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烏,又上山采餓羊菜啊?”莫老漢咳了幾聲,拄著木棍慢慢走出院子,隻見他的兩條腿腫得像粗木樁子。
“是啊,家裏的東西都吃光了,不得不到山上摘些嫩葉子吃啊。”那叫老烏的全身浮腫,隻不過沒有莫老漢那般嚴重罷了。
“孩子他爹,你要什麽和我說便是了,出來做什麽?”莫大嬸忙從屋裏走出來。
“就想出來走走,看看,我這身老骨頭,也不曉得還能活多久。”莫老漢頓住腳步,看著兩人,笑道。
老烏和莫大嬸都沉默了,是啊,這糧荒什麽時候是個頭哇。前天,他們隔壁的範老頭就死了,全身水腫得厲害。這都是粒米未進,野菜樹葉吃多了的結果啊。
“孩子他爹,明兒咱把家裏的兩畝地全拿去換了糧吧,能換多少便換多少。”莫大嬸建議。
久久,莫老漢看了一眼同樣水腫的孫女,歎了口氣道,“換吧換吧。”
按比例分成,談妥條件的當天晚上,大郎家和阿德家的糧食就連夜搬到了二郎家。阿德隻拿出了五百斤糧食,剩下一千斤左右不敢動用了。畢竟他還要預留出一部分供自家和嶽父那邊生活。大郎這邊拿出的也不多,僅有兩百斤,他一大家子六張嘴巴等著吃飯的,哪裏敢拿多出來賣予別人?
“二郎,好了嗎?”羅雲初提著長長的油燈,朝下麵低聲問道。
“好了,我這就上去!”
“來,我拉你一把。”羅雲初伸出手,二郎的手搭了上來,他腳一蹬,便借力從地窯裏上來了。
沒錯,就是地窯!這在去年就挖好了。這是羅雲初他們去年就挖好用來藏糧食的,開口就在雜物房裏。俗話說狡兔三窟,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羅雲初他們之前買了這麽多糧食,自然也不能隻放在一住了。其中有五六百斤的糧食是放在地窯裏的。
如今打算以糧換地,他們就將原來放在地窯裏的糧食搬了上來,再從樓閣裏搬幾百斤下去儲存。自家用的,自然得用好的了。
“媳婦,咱們這樣做,妥麽?”以糧換地這法子真的妥當麽?想到他們十幾兩銀子的糧食能換這麽多地,他覺得興奮之餘又有點不安。
羅雲初沒答他,反而問道,“二郎,你有沒有感覺,似乎村子裏的人越來越死氣沉沉了?”
二郎想了想,答道,“是啊。”
她仔細想過了,前麵許多人都還很積極地去尋找各種生路,現
在反而沒那麽活躍了。是認命了還是絕望了?這樣的氣氛讓她很心驚,魯迅得說好,不在沉默暴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不管是哪一種結果都不她願意看到的。
若這真是暴亂的預兆,那在這種時候,並不是挾緊尾巴做人就行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真的暴亂了,不管你再怎麽低調,也難保別人不會來搶你。所以,現在他們需要的是一個一個希望,一個生的希望。羅雲初發現這裏人們的忍性很強,能有一點活路,人們都不會反,也不會暴亂,即便要為了這個希望付出一些代價他們也會願意的。再說即使地全沒了,隻要人能活下來,租賃地主家的地來種,每年交些租子,或再到山上開墾荒地就有地了,隻是辛苦點而已。沒瞧見,以前受災的人們為了活命拋開家裏的一切,背井離鄉地到大城裏乞討以求生存嗎?
她想救他們,想掐斷暴亂的可能性。但她又不甘心自己儲存的糧食就這樣白白地給了他們。說她說她偽善也好,貪心也罷。她就打算這般做了。
而且還有一點,雨季就快過去了,洪澇也快過去了。雨下了整整兩個多月,也該停了。她上輩子活了那麽久,還沒見過能連下三個月的雨!這點自信她還是有的。下半年的收成如何她不知道,但如果能撐兩三個月,至少能活命是肯定的,即使又遇到旱災。其實她打心底裏不信,她所處的這個地方真有那麽倒黴,旱災洪澇輪著來。
現在他們預留出一千三百斤的糧食,足夠應付一年的吃食了。她就不信,接下來的一年兩收都是棵粒無收的情況。退一步講,即使真那麽不幸。江南或其他地方也會有收成的,屆時,一定會有糧食賣的,可能價錢上就要貴一點了。但是再貴能貴得過現在麽?現在的一石糧食能換迴好幾畝地!富貴險中求,沒有什麽事是百分百有把握的,她決定賭了!
