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京是朝鮮現在的首都,此前李芳果曾一度將都城遷到漢城,因漢城是李芳遠的大本營,隨後又遷了迴來。
李芳遠發動政變,將李芳果囚禁於深宮之中,朝堂之上就隻剩下李芳遠一個人的聲音了。
明軍抵至鴨綠江,距離開京僅五百裏,這個距離,一旦過江,不用三天,女真的騎兵就可以打到開京城下!
“立刻撤離開京去漢城。”
李芳遠少年起兵,心裏是有盤算的。明軍抵達鴨綠江的時間是兩天前,那說明此時絕對已經渡過了鴨綠江,說不準,其前鋒甚至已經過了平安道。開京城裏隻有兩萬人,大軍都在大本營的漢城,在開京跟明軍死磕,根本不現實。
而漢城距離開京隻有一百裏,急行軍一天即到。
“大君,開京可是重城,放棄開京,將來再想奪迴來可就難了。”
有大臣苦勸,放棄開京,等於放棄半個北朝鮮,更重要的,開京作為前高麗王朝,現在的朝鮮首都幾百年,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倉促撤退自然沒法帶走,將來就算重迴,也早已經被搬空,白白便宜了明人。
“守不住的。”
李芳遠做事雷厲風行,他的親信甚至已經去集結兵馬了。
“開京隻有兩萬人,慢說跟明軍交手,便是那三部女真,咱們都打不過,加上明軍有火藥之利,就算現在去漢城調兵,等來到,估計開京已經破了。”
明軍隻有三萬人,李芳遠篤信明軍不敢深入,雖然朝鮮的軍隊隻有七八萬,但隨時可以從民間拉一批壯丁出來,明軍真敢偏師輕進,他李芳遠打了幾十年的仗,就有信心把這支明軍吃下去!
“不過本君需要一個使者,替我朝鮮拖住明軍。”
李芳遠掃視朝堂,開口道,“去明軍大營乞降,告訴明軍,此乃我朝鮮家事,大王身體羸弱,積病纏身,是以有禪讓之念,勿勞大明掛心,我李芳遠奉大明為宗父,何以縱兵禍入我朝鮮?”
朝鮮太小了,還沒有半個遼東大,根本不存在以空間換時間的資格。
加上李成桂軍事政變起家,對武將鉗製甚深,整個朝鮮的直屬軍隊隻要寥寥幾萬人,地方全是府兵製,指望他們拖住明軍根本不現實。
“多帶金銀財物,事之以卑微屈膝。”
自古漢人自詡天朝上國,甚好麵子,隻要姿態放得低,就算不能讓明軍班師,以李芳遠對明人的了解,領兵將領也一定會派人迴南京再請旨意,扯皮起來,這一來一迴的時間,可就給了朝鮮喘息的機會。
大家見李芳遠主意已定,也無言再勸,隻好一個個麵帶苦色,急匆匆出王宮迴府收拾行囊。
李芳遠便轉迴後宮,找到了被軟禁的李芳果。
臉帶怒容道“王兄何至於通信明人?豈不知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咱們再怎麽著,也是自家家事,王兄求明軍入我朝鮮助你複辟,是何道理?”
後者遂冷哼一聲,扭過頭去不看李芳遠。
“怎麽著?你是打算來殺了我嗎?囚父殺兄,悖逆人倫,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胡扯!”
李芳遠登時怒喝道。
“我若真是野心勃勃之輩,何至於逼迫父王禪位與你?父王年邁昏聵,偏愛幼子便立其為王儲,此行徑與秦始皇何異?難道王兄欲見我朝鮮二世而亡嗎?我李芳遠若一心想當王,當初就不會讓父王把王位傳給你,是因為你無能,我才不得不兄弟手足相殘。”
“我無能?”
李芳果仿佛受到了侮辱,登時氣紅了臉,指著李芳遠。
“你有什麽資格斥我無能?”
“卑躬屈膝與明人,畏女真蠻夷部落如猛虎野獸,這還不叫無能?”
李芳遠不屑,“父親就是膽怯懦弱之人,明人不冊封,頂著‘代執朝鮮國事’的頭銜好幾年,連王位都不敢坐!邊境之地,明人、女真與我朝鮮混居,因父王懦弱,我國人受欺淩而不敢反抗,此奇恥大辱!
我勸父王多征兵馬操訓,駐軍邊疆驅趕邊境的女真人,他卻怕武將坐大,最後奪了他的王位,真是貽笑大方。
而你,比父王還不如,每日隻知道讀明人的書籍,學儒家之道,國想大治,能靠幾句言論嗎?三寸不爛之舌,能教化邊境那殘暴的女真人嗎?
他們當明人的走狗言聽計從,是因為他們打不過明人!但他們會聽咱們的話嗎?咱們邊地的女人偶有被掠奪走的,你派人去說,哪次要迴來了?
三千裏錦繡江山,我朝鮮未必沒有一朝風雲化龍的機會,而你,卻唯唯諾諾的像一條狗,你的脊梁呢!朝鮮在你手裏麵,早晚毀於一旦!”
李芳果被罵的麵紅耳赤,卻無力還嘴,隻好嘴硬道。
“你這般野心,朝鮮到你的手裏才是注定毀滅,假日你若敢挑釁明人,惹得王師討伐,看你如何應對。”
說完還嘀咕道,“明人乃無敵之師,滅蒙元、逐兀敵哈,連納克楚,堂堂的蒙元太尉,不也跪在明軍麵前乞求投降嗎?女真是大明鷹犬,咱們還手,殊不知打狗還要看主人。”
“你怎能說出這般話來,真的讓我感到惡心。”
李芳遠目瞪口呆,“你怎能如此怯懦,我觀諸國史書,似你這般沒有骨氣的君王,隻有趙宋一朝!
