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垣城外,黑山軍大營營盤。
劉玄如約來到。
這次,他不再是孤身,而是帶著高順、陳駒等一幹將士,算是到張牛角這裏認門路。
張牛角自然不會吝嗇,向劉玄等介紹了除褚燕而外的兩位小帥。
孫輕和王當。
這兩位是張牛角手上十方小帥其二,年紀不過二十多歲,跟褚燕相仿。
他兩個長的虎背熊腰,一看就是能戰之人。
劉玄雖然是初次見他兩個,但一眼能看的出來,他兩個特親近褚燕,跟褚燕的關係應該不錯。
兩下裏見過,張牛角請了劉玄等入了大帳,宴席立即擺了上來。
觥籌交錯,不免要客套一番。
這是張牛角盡的地主之誼,劉玄自然要給他麵子。
雖然心裏記掛著絳邑戰場,到底這酒還是要好好喝下去。
張牛角盡撿些便宜的說,隻說黑山軍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
從張牛角的話裏,不難知道,這黑山軍源起於黃巾。當時張牛角跟隨天公將軍張角起事,後被殘酷鎮壓,等到張角命喪河北,張牛角不得不龜縮於黑山之中。其實要說起來,張牛角本不姓張,也不叫牛角。隻因為崇拜張角,所以直接用了天公將軍的大名,同時為了區別,在名字裏加了一個字。隻因他力大如牛,所以在名字中間嵌入了一個‘牛’字,張牛角之名因此得以說開。
當然,張牛角初入黑山時,黑山之中還是有不少的山賊,各自占據山頭。張牛角於是先後發兵,將之剿滅,後又收攏黃巾殘黨,逐步蠶食,勢力得以擴大。真正決定性的戰役還是跟前黑山校尉楊鳳的決戰,等到他一鼓作氣滅掉了楊鳳,張牛角威名大噪。於是,他便聯絡十方豪傑,自稱大帥,為十方之主,分設十方小帥,這才有了今日黑山百萬的局麵。
可以說,張牛角引以為豪的,便是在形式上統一了黑山這股勢力。
雖然說,黑山之中仍是有不少力量未能服從於他,但不管怎樣,黑山的名頭是他闖下來的。
劉玄能聽的出來,張牛角貌似是將黑山的發展史說給她們這些外來人聽,其實他多次注視褚燕,大概主要是想說給褚燕聽的。
至於目的,那就比較複雜了。
劉玄自問一時難以看透,不過不難猜出,張牛角說這些,最大的願望大概是想讓褚燕等知道黑山軍的今天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不過令劉玄意外的是,對於他這個外人,張牛角並沒有任何的忌諱,就連那些黑山的秘聞也跟他說了。
褚燕等好像不高興了,幾次假意咳嗽想要提醒張牛角,但張牛角好像沒有聽見,仍是故我。
劉玄可不想無故受到牽連,搞的褚燕不痛快,是以故意把話題扯開,說到了援救絳邑事上。
劉玄這麽長時間不提,其實是出於對張牛角的尊重。
畢竟,他此來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請求援兵。
張牛角倒是能順著劉玄的話,點頭說下去:“這個簡單,劉司馬想要什麽時候發兵,隻管吩咐一聲,此處十萬黑山兄弟隨時待命。”
張牛角如此爽快,劉玄倒是有點不好意思了。
當然,此時不是扭捏的時候,既然他發話了,機會自然是不能錯過。
劉玄還要起身,那帳外有從胡軫那邊過來的傳令兵,找到了張牛角的軍營,將消息遞送給劉玄。
消息是,胡軫被圍,請求劉玄速速支援。
劉玄實在沒能明白,難道是胡軫沒有按照他們事先的約定,沒等到他來就獨自趕到絳邑去救人去了?