聽到媳婦細細的分析,二郎的心一凜,覺得此事事在必行。為了自家,為了他所生長的這個村子。
“換糧了換糧了,宋家有糧換啊,大家快拿地去換吧。一畝地十五斤,比周地主足足多少五斤呢。大家別把地換給周地主了,換給宋家吧。”
敲鑼打鼓的,沒一會,宋家以地換糧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村子。聽到有糧,不少人都跑出家門打探消息。
“小李哥,這宋家還有糧換?”村子裏有好奇的人,攔下小李哥問道。
“怎麽沒有?這迴呀,宋家三老爺,知道不?在京裏當官的那位,和他的好友說了一下村子裏的情況。你也別問我他
是怎麽知道村子裏的情況的,驛站能傳信呢。當時他好友聽了,可憐咱們,又想在這邊置點地。知道咱最需要糧食而不是銀子,這不,整了兩三千斤托宋家換點地呢。”小李哥被攔下了,也不惱,笑嘻嘻地向眾人解釋著。這小李哥以前就在縣裏的酒樓當過跑堂的,端的一張利嘴,死的都能給他說成活的。這迴羅雲初他們將一大車沙石拉迴家做足了戲後,便找到了他,讓他在各村幫著宣傳一下,報酬自然是少不了他的。
“小李哥,你莫要騙人啊。現在各大城都不準進出,哪裏運得了糧食進來?”此話一出,眾人跟著起哄。
“宋三爺在京裏當官呢,他朋友有通天本事咋啦?人家就是把糧食運進來了,咋了?這可是我親眼見的,白花花的米麵呢。你們不稀罕就算,我還得去別村告訴人家好消息呢。人家宋家說了,優先換給咱們村,你們不稀罕大把人稀罕!”
“難怪呢,今天我看到有幾輛馬車拉著兩車的東西進了宋家。”
此話一出,眾人就信了八成,見小李哥要走,忙攔住他,追問此事的真實性。
“真真假假,你們明天自會知道,記得啊,一早就去宋家門口排好隊。還有,你們也別打那些偷摸搶騙的主意,人家有十來個差爺在宋家守著呢。”
待小李哥走了,眾人忙奔走相告這一消息,都決定明個一早,便到宋家去等等。
次日一早,宋家大門就排了兩條長長的隊伍。好些人懷裏都揣著田契地契,手裏拽著布袋。
辰時一到,宋二郎家的門準時打開。
二郎走了出來,站在門口,大聲說道:“此次以地換糧,本著雙方自願的前提,若有人不願的,可以離開。”說到此處,二郎頓了頓,等了好一會,都沒人願意離開隊伍。
他便接著說:“一畝水田能換十六斤糧,一畝沙地或坡地能換十二斤糧,山地就不要了,古沙村的優先,其他村子的壓後。好了,開始!”這是他們昨晚商量出的法子。糧食不多,也隻能如此了。
“還有一點便是,又到了耕作時節,賣了地的人若還想種地,晚點可以來我這租種迴原來的土地。每年交了賦稅後隻需納上四成的租子便可,今年的種子由我們這邊提供。不過這事等換完了糧再說,你們每家留一個人在此便行。”二郎補充了一點。
人群中頓時暴發出一陣歡唿,宋家這一做法,無疑給他們留了一條生路,怎能讓他們不興奮?
“水田能換十
六斤糧食?比周地主那多了六斤啊!”
“是啊是啊,沙地一畝也能換十二斤。比周地主那好多了。”
“宋家是厚道人啊,據我所認識的地主,少說也要收五成租子的,還是稅前五成呢,賦稅全讓咱們交了。”
接著,十來個差爺陸續出來,一字排開,本來有些激動的村民頓時老實了。然後一筐筐白花花的米麵才從院子裏抬了出來,排在前麵老人控製不住激動的情緒,老淚縱橫。
宋二郎他們門前擺了張桌子,供韓師爺用。排在隊伍前頭的第一人,猶豫了一下,咬了咬牙,便從懷中將地契拿了出來。韓師爺接過後,先讓二郎簽字蓋章,接著便由韓師爺蓋章。(現在徐明府丁憂,新任知縣尚未下達任命通知,而周少府如今又借酒澆愁,縣衙裏的事暫由他代理一二)
等做完這一切後,那人才被放了過去。那老漢提著五十來斤米,老淚縱橫。他的家人忙跑過來將他扶住。
隊伍在慢慢前進,領到糧的人都滿臉喜悅,熱淚盈眶。讓等在後麵的揪心極了,生怕前麵的人換完了,後麵的就沒糧食換了。
特別是另一排排著的是別村的村民,別提有多羨慕古沙村的人了。這宋家還是照顧自已村的人多呀。
等著的人沒事做,就開始數落自己村的地主,說他們不夠仗義,自己村的人都那麽困難了,還削尖了腦袋想占他們的便宜!
