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是宋國三都之一,宋國東部最大的城市,如今,楚王的王駕就駐紮在彭城外。
宋國當然是不敢直接放楚王和楚軍進入彭城的,好在楚王的目標不是宋國,楚王也沒有因此事而刁難宋國。楚王的王駕停留下來以後,楚軍就開始在此地正式興建軍營了。
楚王在這裏開始召集從各地到來的將領,隨後他問道:“我楚國東部的封君和縣公可還有沒到的?”
眾將麵麵相覷,隨後一個年輕的小將唐蔑出列對楚王道:“稟報大王,除江南君外,我楚國東部共有十六名封君攜帶近八萬士兵趕到了此地。”
江南君,楚王當然知道他是誰,他就是當年馬陵戰後從齊國逃奔至楚國的齊國大將軍田忌。
“江南君有什麽話對寡人說嗎?”楚王問道。
“稟告王上,江南君說一個君子,當不以所惡廢鄉。他作為楚王的封君,楚王要征發他去攻伐他國,他絕對會跟從;然而楚王卻是要他去征伐他的母邦,則江南君不能跟從,他將大王賜予的封君印璽退迴來了。並且他還說”說道最後,唐蔑一副吞吞吐吐的樣子,似乎是有些不敢說出口。
“江南君還說了什麽,你如實說出來即可,寡人不會怪罪於你的。”楚王大度的說道。
“江南君還說,他雖是齊國的逃臣,但他不是伍子胥!”唐蔑顫抖著說道。
伍子胥,這在楚國絕對是一個禁忌的名字!當年楚平王為太子建擇妻,他選擇了秦國的公主孟贏,結果秦國公主來到楚國以後,老色鬼楚平王見兒媳生的美貌,於是直接將這個兒媳納為自己的王妃。隨後他又擔心太子建心有不滿,於是意圖處死太子建,並將太子建的黨羽伍氏一族盡數處死,唯獨伍子胥性格堅韌,跟著太子建出逃國外。後來太子建死在鄭國,伍子胥為報此仇來到了吳國,幫助吳王闔閭登上吳國王位,由此得到了吳王的重用。伍子胥全力輔佐吳王闔閭,推薦了孫武這樣的兵家大師為吳國訓練士卒,由此吳國迅速強大。吳國以三萬精銳士卒,與楚國戰,五戰五勝,隨後攻破楚國郢都。伍子胥攻破郢都以後,將楚平王的屍體都挖掘出來,用鞭子抽了三百鞭才算消氣。
吳師破郢給楚國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它是楚國曆史上第一次被攻入郢都,第一次被滅國,雖然之後楚國迅速複國,然而吳師破郢對楚國造成的影響卻一直持續到現在。伍子胥雖然在吳國位極人臣,一生忠於吳國,但是他最後卻是被吳王夫差賜死了。伍子胥一生無愧於忠臣的稱號,然而對於他帶領外族攻打自己的母邦,這樣的做法讓楚國上下對他的看法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由此伍子胥在楚國逐漸成為一個禁忌。
楚王知道田忌不願伐齊以後也沒有為難他,雖然有了田忌幫助,這場對齊國的戰爭他會更有把握,然而這樣一來,他就要看不起田忌了。楚王向來是一個喜愛賢才的人,對於真正的賢才,不僅要有才能,更要有品德。毫無疑問,田忌是有才的人,他更是有品德的人,這也讓楚王對田忌更為敬重。
楚王將江南君的印璽交給唐蔑,對他說道:“你將此印璽交還給江南君,跟他說:既然江南君不願意攻打自己的母邦,那麽就待在自己的封地好了。本王不會為難真正的君子。”
送走唐蔑以後,楚王感歎道:“本王有了田忌那樣的君子做為寡人的臣子,我楚國又何愁不興呢?”隨後他又對著在場的眾臣問道:“諸位到了這宋國,可打聽到這宋國有沒有真正的賢才?如果有的話,盡管向本王推薦,寡人當不惜分土以聘之!”
眾臣麵麵相覷,大家都是初來宋國不久的,對宋國的賢才也不熟,哪有適合推薦的人才呢?這時,從楚軍王帳外麵走進來一人,向楚王說道:“在下隔著老遠就聽到楚王欲納賢才了,不過王上若是想在這宋國求得賢才卻是不可能了。以在下看來,如今這宋國有兩人是真正頂尖的人才,可惜楚王都不能得之為用。”說著連連點頭。
楚國眾臣都不認識這人,然而這人卻就這麽直生生的闖進來了,於是有性格暴躁的將領就準備將這人直接趕出去。然而一看到來人,楚王親自從禦座上走下來,走到那人麵前,向他拜了一禮,隨後請他上座,說道:“原來詹子一直在宋國遊曆,卻也不願為本王做事,本王對此事一直深以為憾。”
這來的人竟然是戴言最初穿越時為戴言講解天下局勢的詹何,而詹何實際上的身份則是楚王的客卿。
詹何對楚王說道:“大王應該知道在下就是一副懶散的性子,隻適合為大王之客卿,偶爾做做諮詢還可以,做官任事卻是不適合我的。”
楚王見到詹何還是不願為官做事,不由暗自歎息。隨後想起詹何剛才提到了如今宋國有兩個真正的大才,於是他好奇問道:“詹子說宋國如今有兩大賢才,不知這兩人都是何人呢?”
