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父城內,秦軍統帥公子華熱情的接待了幫他帶路的商人。
秦軍遠隔千裏之外閃擊齊國,連破亢父、巨野,已然震驚了東方諸國!然而公子華自己清楚,他能夠做到這一點,雖然大部分的原因是秦軍自身素質過硬,疾行如風,而商人們為秦軍帶路也是貢獻不小的,這才使得秦軍能夠在這異國他鄉來去自如。
“各位,目前巨野、亢父都在我秦軍手中。為了感謝各位對我秦國的幫助,各位在濟水上的貿易往來,我軍絕不會阻攔!”公子華對著所有到場的商人承諾道。
商人們聽了公子華的宣言以後,都是一副大喜過望的樣子。對於他們來說,能夠得到這樣的承諾真的是再好不過了!
雖然秦國是周天子親自分封的伯國,然而在華夏諸國眼中,秦國其實和楚國、吳國、越國這些蠻夷之邦沒有什麽區別。甚至在某些人的眼中,秦國的地位比這些國家更差!
對於蠻夷之邦,華夏諸國的印象可都是不怎麽好的。不講信義、不守禮法、好勇鬥狠就是華夏諸國對蠻夷之邦大致的印象,而秦國給到大家留下的印象,其實還要更加不堪!
秦國在西方,長期和戎狄交戰,雙方的戰爭殘酷無比,因而秦國在戰爭中也沾上了戎狄的風俗:殺俘。而秦國轉而向東爭霸天下的時候,也絲毫不改這樣的作為,這是最令華夏諸國不能容忍的!
楚國在南方大啟群蠻時,對於那些蠻族殺俘也是毫不手軟!可是當楚國北上爭霸了,他們也老老實實的遵守了華夏的規章製度,而秦國卻是從來不遵守這些條目!因而,當晉國與秦國關係逐漸惡化,並在晉國向秦國遞交了絕秦書以後,華夏國家之間的盟會,從此就不帶秦國玩了!
以往秦國不是被晉國壓製,就是被後繼而起的魏國碾壓,勢力一直待在崤山以西的地方,天下諸國也都沒有太過於關注它。這才導致秦國一直被各國邊緣化了。
然而如今的秦國,以極為強勢的姿態崛起以後,它立即就吸引了天下諸國的關注。
各國都想看看,如今的秦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然而各國對此卻都是及其失望的,一個動不動就斬殺數萬兵卒的國家,這已經不能用殘忍來形容了!華夏諸國稱唿秦國為“虎狼之國”,大多其實都是在表達大家對如今秦國的極度失望以及背後隱含的恐懼。
商人們願意為秦國帶路,除了有魏國在後麵施壓以外,其實大多也都是受到利益而驅使的。而如今秦軍掌控了濟水上的重要商道,如果秦軍不放商人通過,商人的地位低賤,對此其實也是沒有什麽辦法的。
既然秦軍願意放開商道,大家也不介意說兩句好話,大家多吹捧一下秦軍。於是跟隨而來的商人,都對公子華大為讚歎,對秦軍大表忠心。
公子華一見他放開通道,就得到了商人們的稱頌,心情瞬間好了許多。
公子華願意這麽做,可並不是他喜歡商人。事實上,身在一個厲行耕戰、商人近乎斷絕的國家,他對商人也是沒有絲毫好感的。然而他願意如此做,完全是得自他的兄長吩咐,讓他好好改善秦國在列國間的印象!
“虎狼之國”的稱唿如今已經傳到了秦王的耳朵裏,秦王也不願自己背上一個“虎狼之君”的惡名。
隨後他又問向在場的商人:“敢問各位,不知我軍占領之處,可曾出現過什麽賢人?”
在場的商人互相對視以後,其中一位曾經給秦軍帶路的商人站出來說道:“啟稟將軍,若要說此地曾出現過的賢人,則莫過於柳下惠了!”
公子華對此極感興趣,他隨即問道:“柳下惠有何事跡,可堪賢人?”
