說歡迎大家加入啟星軍。”
始終跟在紀長澤身後的青年又開始寫日記了。
“x年x月xx日,某某軍缺糧,將士無米可下糧,求上門來,公子不忍,隨點頭同意,公子仁心,天地可鑒。”
某某軍來買糧的人:“我還在呢……”
青年繼續奮筆疾書:
“某某軍……你叫什麽?”
那人:“……周大壯。”
青年看他一眼,再次詭異的沉默幾秒後,繼續埋頭寫:
“某某軍周某,感激涕零,直言心中感激無法言表。”
周大壯:“……等等等等,誰感激涕零了?你們不要亂寫啊,我分明是正在講價好不好?”
紀長澤攤手:“在我這裏買東西就是要感激涕零,你不感激,那我不賣你。”
“啊,如果你們願意五倍價格買的話,我還是可以委屈點賣給你們的。”
周大壯:“……”
他硬是被這話噎的半天都沒能迴應。
最終,還是隻得捏著鼻子認了“感激涕零”。
農民出身的他一路上迴去都在罵罵咧咧,覺得這啟星軍簡直有病。
造反靠的是武器和人數,就他們,一天天,竟幹一些救援救災的事,幹了之後就立刻大張旗鼓的宣揚出去。
有什麽用。
這些好名聲又不能換飯吃。
就算是全鳳國的人都說啟星軍好話,難不成他們還能啟星軍一路過就立刻拜服嗎?
紀長澤要是知道他在想什麽,肯定要迴一句。
誒!你還真別說。
還真能!
如今啟星軍出行,到了新的城市,有時候還不等他們開始上前講話呢,裏麵的百姓就已經高高興興的把城門打開了。
誰也不願意死。
如今朝廷自己都自顧不暇,哪裏還顧得上他們,劫匪肆虐,災禍橫行。
百姓們日子不好過,聽聞啟星軍駐紮的城市都會被接管,每個被納入自己人的百姓至少能吃飽穿暖。
一個個都把這當成最大活路來看。
其他叛軍管不住自己手下,打下城市之後燒殺搶劫少不了,那些百姓自然與鳳國站在一起反抗。
啟星軍不光不去肆虐,還給他們發糧食,庇佑他們,因為啟星軍素來有到了新地方先殺劫匪強盜的習慣,他們占據的城市絕對的安全。
畢竟剛占下,方圓十裏的強盜就火速搬家了。
啟星軍有病的。
圍城,他們要殺強盜示威。
城打下來了,他們要殺強盜慶祝。
逢年過節,其他叛軍都是好吃好喝,啟星軍先去肆虐一波周圍的強盜,確定掃蕩幹淨了,再接著好吃好喝。
因為啟星軍該死的有個詞叫,年前業績。
他們相信越是逢年過節,就越是要提高警惕,免得強盜們趁這個時候來搗亂。
所以與其被強盜們毀掉過節,還不如他們先下手為強。
隻要所有強盜都被剿滅,那他們不就安全了嗎?
強盜們:……
總之,百姓們不懂天下大勢,但他們知道跟著誰安全。
啟星軍的名聲一放出去,立刻就能有無數人來投。
而啟星軍駐紮到哪個城市,那些亂時還兢兢業業不忘記賺錢的商人們就立刻跟著來做生意。
大家都習慣了。
啟星軍對商業很友好,而且他們熱衷打強盜,隻要跟著啟星軍的路線走,絕對不用擔心遇到強盜。
就算後來又再占地盤的強盜出來搞事,被啟星軍發現了,他們還會特地派人迴來重新清繳。
據說是因為不想別人以為他們啟星軍清繳能力不行。
強盜們:……
到了後期,紀長澤已經不需要再安排各種掙錢了。
他之前鋪的路已成,隻要穩步前進,自然有無數商人來捧著送錢,而且他們送完了錢,還要感謝啟星軍。
紀長澤快樂的達成了鹹魚成就。
他覺得,自己還沒打下皇位,就已經可以退休了。
沒辦法,手底下的人太強。
啟星軍大勢已成,不再像是之前那樣慢慢發育,而是猛虎下山一般的猛衝起來。
其他叛軍:……這麽突然的嗎?