其實羅雲初他們每畝地給的糧也不算多,但人就是架不住比較。他們宋家這個價錢和周圍地主們一對比,就顯得太厚道了。比別人多給了五成糧食呢。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了,累死了。
“是啊,家裏的東西都吃光了,不得不到山上摘些嫩葉子吃啊。”那叫老烏的全身浮腫,隻不過沒有莫老漢那般嚴重罷了。
“孩子他爹,你要什麽和我說便是了,出來做什麽?”莫大嬸忙從屋裏走出來。
“就想出來走走,看看,我這身老骨頭,也不曉得還能活多久。”莫老漢頓住腳步,看著兩人,笑道。
老烏和莫大嬸都沉默了,是啊,這糧荒什麽時候是個頭哇。前天,他們隔壁的範老頭就死了,全身水腫得厲害。這都是粒米未進,野菜樹葉吃多了的結果啊。
“孩子他爹,明兒咱把家裏的兩畝地全拿去換了糧吧,能換多少便換多少。”莫大嬸建議。
久久,莫老漢看了一眼同樣水腫的孫女,歎了口氣道,“換吧換吧。”
按比例分成,談妥條件的當天晚上,大郎家和阿德家的糧食就連夜搬到了二郎家。阿德隻拿出了五百斤糧食,剩下一千斤左右不敢動用了。畢竟他還要預留出一部分供自家和嶽父那邊生活。大郎這邊拿出的也不多,僅有兩百斤,他一大家子六張嘴巴等著吃飯的,哪裏敢拿多出來賣予別人?
“二郎,好了嗎?”羅雲初提著長長的油燈,朝下麵低聲問道。
“好了,我這就上去!”
“來,我拉你一把。”羅雲初伸出手,二郎的手搭了上來,他腳一蹬,便借力從地窯裏上來了。
沒錯,就是地窯!這在去年就挖好了。這是羅雲初他們去年就挖好用來藏糧食的,開口就在雜物房裏。俗話說狡兔三窟,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羅雲初他們之前買了這麽多糧食,自然也不能隻放在一住了。其中有五六百斤的糧食是放在地窯裏的。
如今打算以糧換地,他們就將原來放在地窯裏的糧食搬了上來,再從樓閣裏搬幾百斤下去儲存。自家用的,自然得用好的了。
“媳婦,咱們這樣做,妥麽?”以糧換地這法子真的妥當麽?想到他們十幾兩銀子的糧食能換這麽多地,他覺得興奮之餘又有點不安。
羅雲初沒答他,反而問道,“二郎,你有沒有感覺,似乎村子裏的人越來越死氣沉沉了?”
二郎想了想,答道,“是啊。”
她仔細想過了,前麵許多人都還很積極地去尋找各種生路,現
在反而沒那麽活躍了。是認命了還是絕望了?這樣的氣氛讓她很心驚,魯迅得說好,不在沉默暴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不管是哪一種結果都不她願意看到的。
若這真是暴亂的預兆,那在這種時候,並不是挾緊尾巴做人就行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真的暴亂了,不管你再怎麽低調,也難保別人不會來搶你。所以,現在他們需要的是一個一個希望,一個生的希望。羅雲初發現這裏人們的忍性很強,能有一點活路,人們都不會反,也不會暴亂,即便要為了這個希望付出一些代價他們也會願意的。再說即使地全沒了,隻要人能活下來,租賃地主家的地來種,每年交些租子,或再到山上開墾荒地就有地了,隻是辛苦點而已。沒瞧見,以前受災的人們為了活命拋開家裏的一切,背井離鄉地到大城裏乞討以求生存嗎?
她想救他們,想掐斷暴亂的可能性。但她又不甘心自己儲存的糧食就這樣白白地給了他們。說她說她偽善也好,貪心也罷。她就打算這般做了。
而且還有一點,雨季就快過去了,洪澇也快過去了。雨下了整整兩個多月,也該停了。她上輩子活了那麽久,還沒見過能連下三個月的雨!這點自信她還是有的。下半年的收成如何她不知道,但如果能撐兩三個月,至少能活命是肯定的,即使又遇到旱災。其實她打心底裏不信,她所處的這個地方真有那麽倒黴,旱災洪澇輪著來。
現在他們預留出一千三百斤的糧食,足夠應付一年的吃食了。她就不信,接下來的一年兩收都是棵粒無收的情況。退一步講,即使真那麽不幸。江南或其他地方也會有收成的,屆時,一定會有糧食賣的,可能價錢上就要貴一點了。但是再貴能貴得過現在麽?現在的一石糧食能換迴好幾畝地!富貴險中求,沒有什麽事是百分百有把握的,她決定賭了!