詹何拿出了一本紙質的幾何學,遞交給楚王,對楚王說道:“這第一位大才,就是如今宋君子喜的弟弟,宋國大行人子偃。此子思想獨特,而且編撰了一本與土地測量有關的幾何學,這幾何學中的思維雖然簡單,然而以在下看來卻是及其嚴密,竟似乎是真正的描述了世間的真理。此子以這門學問為憑,成功吸納了墨家、農家為其羽翼。以在下想來,此子日後成就當不可限量。然而子偃身為宋國宗室,自然是不可能為王上所用的。”
楚王聽完詹何的描述,了解了戴言的情況,也知道像戴言這樣的宋國公子是不可能為楚國所用的,他歎了口氣,隨後問道:“詹子所說的另一位賢才又是誰呢?其人比之詹子又如何?”
“這另一位賢才是宋國沒落宗室的後代,名為莊周。在下初見此人時,疑為見到了天人。莊子其人與在下一樣,研習黃老之術,然而在下之才卻遠不及莊子,若將在下之才華與莊周相比,那真是拿螢火與皓月爭輝了。”
世間竟然還有這樣的大才?連詹何都不能與之相比?楚王心裏納悶著。詹何的才華如何,他是親身體驗過的。詹何其人釣魚的技術極為高超,他可以用單股的蠶絲做釣魚的絲繩,用芒刺做鉤,用細竹做釣竿,用剖開的米粒做為釣餌,在有百仞深的深淵中、湍急的河流裏釣到的魚可以裝滿一輛車,釣絲還不斷,釣鉤不被扯直,釣竿也不被拉彎。詹何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他心中不考慮其他事,心神不受外物幹擾的緣故。而詹何也將這個道理講給了他聽,楚王從此就開始學習詹何這樣的處世藝術,自此之後他處理國政得心應手,楚國也在他手中變得更為強大。楚王本人是非常喜歡黃老之術的,他也看出來詹何本人就是黃老之道的高手,如果詹何真的願意出來做事的話,以他那明鏡一般的心神,對天下局勢精妙的剖析,他一定能夠使楚國變得更強大。
黃老之道這一門學問從何而起不得而知,然而黃老之道或者說道家是一門在政治上影響深遠的學問。在這個時代,齊國的稷下學宮,其中的主要思想就是黃老思想,而楚國受黃老思想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然而黃老之學在宋國倒是沒有什麽影響力,這莊周看來真是一個奇葩,就像一條魚,竟然能夠在一個連水都沒有的地方生存,這不由得令楚王異常感興趣。
隨後楚王向詹何問清楚了莊周的具體地址,雖然詹何和他說莊周也不可能為他所用,但是他還是決定要親自試一下。於是他派遣了兩名大夫,攜帶楚王的儀仗,讓兩大夫親自去將莊周請過來。
宋國蒙邑,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滿臉沮喪的從河監候的家裏出來。就在剛才,他家裏沒糧了,他向這位曾經的同事請求借一點糧食,結果這河監候就是敷衍他,說什麽等到他的地租收完以後才能借糧食給,莊周直接被激怒了,這不是逗他玩麽?河監候的地租要能收上來,那還不得等到八九月份的時候,那個時候他莊周還活在這世上嗎?
於是莊周就對河監候講了一個生動的故事:昨天,我莊周在路上走,在路上我聽到了唿救的聲音,我找來找去最後發現是在車轍裏的一條鮒魚在唿救。我問鮒魚:鮒魚你怎麽啦?鮒魚對我說道:我是東海裏海王的臣子,從東海被衝到這裏。先生您能行行好給我一桶水,救救我嗎?我對鮒魚說:沒問題啊!我這就去南方,遊說越王,讓他去引來西江的水救你,這樣你就可以通過西江水遊到南方去了,那裏是水鄉澤國,水多得不得了,一定非常適合你居住的。鮒魚聽玩以後,非常氣憤的對我說道:我失去了正常生活的環境,隻要有一桶水我就可以活命。您卻想要到南方去,引西江的水來救我。您要是真這麽做了,恐怕您直接去幹魚店找我更好!