他們已經習慣了啟星軍佛係日常,每天就是做做好事扶老奶奶過馬路。
要不就是掙錢,種田。
怎麽一下子這麽有進取心了。
關鍵是,他們不光有進取心,還真特麽的進取到了。
到了這個時候,競爭者們才後知後覺的打聽:
“啟星軍的首領是誰?”
“不知道啊。”
“名字都沒有?”
“沒傳出來過。”
大家多多少少有點懵逼了。
之前啟星軍佛係混日子的時候,沒叛軍把他們當成競爭對手,畢竟啟星軍雖然人多,武器也好,但他們沉迷種田。
看著就是一副被逼反了的老農民樣。
這種叛軍也有不少,他們造反,把官兵打跑,不是為了稱王稱霸,就是為了能安心種田。
態度也都擺的很佛係。
你們隨便打,最後誰贏了我們跟誰。
再加上他們也能提供糧食,對著其他叛軍也沒排斥,大家都默認啟星軍就是上麵那種了。
怎麽突然一下,你個輔助站到c位了???
紀長澤才不管別的叛軍怎麽想。
如今已經過去三年了。
他老老實實裝老實人,容易嗎?!
不過這也沒辦法。
畢竟雖然還沒打下天下,但在紀長澤眼裏,這些都是他的子民了。
既然是他的人他的城池他的錢他的糧食,那當然要好好嗬護了。
所以步調也隻能放慢一點了。
不然等到打下天下,重新建設又要頭大。
至於其他叛軍?
問題不大。
紀長澤收迴了自己給那些叛軍的糧食供應。
他的“輔助”名聲可不是隨隨便便出現的。
紀長澤打下來的田地數不勝數,他領地裏的,不管將士還是普通百姓,都很勤快種田。
他能供應的糧食數量,那絕對是個龐大的數目了。
雖然啟星軍要價貴,但他們來者不拒啊。
隻要你有錢,買多少都行。
要不是紀長澤在後麵撐著,這些叛軍怎麽可能糧食一直夠吃。
紀長澤一收迴糧食供應,大家都抓瞎了。
以前,外麵的百姓們說紀長澤人好,自己糧食夠吃,還分給別人。
叛軍頭子們罵紀長澤奸商,趁著這個時候漲價。
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如果不是紀長澤,他們手底下人肯定是要挨餓的。
雖然外麵把啟星軍的首領吹成什麽天下第一大善人聽到人牙酸,但他們吃人家的,倒是也沒資格說些什麽。
雖然很想罵“你家善人賣糧賣三倍啊!”但這世道就這樣,有的是地方拿著錢都買不到糧食,紀長澤願意賣,那就是他人好。
而如今,天下第一善人不賣糧食了。
他說:“誒呀,真是不好意思,我這邊打起來了,打下來的城市太多,要養的人也多了,不能再供給外人,你們可以理解的吧?”
啟xx們:……
無論這幾年,他們如何如何勢如破竹,如何如何氣勢大增,此刻都歇菜了。
民以食為天。
天都被搬走了,他們還能怎麽辦。
打啟星軍?
那一個個吃的身強體壯的,人數多不說,每天下地身上都是腱子肉,而且啟星軍一直在收銅錢,得到的銅融化做成了銅製武器。
在冷兵器時代,紀長澤這一出著實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叛軍們隻能眼睜睜看著他一路往上打。
眼看著皇位就要與他們擦肩而過。
他們甘心嗎?
不甘心啊!
不甘心,自然是要做些大事了!!
一個聰明的叛軍頭子,直接就幹了一件讓其他叛軍下巴掉地的大事。
他跑紀長澤跟前,投誠了。
說是,坐不上皇位,有個從龍之功也行啊。
反正打不過,那還不如加入。
其他叛軍們:……
這人真是沒出息,沒骨氣。
一邊罵著,他們也一邊投誠了。
還是那句話,大家都是普通人出身,比起權勢,他們沒權貴子弟那麽多的尊嚴心。
若是有機會稱帝,誰不願意?
可這不是沒機會嗎?
