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這片眼下大明所有商人最趨之若鶩的熱土,終於迎來它最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這裏被格裏安奇讚譽為‘東方的威尼斯’,是天地之間最繁盛的所在。
它是天堂,也是地獄。
“經過近四十年的恢複,泉州之繁盛更勝往昔,尤其是近十年,泉州憑借其得天獨厚的位置條件,一躍超過福州、廣州、珠江等地,成為我大明眼下商賈最多、海船最多、財稅最多的府。”
泉州知府李清泉接了聖駕,而後便被朱允炆召到了禦前進行匯報。
“建文八年,泉州港通貿的國家達到四十餘個,其一年的稅收便達到了八百六十萬兩,按照市場價值的換算,超過了南宋時紹熙年的水平。
其中現銀有近五百萬兩,餘下的便是銀行的等價票券。
這些現銀多來自南洋和部分東瀛的大名。”
年稅八百六十萬兩,一府之稅超過洪武三十一年時,全年的國家現銀收入?
改開的成就是巨大的。
朱允炆也是大受鼓舞,臉上掛起了笑容,撫掌讚歎:“好啊,好啊!
這些年,那句治隆唐宋的話聽的朕這張臉皮都快磨厚了,直到今天,朕總算有資格應下這個讚美。
泉州給朕的臉上爭了光啊。”
皇帝龍顏大悅,這泉州府上下的官員也都跟著笑了起來。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十年奮鬥,泉州憑借一枝獨秀的經濟實力,在大明政壇中的政治分量也是水漲船高。
做泉州的知府,進步起跳也是一省布政,就不存在從參議、參政慢慢熬的可能。
而上一任的泉州知府,更是直接碼過地方,進了商部做左侍郎。
“你剛才說,部分現銀來自東瀛的大名?”
開心之餘,朱允炆陡然想起方才李清泉說過的話,略有疑惑起來。
他對日本這個國家本身就沒有太多的好感,準確來說是對這個國家具有偏見。
不僅是因為國與國之間的立場和戰爭史,更因為這個國家拒不承認曾經犯下的屠殺史和累累罪行。
自己祖上做過的事不承認,還玩了命美化自己,咋跟某些人一個德行。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國人對日本這個國家都有偏見。
也因為這其中夾在的偏見,朱允炆自然對日本史很難提的上有多少的了解。
朱允炆印象中的日本,除了是中原上千年的附庸國以外,在明朝時期,就屬戚繼光抗倭算是有關聯的史實,雖然經過多方佐證和地方府誌,沿海鬧倭,跟當時的日本政府沒有一毛錢關係。
“是的,自從沿海倭寇肅清後,來自東瀛的大名就開始尋找與我大明通商的合作。”
李清泉似乎想起了什麽,忙迴答道:“陛下,東瀛人管當年海上的倭寇叫浪人,他們也在捕殺。”
“他們為什麽要捕殺這些倭寇?”
朱允炆樂了,而後語帶嘲諷的說道:“這不都是他們國家盛產的垃圾嗎。”
“聽那些東瀛商人說,他們的將軍希望能向咱們大明稱臣。”
曆史在朱允炆這打了一個急轉彎。
洪武三十年,日本南北朝統一,室町幕府完全執掌日本的國事,時任征夷大將軍的足利義滿野心勃勃的想要竊取屬於天皇的權力,為此派遣使團來到大明,向太祖高皇帝稱臣進貢,但被太祖拒。
太祖認為日本的天皇(對明稱日本國王)才是正統君主,不承認足利義滿這種類似曹操、董卓之流的軍閥派的軍官做君主,屬於亂臣賊子。
為了爭取太祖的支持,足利義滿還派遣軍隊清繳‘倭寇’,將人頭獻給大明,仍然不得支持和敕封。
太祖駕崩後,朱允炆登基,支持複開洪武海禁,足利義滿看到了機會再次向大明派遣使團。
這次的足利義滿才得償所願,被朱允炆敕封為日本國王,從此算作正統,雖然日本國內仍然不支持足利義滿的政治正統,但是在國際政治地位上,足利義滿是名副其實的日本君王。
但是這個時空,足利義滿沒有這個機會了。
穿越來的朱允炆極度厭惡日本,日本第一次派遣來大明的使團,時任禮部尚書的鄭沂向朱允炆匯報過,結果後者連見都懶得見就打發了。
後來鄭沂坐反詩罪被斬,繼任的禮部尚書王謙和朱高熾就更懶得對日本使團上心了。
這麽多年過去,足利義滿還是沒能得償所望。
日本的曆史朱允炆不感興趣,但他現在對日本的銀子特別感興趣。
南洋有銀子和銅金他朱允炆現在已經知道了,聽李清泉剛才話裏的意思,日本的商人似乎也挺有錢?
