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假期朱允炆還沒來得及享受完,都察院的左都禦史景清就找上了門來。
“他來幹什麽?”
聞聽景清在乾清門外求見,朱允炆還愣了一下:“都察院有彈劾的案子,四品以下的都察院自行監察處理,涉及四品以上官員他應該去文華殿向內閣匯報,來找朕這個皇帝做什麽?”
他這個皇帝有多久沒有親自處理過彈劾類的案子了?
“讓他來吧。”
朱允炆上下打量自己一眼,也就幹脆懶得換皮弁服。跟馬恩慧交代一聲,穿著一身羅衫大氅的便服就抬腿就往乾清宮的方向走去。
“過個年都不讓人過安生,這個景清啊。”
邊走邊搖頭,前腳踏進乾清宮,後腳朱允炆就打趣了一句:“禮就免了,說說什麽樣的事能讓你這個堂堂左都禦史大年下的來找朕,有言在先,要不是什麽大事,朕可就把你過年加的一個月俸砍掉了。”
景清嘿嘿笑了兩聲,等朱允炆落了座,這才矮身坐下匯報。
“這幾天都察院收到了很多封彈劾信,彈劾蘇州知府王雨森的。”
蘇州知府?
“一個知府罷了,用的著你這麽一個堂堂的左都禦史來找......你說王雨森?那個跟許不忌當初一起在常熟的那個縣令?”
見景清點頭,朱允炆倒是來了興致:“仔細跟朕說說,這小子犯什麽事了。”
“犯事倒也談不上。”
景清瞅著皇帝的臉色倒是挺輕鬆,便一五一十的把蘇州府的事和盤托出,把朱允炆聽得傻眼。
“這個玩意在蘇州擴產蘇繡,還要搞集資辦布坊,推行男女同工製?”
景清遞上的幾份彈劾奏本被朱允炆挨個看了一遍,放下後哈哈大笑起來。
怪不得這王雨森被彈劾,他朱允炆前腳還想著怎麽適當放開男女之間的天塹壁壘,後腳這王雨森竟然為了擴大生產,自己在蘇州搞起男女同工來了。
窮極思變,莫外如是了。
“這個王雨森計劃是招一批十二到十五歲之間的半大小子,這個歲數的話,應該也不至於出現太多汙穢之事吧。”
誰說這景清是個沒腦子的人,這不是很有眼力勁呢。
見到朱允炆看了彈劾王雨森的奏本後哈哈大笑,景清便知道皇帝應該是心裏偏幫王雨森的,所以這才主動開口替王雨森辯護了一句。
一群半大小子罷了,就算懂男女之事,有那實力嗎。
做女工的又沒有未出閣的黃花大閨女,可都是三四十歲如狼似虎的婦人,兩邊互相都看不上對方。
男女大防的事朱允炆看得不太重,倒是這一句招一批半大小子讓他微微蹙了一下眉頭。
王雨森這是打算用童工了?
不過細想一下,王雨森的選擇恰恰是這個時間背景下,最好的一個多方共贏的選擇了。
首先來說,在原始的依靠紡機來織造的時代背景下,人力的多寡直接影響生產力的強弱,而這個年代能進入織造局參與生產的工人隻有一種:婦人。
男女大防絕不是一句虛話,連整個江南織造局的管理官吏都沒有男人,清一水的禦前司宦官。
怕的就是風言風語太多。
你說你哢往織造局裏扔幾個老爺們,沒多久,這裏麵有女工害了喜,你說是人家家裏爺們的還是讓當官的給睡了?
這年頭又沒有親子鑒定,更不存在離婚,丈夫要是懷疑自己戴了綠帽子一嚷嚷,這女人可就活不去了。
所以,擴產織造局所需的人手,可供挑選的範圍非常狹隘,成年男人不行,未出閣的黃花大閨女也不行。
剩下的,隻有孩子了。
純手工紡織活,孩子也能幹的來,比起種地來怎麽也輕鬆的太多了。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也算是利民了。
蘇州雖然是膏腴大府,但也不可能家家小康。
蘇州人口稠密,按比例一分,家家戶戶也沒幾畝地,一般家庭的孩子一樣是從小撒尿和泥,吃糠喝稀長起來的,不幫家裏做工出力,又沒錢讀書識字,總不能十來歲街頭巷尾當青皮吧。
給這群孩子找點工來作,掙到的工錢也足以補貼家用了。
使用童工這種事,放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就是不同的性質。
起碼在眼下的大明,即使是在直隸省蘇州府這個堪稱國家的心髒部位,使用童工,都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
至於所謂過早讓孩子負擔勞動,會不會傷身體?