既然如此,混個官也不錯。
要是換成別人,可能還要遲疑一下。
但紀長澤照單全收。
之前離得遠他都能遠程操作一番,讓這幫人成了他的錢袋子外加保險庫。
現在都到了他跟前了,這幫農民出身的大老粗們可玩不過他。
到如今,紀長澤的親信才明白為什麽他們公子這三年裏,對著這些叛軍格外的好。
又是給糧,又是給布料的,雖然是要他們花錢買的,但亂世裏,錢哪有這些東西重要。
敢情他從一開始就把這些人看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都是自己人,當然要養的好好的了。
就好像打天下。
紀長澤就比別人格外的溫柔。
都是他的東西,他當然要小心嗬護。
隨著叛軍們的陸續投誠,唯一阻擋的阻礙都化為自身勢力,再也沒人能阻擋啟星軍了。
京城中的氣氛也越來越慌張。
百姓們還好。
啟星軍不動百姓,這點如今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們隻要安安靜靜的待在屋裏,就能保障安全。
朝中大臣們才叫一個慌張。
陸陸續續開始有人出城避難,值得讓人咂舌的是,公主的駙馬們全家離開京城避難,居然大部分沒打算帶公主。
畢竟啟星軍對百姓再好,對著本朝的皇室可不會這麽仁慈。
這個時候不跑,那不是等著被連累清算嗎?
除了八駙馬,發現情況不對後,他立刻去找八公主,打算收拾東西趕緊走。
結果,八公主被叫進宮了。
準確的說不光是她,所有有名有姓的公主,宗室,全都被強製帶進了宮。
皇帝也知道大勢已去了,可其他人都能跑,就他跑不了,他在京城還能抵擋一下,出去了外麵可都是啟星軍的地盤。
他不能跑,自然也不會讓其他人丟下他走。
公主們惶然不已,她們本來是想著逃命的,可駙馬沒帶上她們,正震驚的打算自己走,就被帶到宮中了。
這才知道,父皇打算帶她們一起走。
皇帝已經在安排後事了。
“叛軍不會允許皇室血脈留存,反正你們也要死,還不如我們一家子死在一起。”
公主們看著緊閉的房門,一個個哭的梨花帶雨。
她們隻是公主,按理說構不成威脅,若是她們跑了,新皇也不會太追究。
可唯一的生路,居然被她們的父皇親自斬斷。
皇帝其實心底還是有點別的想法的。
叛軍們都是泥腿子。
之前天晝國的成功經驗給了他啟發。
他的公主們一個個養的花容月貌,尊貴無比,也許叛軍頭子能看上她們呢。
若是如此,說不定他的性命還能保住。
而且他還有後宮佳麗眾多,全都是美人。
隻要叛軍願意放過他,他可以把這些雙手奉上。
這麽想著,皇帝讓人將妃子們也關在了屋內。
這一屋子的鶯鶯燕燕,就不相信叛軍不心動。
一個夜晚,紀長澤帶人入城。
這次還是遭遇了抵抗的,不過他人多,法子也多,最後還是輕鬆入城,一路朝著皇宮而去。
打到宣華店的時候,沒多費勁就將局勢完全控製住了。
楊妃縮在角落裏,臉上滿是茫然。
她費盡心思的趕走了八公主,按理說,王采女和八公主無法再和她作對,她應該順順利利才對啊。
怎麽,怎麽就鳳國沒了呢。
外麵傳來騷亂聲。
門被暴力破開,妃子們全都尖叫起來,踹開門的將士齜牙咧嘴的捂住耳朵,大聲朝著外麵喊:
“主君,這裏麵都是那個狗皇子的妃子。”
“他剛說都送給您,嘖,這狗皇帝心思挺毒啊,居然想要讓主君您如此操勞。”
紀長澤一腳踹他屁股上:“閉上你的嘴吧!把門搬開,我要找人。”
門被搬開了,無數穿著鎧甲的人陸續而入,嚇得妃子們一個個花容失色,紛紛開始往後縮。
紀長澤一眼看到了楊妃,讓人把她抓來,想打聽一下自己嶽母在哪,他安排了人保護王采女和留在京城不知情的叔叔嬸嬸,叔叔嬸嬸那邊還好,百姓沒受影響,沒想到皇帝把所有妃子都集中到這片宮殿了。
這麽多人在這,一時間紀長澤還真找不出來。
楊妃還以為他們看上了自己,嚇得驚叫:
“不要抓我!不要抓我!!你們抓她們!!她們都比我年輕!比我好看!!”
她死扯住一個美婦人,一個勁的朝著紀長澤他們這邊推。
美婦人一抬頭,紀長澤驚喜了。
“嶽母?”