“東瀛的商人很富有?”
“是的。”
提起錢來,李清泉頓時興奮起來:“這群東瀛商人這些年一直從咱們泉州大肆采買,在泉州銀行開辦的戶頭,第一筆就直接就注存了一千萬兩!”
開戶存一千萬?
朱允炆的臉色馬上燦爛起來。
有錢好啊,他朱允炆現在最喜歡的就是有錢的韭菜。
“這群玩意哪裏來的那麽多錢?”
“東瀛國內盛產金銀。”
接過朱允炆問題的是身旁的顧語。
“迴陛下,臣當初在泉州做皇商分會會長的時候,也跟這群東瀛人打過交道,他們的國內地動頻繁,有大量的露天銀礦和金礦。
這群東瀛大名的手筆一向極大,當初東瀛人找過臣,希望從咱們大明的手裏購買福船,用以擴大海運所用。
當時這件事臣具悉奏本交過內閣批複,同意東瀛人以一艘三十萬兩的價格購進福船,這群東瀛人一口氣就買了整整二十艘。”
福州船廠下的福船,成本在四到五萬兩,賣三十萬,也算是夠狠了。
但朱允炆心裏還是一陣別扭,早知道這時候的日本那麽有錢,說什麽也得賣五十萬、八十萬啊。
“泉州的海商裏麵,有東瀛人嗎?”
開心之餘,朱允炆突然想到這麽一個嚴峻的問題。
“有啊。”
李清泉連想都沒想就迴答道:“不僅泉州商會裏有東瀛人,包括泉州海商幾個大型的商號,都有東瀛人的股份。
這些東瀛人的手筆大方,動不動就是幾船幾船的銀子輸送,海運司的胥吏,光每次稱銀子的重量都要忙活好些天。”
朱允炆哪裏知道,在十五到十七世紀,整個世界的白銀三分之一以上都來自於日本。
張居正一條鞭法的順利推行,絕大部分依靠當時日本的白銀輸送,使得明末時期國家的現銀暴漲,同時也催生了資本萌芽。
後來日本政府在十七世紀初出台政策限製白銀對明流出,更是直接導致崇禎朝白銀流入銳減,國家出現嚴峻的通貨緊縮,使得本就已經不堪重負的明末王朝經濟體製崩潰。
而現銀的進口量不足,也使得銅錢匯率發生貶值,民間出現通貨膨脹。
緊縮和膨脹兩個完全矛盾的經濟點,竟然在崇禎朝同時發生,看似不可思議,但卻恰恰一起發生了。
這個問題,其實朱允炆眼下的大明本也會發生,隻不過銀行的成立將這件事壓製住了,這一點上,格裏安奇在銀行建立之前曾向朱允炆做過解釋。
“大宗的貿易行為,商人都使用白銀貨幣,而在日常生活中,百姓用到的都是銅錢交易。
銅錢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貨幣體係,並不是單純的作為白銀的輔幣存在,如此一來,銅錢和白銀之間就存在一個匯兌的問題。
但這個匯兌的關係並不穩定,一旦現銀流入過量,對外的貿易順差無限擴大,那麽國內的銅錢就反而會增值,因為白銀不值錢了,再想以一兩現銀匯兌一千文銅錢,本身就不會被市場所接受。
民間的小額交易才是國家經濟體係的基礎,純粹使用高價值的白銀貨幣來結算是不方便且不合適的。
所以,想要穩定匯率,就必須要由國家出麵監控。
貿易順差大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必須由國家出麵進行貨幣調控,包括但不僅僅局限於大規模印發銅票,迴購市麵上的現銀,通過本身並不值錢但卻具有信用價值的銀行有價票券來替代大宗的白銀貨幣。
總而言之,就是國家要為民間常用的銅錢貨幣體係進行兜底,穩住銅錢跟白銀的匯兌不出現太大波動。”
這些涉及國家經濟體係的知識,朱允炆聽得雲裏霧裏,但他還是覺得格裏安奇似乎說的有道理,一副很厲害的樣子。
要不然,他怎麽能願意讓格裏安奇這麽一個洋鬼子擔任中央銀行的第一副行長。
建文朝有銀行,崇禎朝沒有啊。
所以當日本限製白銀出口之後,崇禎朝那早就不堪重負的糟糕國家經濟,直接炸了盤。
朱允炆突然發現,治理一個國家好像真不是他以為的那麽簡單,不單單是把國內內政搞好,國外的仗打好就成的。
他本來來到泉州的主要目的是清查皇商壟斷的事情,但泉州的資本好像已經高度的發達,這裏的經濟體係完善並且無數個個體在其中受益,關係更是盤根錯節。
如果他現在就直接搞一刀切,會不會重創掉這條經濟大腿?