但不是,胡軫其實還在半路上就已經出事了。
出乎預料的是,這次他們栽在了南匈奴的手上。
南匈奴數千騎兵,在拂曉時候衝入胡軫軍中,將睡夢中的胡軫驚醒。
南匈奴大殺一陣,攪的胡軫萬人不得安寧。
等到胡軫整備兵馬來戰,南匈奴卻又撤兵了。
以為這隻是匈奴兵的一貫作為,來去如風,去後便不會再來,胡軫是以停下來整頓兵馬,收拾戰場。
然而,令胡軫頭疼的是,這數千南匈奴騎兵,在第二天再次發動攻擊,將他們再次打了個措手不及。
胡軫糧草輜重不及收拾,帶著殘餘的人馬躲到就近的山中。
南匈奴並沒有因此撤離,反將胡軫一幹人等團團包圍。
胡軫這才意識到情況緊急,派人下山跟南匈奴交涉,得到的答複令胡軫意外。
原來這些南匈奴騎兵此來目的並不單純,而是之前與白波軍有合作,他們這次出動,是在計劃內的事情。
白波軍圍胡文才等於絳邑,南匈奴則在外圍遊弋,一旦有援兵,他們則負責截擊,驅散。
其實這樣看起來,倒是有點圍城打援的意思了。
胡軫無法突圍,又不能指望胡文才他們,隻好將最後一絲希望寄托在劉玄身上,希望劉玄已經說服了黑山軍,以好讓他速速派兵來救。
劉玄聽來陷入沉思,想來這南匈奴之前還懾於董卓之威呆在單於王庭不敢出來,此刻好像又不是那麽迴事了。
其實劉玄哪裏又知道,那懾於董卓之威躲在王庭不出的是老王一支,真正的單於王於夫羅則在河內以及河東一帶四處流亡。
關於南匈奴一事還得從前麵說起。
據後漢書記載,於夫羅之父羌渠,因為中山太守張純謀反,受靈帝之命詔發南匈奴兵,隨幽州牧劉虞出兵征討。等到羌渠去了幽州,南匈奴內部因為恐懼漢廷詔發無度,耗損南匈奴勢力,是以群起反叛,攻殺羌渠。羌渠死後,南匈奴內部於是立須卜骨都侯為單於。時任右賢王的於夫羅自覺委屈,於是跑到漢廷去哭訴,希望漢廷替他做主。哪裏想到恰逢靈帝駕崩,於夫羅隻好自稱單於,想要歸國,南匈奴內部不承認,隻好流亡在河內諸郡,以掠奪抄暴為生。後來須卜死後,漢廷為了架空南匈奴,仍是不承認於夫羅單於地位,以老王代行國事。
如此一來,於夫羅地位尷尬了,為了不引起漢廷忌憚,仍是自稱右賢王。
劉玄如果記憶沒有出錯,似乎想起來,右賢王於夫羅的確是跟白波軍有過合作,看來,這次胡軫是栽在南匈奴手上了。
要知道,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人,到此時雖然已經徹底沒落依附於漢廷,但他們騎戰能力絕對是不可小覷,以一擋十不足為過。
如今南匈奴突然插足進來,使得本來不堪的局麵更加的樸素迷離了。
想到之前半途中遭遇到的那夥南匈奴騎兵,還以為隻是小股呢,沒想到已成疾患了。
就算高順能殺他們幾個又有什麽用,如今麵對的將是他們瘋狂的主力。
而他所能夠指望的,居然隻有眼前的黑山軍了。
張牛角聽到消息,眼珠子一轉,也即明白了過來,他哈哈一笑:“本帥是真的想不到,堂堂西涼數萬人馬,一朝翻了跟頭,居然隻能是指望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子,說出來天下何人會信?可是今天這樣的事情居然是發生了,不由人不信哪!”
他的下首,褚燕、孫輕、王當等一幹猛人,皆都哈哈而笑,分明有落井下石的意思。
劉玄臉色不悅,差點就要拍案而起。
好在張牛角不是真心挖苦他,接著說道:“也是你小子好運,若沒有我們,不知你還能指望誰?”
劉玄壓下怒氣,站起來說道:“南匈奴抄暴不法,屢次殺我漢民,搶我兒女,諸公不思合力除之,乃欲作壁上觀邪?”
