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餘澤畔,王翊一襲黑衣,靜靜地矗立著,眼神古今無波,隻是出神地盯著水波蕩漾。高順、王順和楊鳳三人,按劍在側,周圍四散立著十幾個黑衣少年,十五六歲,一個個龍馬精神,訓練有素的樣子,同樣數量的駿馬在附近咀嚼著青草。


    介於祁縣與平陶之間,還未消退的昭餘澤,南北縱橫百餘裏,是太原盆地中最大的湖泊。清澈的湖水伴著清風粼粼而動,湖中蘆葦叢生,不斷有野鳥撲騰而起。在這炎熱的夏季,感受著大澤送來的清涼,確是難得的享受。


    三年一晃而過,如今已是光和元年,王翊也成為了一位十四歲的翩翩少年,身長六尺,麵目雖不算顏如宋玉,特別俊美,卻也是氣宇軒昂,風度翩翩。


    陽光斑駁地灑在水麵上,隨著水波晃動,王翊注視著自己的倒影在波浪的滾動中折疊、扭曲,一陣迷幻之感,似沉浸其中。心中暗暗感歎:“三年了,可是我仍然隻是王氏子,何時方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曆史的齒輪依舊緩緩地轉動,這些年雖然一直待在祁縣,但外界傳來的些許消息,仍然讓王翊感受到那滔滔的曆史大潮,帶著磅礴的氣勢,滾滾向前。大漢的威嚴不斷受到挑戰,不斷被削弱,國勢日漸衰落,正一步步邁向那墜落的深淵。


    熹平五年(176)四月,益州郡諸夷反;五月,黨錮之禍再起,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以及五服之內的親戚在位者,皆免官禁錮;熹平六年八月漢庭三路出擊,進攻鮮卑,打敗而歸,邊境愈加不穩,鮮卑侵虐愈急,直至檀石槐死後,方才有所收斂;光和元年正月,交州數郡烏滸蠻反漢,群盜四起,朱儁正帶著五千家兵並交州郡兵征剿......


    同時,靈帝公然於西園置邸賣官,官職從大到小明碼標價,開曆史之先河。令天下瞠目結舌的同時,讓無數有誌之士不得不對靈帝大失所望。黨人、士族一時群情激憤,皇帝不敢輕辱,隻得躲在家裏大罵閹宦誤國誤君,爾後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有甚者亦窮盡家財,以求得官位,然後收受賄賂、壓榨百姓,力求快速迴本。


    王隗聽聞後,也大喝兩聲:“荒唐!荒唐!”


    老夫子張詠則是長籲短歎:“君慎器與名,不可賈於人,宦官當國,天下不寧啊!”


    而王翊麵上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忠臣孝子的模樣,心底則是平靜無波,甚至有些不屑:“靈帝啊靈帝,快些敗盡這大漢國運吧,否則吾壯誌雄心如何實現?”


    經過這些年的修修補補,添磚加瓦,麓台山下的院落已經變成一座小型塢堡,專供王翊的選鋒義從訓練,比鄰汾河支流,屋舍、馬廄、倉庫、校場,一應俱全。


    而王翊這三年以來,基本就是待在塢堡內讀書練兵,或者說是試驗練兵,培養著自己的目標私兵。母親張氏原本不同意王翊小小年紀便出府,這事王隗同意了也沒用,但王翊是鐵了心,苦勸半天方才得到其同意,規定每隔五日便要迴一次家,而張氏還要時不時地去視察一番。至於張氏讓帶兩個侍女,雖然心動,最終還是言不由衷地拒絕了,隻讓王順照顧飲食起居。


    事實證明,死讀兵書當真是紙上談兵,僅僅百餘人,初時王翊也有些敷不住,唯有以王氏嫡子的身份來震懾住那一幹少年。兵法所言之用眾、治兵、勵士之法,突然發現不知從何用起,演武台下的人頭攢攢,王翊心底甚至有些發虛。


    所幸王翊有的是時間,從令行禁止開始練起,一段時間下來,也頗具成效,百人的隊伍整齊排列開來,初具氣勢。漸入佳境之後,體能、武藝的訓練、行伍的配合、甚至行軍營寨氈帳的搭建也提上日程,王翊依照自己的想法理解按部就班地編練著選鋒義從。


    王翊另外在王氏內部請了一位老夫子來教授義從們識字,當然,王翊並沒有抱有太大期望,培養出一個謀士幹才。讀書也是需要天賦的,連同高順六人,在這百來人中,學的艱難的比比皆是,除了高順之外,也就楊鳳脫穎而出,頭一次入了王翊的眼。


    在這個時代,文化知識傳承牢牢掌握在士族世家手中,讀書是那一小撮人的特權,寒門子弟往往求學無路,相比於天下人口之眾,有文化的人實在是太少。因此,隻要能識字,便是人才。不管這些少年能學多少,日後為將或為吏,就看他們的造化了,隻要忠心為王翊做事,效忠王翊,足以。