商人迴答道:“柳下惠本來是兩百多年前的魯國貴族,曾任魯國司寇。其人公正不阿,堅持以直道侍君,故而曾三次為官,又三次罷官。然而其人卻始終寵辱不驚,隨遇而安。
柳下惠侍奉的君主不賢,然而他卻從不以侍奉壞君為恥,也不以自己官職低小而卑下。因為他一直在魯國行正道,最後為魯君罷官時,有人勸他離開魯國,前往他國謀職。然而柳下惠卻拒絕了,在他看來,如果以歪曲的心思,利用各種手段來取得地位,以獲得功名富貴為目的,那他為何要離開父母之邦呢?他如果想上位,去迎合他人,在魯國一樣可以辦到!又何必去往他國?隻是他不願意如此做罷了。
柳下惠的品德如此崇高,因而當他被遺棄時,他也從不怨恨;當他深陷窮困時,也從不憂愁。”
而另一個商人也跟著補充說道:“這位先生說得沒錯,柳下惠之賢,列國皆知!而這從他所做的事就可以知道了。
昔年,柳下惠曾經在冬日夜宿城門之下,見到一位無家可歸的貌美女子,唯恐女子凍死,於是他讓女子坐在他懷裏,解開外衣將女子裹緊。兩人同坐一夜,柳下惠也並沒有趁機非禮女子!
如此坐懷不亂之行為,天下有何人能夠做到?由此可知柳下惠乃是真正的正人君子矣!”
公子華聽到在秦國之外還能有這樣剛正不阿,坐懷不亂的人,也是頗為敬佩。
或許在後世,會有人譏諷柳下惠坐懷不亂,乃是假仁假義,或是性無能等等。然而在如今的年代,大家對於能夠做到此種行為的人,都是無比佩服的!
戰國時代的人,雖然逐利,卻並沒有戴那麽多的有色眼鏡,也沒有後世那麽多陰暗的想法。在他們看來,柳下惠的行為就是純粹的救人!而且其救人時,能夠克製自己的欲望,不帶任何雜念,也沒有做任何趁人之危的舉動,這樣的人如果還稱不上是道德高尚的人,那麽天下就沒有人配得上“道德高尚”四個字了!
在戰國時代,整個天下禮崩樂壞,而逐利的氣氛越來越濃厚的時代,大家對於那些道德高尚的賢人,都是無比尊敬的。這其實也算是這個時代的風氣了,後來的戰國四公子能夠驅使數千門客為己所用,其中四公子道德高尚絕對要占極大的原因。
公子華對於真正道德高尚的人,自然也是極為尊崇的!更何況,他既然想要改善秦國在天下列國麵前的印象,對於賢人,他自然也要有所表態的!
他向商人們問清楚了柳下惠的墳墓所在,並宣稱他一定會親自前往祭拜這位賢人!
隨後他又當著眾商人的麵,召集了秦軍的軍法官,發布命令道:“傳令全軍,有敢在柳下惠墳下五十步以內打柴的,立斬不赦!”
眾商人見到如此一副場景,大家都是麵麵相覷。最後還是一位商人機靈,對著公子華說道:“將軍如此深明大義,由此可知秦軍為仁義之師矣,在下佩服!”
商人都是心思聰明,消息靈通之輩。對於公子華的行為,大多數的人其實也都猜到了是秦國想改善其在各國之間的不利形象。
然而既然秦軍願意如此尊崇賢人,那麽他們自然也不會去隨意的騷擾沿途各國了。於是這些商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大肆的將秦軍嚴整的軍容,嚴格的軍紀,以及統帥尊崇柳下惠的行為大肆宣揚。
於是短短數日之間,整個濟水沿線都知道威名赫赫的秦軍是一支“仁義之軍”了。
外加秦軍絲毫沒有騷擾亢父和巨野的庶民,於是兩邑庶民對於秦軍的進駐沒有絲毫的不滿,也沒有絲毫的抵抗。
秦軍的後路一下子就變得極為安穩起來!