是種地累,還是紡織累。
“這王雨森,是個有想法也有膽識魄力的官。”
朱允炆突然對這個王雨森來了興趣,這個時代,還有這種敢於充當改革先鋒兵的旗手人物?
“彈劾的事駁迴,算了,壓下不做迴複。另外雙喜啊,安排人去一趟蘇州傳召,朕要見他。”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同在直隸省,南京往蘇州,快馬一日可到,也耽誤不了什麽工作。
景清心中一跳,王雨森這此事辦的牛氣啊,愣是把自己給辦進皇帝心裏了。
而且皇帝這一手玩的妙啊,彈劾的奏本如果駁迴的話,那破壞男女大防的帽子就要內閣和都察院來戴,屆時風言風語都要非議中樞了。
內閣隻要不出行文支持王雨森,那這口黑鍋還是先由蘇州府自己扛著,但是皇帝卻召見了王雨森,既是鼓勵嘉獎,也是向外界釋放的一種信號。
以後說話的時候留點神注點意,別罵的太狠,王雨森的事皇帝是支持的,隻是沒法親自出麵說,這裏麵的分寸隻要你們這些官員教諭的眼不瞎就能分析出來。
景清是心中有數的告辭退下,朱允炆又拿起那幾分彈劾奏本複看了一遍。
他召見王雨森,哪裏隻有景清想的那麽膚淺,這可不隻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更多的還是朱允炆對王雨森的一種迫切的好奇心。
大明的官員,是怎麽會具有如此魄力敢於挑戰世俗壁壘,尋求改革的呢?
古人的聰明才智朱允炆從來不會小覷,但古人的行徑幾乎都在一個固定的圈子裏打轉,鮮少會有跳出來的所謂逾矩的行為,更何況這種挑戰‘道德底線’的大膽舉措了。
這個疑問壓在朱允炆的心裏,他一定要弄明白!
(更新這段時間有些無力,不過就快忙完了,十號左右開始會高產爆更,敬請期待。)
“他來幹什麽?”
聞聽景清在乾清門外求見,朱允炆還愣了一下:“都察院有彈劾的案子,四品以下的都察院自行監察處理,涉及四品以上官員他應該去文華殿向內閣匯報,來找朕這個皇帝做什麽?”
他這個皇帝有多久沒有親自處理過彈劾類的案子了?
“讓他來吧。”
朱允炆上下打量自己一眼,也就幹脆懶得換皮弁服。跟馬恩慧交代一聲,穿著一身羅衫大氅的便服就抬腿就往乾清宮的方向走去。
“過個年都不讓人過安生,這個景清啊。”
邊走邊搖頭,前腳踏進乾清宮,後腳朱允炆就打趣了一句:“禮就免了,說說什麽樣的事能讓你這個堂堂左都禦史大年下的來找朕,有言在先,要不是什麽大事,朕可就把你過年加的一個月俸砍掉了。”
景清嘿嘿笑了兩聲,等朱允炆落了座,這才矮身坐下匯報。
“這幾天都察院收到了很多封彈劾信,彈劾蘇州知府王雨森的。”
蘇州知府?
“一個知府罷了,用的著你這麽一個堂堂的左都禦史來找......你說王雨森?那個跟許不忌當初一起在常熟的那個縣令?”
見景清點頭,朱允炆倒是來了興致:“仔細跟朕說說,這小子犯什麽事了。”
“犯事倒也談不上。”
景清瞅著皇帝的臉色倒是挺輕鬆,便一五一十的把蘇州府的事和盤托出,把朱允炆聽得傻眼。
“這個玩意在蘇州擴產蘇繡,還要搞集資辦布坊,推行男女同工製?”