劉玄如約來到。
這次,他不再是孤身,而是帶著高順、陳駒等一幹將士,算是到張牛角這裏認門路。
張牛角自然不會吝嗇,向劉玄等介紹了除褚燕而外的兩位小帥。
孫輕和王當。
這兩位是張牛角手上十方小帥其二,年紀不過二十多歲,跟褚燕相仿。
他兩個長的虎背熊腰,一看就是能戰之人。
劉玄雖然是初次見他兩個,但一眼能看的出來,他兩個特親近褚燕,跟褚燕的關係應該不錯。
兩下裏見過,張牛角請了劉玄等入了大帳,宴席立即擺了上來。
觥籌交錯,不免要客套一番。
這是張牛角盡的地主之誼,劉玄自然要給他麵子。
雖然心裏記掛著絳邑戰場,到底這酒還是要好好喝下去。
張牛角盡撿些便宜的說,隻說黑山軍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
從張牛角的話裏,不難知道,這黑山軍源起於黃巾。當時張牛角跟隨天公將軍張角起事,後被殘酷鎮壓,等到張角命喪河北,張牛角不得不龜縮於黑山之中。其實要說起來,張牛角本不姓張,也不叫牛角。隻因為崇拜張角,所以直接用了天公將軍的大名,同時為了區別,在名字裏加了一個字。隻因他力大如牛,所以在名字中間嵌入了一個‘牛’字,張牛角之名因此得以說開。
當然,張牛角初入黑山時,黑山之中還是有不少的山賊,各自占據山頭。張牛角於是先後發兵,將之剿滅,後又收攏黃巾殘黨,逐步蠶食,勢力得以擴大。真正決定性的戰役還是跟前黑山校尉楊鳳的決戰,等到他一鼓作氣滅掉了楊鳳,張牛角威名大噪。於是,他便聯絡十方豪傑,自稱大帥,為十方之主,分設十方小帥,這才有了今日黑山百萬的局麵。
可以說,張牛角引以為豪的,便是在形式上統一了黑山這股勢力。
雖然說,黑山之中仍是有不少力量未能服從於他,但不管怎樣,黑山的名頭是他闖下來的。
劉玄能聽的出來,張牛角貌似是將黑山的發展史說給她們這些外來人聽,其實他多次注視褚燕,大概主要是想說給褚燕聽的。
至於目的,那就比較複雜了。
劉玄自問一時難以看透,不過不難猜出,張牛角說這些,最大的願望大概是想讓褚燕等知道黑山軍的今天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不過令劉玄意外的是,對於他這個外人,張牛角並沒有任何的忌諱,就連那些黑山的秘聞也跟他說了。
褚燕等好像不高興了,幾次假意咳嗽想要提醒張牛角,但張牛角好像沒有聽見,仍是故我。
劉玄可不想無故受到牽連,搞的褚燕不痛快,是以故意把話題扯開,說到了援救絳邑事上。
劉玄這麽長時間不提,其實是出於對張牛角的尊重。
畢竟,他此來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請求援兵。
張牛角倒是能順著劉玄的話,點頭說下去:“這個簡單,劉司馬想要什麽時候發兵,隻管吩咐一聲,此處十萬黑山兄弟隨時待命。”
張牛角如此爽快,劉玄倒是有點不好意思了。
當然,此時不是扭捏的時候,既然他發話了,機會自然是不能錯過。
劉玄還要起身,那帳外有從胡軫那邊過來的傳令兵,找到了張牛角的軍營,將消息遞送給劉玄。
消息是,胡軫被圍,請求劉玄速速支援。
劉玄實在沒能明白,難道是胡軫沒有按照他們事先的約定,沒等到他來就獨自趕到絳邑去救人去了?
