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袁文弼便讓孫康達去村子裏傳話,招人開墾荒田,開出一畝荒田,給錢五百文。
這個招募一傳出去,家中立刻來了一大群的人,都是前來應募的,說要接這個活。
袁文弼跟大家說,因為現在土豆的種薯有限,暫時先隻開墾四畝荒地,等到這一茬的土豆收獲了,到時還會大麵積的開墾荒田。
他挑選了四戶人家,接了這個活,並大概跟他們說了一下這開荒的要求。
接了活的人自然高興,有活幹就有錢賺,而沒接到活的,因為袁文弼的話,也有了一些期待,人家不是說了,以後還要大麵積的開墾荒地麽。
一位接了活的老成持重的人說道:“文弼,實話跟你說,你要開墾的這荒地,怕是種不了糧食,有言在先,免得到時說不清。”
袁文弼甜甜一笑道:“大叔放心,我要開墾的荒田,一般的糧食種不了,但可以種土豆,這土豆吃了管飽,可以當糧食吃,而且它的產量很高,種的好了,一畝能有五六千斤的產量呢。”
人群還沒有散去,聽到這番話,一下子都驚呆了。
“什麽,你說這土豆畝產能有多少?”有人吃驚的問,其他人也都覺得,自己耳朵怕是聽錯了。
袁文弼重複了一遍道:“種的好了,畝產能有五六千斤呢。”
這下大家都聽清了,畝產五六千斤!一般的好地,出的糧食也不過畝產三百斤,種這土豆,畝產五六千斤,這產量是一般糧食的十幾倍啊,世上竟然有這等寶物?有了這東西,隻要勤快些,還能吃不飽飯。
“文弼,你別唬我們,別說畝產五六千斤了,畝產上千斤的地,我都從沒見過,聞所未聞啊,你是在跟大家開玩笑是麽。”絕大多數人不相信,但心裏卻又撓癢癢似的,萬一是真的呢。
袁文弼大聲道:“我從來不騙人!這土豆是從大洋另一邊,南美洲傳過來的奇物,這東西就是能夠畝產五六千斤!”
“而且這東西好種,不像其它的糧食那麽嬌貴,普通的荒地也可以種,你們若不信,等這一茬土豆種下,到了收獲的時候,我請大家來參觀,做個見證,看看這土豆畝產到底有多少!”
人群又騷動開來,大家議論紛紛不已,有相信的,有半信半疑的,也仍有不信的。
“文弼,這土豆這麽好,能不能給我家一點種,我家也想種這畝產五六千斤的寶貝呢!”
人群中突然有人這麽一說,然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不管相不相信的,都開始異口同聲的討要起土豆種來。
“我家也想種這東西,能不能也給我一點種?”
“我家也要種呢……”
“也給我家一點……”
場麵一下子吵嚷開了,大家爭先恐後,唯恐自己得不到。
“大家先靜一靜!”袁文弼好不容易讓人群安靜下來,甜甜一笑道,“大家別急,以後都可以種上土豆,不過現在種薯少,隻夠種這四畝地,等這一茬土豆收獲了,到時我就會給大家種薯,大家都有份,都可以種上這土豆了。”
“這樣啊……”
聽到現在不能種,大家不由失望,畝產五六千斤的土豆,對他們的誘惑實在太大了,恨不得現在就能種上,不過得到了袁文弼的承諾,以後大家都有份,都可以種上這土豆,心裏又多少踏實了些,有點期待了。
那位馬鈴薯攤主倒也信守承諾,當然他也希望把手中的土豆盡快脫手出去,這天下午的時候,他就再次乘船而來,運來了剩下的三石土豆,袁文弼高興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花了六兩銀子,買下這三石土豆。
交易完畢,皆大歡喜,袁文弼詢問了一下對方的情況,攤主是舟山島的人,平時也就是做些這樣小打小鬧的販子生意。
他又跟對方說,若是對方還能販來土豆,隻要在明年開春之前送來,他都可以買下,本想說有多少要多少,但這土豆的價格實在坑人,還是以後自己育種的好,若是對方真運來百八十石的土豆,那他豈不是要破產了。
所以他還是保守了一點,隻說十石之內,都可以吃下,馬鈴薯攤主心裏也沒底,隻說盡力而為。
轉眼幾天過去,這些天袁文弼倒沒什麽事,老實的在家讀書念字,偶爾去工坊看看改建進度,隔三岔五的去張家鐵鋪,還有鹽田那邊瞅上幾眼。這時候的天氣正十分適合曬鹽,天幹物燥,日照充足,海風勁吹,日光暴曬之下,海水蒸發很快,這樣過了幾日,這一天梁勳來找袁文弼,告訴對方,估摸著蒸發池的鹵水已經到了飽和的程度,可以排入結晶池了。
袁文弼來到鹽田,順手從家中拿來幾個蓮子,到了地頭,把蓮子撒在鹽池上麵,看到那些蓮子個個都平浮在鹵水上麵,暗中點頭,這鹵水差不多飽和,可以導入結晶池了。
等蒸發池的鹵水導入結晶池之後,又在持續的風吹日曬下,結晶池就開始出鹽了,一直到水分蒸幹,隻見在鹽池底,結了厚厚的一坨坨粗大鹽塊。
這一天是采鹽的日子,袁文弼帶著人早早來到鹽田,其他得知消息的村民,也紛紛來看熱鬧。
袁文弼要的就是這種氣氛效果,看到人來的差不多了,他便叫人把鹽池底下的這些粗鹽一一鏟上來,最後一過秤,這十畝試驗鹽田,這次曬鹽,總共得粗鹽上千斤!