聽到媳婦細細的分析,二郎的心一凜,覺得此事事在必行。為了自家,為了他所生長的這個村子。
“換糧了換糧了,宋家有糧換啊,大家快拿地去換吧。一畝地十五斤,比周地主足足多少五斤呢。大家別把地換給周地主了,換給宋家吧。”
敲鑼打鼓的,沒一會,宋家以地換糧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村子。聽到有糧,不少人都跑出家門打探消息。
“小李哥,這宋家還有糧換?”村子裏有好奇的人,攔下小李哥問道。
“怎麽沒有?這迴呀,宋家三老爺,知道不?在京裏當官的那位,和他的好友說了一下村子裏的情況。你也別問我他
是怎麽知道村子裏的情況的,驛站能傳信呢。當時他好友聽了,可憐咱們,又想在這邊置點地。知道咱最需要糧食而不是銀子,這不,整了兩三千斤托宋家換點地呢。”小李哥被攔下了,也不惱,笑嘻嘻地向眾人解釋著。這小李哥以前就在縣裏的酒樓當過跑堂的,端的一張利嘴,死的都能給他說成活的。這迴羅雲初他們將一大車沙石拉迴家做足了戲後,便找到了他,讓他在各村幫著宣傳一下,報酬自然是少不了他的。
“小李哥,你莫要騙人啊。現在各大城都不準進出,哪裏運得了糧食進來?”此話一出,眾人跟著起哄。
“宋三爺在京裏當官呢,他朋友有通天本事咋啦?人家就是把糧食運進來了,咋了?這可是我親眼見的,白花花的米麵呢。你們不稀罕就算,我還得去別村告訴人家好消息呢。人家宋家說了,優先換給咱們村,你們不稀罕大把人稀罕!”
“難怪呢,今天我看到有幾輛馬車拉著兩車的東西進了宋家。”
此話一出,眾人就信了八成,見小李哥要走,忙攔住他,追問此事的真實性。
“真真假假,你們明天自會知道,記得啊,一早就去宋家門口排好隊。還有,你們也別打那些偷摸搶騙的主意,人家有十來個差爺在宋家守著呢。”
待小李哥走了,眾人忙奔走相告這一消息,都決定明個一早,便到宋家去等等。
次日一早,宋家大門就排了兩條長長的隊伍。好些人懷裏都揣著田契地契,手裏拽著布袋。
辰時一到,宋二郎家的門準時打開。
二郎走了出來,站在門口,大聲說道:“此次以地換糧,本著雙方自願的前提,若有人不願的,可以離開。”說到此處,二郎頓了頓,等了好一會,都沒人願意離開隊伍。
他便接著說:“一畝水田能換十六斤糧,一畝沙地或坡地能換十二斤糧,山地就不要了,古沙村的優先,其他村子的壓後。好了,開始!”這是他們昨晚商量出的法子。糧食不多,也隻能如此了。
“還有一點便是,又到了耕作時節,賣了地的人若還想種地,晚點可以來我這租種迴原來的土地。每年交了賦稅後隻需納上四成的租子便可,今年的種子由我們這邊提供。不過這事等換完了糧再說,你們每家留一個人在此便行。”二郎補充了一點。
人群中頓時暴發出一陣歡唿,宋家這一做法,無疑給他們留了一條生路,怎能讓他們不興奮?
“水田能換十
六斤糧食?比周地主那多了六斤啊!”
“是啊是啊,沙地一畝也能換十二斤。比周地主那好多了。”
“宋家是厚道人啊,據我所認識的地主,少說也要收五成租子的,還是稅前五成呢,賦稅全讓咱們交了。”
接著,十來個差爺陸續出來,一字排開,本來有些激動的村民頓時老實了。然後一筐筐白花花的米麵才從院子裏抬了出來,排在前麵老人控製不住激動的情緒,老淚縱橫。
宋二郎他們門前擺了張桌子,供韓師爺用。排在隊伍前頭的第一人,猶豫了一下,咬了咬牙,便從懷中將地契拿了出來。韓師爺接過後,先讓二郎簽字蓋章,接著便由韓師爺蓋章。(現在徐明府丁憂,新任知縣尚未下達任命通知,而周少府如今又借酒澆愁,縣衙裏的事暫由他代理一二)
等做完這一切後,那人才被放了過去。那老漢提著五十來斤米,老淚縱橫。他的家人忙跑過來將他扶住。
隊伍在慢慢前進,領到糧的人都滿臉喜悅,熱淚盈眶。讓等在後麵的揪心極了,生怕前麵的人換完了,後麵的就沒糧食換了。
特別是另一排排著的是別村的村民,別提有多羨慕古沙村的人了。這宋家還是照顧自已村的人多呀。
等著的人沒事做,就開始數落自己村的地主,說他們不夠仗義,自己村的人都那麽困難了,還削尖了腦袋想占他們的便宜!
其實羅雲初他們每畝地給的糧也不算多,但人就是架不住比較。他們宋家這個價錢和周圍地主們一對比,就顯得太厚道了。比別人多給了五成糧食呢。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了,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