王采女看到是他,也驚了。
楊妃跟著愣住。
她抬頭,看看王采女,又看看明顯為首裝扮的紀長澤。
王采女:“你,你怎麽在這??”
紀長澤連忙扶住她:“我造反呢。”
“剛造反完,一會登基。”
楊妃:“……”
她腦海裏想到算命師傅說的話。
“你這個宿敵若是生女,那可是有皇後命的,這樣,你給我五百兩銀子,我給你做法,把她皇後命格改了。”
楊妃眼睛一翻,暈厥過去的最後一個想法是。
早知道,當初借錢也要借到那五百兩銀子了!!!
但這麽多啟xx占據各方,長眼睛的都看出來鳳國要涼。
但各地加上百姓都這麽認為了,京城那邊卻還一門心思的覺得他們還行。
畢竟鳳國一代代下來,一直都是國家富強百姓安康。
突然到了這一代,以令人想象不到的飛快速度衰弱,皇帝怎麽也接受不了。
此刻他倒是不再想著去壓製那些暴民了,而是為了安撫住四處作亂的叛軍,下了罪己詔,斬了逼他們造反的狗官,再推出去幾個高官擋槍。
總之就是錯的是他們不是朕,朕最大的錯就是人太好了誤信了這些欺君罔上的狗官。
然而這些話要是放在剛開始的時候也許還能管用,到了如今,曾經被欺壓的百姓們自己掌握了權勢。
你輕飄飄幾句話就讓他們放下?
怎麽可能。
倒是有個沒什麽本事的啟xx心動了,派人去和朝廷談判。
說你要我們歸順也行,給個官位。
皇帝那邊答應的很痛快,這位沒什麽本事,前半輩子也隻是個老農民的啟xx就高高興興歸順了。
結果,朝廷那邊不做人。
雖然真的給了官,可這位是靠運氣才當上叛軍頭子,本身就是一大字不識的農民,這種造反上位的皇帝肯定不敢把人放在外麵,於是就留在了京城裏。
京城那是什麽地方。
說句誇張的,隨便砸個磚頭下去,砸中的那個人九成家裏有當官的。
大家的文化水平那是遠超其他城市的。
更別提朝堂之中了。
一群斯文的文人,會扯兩句成語的武官中,突然混進來一個兵書都不會看的文盲。
還不是有真本事,而是靠著造反出道。
其他同僚看得上他才怪。
上朝姿勢不對要被笑話,吃飯吧唧嘴要被說粗俗,自己的老妻到了女眷堆裏也是被那些女眷愚弄嘲諷。
再看從前跟在他手底下的兄弟們,之前雖然他們的啟xx屬於較弱的那種,但兄弟們自由慣了,大家幹什麽都是有商有量,一個地方住的不爽就換地方。
結果他是因為頭子身份做官了,底下的人卻都被打散編入到了各個軍隊中。
這裏要特地說明一下。
朝廷之所以連連敗退打不過叛軍,除了因為皇帝是個蠢貨主將腦子郵寶外,還有個重要原因。
朝廷的兵,裝備太差。
一開始是鳳國有個叫貪官的特產,一層層剝削下來,落到軍隊手裏的就沒多少了。
後來就純粹是窮了。
各地都跟篩子一樣,就算是貪官們看到情況不對不敢再貪,也還是沒多少錢糧。
理所當然的,這些叛軍日子並不好過。
吃的沒以前好,穿的都是破爛。
而且上官們還看不起他們,多有欺淩。
他們要還是以前那些老實巴交的農民,也就忍了。
可他們已經造反過了。
皇帝老兒自己低頭把他們招攬來的,現在又這麽作踐人。
大家一尋思一合計,不行啊,他們吃大虧了。
這哪裏是當官,根本就是吃苦受罪。
於是,這幾位又反了。
不過這次沒上次那麽順利了。
畢竟是京城,還是皇帝的大本營,而他們又被打散,要重新收編總要花費時間,還特別容易走漏風聲。
這些人還沒湊齊呢,就先被舉報了。
皇帝一聽,我都低頭讓你當官了,你居然還想反?
他這輩子都沒受過這麽大的委屈。
沒得說,全都拖出去砍頭!