這曬鹽出的產量,跟引入的海水多少也有關,引入的海水多,曬的鹽就多,但需要的時間長,有碰上下雨的風險,所以這裏有個度,需要自行把握。
鹽田上一片歡聲笑語,羅文定也來了,看著麵前從鹽池裏采來的幾擔粗鹽,麵上雖然看不出什麽,但心底裏卻也著實驚喜,這鹽田曬鹽之法,竟然是成了。
整個鹽田周邊,那些聞知消息趕來看熱鬧的村民,看到從鹽池挖上來的那一坨坨的大塊粗鹽,也是一個個大吃一驚,心思各異了。
以前開挖鹽田的時候,絕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是幹什麽用的,即使有所猜測,也不能確定,而現在,這一坨坨的粗鹽出來,大家就再沒有疑問,原來這鹽田就是用來曬鹽的,原來要製鹽,除了煮之外,還有這樣一種看起來省事多的辦法。
現在的鹽價又漲了,一文要五文錢,看樣子後麵還有要漲的趨勢,以後怕是連鹽都吃不起了,不知這袁家曬的鹽,賣不賣,能不能賣得便宜些,有人已經動了向袁家買鹽的心思了。
這個招募一傳出去,家中立刻來了一大群的人,都是前來應募的,說要接這個活。
袁文弼跟大家說,因為現在土豆的種薯有限,暫時先隻開墾四畝荒地,等到這一茬的土豆收獲了,到時還會大麵積的開墾荒田。
他挑選了四戶人家,接了這個活,並大概跟他們說了一下這開荒的要求。
接了活的人自然高興,有活幹就有錢賺,而沒接到活的,因為袁文弼的話,也有了一些期待,人家不是說了,以後還要大麵積的開墾荒地麽。
一位接了活的老成持重的人說道:“文弼,實話跟你說,你要開墾的這荒地,怕是種不了糧食,有言在先,免得到時說不清。”
袁文弼甜甜一笑道:“大叔放心,我要開墾的荒田,一般的糧食種不了,但可以種土豆,這土豆吃了管飽,可以當糧食吃,而且它的產量很高,種的好了,一畝能有五六千斤的產量呢。”
人群還沒有散去,聽到這番話,一下子都驚呆了。
“什麽,你說這土豆畝產能有多少?”有人吃驚的問,其他人也都覺得,自己耳朵怕是聽錯了。
袁文弼重複了一遍道:“種的好了,畝產能有五六千斤呢。”
這下大家都聽清了,畝產五六千斤!一般的好地,出的糧食也不過畝產三百斤,種這土豆,畝產五六千斤,這產量是一般糧食的十幾倍啊,世上竟然有這等寶物?有了這東西,隻要勤快些,還能吃不飽飯。
“文弼,你別唬我們,別說畝產五六千斤了,畝產上千斤的地,我都從沒見過,聞所未聞啊,你是在跟大家開玩笑是麽。”絕大多數人不相信,但心裏卻又撓癢癢似的,萬一是真的呢。
袁文弼大聲道:“我從來不騙人!這土豆是從大洋另一邊,南美洲傳過來的奇物,這東西就是能夠畝產五六千斤!”
“而且這東西好種,不像其它的糧食那麽嬌貴,普通的荒地也可以種,你們若不信,等這一茬土豆種下,到了收獲的時候,我請大家來參觀,做個見證,看看這土豆畝產到底有多少!”
