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我等必須退走了,要不然我軍就真的全軍覆沒了!”在戰場交戰最激烈處,秦軍副將連斬數人,衝到公子華的麵前,對著他勸解道。


    “我不走,我軍落到如此地步全是我的罪過!我還有何麵目再見秦國父老呢?”公子華一邊抵抗周圍的齊軍,一邊悲憤的說道。


    “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隻要忍辱負重,總有重頭再來的一天!當年我國遠征鄭國的孟明視不是一樣也有崤之敗嗎?最後他還不是在穆公的支持下最終雪恥了!將軍貴為公子,大王之異母弟,這一次雖然伐齊失敗,然日後必定有重頭再來的時候!”副將用盾牌擋下了齊軍的攻擊,對著公子華勸慰道。


    聽到這裏,公子華也不再繼續往齊軍中衝擊了,而是帶著剩餘跟隨他的士卒一起撤退而走了。


    秦軍一路敗退,當他們迴到亢父時,城上已然重新豎起來齊國的旗幟。公子華召集從城中逃出的秦軍士卒一問,得知此邑陷落乃是城內庶民外通齊軍所導致的,他登時就對亢父城內的齊人恨得牙癢癢!早知道齊人如此無信,他就不該像當初那樣信任他們了!


    隨後他率領著殘軍一路逃到巨野,得到的結果也是一樣,整座城與亢父一樣被齊軍裏應外合陷落了。


    公子華不得不在巨野附近重整軍隊。當初出征的兩萬秦軍,到如今隻剩下不到四千人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其他的秦軍全部都被齊軍斬殺,大部分的秦軍應當在這異國他鄉四處逃亡!即使如此,秦軍這一次也堪稱傷亡慘重了!


    整個秦軍的編製被打散,這剩下的軍隊也沒有什麽戰鬥力了。秦軍這一次伐齊的行動,已經完全失敗了。


    當公子華帶著秦軍繼續往西逃亡,路經宋國陶丘時,見到此城防禦鬆散而又富庶異常,他收下的兄弟都有些意動,他就想放縱秦軍直接洗劫此城!


    然而當陶丘的各大商人出麵,召集了一大群的護衛防禦,外加管理此邑的宋國官員又為秦軍送來部分糧草,而匡章的軍隊已經追擊到巨野附近,公子華也不得不放棄這種想法,老老實實的帶上糧草,開始往魏國境內撤軍。


    這才令得一直旁觀秦齊大戰的宋國大鬆了一口氣。


    魏都大梁,惠施聽說秦軍在前線大敗以後,於是緊急求見魏王商議國策。


    “惠相,如今秦軍伐齊徹底失敗,那些落敗的秦軍遊蕩在我國境內也不是個事,我們就派軍將他們剿滅了吧。”魏王一聽到秦軍失敗的消息,就如此說道。


    “大王,您怎麽會有如此瘋狂的想法?秦軍目前雖然小敗,那些敗軍也沒有多強大的戰力了,然而秦國並未元氣大傷啊!我等如此做法,必然會激怒秦國,惹來秦國報複啊!”惠施一聽到魏王的想法就立即勸誡道。


    “惠相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以前大家都說秦國虎狼之軍,天下無敵!如今還不是敗在這齊國的手上了?我看秦軍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秦國當年河西之戰,斬殺我國八萬大軍,這個仇,寡人可一直沒有忘記的!”魏王咬牙切齒的說著,說道最後,其眼中隱隱帶有一絲陰狠之意。


    “大王,萬萬不可如此!若是如此做法,我國就徹底得罪了秦國啊!如今我國已不再是從前稱霸天下的魏國了,現在我國國力衰弱,周邊強敵環視,對外的處理必須謹慎啊!即使大王真的想要找秦國報仇,也需要慢慢蓄積國力,待我魏國國力恢複再報仇不遲啊!”惠施苦苦勸解道。