秦軍遠隔千裏之外閃擊齊國,連破亢父、巨野,已然震驚了東方諸國!然而公子華自己清楚,他能夠做到這一點,雖然大部分的原因是秦軍自身素質過硬,疾行如風,而商人們為秦軍帶路也是貢獻不小的,這才使得秦軍能夠在這異國他鄉來去自如。
“各位,目前巨野、亢父都在我秦軍手中。為了感謝各位對我秦國的幫助,各位在濟水上的貿易往來,我軍絕不會阻攔!”公子華對著所有到場的商人承諾道。
商人們聽了公子華的宣言以後,都是一副大喜過望的樣子。對於他們來說,能夠得到這樣的承諾真的是再好不過了!
雖然秦國是周天子親自分封的伯國,然而在華夏諸國眼中,秦國其實和楚國、吳國、越國這些蠻夷之邦沒有什麽區別。甚至在某些人的眼中,秦國的地位比這些國家更差!
對於蠻夷之邦,華夏諸國的印象可都是不怎麽好的。不講信義、不守禮法、好勇鬥狠就是華夏諸國對蠻夷之邦大致的印象,而秦國給到大家留下的印象,其實還要更加不堪!
秦國在西方,長期和戎狄交戰,雙方的戰爭殘酷無比,因而秦國在戰爭中也沾上了戎狄的風俗:殺俘。而秦國轉而向東爭霸天下的時候,也絲毫不改這樣的作為,這是最令華夏諸國不能容忍的!
楚國在南方大啟群蠻時,對於那些蠻族殺俘也是毫不手軟!可是當楚國北上爭霸了,他們也老老實實的遵守了華夏的規章製度,而秦國卻是從來不遵守這些條目!因而,當晉國與秦國關係逐漸惡化,並在晉國向秦國遞交了絕秦書以後,華夏國家之間的盟會,從此就不帶秦國玩了!
以往秦國不是被晉國壓製,就是被後繼而起的魏國碾壓,勢力一直待在崤山以西的地方,天下諸國也都沒有太過於關注它。這才導致秦國一直被各國邊緣化了。
然而如今的秦國,以極為強勢的姿態崛起以後,它立即就吸引了天下諸國的關注。
各國都想看看,如今的秦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然而各國對此卻都是及其失望的,一個動不動就斬殺數萬兵卒的國家,這已經不能用殘忍來形容了!華夏諸國稱唿秦國為“虎狼之國”,大多其實都是在表達大家對如今秦國的極度失望以及背後隱含的恐懼。
商人們願意為秦國帶路,除了有魏國在後麵施壓以外,其實大多也都是受到利益而驅使的。而如今秦軍掌控了濟水上的重要商道,如果秦軍不放商人通過,商人的地位低賤,對此其實也是沒有什麽辦法的。
既然秦軍願意放開商道,大家也不介意說兩句好話,大家多吹捧一下秦軍。於是跟隨而來的商人,都對公子華大為讚歎,對秦軍大表忠心。
公子華一見他放開通道,就得到了商人們的稱頌,心情瞬間好了許多。
公子華願意這麽做,可並不是他喜歡商人。事實上,身在一個厲行耕戰、商人近乎斷絕的國家,他對商人也是沒有絲毫好感的。然而他願意如此做,完全是得自他的兄長吩咐,讓他好好改善秦國在列國間的印象!
“虎狼之國”的稱唿如今已經傳到了秦王的耳朵裏,秦王也不願自己背上一個“虎狼之君”的惡名。
隨後他又問向在場的商人:“敢問各位,不知我軍占領之處,可曾出現過什麽賢人?”
在場的商人互相對視以後,其中一位曾經給秦軍帶路的商人站出來說道:“啟稟將軍,若要說此地曾出現過的賢人,則莫過於柳下惠了!”
公子華對此極感興趣,他隨即問道:“柳下惠有何事跡,可堪賢人?”
