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子遠此時說這話何意,別人不知,你難道不知本侯處境?本侯早已發下話,此事本侯無能為力,你今日再提他作甚?”


    “再者,本侯能容留下其之家小,已是最大仁慈,豈可因他有所求,本侯便當義無反顧相幫?”


    “子遠此意,將欲陷本侯於窘地邪?”


    鄴城軍營中的袁紹,臉色微微發紫,已顯慍怒之色。


    他當初當著韓浩的麵,一口拒絕了發兵相助的請求,如今許攸反提起,怪不得他會如此作色。


    許攸連忙笑道:“袁侯可不必如此!且容攸慢慢道來。”


    “講!”


    “諾!”


    許攸整了整衣袖,不慌不忙的道:“王太守困於西涼賊子之手,與我等毫不相幹,袁侯不插手,理當如此。想來袁侯能容其家小留於鄴城,已是最大仁慈,就算將來有人因此指責於袁侯,亦無所指。然而,若河內之地,單單隻一個王太守且還好說,可是……”。


    “可是什麽?”


    袁紹眉頭一擠,不耐煩的道:“子遠都什麽時候了,有話直說。”


    許攸拱了拱手:“可是,袁侯不知的是,這如今的河內,不單單隻有一個王太守,還有一個西涼叛逆,劉玄。”


    “劉玄?”


    袁紹微微一愣,繼而道:“這劉玄本侯也早有耳聞,聽說他借助黑山之手,相助胡軫大破南匈奴,又擊敗白波賊,小小年紀因功封為別部司馬,連升數級,可謂少年將才。”


    “之後又道胡軫之死,與劉玄有抹不開的關係,且董卓因此大發雷霆,傳了三路人馬將欲圍剿。他此時不應該是在河東麽,如何子遠你剛才卻道他在河內?”


    許攸嗬嗬一笑:“攸,當然不知,可是有人知道。”


    袁紹立即想到:“你是說韓浩?”


    看到許攸頷首,投來玩味的目光,袁紹陷入了沉思。


    許攸則在旁繼續道:“我等救王太守,自然得不到任何的好處,且很有可能引來韓馥猜忌。然,劉玄則不同。”


    “有何不同?”


    “劉玄此人年紀尚輕,已有如此作為,將來必不可限量。且他出身並不顯,位也不尊,正是可造之材。若在此危難時施以援手,拉他一把,救他一命,則必感恩於袁侯。以袁侯之尊,稍稍施以恩惠,則必誓死效命,為袁侯之所用……”。


    袁紹看向許攸,臉色稍稍和緩。


    許攸繼續道來,“且袁侯一直所痛恨者,董卓也。當此各路諸侯蟄伏不敢動時,他劉玄敢為天下先,斬殺胡軫,滅西涼銳氣,一人獨對董卓三路兵馬,已是天下楷模,世間義士。若能助他一把,則站住道義一邊,就算最終沒能救下他,亦可趁此搏得一名爾。此名雖然虛而不見,卻可為將來袁侯成大事,助力一二。袁侯可不必再做猶豫,當早做決斷!”


    袁紹則道:“話雖在理,然我等如何到此,你能不知?救王匡,你說會引起韓馥猜忌,難道救劉玄就不會?”


    許攸搖頭道:“雖然猜忌,然有不同。若單單以救王太守之名發兵,則名不顯,有私人之恩惠。”


    “可若打著救劉玄旗號,則又不同。”


    “劉玄,討董卓之先鋒,天下之義士,若韓馥反對,則亦違背天下人心。”


    “袁侯可以此詰難於他,他韓馥不敢為天下敵。”


    “則雖有猜忌,亦可冒此險。”


    袁紹雙手張開,撫摸在案,一時猶豫不決。


    “此事,容本侯思之,再做答複。”


    聽袁紹此語,許攸仍是不甘:“有劉玄作為先鋒吸引董卓兵力,則袁侯可更加方便行事,何需再思之?”


    袁紹無言,向許攸揮了揮手。


    示意他可以下去了。


    “如此,攸先退下,袁侯細思之!”


    許攸向袁紹一拱手,也即走了下去。


    那遠處,韓浩見許攸出來臉色不悅,已是心有戚戚焉。


    一隻巴掌大手,捶在轅門寨柵上。


    ——


    “怎麽辦?如此下去,我等遲早要為賊人所敗。”


    一戰接著一戰打下來,在折損了數萬的兵馬後,位於陝縣崤函山穀間的郭大賢一部人馬,已為郭汜所部逼到了絕境。


    從最初的數千起家,發展到之後的五六萬,已是巔峰。然而,因為惹惱了郭汜,被郭汜調過頭來一路窮追猛打,以致損失過半,如今剩下的不過兩三萬而已,且多是傷兵敗卒。


    跟隨在郭大賢身邊的心腹人等,皆都被郭汜的勇猛打出了膽寒。


    如果再這樣下去,不用郭汜出手,這僅剩的一些,隻怕必將崩盤,敗入山間,從此解散。


    “怎麽辦?”


    說實在的,郭大賢此時也是被打蒙了。


    郭汜可是馬上又要緊逼來了,再不想出應對的辦法,隻怕不用打就要敗了。


    他可不甘心,但好像,又不能左右戰局。


    如今,唯一的辦法,似乎隻能是先避開郭汜的鋒芒,撤出崤函,撤出郭汜所控製的勢力範圍。


    可撤往哪裏呢?


    “對了!可去河內,投奔李大目。”


    當初李大目可是應承他的,隻要他拖住郭汜,就會為他引薦張牛角,加入黑山。如今身後人馬都被打殘了,再呆在此地也已無用了,當思此退路。


    “收拾人馬,北上去找李小將!”


    ——


    “賊人撤了?”


    麵對山上的空營,落實了郭大賢一部果然逃出了此間的消息,郭汜心裏終於算是小小的鬆了一口氣。


    就在前些天,華雄來報,他所率領的先鋒人馬業已到達絳邑城下。


    而本該早些來的李傕一部,根本不見蹤跡。


    不過一打聽,好像因為王匡兵起,李傕一部自作主張的迴兵河內了。


    “李傕不來,我部第一個到,如此,功勞可為我一人所得!”


    得意於河東的形勢,更得意於此時郭大賢撤走人馬。


    如此,他就可以全力奔赴絳邑,收此大功了。


    然而,還未到陝,就聽到一個他很不情願聽到的消息。


    “華雄首戰賊子,斬殺叛將王方,砍其首級,傳於董相國。董相國大悅,提拔華雄為校尉……”。


    怒不可遏。


    “不得我令,不與我言,自作主張傳首洛陽,好個華雄!”


    郭汜按劍,傳下命令,加緊渡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之三國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妖刀亂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妖刀亂武並收藏神話之三國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