這件事來的太快,朝中文武百官都還不知情呢,這幫子叛軍就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被處置了。
知道後,一些心思靈活的官心裏一下就涼了。
他知道,朝廷的懷柔政策直接完蛋了。
畢竟那些造反頭子們可不管這次事件是誰先引起來的。
他們隻會看到,前腳皇帝還說招安,大家都有官當。
後腳,人被騙到京城就被砍了。
什麽?你說是他們又造反了?
你要是對他們好,他們會造反嗎?
這些大官心裏黑心的很,說一套做一套,誰信誰傻子。
消息一傳出去,原本還有點蠢蠢欲動的叛軍們立刻竄的比兔子還快。
皇帝這一番操作下來,不少官已經在考慮病退了。
眼看著鳳國扛不住了,他們可不想跟著這傻子皇帝一起共存亡。
關鍵,八成也是個亡。
皇帝也沒對他們好到哪裏去,平時窒息操作一大堆,他們幹嘛要陪著他一起死。
而且看軍隊那個樣子,那些將士飯都吃不飽,武器都拿不動,靠什麽去應對叛軍?
並不是每個主將都會紀長澤這種花式摟錢的。
而且紀長澤還特別精打細算。
誰都知道啟星軍仁善,不像是其他叛軍那邊,連老人孩子都收留,這麽多張嘴,那得多少口糧啊。
其他叛軍倒是想要效仿,但他們沒多餘糧食。
給軍隊吃就已經要不太夠了,還給那些不上戰場的老人孩子,除了啟星軍這有錢又冤大頭的主,誰做的出來。
但紀長澤,他還真不是冤大頭。
誰說老人小孩不能幹活了。
在別的叛軍四處征戰的時候,紀長澤專門挑那些人少但地多的城市駐紮,別人的軍隊是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在打仗,他的軍隊隔三差五下地。
入啟星軍之前大家都是農民出身,下地那還不是輕輕鬆鬆。
而且種出來的糧食他們的家人可也有份。
老人們就曬穀子,指點年輕人種地,有那些不願意空閑的就自己編製一些東西擺出來賣。
紀長澤他們拖家帶口的,自然有駐地。
一些婦人留守家中,吃飽喝足,也想布置布置家裏,慢慢的,軍中集市就興盛起來了。
集市興盛等於錢幣流通,於是比起其他軍隊,紀長澤又有了一個優越點。
如今天下大亂,就算是大家還用錢幣交易,但那些認死理的士兵們可未必願意。
他們又不像是啟星軍那樣,家人可以接到軍隊後方由上麵照顧,後顧無憂不缺吃穿。
比起軍隊發的銀子,他們更想要糧食衣物。
畢竟隨著天下越來越亂,你捏著銀子背後無人未必能買到想要的東西,隻有吃的用的才算是硬通貨。
所以這些軍隊的壓力就更大。
銀子花銷目前在那些還沒亂起來的城市裏還是很好使的。
但這些話,那些兵將不認。
他們就知道自己老家已經亂了,銀兩不好使,他們可以不要銀子,但糧食什麽的得給。
於是,有地的紀長澤非常善良的伸出了友誼之手。
“真是可憐啊,雖然大家是競爭關係,但是我也不忍心看到他們的妻兒老小在老家忍饑挨餓,我就賣糧食你們吧。”
“什麽?貴了三倍喪良心?天啊,你們看看鳳國情況再說這句話好不好?如今糧食就是這個價,我隻不過微調了一下而已,不喜歡你可以不買啊。”
“就是可惜了,你們手底下的將士們應該挺失望跟了你的,連基本口糧都不能保證的主將,嘖嘖嘖,二狗啊,我們的傳單可以發一發了,就說歡迎大家加入啟星軍。”
始終跟在紀長澤身後的青年又開始寫日記了。
“x年x月xx日,某某軍缺糧,將士無米可下糧,求上門來,公子不忍,隨點頭同意,公子仁心,天地可鑒。”
某某軍來買糧的人:“我還在呢……”
青年繼續奮筆疾書:
“某某軍……你叫什麽?”
那人:“……周大壯。”
青年看他一眼,再次詭異的沉默幾秒後,繼續埋頭寫:
“某某軍周某,感激涕零,直言心中感激無法言表。”
周大壯:“……等等等等,誰感激涕零了?你們不要亂寫啊,我分明是正在講價好不好?”