人群又騷動開來,大家議論紛紛不已,有相信的,有半信半疑的,也仍有不信的。
“文弼,這土豆這麽好,能不能給我家一點種,我家也想種這畝產五六千斤的寶貝呢!”
人群中突然有人這麽一說,然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不管相不相信的,都開始異口同聲的討要起土豆種來。
“我家也想種這東西,能不能也給我一點種?”
“我家也要種呢……”
“也給我家一點……”
場麵一下子吵嚷開了,大家爭先恐後,唯恐自己得不到。
“大家先靜一靜!”袁文弼好不容易讓人群安靜下來,甜甜一笑道,“大家別急,以後都可以種上土豆,不過現在種薯少,隻夠種這四畝地,等這一茬土豆收獲了,到時我就會給大家種薯,大家都有份,都可以種上這土豆了。”
“這樣啊……”
聽到現在不能種,大家不由失望,畝產五六千斤的土豆,對他們的誘惑實在太大了,恨不得現在就能種上,不過得到了袁文弼的承諾,以後大家都有份,都可以種上這土豆,心裏又多少踏實了些,有點期待了。
那位馬鈴薯攤主倒也信守承諾,當然他也希望把手中的土豆盡快脫手出去,這天下午的時候,他就再次乘船而來,運來了剩下的三石土豆,袁文弼高興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花了六兩銀子,買下這三石土豆。
交易完畢,皆大歡喜,袁文弼詢問了一下對方的情況,攤主是舟山島的人,平時也就是做些這樣小打小鬧的販子生意。
他又跟對方說,若是對方還能販來土豆,隻要在明年開春之前送來,他都可以買下,本想說有多少要多少,但這土豆的價格實在坑人,還是以後自己育種的好,若是對方真運來百八十石的土豆,那他豈不是要破產了。
所以他還是保守了一點,隻說十石之內,都可以吃下,馬鈴薯攤主心裏也沒底,隻說盡力而為。
轉眼幾天過去,這些天袁文弼倒沒什麽事,老實的在家讀書念字,偶爾去工坊看看改建進度,隔三岔五的去張家鐵鋪,還有鹽田那邊瞅上幾眼。這時候的天氣正十分適合曬鹽,天幹物燥,日照充足,海風勁吹,日光暴曬之下,海水蒸發很快,這樣過了幾日,這一天梁勳來找袁文弼,告訴對方,估摸著蒸發池的鹵水已經到了飽和的程度,可以排入結晶池了。
袁文弼來到鹽田,順手從家中拿來幾個蓮子,到了地頭,把蓮子撒在鹽池上麵,看到那些蓮子個個都平浮在鹵水上麵,暗中點頭,這鹵水差不多飽和,可以導入結晶池了。
等蒸發池的鹵水導入結晶池之後,又在持續的風吹日曬下,結晶池就開始出鹽了,一直到水分蒸幹,隻見在鹽池底,結了厚厚的一坨坨粗大鹽塊。
這一天是采鹽的日子,袁文弼帶著人早早來到鹽田,其他得知消息的村民,也紛紛來看熱鬧。
袁文弼要的就是這種氣氛效果,看到人來的差不多了,他便叫人把鹽池底下的這些粗鹽一一鏟上來,最後一過秤,這十畝試驗鹽田,這次曬鹽,總共得粗鹽上千斤!
這曬鹽出的產量,跟引入的海水多少也有關,引入的海水多,曬的鹽就多,但需要的時間長,有碰上下雨的風險,所以這裏有個度,需要自行把握。
鹽田上一片歡聲笑語,羅文定也來了,看著麵前從鹽池裏采來的幾擔粗鹽,麵上雖然看不出什麽,但心底裏卻也著實驚喜,這鹽田曬鹽之法,竟然是成了。
整個鹽田周邊,那些聞知消息趕來看熱鬧的村民,看到從鹽池挖上來的那一坨坨的大塊粗鹽,也是一個個大吃一驚,心思各異了。
以前開挖鹽田的時候,絕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是幹什麽用的,即使有所猜測,也不能確定,而現在,這一坨坨的粗鹽出來,大家就再沒有疑問,原來這鹽田就是用來曬鹽的,原來要製鹽,除了煮之外,還有這樣一種看起來省事多的辦法。
現在的鹽價又漲了,一文要五文錢,看樣子後麵還有要漲的趨勢,以後怕是連鹽都吃不起了,不知這袁家曬的鹽,賣不賣,能不能賣得便宜些,有人已經動了向袁家買鹽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