莊周講完這個故事以後就直接辭別了河監候。不過沒有借到糧食,那該怎麽生活下去呢?他想起了前段時間某個楚國的遊士教給他的釣魚技巧,還是去釣魚吃吧,莊周想道。
宋國當然是不敢直接放楚王和楚軍進入彭城的,好在楚王的目標不是宋國,楚王也沒有因此事而刁難宋國。楚王的王駕停留下來以後,楚軍就開始在此地正式興建軍營了。
楚王在這裏開始召集從各地到來的將領,隨後他問道:“我楚國東部的封君和縣公可還有沒到的?”
眾將麵麵相覷,隨後一個年輕的小將唐蔑出列對楚王道:“稟報大王,除江南君外,我楚國東部共有十六名封君攜帶近八萬士兵趕到了此地。”
江南君,楚王當然知道他是誰,他就是當年馬陵戰後從齊國逃奔至楚國的齊國大將軍田忌。
“江南君有什麽話對寡人說嗎?”楚王問道。
“稟告王上,江南君說一個君子,當不以所惡廢鄉。他作為楚王的封君,楚王要征發他去攻伐他國,他絕對會跟從;然而楚王卻是要他去征伐他的母邦,則江南君不能跟從,他將大王賜予的封君印璽退迴來了。並且他還說”說道最後,唐蔑一副吞吞吐吐的樣子,似乎是有些不敢說出口。
“江南君還說了什麽,你如實說出來即可,寡人不會怪罪於你的。”楚王大度的說道。
“江南君還說,他雖是齊國的逃臣,但他不是伍子胥!”唐蔑顫抖著說道。
伍子胥,這在楚國絕對是一個禁忌的名字!當年楚平王為太子建擇妻,他選擇了秦國的公主孟贏,結果秦國公主來到楚國以後,老色鬼楚平王見兒媳生的美貌,於是直接將這個兒媳納為自己的王妃。隨後他又擔心太子建心有不滿,於是意圖處死太子建,並將太子建的黨羽伍氏一族盡數處死,唯獨伍子胥性格堅韌,跟著太子建出逃國外。後來太子建死在鄭國,伍子胥為報此仇來到了吳國,幫助吳王闔閭登上吳國王位,由此得到了吳王的重用。伍子胥全力輔佐吳王闔閭,推薦了孫武這樣的兵家大師為吳國訓練士卒,由此吳國迅速強大。吳國以三萬精銳士卒,與楚國戰,五戰五勝,隨後攻破楚國郢都。伍子胥攻破郢都以後,將楚平王的屍體都挖掘出來,用鞭子抽了三百鞭才算消氣。
吳師破郢給楚國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它是楚國曆史上第一次被攻入郢都,第一次被滅國,雖然之後楚國迅速複國,然而吳師破郢對楚國造成的影響卻一直持續到現在。伍子胥雖然在吳國位極人臣,一生忠於吳國,但是他最後卻是被吳王夫差賜死了。伍子胥一生無愧於忠臣的稱號,然而對於他帶領外族攻打自己的母邦,這樣的做法讓楚國上下對他的看法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由此伍子胥在楚國逐漸成為一個禁忌。
楚王知道田忌不願伐齊以後也沒有為難他,雖然有了田忌幫助,這場對齊國的戰爭他會更有把握,然而這樣一來,他就要看不起田忌了。楚王向來是一個喜愛賢才的人,對於真正的賢才,不僅要有才能,更要有品德。毫無疑問,田忌是有才的人,他更是有品德的人,這也讓楚王對田忌更為敬重。
楚王將江南君的印璽交給唐蔑,對他說道:“你將此印璽交還給江南君,跟他說:既然江南君不願意攻打自己的母邦,那麽就待在自己的封地好了。本王不會為難真正的君子。”
送走唐蔑以後,楚王感歎道:“本王有了田忌那樣的君子做為寡人的臣子,我楚國又何愁不興呢?”隨後他又對著在場的眾臣問道:“諸位到了這宋國,可打聽到這宋國有沒有真正的賢才?如果有的話,盡管向本王推薦,寡人當不惜分土以聘之!”
眾臣麵麵相覷,大家都是初來宋國不久的,對宋國的賢才也不熟,哪有適合推薦的人才呢?這時,從楚軍王帳外麵走進來一人,向楚王說道:“在下隔著老遠就聽到楚王欲納賢才了,不過王上若是想在這宋國求得賢才卻是不可能了。以在下看來,如今這宋國有兩人是真正頂尖的人才,可惜楚王都不能得之為用。”說著連連點頭。
楚國眾臣都不認識這人,然而這人卻就這麽直生生的闖進來了,於是有性格暴躁的將領就準備將這人直接趕出去。然而一看到來人,楚王親自從禦座上走下來,走到那人麵前,向他拜了一禮,隨後請他上座,說道:“原來詹子一直在宋國遊曆,卻也不願為本王做事,本王對此事一直深以為憾。”
這來的人竟然是戴言最初穿越時為戴言講解天下局勢的詹何,而詹何實際上的身份則是楚王的客卿。
詹何對楚王說道:“大王應該知道在下就是一副懶散的性子,隻適合為大王之客卿,偶爾做做諮詢還可以,做官任事卻是不適合我的。”
楚王見到詹何還是不願為官做事,不由暗自歎息。隨後想起詹何剛才提到了如今宋國有兩個真正的大才,於是他好奇問道:“詹子說宋國如今有兩大賢才,不知這兩人都是何人呢?”