紀長澤攤手:“在我這裏買東西就是要感激涕零,你不感激,那我不賣你。”
“啊,如果你們願意五倍價格買的話,我還是可以委屈點賣給你們的。”
周大壯:“……”
他硬是被這話噎的半天都沒能迴應。
最終,還是隻得捏著鼻子認了“感激涕零”。
農民出身的他一路上迴去都在罵罵咧咧,覺得這啟星軍簡直有病。
造反靠的是武器和人數,就他們,一天天,竟幹一些救援救災的事,幹了之後就立刻大張旗鼓的宣揚出去。
有什麽用。
這些好名聲又不能換飯吃。
就算是全鳳國的人都說啟星軍好話,難不成他們還能啟星軍一路過就立刻拜服嗎?
紀長澤要是知道他在想什麽,肯定要迴一句。
誒!你還真別說。
還真能!
如今啟星軍出行,到了新的城市,有時候還不等他們開始上前講話呢,裏麵的百姓就已經高高興興的把城門打開了。
誰也不願意死。
如今朝廷自己都自顧不暇,哪裏還顧得上他們,劫匪肆虐,災禍橫行。
百姓們日子不好過,聽聞啟星軍駐紮的城市都會被接管,每個被納入自己人的百姓至少能吃飽穿暖。
一個個都把這當成最大活路來看。
其他叛軍管不住自己手下,打下城市之後燒殺搶劫少不了,那些百姓自然與鳳國站在一起反抗。
啟星軍不光不去肆虐,還給他們發糧食,庇佑他們,因為啟星軍素來有到了新地方先殺劫匪強盜的習慣,他們占據的城市絕對的安全。
畢竟剛占下,方圓十裏的強盜就火速搬家了。
啟星軍有病的。
圍城,他們要殺強盜示威。
城打下來了,他們要殺強盜慶祝。
逢年過節,其他叛軍都是好吃好喝,啟星軍先去肆虐一波周圍的強盜,確定掃蕩幹淨了,再接著好吃好喝。
因為啟星軍該死的有個詞叫,年前業績。
他們相信越是逢年過節,就越是要提高警惕,免得強盜們趁這個時候來搗亂。
所以與其被強盜們毀掉過節,還不如他們先下手為強。
隻要所有強盜都被剿滅,那他們不就安全了嗎?
強盜們:……
總之,百姓們不懂天下大勢,但他們知道跟著誰安全。
啟星軍的名聲一放出去,立刻就能有無數人來投。
而啟星軍駐紮到哪個城市,那些亂時還兢兢業業不忘記賺錢的商人們就立刻跟著來做生意。
大家都習慣了。
啟星軍對商業很友好,而且他們熱衷打強盜,隻要跟著啟星軍的路線走,絕對不用擔心遇到強盜。
就算後來又再占地盤的強盜出來搞事,被啟星軍發現了,他們還會特地派人迴來重新清繳。
據說是因為不想別人以為他們啟星軍清繳能力不行。
強盜們:……
到了後期,紀長澤已經不需要再安排各種掙錢了。
他之前鋪的路已成,隻要穩步前進,自然有無數商人來捧著送錢,而且他們送完了錢,還要感謝啟星軍。
紀長澤快樂的達成了鹹魚成就。
他覺得,自己還沒打下皇位,就已經可以退休了。
沒辦法,手底下的人太強。
啟星軍大勢已成,不再像是之前那樣慢慢發育,而是猛虎下山一般的猛衝起來。
其他叛軍:……這麽突然的嗎?
他們已經習慣了啟星軍佛係日常,每天就是做做好事扶老奶奶過馬路。
要不就是掙錢,種田。
怎麽一下子這麽有進取心了。
關鍵是,他們不光有進取心,還真特麽的進取到了。
到了這個時候,競爭者們才後知後覺的打聽:
“啟星軍的首領是誰?”
“不知道啊。”
“名字都沒有?”
“沒傳出來過。”
大家多多少少有點懵逼了。
之前啟星軍佛係混日子的時候,沒叛軍把他們當成競爭對手,畢竟啟星軍雖然人多,武器也好,但他們沉迷種田。
看著就是一副被逼反了的老農民樣。
這種叛軍也有不少,他們造反,把官兵打跑,不是為了稱王稱霸,就是為了能安心種田。
態度也都擺的很佛係。
你們隨便打,最後誰贏了我們跟誰。
再加上他們也能提供糧食,對著其他叛軍也沒排斥,大家都默認啟星軍就是上麵那種了。
怎麽突然一下,你個輔助站到c位了???