就眼下的情況來看,大明經濟體係中,最亟待解決的不是皇商的壟斷問題,而是這麽一群已經將觸手伸進泉州的外國遊商。
能夠吸引到外資注入,本身就是資本興起的前兆。
“派人往南京,召格裏安奇來泉州。”
涉及經濟領域的事,朱允炆不懂,所以他要選擇用懂行的人。
不拘於國家和地域之分,能對大明有用的高精尖人才不用可惜了。
“現在泉州城裏,除了東瀛人摻了一股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國家的商人?”
“天方,也就是陛下喚作阿拉伯的國家也有。”
李清泉如實迴稟:“泉州海商的貿易對象有很多,做生意嘛,有錢賺就大家齊心合力,所以泉州海商的成員中,國外商人的比重也是極大的。”
一大串的泉州信息走朱允炆的耳朵進入大腦,弄得朱允炆都有些腦仁脹痛之感。
泉州太‘大’了,大到一時半會朱允炆甚至不知道該怎麽處理泉州的事情,這裏的經濟體量超過整個南直隸,這裏有著無數國家的海商掮客,所以朱允炆決定在這泉州多待上幾天。
“朕來之前的路上,顧語就跟朕匯報過,說在泉州有一處海灣酒樓,是泉州最好玩的地方。”
李清泉臉上閃過一絲曖昧,嘿嘿笑道:“陛下若是能蒞臨,那自是極好的。”
“那就去看看吧。”
朱允炆微微側首,顧語便心領神會的點頭退下。
他得去執行清場任務了。
這可不是一件小工程。
海灣酒樓成立幾年來,別說清場了,往來的達官顯貴就沒斷過長龍,屬於排隊都擠不進去的地方。
停一天,那可是幾萬甚至幾十萬兩的營收!
“吃、喝、玩、樂,這海灣酒樓應有盡有,也不全是汙穢的風花雪月之地。”
陪在皇帝身側,李清泉大力推崇著這張泉州的名片地標。
“全國各地的戲班、國外蠻夷的玩意、雜耍,這海灣酒樓全齊。”
“妓女也是各個國家的全齊吧。”
朱允炆隨口一說,反倒讓李清泉會錯了意思。
男人嘛,大家都懂。
皇帝也是男人,關心一下這方麵的事也不見得有什麽不合適的不是?
“這個,臣就不太理解了。”
李清泉虛偽的一本正經:“泉州的事多且冗,加之各國往來遊商如過江之鯽,臣這幾年可謂是埋在案牘之中,這海灣酒樓也就是偶爾去幾迴,跟那些外商吃頓飯。”
“那這麽說來,卿家的外語應該學的不錯了。”
朱允炆隻是恰好想起了這麽一個梗,隨口一說,但是看李清泉那變顏變色的臉,好像還恰好說準了?