    除了基本的識字,王翊讓老夫子講的最多的就是各種忠誠的典故,培養選鋒義從忠誠的意識。對王翊和王氏的忠誠,當然,王翊在前,王氏在後,至於天子皇帝,則被徹徹底底地忽略了。


    王翊很希望這百來位義從中能再來幾個似高順這般的漢末名將來,那當然是不可能的,矮子裏頭挑高個,就隻有楊鳳表現突出,潛力高些,無奈唯有對高順和楊鳳著重培養,還要加上一個王順。道不傳六耳,法不可輕傳,王翊對他們三人的培養也是用心了,將王氏收集的一些兵法也讓其抄錄閱讀。還記得他們興奮的表情,尤其是高順,平時沉默寡言的他眼睛變得賊亮,王翊心才真正意識到這些寒門子弟對於知識與書籍的渴望。


    高順不愧有名將之姿,嚴於律己,頗為用功,對兵法戰陣之道尤其感興趣。也許就是天賦吧,在練兵治兵方麵進境感悟極其之快,果然能練出陷陣精銳的大將。在高順的輔助下,很快王翊的練兵之旅步上正軌,軍令條例逐漸完善,獎懲措施製定執行,還有訓練作息的日程計劃。這支由百來位祁縣少年組成的選鋒義從,一步一步地朝著軍隊蛻變,雖然年輕,所以潛力無限,待到年歲稍大,待到沙場見血,那便是一支強悍的精銳之師,哪怕隻有百人!


    練兵練了三年,令行禁止,訓練有素,行伍之間刁鬥森嚴,軍容之盛已有雄師精銳之像。三年的時間,選逢少年們身體皆以長開了,年紀最幼的也有十四歲。體能氣力打熬,戰場技能訓練日趨成熟,唯一可慮的便是未見血,騎馬狩獵與殺敵的區別終歸不可同日而語,沒有見血的狼,獠牙便未完全長開。


    自訓練章程頒布以來,各項訓練有序進行,或有停滯,唯有一件事是日行不輟,為每日必備功課。每日較場集合,作為王翊身邊最貼心體己的人,便要帶頭提問高喝:


    “誰給我們吃?”


    “大公子!”


    “誰給我們穿?”


    “大公子!”


    “我們的命是屬於誰的?”


    “大公子!”


    每到此時,王翊偶爾會將自己隱藏在塢堡寨台上,帶著些得意,審視著眾人,仔細觀察,看誰喊得不認真,喊得不夠聲嘶力竭,然後默默記下,然後當天的食物減半,訓練加倍。


    在整整三年反複不斷的洗腦強化之下,王翊自認洗腦洗的很徹底,對王翊忠誠已經成為了選鋒義從們的本能,王翊的命令便是其行事準則,生死全憑王翊的意誌。


    而王翊也發現這兵,練著練著像是有點歪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百餘位選鋒義從身上開始露出濃濃的死士味道。不過,王翊的初衷便是擁有一支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的精銳力量,死士也好,扈從也罷,能為其所用,為之效死,足矣。


    總之,對於帶著強烈的王翊氣息的選鋒義從,王翊還是很滿意的,投入的那些資源,終究還是有成果了,至於迴報,王翊則是看向未來那戰火紛飛的亂世。


    五人一伍置一伍長,十人一什置一什長,分為兩隊,每隊五什,高順楊鳳各領一隊,這便是兩年前王翊對選鋒義從的編製。至於什長、伍長的選取,自然是強者為王。每兩月舉行一次比武,個人之間、什與什之間,能者上庸者下,其中最強的一什在接下的兩個月便是王翊親衛,由王順統領。


    十什的隊伍,每次隻有一支能成為王翊的親衛,最強的那支!做王翊的親衛,不隻是獎賞待遇提高的問題,跟隨在主人身邊,為主人效力,在義從們看來是榮莫大焉。因此,每一什,從什長、伍長至小卒,都卯足勁兒訓練,隻為在兩月一度的大比上,擊敗其餘隊伍,成為義從最強,為更多更好的賞賜,為王翊的認可!


    兩年下來,王翊的親衛侍從也換了個輪迴,幾乎每一什都做過王翊的親衛,每一次看著各什為了自己親衛侍從的機會,狂熱拚命的樣子,王翊內心就會忍不住膨脹起來;王翊何人?選鋒義從之主也!


    也多虧了王隗對王翊的鼎力支持,雖然隻有區區百人,但正是少年長身體之時,日日習武能量消耗巨大。王翊要求也高,除了糧米、粥湯等不可或缺的食物外,時常還需要肉脯、蔬菜,可謂消耗巨大。再加上麓台塢堡的構建,兵器弓矢的打造,馬匹的購置,一年四時的衣服。還有王翊時不時地對選鋒義從的賞賜,著實是耗資不菲。若不是背後有王氏,單憑王翊,還真的玩不轉,王翊是當真耗費千金方才打造出這一屯之數的選鋒義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帝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羋黍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羋黍離並收藏漢末帝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