紀長澤才不管別的叛軍怎麽想。
如今已經過去三年了。
他老老實實裝老實人,容易嗎?!
不過這也沒辦法。
畢竟雖然還沒打下天下,但在紀長澤眼裏,這些都是他的子民了。
既然是他的人他的城池他的錢他的糧食,那當然要好好嗬護了。
所以步調也隻能放慢一點了。
不然等到打下天下,重新建設又要頭大。
至於其他叛軍?
問題不大。
紀長澤收迴了自己給那些叛軍的糧食供應。
他的“輔助”名聲可不是隨隨便便出現的。
紀長澤打下來的田地數不勝數,他領地裏的,不管將士還是普通百姓,都很勤快種田。
他能供應的糧食數量,那絕對是個龐大的數目了。
雖然啟星軍要價貴,但他們來者不拒啊。
隻要你有錢,買多少都行。
要不是紀長澤在後麵撐著,這些叛軍怎麽可能糧食一直夠吃。
紀長澤一收迴糧食供應,大家都抓瞎了。
以前,外麵的百姓們說紀長澤人好,自己糧食夠吃,還分給別人。
叛軍頭子們罵紀長澤奸商,趁著這個時候漲價。
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如果不是紀長澤,他們手底下人肯定是要挨餓的。
雖然外麵把啟星軍的首領吹成什麽天下第一大善人聽到人牙酸,但他們吃人家的,倒是也沒資格說些什麽。
雖然很想罵“你家善人賣糧賣三倍啊!”但這世道就這樣,有的是地方拿著錢都買不到糧食,紀長澤願意賣,那就是他人好。
而如今,天下第一善人不賣糧食了。
他說:“誒呀,真是不好意思,我這邊打起來了,打下來的城市太多,要養的人也多了,不能再供給外人,你們可以理解的吧?”
啟xx們:……
無論這幾年,他們如何如何勢如破竹,如何如何氣勢大增,此刻都歇菜了。
民以食為天。
天都被搬走了,他們還能怎麽辦。
打啟星軍?
那一個個吃的身強體壯的,人數多不說,每天下地身上都是腱子肉,而且啟星軍一直在收銅錢,得到的銅融化做成了銅製武器。
在冷兵器時代,紀長澤這一出著實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叛軍們隻能眼睜睜看著他一路往上打。
眼看著皇位就要與他們擦肩而過。
他們甘心嗎?
不甘心啊!
不甘心,自然是要做些大事了!!
一個聰明的叛軍頭子,直接就幹了一件讓其他叛軍下巴掉地的大事。
他跑紀長澤跟前,投誠了。
說是,坐不上皇位,有個從龍之功也行啊。
反正打不過,那還不如加入。
其他叛軍們:……
這人真是沒出息,沒骨氣。
一邊罵著,他們也一邊投誠了。
還是那句話,大家都是普通人出身,比起權勢,他們沒權貴子弟那麽多的尊嚴心。
若是有機會稱帝,誰不願意?
可這不是沒機會嗎?
既然如此,混個官也不錯。
要是換成別人,可能還要遲疑一下。
但紀長澤照單全收。
之前離得遠他都能遠程操作一番,讓這幫人成了他的錢袋子外加保險庫。
現在都到了他跟前了,這幫農民出身的大老粗們可玩不過他。
到如今,紀長澤的親信才明白為什麽他們公子這三年裏,對著這些叛軍格外的好。
又是給糧,又是給布料的,雖然是要他們花錢買的,但亂世裏,錢哪有這些東西重要。
敢情他從一開始就把這些人看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都是自己人,當然要養的好好的了。
就好像打天下。
紀長澤就比別人格外的溫柔。
都是他的東西,他當然要小心嗬護。
隨著叛軍們的陸續投誠,唯一阻擋的阻礙都化為自身勢力,再也沒人能阻擋啟星軍了。
京城中的氣氛也越來越慌張。
百姓們還好。
啟星軍不動百姓,這點如今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們隻要安安靜靜的待在屋裏,就能保障安全。
朝中大臣們才叫一個慌張。
陸陸續續開始有人出城避難,值得讓人咂舌的是,公主的駙馬們全家離開京城避難,居然大部分沒打算帶公主。
畢竟啟星軍對百姓再好,對著本朝的皇室可不會這麽仁慈。
這個時候不跑,那不是等著被連累清算嗎?