    魏王不滿的迴答道:“可是寡人現在就等不下去了!魏國在寡人手上吃的最大的敗仗,就是與秦國的河西之戰!如果不能為那八萬魏國好男兒報仇,寡人死都不能瞑目啊!”說到最後,魏王的聲音中隱隱都帶有一絲哭腔,極為淒慘。


    惠施見到此景,默然了許久。隨後勸誡魏王道:“大王,即使您再想報仇,也不能采用如此激烈的做法!您如果真的截殺秦國敗軍,必定會為魏國帶來滅頂之災的,因此臣下是不能同意您直接截殺歸國秦軍的。不過若是大王想要出一口氣,臣下倒是可以辦到!我國固然不能絞殺那些秦軍,然而將秦軍卸甲,向秦軍索取一些好處還是可以的。大王覺得如何?”


    魏王默然許久,知道自己這位信任的臣下說的話乃是真正的謀國之言,國家大事確實不能如他所想一般,意氣用事。於是就對惠施說道:“罷了,秦國敗軍的事就全憑惠相去處置了,寡人就不參與了。”


    齊都臨淄,桑丘之戰齊軍大勝的消息傳迴以後,整個臨淄都沸騰了!


    接連大敗魏國、趙國的無敵秦軍竟然敗在齊軍的手下了!在臨淄人看來,匡章就是齊國的英雄!


    取得了這場大勝,齊人甚至舉行了異常熱烈的慶祝!而大臣們更是紛紛稱頌齊王,在齊王的帶領下將齊國變得如此興盛、強大!


    而在這一切的狂熱背後,卻還是有著許多冷靜的眼光。在臨淄城外,某個莊園裏的一對師徒就是如此!


    “你對桑丘之戰如何看?”戴言一邊品著茶,一邊問著身邊的趙雍。


    “齊軍勝之不武!”趙雍想都不想的一口說道。


    聽到這個答案,戴言哈哈大笑起來,對於趙雍的迴答絲毫不以為然。


    “師父,兩軍交戰,就應當擺明車馬,正麵交戰,憑實力決勝!齊人用如此下作手段獲取勝利,確實是勝之不武!”趙雍一臉憤怒的說道。


    聽到趙雍的迴答,戴言隻得問他道:“你看如今齊軍勝利了,齊人有指責匡章手段下作嗎?大家都稱讚匡章是齊人的英雄!你再想想,若是匡章帥軍出征失敗,秦軍兵臨城下,齊人又會是如何說法?”


    趙雍聽到戴言的問題,仔細想了想後,默然不語。


    “你心中別不服氣!兵者,詭道也!戰爭可是關係到國家的存亡,隻要能夠獲勝,耍一點陰謀又算得了什麽?如今的天下,在戰爭中心存任意一點幻想,都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危機!”戴言毫不客氣的教訓道。


    “然而比戰爭中使用詭計更重要的,其實還是對戰爭的態度!如今秦國有此失敗,雖說有秦國國內狂熱的戰爭氣氛、人人好戰的影響。然而對這場戰爭失敗,應當負最大責任的,還是秦王!如果不是秦王輕率的做出伐齊的舉動,秦軍不可能會有這樣的慘敗!


    在我看來,戰爭乃是政治的延續!每進行一場戰爭,必然要獲取利益。如果進行一場沒有目的,也得不到利益的戰爭,那不過是在浪戰而已!每一場浪戰都是在消耗國家的實力,如今的桑丘之戰即是如此。秦國最大的失敗並不是敗在戰場上,而是敗在廟堂上了。


    對於這場失敗,秦國必然要有人站出來付出代價的。我想,秦國的高層也必然會因為此事而產生變動的!”戴言先是教導了趙雍一番,隨後又做出了極為肯定的預測。


    對於這樣的預測,趙雍並未有反對,反而在思量過以後極為讚同!同時,這也糾正了他對於戰爭的看法,可以理智的思考戰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打造宋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羨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羨君並收藏打造宋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