景清遞上的幾份彈劾奏本被朱允炆挨個看了一遍,放下後哈哈大笑起來。
怪不得這王雨森被彈劾,他朱允炆前腳還想著怎麽適當放開男女之間的天塹壁壘,後腳這王雨森竟然為了擴大生產,自己在蘇州搞起男女同工來了。
窮極思變,莫外如是了。
“這個王雨森計劃是招一批十二到十五歲之間的半大小子,這個歲數的話,應該也不至於出現太多汙穢之事吧。”
誰說這景清是個沒腦子的人,這不是很有眼力勁呢。
見到朱允炆看了彈劾王雨森的奏本後哈哈大笑,景清便知道皇帝應該是心裏偏幫王雨森的,所以這才主動開口替王雨森辯護了一句。
一群半大小子罷了,就算懂男女之事,有那實力嗎。
做女工的又沒有未出閣的黃花大閨女,可都是三四十歲如狼似虎的婦人,兩邊互相都看不上對方。
男女大防的事朱允炆看得不太重,倒是這一句招一批半大小子讓他微微蹙了一下眉頭。
王雨森這是打算用童工了?
不過細想一下,王雨森的選擇恰恰是這個時間背景下,最好的一個多方共贏的選擇了。
首先來說,在原始的依靠紡機來織造的時代背景下,人力的多寡直接影響生產力的強弱,而這個年代能進入織造局參與生產的工人隻有一種:婦人。
男女大防絕不是一句虛話,連整個江南織造局的管理官吏都沒有男人,清一水的禦前司宦官。
怕的就是風言風語太多。
你說你哢往織造局裏扔幾個老爺們,沒多久,這裏麵有女工害了喜,你說是人家家裏爺們的還是讓當官的給睡了?
這年頭又沒有親子鑒定,更不存在離婚,丈夫要是懷疑自己戴了綠帽子一嚷嚷,這女人可就活不去了。
所以,擴產織造局所需的人手,可供挑選的範圍非常狹隘,成年男人不行,未出閣的黃花大閨女也不行。
剩下的,隻有孩子了。
純手工紡織活,孩子也能幹的來,比起種地來怎麽也輕鬆的太多了。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也算是利民了。
蘇州雖然是膏腴大府,但也不可能家家小康。
蘇州人口稠密,按比例一分,家家戶戶也沒幾畝地,一般家庭的孩子一樣是從小撒尿和泥,吃糠喝稀長起來的,不幫家裏做工出力,又沒錢讀書識字,總不能十來歲街頭巷尾當青皮吧。
給這群孩子找點工來作,掙到的工錢也足以補貼家用了。
使用童工這種事,放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就是不同的性質。
起碼在眼下的大明,即使是在直隸省蘇州府這個堪稱國家的心髒部位,使用童工,都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
至於所謂過早讓孩子負擔勞動,會不會傷身體?
是種地累,還是紡織累。
“這王雨森,是個有想法也有膽識魄力的官。”
朱允炆突然對這個王雨森來了興趣,這個時代,還有這種敢於充當改革先鋒兵的旗手人物?
“彈劾的事駁迴,算了,壓下不做迴複。另外雙喜啊,安排人去一趟蘇州傳召,朕要見他。”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同在直隸省,南京往蘇州,快馬一日可到,也耽誤不了什麽工作。
景清心中一跳,王雨森這此事辦的牛氣啊,愣是把自己給辦進皇帝心裏了。
而且皇帝這一手玩的妙啊,彈劾的奏本如果駁迴的話,那破壞男女大防的帽子就要內閣和都察院來戴,屆時風言風語都要非議中樞了。
內閣隻要不出行文支持王雨森,那這口黑鍋還是先由蘇州府自己扛著,但是皇帝卻召見了王雨森,既是鼓勵嘉獎,也是向外界釋放的一種信號。
以後說話的時候留點神注點意,別罵的太狠,王雨森的事皇帝是支持的,隻是沒法親自出麵說,這裏麵的分寸隻要你們這些官員教諭的眼不瞎就能分析出來。
景清是心中有數的告辭退下,朱允炆又拿起那幾分彈劾奏本複看了一遍。
他召見王雨森,哪裏隻有景清想的那麽膚淺,這可不隻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更多的還是朱允炆對王雨森的一種迫切的好奇心。
大明的官員,是怎麽會具有如此魄力敢於挑戰世俗壁壘,尋求改革的呢?
古人的聰明才智朱允炆從來不會小覷,但古人的行徑幾乎都在一個固定的圈子裏打轉,鮮少會有跳出來的所謂逾矩的行為,更何況這種挑戰‘道德底線’的大膽舉措了。
這個疑問壓在朱允炆的心裏,他一定要弄明白!
(更新這段時間有些無力,不過就快忙完了,十號左右開始會高產爆更,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