“都是為了地方之事,臣才自掏腰包請了幾個蠻夷當老師。”
李清泉還在這跟朱允炆打馬虎眼,顧語已經折返迴來。
“恭請陛下移駕。”
古有雲,窺一斑而知全豹。
朱允炆想起來去海灣酒樓,自然不是純粹去見識一下這個大明眼下最頂級的娛樂場所。
聖駕起,數千錦衣衛拱衛著禦輦從知府衙門起駕,直驅目的地而去。
說實話,像這種場所,朱允炆真的沒少去過。
雖然那都是記憶中幾十年前的事情了,但他也算是吃過見過的人。
在幾百年前的大明,一個古人沒有電、沒有現代化的時代,就算是娛樂會所又能有什麽好玩的。
無非就是聽戲子唱唱曲、跳跳舞,喝點小酒助助興的功夫睡一覺。
多麽枯燥乏味的時代,能有什麽值得流連忘返的?
但朱允炆現在不得不承認自己小覷了古人的‘情趣’。
如果不是門頭上高懸的匾額上寫著‘海灣酒樓’四個燙金的大字,光看門頭和兩側那高大的石獅雕像,朱允炆還以為他來的是一處行宮呢!
“占地高達三百畝,內裏亭台閣樓無數,還有一個小型的苑林,中外諸國奇珍異獸皆蓄與內。”
不提雕梁畫棟的軟件,單說一個占地的硬件配備,在堪稱寸土寸金的泉州包下如此大一片,那就不是一筆小投資。
“叩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酒樓背靠大海,正麵又是一片寬闊至極的跑馬地,幾排大好幾百名鶯鶯燕燕此刻跪滿了朱允炆的眼簾。
這顧語倒也是真會安排,把酒樓裏的除了廚子以外的男人全部趕了個一幹二淨,戲子,甭管是賣藝的還是賣身的倒是都留了下來。
這還真是應了一句什麽妖魔鬼怪都有。
朱允炆打眼掃了一圈,好家夥小半數一眼看過去就知道不是大明人。
你說這些戲子也好、婊子也罷。要是有南洋人、阿拉伯人,甚至是歐羅巴人,朱允炆都能理解。
但是這裏麵竟然還有幾個黑妞!
玩挺嗨啊!
這裏被格裏安奇讚譽為‘東方的威尼斯’,是天地之間最繁盛的所在。
它是天堂,也是地獄。
“經過近四十年的恢複,泉州之繁盛更勝往昔,尤其是近十年,泉州憑借其得天獨厚的位置條件,一躍超過福州、廣州、珠江等地,成為我大明眼下商賈最多、海船最多、財稅最多的府。”
泉州知府李清泉接了聖駕,而後便被朱允炆召到了禦前進行匯報。
“建文八年,泉州港通貿的國家達到四十餘個,其一年的稅收便達到了八百六十萬兩,按照市場價值的換算,超過了南宋時紹熙年的水平。
其中現銀有近五百萬兩,餘下的便是銀行的等價票券。
這些現銀多來自南洋和部分東瀛的大名。”
年稅八百六十萬兩,一府之稅超過洪武三十一年時,全年的國家現銀收入?
改開的成就是巨大的。
朱允炆也是大受鼓舞,臉上掛起了笑容,撫掌讚歎:“好啊,好啊!
這些年,那句治隆唐宋的話聽的朕這張臉皮都快磨厚了,直到今天,朕總算有資格應下這個讚美。
泉州給朕的臉上爭了光啊。”
皇帝龍顏大悅,這泉州府上下的官員也都跟著笑了起來。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十年奮鬥,泉州憑借一枝獨秀的經濟實力,在大明政壇中的政治分量也是水漲船高。
做泉州的知府,進步起跳也是一省布政,就不存在從參議、參政慢慢熬的可能。
而上一任的泉州知府,更是直接碼過地方,進了商部做左侍郎。
“你剛才說,部分現銀來自東瀛的大名?”