除了八駙馬,發現情況不對後,他立刻去找八公主,打算收拾東西趕緊走。
結果,八公主被叫進宮了。
準確的說不光是她,所有有名有姓的公主,宗室,全都被強製帶進了宮。
皇帝也知道大勢已去了,可其他人都能跑,就他跑不了,他在京城還能抵擋一下,出去了外麵可都是啟星軍的地盤。
他不能跑,自然也不會讓其他人丟下他走。
公主們惶然不已,她們本來是想著逃命的,可駙馬沒帶上她們,正震驚的打算自己走,就被帶到宮中了。
這才知道,父皇打算帶她們一起走。
皇帝已經在安排後事了。
“叛軍不會允許皇室血脈留存,反正你們也要死,還不如我們一家子死在一起。”
公主們看著緊閉的房門,一個個哭的梨花帶雨。
她們隻是公主,按理說構不成威脅,若是她們跑了,新皇也不會太追究。
可唯一的生路,居然被她們的父皇親自斬斷。
皇帝其實心底還是有點別的想法的。
叛軍們都是泥腿子。
之前天晝國的成功經驗給了他啟發。
他的公主們一個個養的花容月貌,尊貴無比,也許叛軍頭子能看上她們呢。
若是如此,說不定他的性命還能保住。
而且他還有後宮佳麗眾多,全都是美人。
隻要叛軍願意放過他,他可以把這些雙手奉上。
這麽想著,皇帝讓人將妃子們也關在了屋內。
這一屋子的鶯鶯燕燕,就不相信叛軍不心動。
一個夜晚,紀長澤帶人入城。
這次還是遭遇了抵抗的,不過他人多,法子也多,最後還是輕鬆入城,一路朝著皇宮而去。
打到宣華店的時候,沒多費勁就將局勢完全控製住了。
楊妃縮在角落裏,臉上滿是茫然。
她費盡心思的趕走了八公主,按理說,王采女和八公主無法再和她作對,她應該順順利利才對啊。
怎麽,怎麽就鳳國沒了呢。
外麵傳來騷亂聲。
門被暴力破開,妃子們全都尖叫起來,踹開門的將士齜牙咧嘴的捂住耳朵,大聲朝著外麵喊:
“主君,這裏麵都是那個狗皇子的妃子。”
“他剛說都送給您,嘖,這狗皇帝心思挺毒啊,居然想要讓主君您如此操勞。”
紀長澤一腳踹他屁股上:“閉上你的嘴吧!把門搬開,我要找人。”
門被搬開了,無數穿著鎧甲的人陸續而入,嚇得妃子們一個個花容失色,紛紛開始往後縮。
紀長澤一眼看到了楊妃,讓人把她抓來,想打聽一下自己嶽母在哪,他安排了人保護王采女和留在京城不知情的叔叔嬸嬸,叔叔嬸嬸那邊還好,百姓沒受影響,沒想到皇帝把所有妃子都集中到這片宮殿了。
這麽多人在這,一時間紀長澤還真找不出來。
楊妃還以為他們看上了自己,嚇得驚叫:
“不要抓我!不要抓我!!你們抓她們!!她們都比我年輕!比我好看!!”
她死扯住一個美婦人,一個勁的朝著紀長澤他們這邊推。
美婦人一抬頭,紀長澤驚喜了。
“嶽母?”
王采女看到是他,也驚了。
楊妃跟著愣住。
她抬頭,看看王采女,又看看明顯為首裝扮的紀長澤。
王采女:“你,你怎麽在這??”
紀長澤連忙扶住她:“我造反呢。”
“剛造反完,一會登基。”
楊妃:“……”
她腦海裏想到算命師傅說的話。
“你這個宿敵若是生女,那可是有皇後命的,這樣,你給我五百兩銀子,我給你做法,把她皇後命格改了。”
楊妃眼睛一翻,暈厥過去的最後一個想法是。
早知道,當初借錢也要借到那五百兩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