詹何拿出了一本紙質的幾何學,遞交給楚王,對楚王說道:“這第一位大才,就是如今宋君子喜的弟弟,宋國大行人子偃。此子思想獨特,而且編撰了一本與土地測量有關的幾何學,這幾何學中的思維雖然簡單,然而以在下看來卻是及其嚴密,竟似乎是真正的描述了世間的真理。此子以這門學問為憑,成功吸納了墨家、農家為其羽翼。以在下想來,此子日後成就當不可限量。然而子偃身為宋國宗室,自然是不可能為王上所用的。”
楚王聽完詹何的描述,了解了戴言的情況,也知道像戴言這樣的宋國公子是不可能為楚國所用的,他歎了口氣,隨後問道:“詹子所說的另一位賢才又是誰呢?其人比之詹子又如何?”
“這另一位賢才是宋國沒落宗室的後代,名為莊周。在下初見此人時,疑為見到了天人。莊子其人與在下一樣,研習黃老之術,然而在下之才卻遠不及莊子,若將在下之才華與莊周相比,那真是拿螢火與皓月爭輝了。”
世間竟然還有這樣的大才?連詹何都不能與之相比?楚王心裏納悶著。詹何的才華如何,他是親身體驗過的。詹何其人釣魚的技術極為高超,他可以用單股的蠶絲做釣魚的絲繩,用芒刺做鉤,用細竹做釣竿,用剖開的米粒做為釣餌,在有百仞深的深淵中、湍急的河流裏釣到的魚可以裝滿一輛車,釣絲還不斷,釣鉤不被扯直,釣竿也不被拉彎。詹何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他心中不考慮其他事,心神不受外物幹擾的緣故。而詹何也將這個道理講給了他聽,楚王從此就開始學習詹何這樣的處世藝術,自此之後他處理國政得心應手,楚國也在他手中變得更為強大。楚王本人是非常喜歡黃老之術的,他也看出來詹何本人就是黃老之道的高手,如果詹何真的願意出來做事的話,以他那明鏡一般的心神,對天下局勢精妙的剖析,他一定能夠使楚國變得更強大。
黃老之道這一門學問從何而起不得而知,然而黃老之道或者說道家是一門在政治上影響深遠的學問。在這個時代,齊國的稷下學宮,其中的主要思想就是黃老思想,而楚國受黃老思想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然而黃老之學在宋國倒是沒有什麽影響力,這莊周看來真是一個奇葩,就像一條魚,竟然能夠在一個連水都沒有的地方生存,這不由得令楚王異常感興趣。
隨後楚王向詹何問清楚了莊周的具體地址,雖然詹何和他說莊周也不可能為他所用,但是他還是決定要親自試一下。於是他派遣了兩名大夫,攜帶楚王的儀仗,讓兩大夫親自去將莊周請過來。
宋國蒙邑,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滿臉沮喪的從河監候的家裏出來。就在剛才,他家裏沒糧了,他向這位曾經的同事請求借一點糧食,結果這河監候就是敷衍他,說什麽等到他的地租收完以後才能借糧食給,莊周直接被激怒了,這不是逗他玩麽?河監候的地租要能收上來,那還不得等到八九月份的時候,那個時候他莊周還活在這世上嗎?
於是莊周就對河監候講了一個生動的故事:昨天,我莊周在路上走,在路上我聽到了唿救的聲音,我找來找去最後發現是在車轍裏的一條鮒魚在唿救。我問鮒魚:鮒魚你怎麽啦?鮒魚對我說道:我是東海裏海王的臣子,從東海被衝到這裏。先生您能行行好給我一桶水,救救我嗎?我對鮒魚說:沒問題啊!我這就去南方,遊說越王,讓他去引來西江的水救你,這樣你就可以通過西江水遊到南方去了,那裏是水鄉澤國,水多得不得了,一定非常適合你居住的。鮒魚聽玩以後,非常氣憤的對我說道:我失去了正常生活的環境,隻要有一桶水我就可以活命。您卻想要到南方去,引西江的水來救我。您要是真這麽做了,恐怕您直接去幹魚店找我更好!
莊周講完這個故事以後就直接辭別了河監候。不過沒有借到糧食,那該怎麽生活下去呢?他想起了前段時間某個楚國的遊士教給他的釣魚技巧,還是去釣魚吃吧,莊周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