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輝煌、采光通透的乾清宮內,朱允炆正守著一副全國堪輿圖看得起勁。


    他的身邊站著已經算是半大小子的朱文奎,父子倆人都沒有說話,身旁隻有雙喜一個人在忙前忙後的招唿著宮娥、宦官在幹些什麽。


    楊士奇和嚴震直來的時候,看到殿中這幅景象,心中便同時都明悟過來。


    皇帝這架勢,是要出宮。


    “參見吾皇聖躬安。”


    兩人衝著朱允炆的背影躬身行禮,而後者也沒有轉身,直接開口道。


    “朕意南巡。”


    果不其然,朱允炆一開口就肯定了兩人心中的想法,而後者兩人也沒有什麽激烈的反應。


    走就走唄,這幾年您也沒老實過,大家夥也都習慣了。


    不是去西南打仗,就是跑草原射獵。


    現在又要南巡,怎麽著,這是還想下海捉鱉不成?


    “朕這次南巡,主要想要看的,是經濟建設工作,看看我大明沿海一線的改革、商貿等方麵,所以,嚴卿隨朕一道。”


    被點了名字的嚴震直便躬身領命。


    “朕這次南下,文奎就不隨朕禦前了,留在南京監國。”


    說著話,朱允炆轉過身坐迴禦榻之上招唿道:“別站著了,都坐吧。”


    兩人謝過落座,而後又都下意識的瞄了一眼站在朱允炆身後的朱文奎。


    皇帝離京,留太子監國。


    幾千年下來都是這麽一個慣例,不過朱文奎這還沒有正名呢,皇帝留大皇子監國是不是在透露什麽信號呢?


    “朕離京之後,這中樞朝廷,楊閣老多費點心,文奎畢竟年幼無知,政事上,還是要以內閣的意見為準。”


    雖說留下朱文奎監國,但朱允炆還是事前把規矩定好。


    隻是純粹監國,不是越俎代庖的治國。


    國家大事上,還是內閣說了算,給朱文奎這家夥通個氣就成,別尋求這個小不點給什麽決策性的意見。


    “陛下這次南巡準備去哪,內閣也好照會地方早做準備和安排。”


    “蘇州、杭州、泉州和廣州。”


    由北往南,朱允炆報了一串地名:“南直隸、浙江、福建和廣東各選這麽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城,見一斑而窺全貌,這幾個城都是我大明眼下的一片經濟熱土,朕得好好看看。”


    楊士奇和嚴震直互相對視一眼,皇帝這倒也算的上是雨露均沾了。


    一省選一地,不爭也不搶。


    “好的,內閣這邊就通知地方做好接駕的準備,陛下打算何時離京?”


    朱允炆便笑著看向雙喜,調笑道:“那你得問問朕的大管家了。”


    後者連道不敢,嘿嘿笑道:“就這三天、就這三天。”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皇帝出宮的禁衛、儀仗、隨扈和一應吃穿用度都得準備,這工程量可不小。


    “大致就是如此,文奎,你隨楊閣老去文華殿坐宮吧,熟悉一下。”


    “是,兒臣告退。”


    朱文奎隨著楊士奇離開,大殿內便隻剩下朱允炆和嚴震直這位新任的工商大臣了。


    “工商聯的架子已經搭了起來,派往各省的任命文書也都下達,嚴卿給朕匯報一下這各省的狀況吧。”


    見朱允炆問及此事,嚴震直在心裏組織了一番語言後開口道。


    “工商聯的成員共二十七人,涉及各省糧長和商會會長,僅這麽一群人申報的財產家私,就擁有田產十五萬頃、產一億七千餘萬兩。


    其中,晉商,也就是山西煤商總會的財力為魁首,太原銀行成立之後,僅晉商一省,就從國庫貸款走了五千六百萬兩。


    最窮的則是四川商會,家私薄弱僅一百六十萬兩,成都銀行成立之後,川商貸款者寥寥,反倒多是儲蓄大戶。”


    晉商擁有得天獨厚的煤業,煤老板在何年何月都是錢包最鼓的一幫子商人。


    更何況此時的大明還沒有房地產和互聯網業。


    論卷錢,靠著地裏刨食的地主和受風吹雨打的海商,怎麽都比不上晉商。


    多挖兩鍬煤,就甚都有嘞。


    “二十七人,就能坐擁一千五百萬畝田和上億兩的家產,這都是巨富啊。”


    朱允炆由衷的感慨一句:“自建文元年尹始,朕開商禁以來至今第九個年頭,我大明就養出了這麽多的豪商大戶,不得了哇。”


    皇帝的話讓嚴震直不知道該如何去接,但他知道,皇帝的眼光和關注點不是他能夠比得上,更不是他能夠理解的。


    就好比這次朱允炆打算南巡一般。


    為了一群上不得台麵的商人,朱允炆堂堂一個皇帝不僅成立了工商聯來抬高商人在大明這個國家中的政治分量,現在竟然要親自南下去實地接觸。


    所謂士農工商,但皇帝的腦迴路做臣子的事真的追不上。


    朱允炆自登基以來的所作所為似乎都在重視抬高工商階級的地位,而且效果就目前來看也是十分顯著。


    但細聽皇帝剛才那句話的尾音和感慨,又好似對眼下大明出現那麽多的豪商巨富頗為不滿。


    “朕此番去蘇、杭、泉、廣四州,這四個府的與商業有關的人和事,這三天,嚴卿你擬個條陳拿個朕看看。”


    “是。”


    嚴震直應了一聲,見朱允炆端起茶碗便不在多做耽擱,也跟著躬身告退。


    “派人給鄭和傳個話,讓他跟朕一道南下。”


    放下茶碗,朱允炆起身往後宮走,順道交代了一句。


    鄭和這也算在南京城裏歇了小半年,是時候該準備第三次下西洋了。


    不能白白浪費阿拉伯人用幾百年時間摸索出來的海圖啊。


    得去一趟啊,怎麽說都知道這些國家的所在,不得為他們帶去一份來自遙遠東方的問候嗎?


    我大明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怎麽可以不講禮節。


    孔子說的好,有朋自遠方管他來不來的,雖遠必誅嘛。


    後宮此時也忙成一團,皇帝南巡既是公事也是私事,想出宮玩的朱允炆這次是都打算帶上。


    除了朱文奎這個皇長子留在南京監國以外,其他的家眷基本都在這一次南巡的名單上。


    好在朱允炆的女人不多,就這麽五個媳婦,全帶上禦輦也能坐的下。


    “文圻眼下都是個大孩子了。”


    看著眼前的老二,朱允炆嗬嗬笑著揉了一把後者的小腦袋,問道:“朕給你交代的功課都做完了嗎?”


    “迴父皇話,都做完了。”


    “那成,都做完的話就跟朕一道南下吧。”


    朱允炆一句話說的朱文圻小眼一亮,開心的連連點頭。


    “等這次南巡迴來,你爹我就安排你去湖畔學院上課,上個幾年學,等你大哥大了離宮開府的時候,你就搬進乾清宮來住吧。”


    一個個孩子都陸續長大,接班人計劃到了正式啟動的環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永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煌煌華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煌煌華夏並收藏日月永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