商人迴答道:“柳下惠本來是兩百多年前的魯國貴族,曾任魯國司寇。其人公正不阿,堅持以直道侍君,故而曾三次為官,又三次罷官。然而其人卻始終寵辱不驚,隨遇而安。
柳下惠侍奉的君主不賢,然而他卻從不以侍奉壞君為恥,也不以自己官職低小而卑下。因為他一直在魯國行正道,最後為魯君罷官時,有人勸他離開魯國,前往他國謀職。然而柳下惠卻拒絕了,在他看來,如果以歪曲的心思,利用各種手段來取得地位,以獲得功名富貴為目的,那他為何要離開父母之邦呢?他如果想上位,去迎合他人,在魯國一樣可以辦到!又何必去往他國?隻是他不願意如此做罷了。
柳下惠的品德如此崇高,因而當他被遺棄時,他也從不怨恨;當他深陷窮困時,也從不憂愁。”
而另一個商人也跟著補充說道:“這位先生說得沒錯,柳下惠之賢,列國皆知!而這從他所做的事就可以知道了。
昔年,柳下惠曾經在冬日夜宿城門之下,見到一位無家可歸的貌美女子,唯恐女子凍死,於是他讓女子坐在他懷裏,解開外衣將女子裹緊。兩人同坐一夜,柳下惠也並沒有趁機非禮女子!
如此坐懷不亂之行為,天下有何人能夠做到?由此可知柳下惠乃是真正的正人君子矣!”
公子華聽到在秦國之外還能有這樣剛正不阿,坐懷不亂的人,也是頗為敬佩。
或許在後世,會有人譏諷柳下惠坐懷不亂,乃是假仁假義,或是性無能等等。然而在如今的年代,大家對於能夠做到此種行為的人,都是無比佩服的!
戰國時代的人,雖然逐利,卻並沒有戴那麽多的有色眼鏡,也沒有後世那麽多陰暗的想法。在他們看來,柳下惠的行為就是純粹的救人!而且其救人時,能夠克製自己的欲望,不帶任何雜念,也沒有做任何趁人之危的舉動,這樣的人如果還稱不上是道德高尚的人,那麽天下就沒有人配得上“道德高尚”四個字了!
在戰國時代,整個天下禮崩樂壞,而逐利的氣氛越來越濃厚的時代,大家對於那些道德高尚的賢人,都是無比尊敬的。這其實也算是這個時代的風氣了,後來的戰國四公子能夠驅使數千門客為己所用,其中四公子道德高尚絕對要占極大的原因。
公子華對於真正道德高尚的人,自然也是極為尊崇的!更何況,他既然想要改善秦國在天下列國麵前的印象,對於賢人,他自然也要有所表態的!
他向商人們問清楚了柳下惠的墳墓所在,並宣稱他一定會親自前往祭拜這位賢人!
隨後他又當著眾商人的麵,召集了秦軍的軍法官,發布命令道:“傳令全軍,有敢在柳下惠墳下五十步以內打柴的,立斬不赦!”
眾商人見到如此一副場景,大家都是麵麵相覷。最後還是一位商人機靈,對著公子華說道:“將軍如此深明大義,由此可知秦軍為仁義之師矣,在下佩服!”
商人都是心思聰明,消息靈通之輩。對於公子華的行為,大多數的人其實也都猜到了是秦國想改善其在各國之間的不利形象。
然而既然秦軍願意如此尊崇賢人,那麽他們自然也不會去隨意的騷擾沿途各國了。於是這些商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大肆的將秦軍嚴整的軍容,嚴格的軍紀,以及統帥尊崇柳下惠的行為大肆宣揚。
於是短短數日之間,整個濟水沿線都知道威名赫赫的秦軍是一支“仁義之軍”了。
外加秦軍絲毫沒有騷擾亢父和巨野的庶民,於是兩邑庶民對於秦軍的進駐沒有絲毫的不滿,也沒有絲毫的抵抗。
秦軍的後路一下子就變得極為安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