開心之餘,朱允炆陡然想起方才李清泉說過的話,略有疑惑起來。
他對日本這個國家本身就沒有太多的好感,準確來說是對這個國家具有偏見。
不僅是因為國與國之間的立場和戰爭史,更因為這個國家拒不承認曾經犯下的屠殺史和累累罪行。
自己祖上做過的事不承認,還玩了命美化自己,咋跟某些人一個德行。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國人對日本這個國家都有偏見。
也因為這其中夾在的偏見,朱允炆自然對日本史很難提的上有多少的了解。
朱允炆印象中的日本,除了是中原上千年的附庸國以外,在明朝時期,就屬戚繼光抗倭算是有關聯的史實,雖然經過多方佐證和地方府誌,沿海鬧倭,跟當時的日本政府沒有一毛錢關係。
“是的,自從沿海倭寇肅清後,來自東瀛的大名就開始尋找與我大明通商的合作。”
李清泉似乎想起了什麽,忙迴答道:“陛下,東瀛人管當年海上的倭寇叫浪人,他們也在捕殺。”
“他們為什麽要捕殺這些倭寇?”
朱允炆樂了,而後語帶嘲諷的說道:“這不都是他們國家盛產的垃圾嗎。”
“聽那些東瀛商人說,他們的將軍希望能向咱們大明稱臣。”
曆史在朱允炆這打了一個急轉彎。
洪武三十年,日本南北朝統一,室町幕府完全執掌日本的國事,時任征夷大將軍的足利義滿野心勃勃的想要竊取屬於天皇的權力,為此派遣使團來到大明,向太祖高皇帝稱臣進貢,但被太祖拒。
太祖認為日本的天皇(對明稱日本國王)才是正統君主,不承認足利義滿這種類似曹操、董卓之流的軍閥派的軍官做君主,屬於亂臣賊子。
為了爭取太祖的支持,足利義滿還派遣軍隊清繳‘倭寇’,將人頭獻給大明,仍然不得支持和敕封。
太祖駕崩後,朱允炆登基,支持複開洪武海禁,足利義滿看到了機會再次向大明派遣使團。
這次的足利義滿才得償所願,被朱允炆敕封為日本國王,從此算作正統,雖然日本國內仍然不支持足利義滿的政治正統,但是在國際政治地位上,足利義滿是名副其實的日本君王。
但是這個時空,足利義滿沒有這個機會了。
穿越來的朱允炆極度厭惡日本,日本第一次派遣來大明的使團,時任禮部尚書的鄭沂向朱允炆匯報過,結果後者連見都懶得見就打發了。
後來鄭沂坐反詩罪被斬,繼任的禮部尚書王謙和朱高熾就更懶得對日本使團上心了。
這麽多年過去,足利義滿還是沒能得償所望。
日本的曆史朱允炆不感興趣,但他現在對日本的銀子特別感興趣。
南洋有銀子和銅金他朱允炆現在已經知道了,聽李清泉剛才話裏的意思,日本的商人似乎也挺有錢?
“東瀛的商人很富有?”
“是的。”
提起錢來,李清泉頓時興奮起來:“這群東瀛商人這些年一直從咱們泉州大肆采買,在泉州銀行開辦的戶頭,第一筆就直接就注存了一千萬兩!”
開戶存一千萬?
朱允炆的臉色馬上燦爛起來。
有錢好啊,他朱允炆現在最喜歡的就是有錢的韭菜。
“這群玩意哪裏來的那麽多錢?”
“東瀛國內盛產金銀。”
接過朱允炆問題的是身旁的顧語。
“迴陛下,臣當初在泉州做皇商分會會長的時候,也跟這群東瀛人打過交道,他們的國內地動頻繁,有大量的露天銀礦和金礦。
這群東瀛大名的手筆一向極大,當初東瀛人找過臣,希望從咱們大明的手裏購買福船,用以擴大海運所用。
當時這件事臣具悉奏本交過內閣批複,同意東瀛人以一艘三十萬兩的價格購進福船,這群東瀛人一口氣就買了整整二十艘。”
福州船廠下的福船,成本在四到五萬兩,賣三十萬,也算是夠狠了。
但朱允炆心裏還是一陣別扭,早知道這時候的日本那麽有錢,說什麽也得賣五十萬、八十萬啊。
“泉州的海商裏麵,有東瀛人嗎?”