但不是,胡軫其實還在半路上就已經出事了。
出乎預料的是,這次他們栽在了南匈奴的手上。
南匈奴數千騎兵,在拂曉時候衝入胡軫軍中,將睡夢中的胡軫驚醒。
南匈奴大殺一陣,攪的胡軫萬人不得安寧。
等到胡軫整備兵馬來戰,南匈奴卻又撤兵了。
以為這隻是匈奴兵的一貫作為,來去如風,去後便不會再來,胡軫是以停下來整頓兵馬,收拾戰場。
然而,令胡軫頭疼的是,這數千南匈奴騎兵,在第二天再次發動攻擊,將他們再次打了個措手不及。
胡軫糧草輜重不及收拾,帶著殘餘的人馬躲到就近的山中。
南匈奴並沒有因此撤離,反將胡軫一幹人等團團包圍。
胡軫這才意識到情況緊急,派人下山跟南匈奴交涉,得到的答複令胡軫意外。
原來這些南匈奴騎兵此來目的並不單純,而是之前與白波軍有合作,他們這次出動,是在計劃內的事情。
白波軍圍胡文才等於絳邑,南匈奴則在外圍遊弋,一旦有援兵,他們則負責截擊,驅散。
其實這樣看起來,倒是有點圍城打援的意思了。
胡軫無法突圍,又不能指望胡文才他們,隻好將最後一絲希望寄托在劉玄身上,希望劉玄已經說服了黑山軍,以好讓他速速派兵來救。
劉玄聽來陷入沉思,想來這南匈奴之前還懾於董卓之威呆在單於王庭不敢出來,此刻好像又不是那麽迴事了。
其實劉玄哪裏又知道,那懾於董卓之威躲在王庭不出的是老王一支,真正的單於王於夫羅則在河內以及河東一帶四處流亡。
關於南匈奴一事還得從前麵說起。
據後漢書記載,於夫羅之父羌渠,因為中山太守張純謀反,受靈帝之命詔發南匈奴兵,隨幽州牧劉虞出兵征討。等到羌渠去了幽州,南匈奴內部因為恐懼漢廷詔發無度,耗損南匈奴勢力,是以群起反叛,攻殺羌渠。羌渠死後,南匈奴內部於是立須卜骨都侯為單於。時任右賢王的於夫羅自覺委屈,於是跑到漢廷去哭訴,希望漢廷替他做主。哪裏想到恰逢靈帝駕崩,於夫羅隻好自稱單於,想要歸國,南匈奴內部不承認,隻好流亡在河內諸郡,以掠奪抄暴為生。後來須卜死後,漢廷為了架空南匈奴,仍是不承認於夫羅單於地位,以老王代行國事。
如此一來,於夫羅地位尷尬了,為了不引起漢廷忌憚,仍是自稱右賢王。
劉玄如果記憶沒有出錯,似乎想起來,右賢王於夫羅的確是跟白波軍有過合作,看來,這次胡軫是栽在南匈奴手上了。
要知道,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人,到此時雖然已經徹底沒落依附於漢廷,但他們騎戰能力絕對是不可小覷,以一擋十不足為過。
如今南匈奴突然插足進來,使得本來不堪的局麵更加的樸素迷離了。
想到之前半途中遭遇到的那夥南匈奴騎兵,還以為隻是小股呢,沒想到已成疾患了。
就算高順能殺他們幾個又有什麽用,如今麵對的將是他們瘋狂的主力。
而他所能夠指望的,居然隻有眼前的黑山軍了。
張牛角聽到消息,眼珠子一轉,也即明白了過來,他哈哈一笑:“本帥是真的想不到,堂堂西涼數萬人馬,一朝翻了跟頭,居然隻能是指望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子,說出來天下何人會信?可是今天這樣的事情居然是發生了,不由人不信哪!”
他的下首,褚燕、孫輕、王當等一幹猛人,皆都哈哈而笑,分明有落井下石的意思。
劉玄臉色不悅,差點就要拍案而起。
好在張牛角不是真心挖苦他,接著說道:“也是你小子好運,若沒有我們,不知你還能指望誰?”
劉玄壓下怒氣,站起來說道:“南匈奴抄暴不法,屢次殺我漢民,搶我兒女,諸公不思合力除之,乃欲作壁上觀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