開心之餘,朱允炆突然想到這麽一個嚴峻的問題。
“有啊。”
李清泉連想都沒想就迴答道:“不僅泉州商會裏有東瀛人,包括泉州海商幾個大型的商號,都有東瀛人的股份。
這些東瀛人的手筆大方,動不動就是幾船幾船的銀子輸送,海運司的胥吏,光每次稱銀子的重量都要忙活好些天。”
朱允炆哪裏知道,在十五到十七世紀,整個世界的白銀三分之一以上都來自於日本。
張居正一條鞭法的順利推行,絕大部分依靠當時日本的白銀輸送,使得明末時期國家的現銀暴漲,同時也催生了資本萌芽。
後來日本政府在十七世紀初出台政策限製白銀對明流出,更是直接導致崇禎朝白銀流入銳減,國家出現嚴峻的通貨緊縮,使得本就已經不堪重負的明末王朝經濟體製崩潰。
而現銀的進口量不足,也使得銅錢匯率發生貶值,民間出現通貨膨脹。
緊縮和膨脹兩個完全矛盾的經濟點,竟然在崇禎朝同時發生,看似不可思議,但卻恰恰一起發生了。
這個問題,其實朱允炆眼下的大明本也會發生,隻不過銀行的成立將這件事壓製住了,這一點上,格裏安奇在銀行建立之前曾向朱允炆做過解釋。
“大宗的貿易行為,商人都使用白銀貨幣,而在日常生活中,百姓用到的都是銅錢交易。
銅錢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貨幣體係,並不是單純的作為白銀的輔幣存在,如此一來,銅錢和白銀之間就存在一個匯兌的問題。
但這個匯兌的關係並不穩定,一旦現銀流入過量,對外的貿易順差無限擴大,那麽國內的銅錢就反而會增值,因為白銀不值錢了,再想以一兩現銀匯兌一千文銅錢,本身就不會被市場所接受。
民間的小額交易才是國家經濟體係的基礎,純粹使用高價值的白銀貨幣來結算是不方便且不合適的。
所以,想要穩定匯率,就必須要由國家出麵監控。
貿易順差大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必須由國家出麵進行貨幣調控,包括但不僅僅局限於大規模印發銅票,迴購市麵上的現銀,通過本身並不值錢但卻具有信用價值的銀行有價票券來替代大宗的白銀貨幣。
總而言之,就是國家要為民間常用的銅錢貨幣體係進行兜底,穩住銅錢跟白銀的匯兌不出現太大波動。”
這些涉及國家經濟體係的知識,朱允炆聽得雲裏霧裏,但他還是覺得格裏安奇似乎說的有道理,一副很厲害的樣子。
要不然,他怎麽能願意讓格裏安奇這麽一個洋鬼子擔任中央銀行的第一副行長。
建文朝有銀行,崇禎朝沒有啊。
所以當日本限製白銀出口之後,崇禎朝那早就不堪重負的糟糕國家經濟,直接炸了盤。
朱允炆突然發現,治理一個國家好像真不是他以為的那麽簡單,不單單是把國內內政搞好,國外的仗打好就成的。
他本來來到泉州的主要目的是清查皇商壟斷的事情,但泉州的資本好像已經高度的發達,這裏的經濟體係完善並且無數個個體在其中受益,關係更是盤根錯節。
如果他現在就直接搞一刀切,會不會重創掉這條經濟大腿?
就眼下的情況來看,大明經濟體係中,最亟待解決的不是皇商的壟斷問題,而是這麽一群已經將觸手伸進泉州的外國遊商。
能夠吸引到外資注入,本身就是資本興起的前兆。
“派人往南京,召格裏安奇來泉州。”
涉及經濟領域的事,朱允炆不懂,所以他要選擇用懂行的人。
不拘於國家和地域之分,能對大明有用的高精尖人才不用可惜了。
“現在泉州城裏,除了東瀛人摻了一股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國家的商人?”
“天方,也就是陛下喚作阿拉伯的國家也有。”
李清泉如實迴稟:“泉州海商的貿易對象有很多,做生意嘛,有錢賺就大家齊心合力,所以泉州海商的成員中,國外商人的比重也是極大的。”
一大串的泉州信息走朱允炆的耳朵進入大腦,弄得朱允炆都有些腦仁脹痛之感。
泉州太‘大’了,大到一時半會朱允炆甚至不知道該怎麽處理泉州的事情,這裏的經濟體量超過整個南直隸,這裏有著無數國家的海商掮客,所以朱允炆決定在這泉州多待上幾天。
“朕來之前的路上,顧語就跟朕匯報過,說在泉州有一處海灣酒樓,是泉州最好玩的地方。”
李清泉臉上閃過一絲曖昧,嘿嘿笑道:“陛下若是能蒞臨,那自是極好的。”
“那就去看看吧。”
朱允炆微微側首,顧語便心領神會的點頭退下。
他得去執行清場任務了。
這可不是一件小工程。
海灣酒樓成立幾年來,別說清場了,往來的達官顯貴就沒斷過長龍,屬於排隊都擠不進去的地方。
停一天,那可是幾萬甚至幾十萬兩的營收!
“吃、喝、玩、樂,這海灣酒樓應有盡有,也不全是汙穢的風花雪月之地。”
陪在皇帝身側,李清泉大力推崇著這張泉州的名片地標。
“全國各地的戲班、國外蠻夷的玩意、雜耍,這海灣酒樓全齊。”
“妓女也是各個國家的全齊吧。”
朱允炆隨口一說,反倒讓李清泉會錯了意思。
男人嘛,大家都懂。
皇帝也是男人,關心一下這方麵的事也不見得有什麽不合適的不是?
“這個,臣就不太理解了。”
李清泉虛偽的一本正經:“泉州的事多且冗,加之各國往來遊商如過江之鯽,臣這幾年可謂是埋在案牘之中,這海灣酒樓也就是偶爾去幾迴,跟那些外商吃頓飯。”
“那這麽說來,卿家的外語應該學的不錯了。”
朱允炆隻是恰好想起了這麽一個梗,隨口一說,但是看李清泉那變顏變色的臉,好像還恰好說準了?
“都是為了地方之事,臣才自掏腰包請了幾個蠻夷當老師。”
李清泉還在這跟朱允炆打馬虎眼,顧語已經折返迴來。
“恭請陛下移駕。”
古有雲,窺一斑而知全豹。
朱允炆想起來去海灣酒樓,自然不是純粹去見識一下這個大明眼下最頂級的娛樂場所。
聖駕起,數千錦衣衛拱衛著禦輦從知府衙門起駕,直驅目的地而去。
說實話,像這種場所,朱允炆真的沒少去過。
雖然那都是記憶中幾十年前的事情了,但他也算是吃過見過的人。
在幾百年前的大明,一個古人沒有電、沒有現代化的時代,就算是娛樂會所又能有什麽好玩的。
無非就是聽戲子唱唱曲、跳跳舞,喝點小酒助助興的功夫睡一覺。
多麽枯燥乏味的時代,能有什麽值得流連忘返的?
但朱允炆現在不得不承認自己小覷了古人的‘情趣’。
如果不是門頭上高懸的匾額上寫著‘海灣酒樓’四個燙金的大字,光看門頭和兩側那高大的石獅雕像,朱允炆還以為他來的是一處行宮呢!
“占地高達三百畝,內裏亭台閣樓無數,還有一個小型的苑林,中外諸國奇珍異獸皆蓄與內。”
不提雕梁畫棟的軟件,單說一個占地的硬件配備,在堪稱寸土寸金的泉州包下如此大一片,那就不是一筆小投資。
“叩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酒樓背靠大海,正麵又是一片寬闊至極的跑馬地,幾排大好幾百名鶯鶯燕燕此刻跪滿了朱允炆的眼簾。
這顧語倒也是真會安排,把酒樓裏的除了廚子以外的男人全部趕了個一幹二淨,戲子,甭管是賣藝的還是賣身的倒是都留了下來。
這還真是應了一句什麽妖魔鬼怪都有。
朱允炆打眼掃了一圈,好家夥小半數一眼看過去就知道不是大明人。
你說這些戲子也好、婊子也罷。要是有南洋人、阿拉伯人,甚至是歐羅巴人,朱允炆都能理解。
但是這裏麵竟然還有幾個黑妞!
玩挺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