我朝鮮有口數百萬,可戰兒郎頃刻間可拉起幾十萬,千年前,漢人隋煬帝遣軍而來,先人依地利、襲後勤、鑿海船,大敗隋軍,證明所謂天朝上國並非不可戰勝,這片土地上的子民智慧勇敢,團結一心,沒曾想,天地造物不測,竟造出你這麽個玩意!”
李芳遠懶得再斥責李芳果,換過親信將其五花大綁起來,一擺手,“將大王帶迴漢城。”
左右領命,押著李芳果離開王宮,李芳遠便拔劍在手闖入禁宮,麵視李芳果的一眾王妃。
“我朝鮮豈可忍受王後、妃嬪受辱與他人,王後乃朝鮮國母,若被玷汙清白,天下人都無顏於世了,漢人受得了靖康之恥,我朝鮮兒郎可受不得!”
說罷,一劍一個將李芳果的妃嬪皆刺死於殿內,隨後將兩個李芳果的幼兒夾在腋下,疾步離開宮宇。
當夜,有女真斥候抵達開京城下,卻隻看到一座空城!
李芳遠發動政變,將李芳果囚禁於深宮之中,朝堂之上就隻剩下李芳遠一個人的聲音了。
明軍抵至鴨綠江,距離開京僅五百裏,這個距離,一旦過江,不用三天,女真的騎兵就可以打到開京城下!
“立刻撤離開京去漢城。”
李芳遠少年起兵,心裏是有盤算的。明軍抵達鴨綠江的時間是兩天前,那說明此時絕對已經渡過了鴨綠江,說不準,其前鋒甚至已經過了平安道。開京城裏隻有兩萬人,大軍都在大本營的漢城,在開京跟明軍死磕,根本不現實。
而漢城距離開京隻有一百裏,急行軍一天即到。
“大君,開京可是重城,放棄開京,將來再想奪迴來可就難了。”
有大臣苦勸,放棄開京,等於放棄半個北朝鮮,更重要的,開京作為前高麗王朝,現在的朝鮮首都幾百年,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倉促撤退自然沒法帶走,將來就算重迴,也早已經被搬空,白白便宜了明人。
“守不住的。”
李芳遠做事雷厲風行,他的親信甚至已經去集結兵馬了。
“開京隻有兩萬人,慢說跟明軍交手,便是那三部女真,咱們都打不過,加上明軍有火藥之利,就算現在去漢城調兵,等來到,估計開京已經破了。”
明軍隻有三萬人,李芳遠篤信明軍不敢深入,雖然朝鮮的軍隊隻有七八萬,但隨時可以從民間拉一批壯丁出來,明軍真敢偏師輕進,他李芳遠打了幾十年的仗,就有信心把這支明軍吃下去!
“不過本君需要一個使者,替我朝鮮拖住明軍。”
李芳遠掃視朝堂,開口道,“去明軍大營乞降,告訴明軍,此乃我朝鮮家事,大王身體羸弱,積病纏身,是以有禪讓之念,勿勞大明掛心,我李芳遠奉大明為宗父,何以縱兵禍入我朝鮮?”
朝鮮太小了,還沒有半個遼東大,根本不存在以空間換時間的資格。
加上李成桂軍事政變起家,對武將鉗製甚深,整個朝鮮的直屬軍隊隻要寥寥幾萬人,地方全是府兵製,指望他們拖住明軍根本不現實。
“多帶金銀財物,事之以卑微屈膝。”
自古漢人自詡天朝上國,甚好麵子,隻要姿態放得低,就算不能讓明軍班師,以李芳遠對明人的了解,領兵將領也一定會派人迴南京再請旨意,扯皮起來,這一來一迴的時間,可就給了朝鮮喘息的機會。
大家見李芳遠主意已定,也無言再勸,隻好一個個麵帶苦色,急匆匆出王宮迴府收拾行囊。
李芳遠便轉迴後宮,找到了被軟禁的李芳果。
臉帶怒容道“王兄何至於通信明人?豈不知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咱們再怎麽著,也是自家家事,王兄求明軍入我朝鮮助你複辟,是何道理?”
後者遂冷哼一聲,扭過頭去不看李芳遠。
“怎麽著?你是打算來殺了我嗎?囚父殺兄,悖逆人倫,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胡扯!”
李芳遠登時怒喝道。
“我若真是野心勃勃之輩,何至於逼迫父王禪位與你?父王年邁昏聵,偏愛幼子便立其為王儲,此行徑與秦始皇何異?難道王兄欲見我朝鮮二世而亡嗎?我李芳遠若一心想當王,當初就不會讓父王把王位傳給你,是因為你無能,我才不得不兄弟手足相殘。”
“我無能?”
李芳果仿佛受到了侮辱,登時氣紅了臉,指著李芳遠。
“你有什麽資格斥我無能?”
“卑躬屈膝與明人,畏女真蠻夷部落如猛虎野獸,這還不叫無能?”
李芳遠不屑,“父親就是膽怯懦弱之人,明人不冊封,頂著‘代執朝鮮國事’的頭銜好幾年,連王位都不敢坐!邊境之地,明人、女真與我朝鮮混居,因父王懦弱,我國人受欺淩而不敢反抗,此奇恥大辱!
我勸父王多征兵馬操訓,駐軍邊疆驅趕邊境的女真人,他卻怕武將坐大,最後奪了他的王位,真是貽笑大方。
而你,比父王還不如,每日隻知道讀明人的書籍,學儒家之道,國想大治,能靠幾句言論嗎?三寸不爛之舌,能教化邊境那殘暴的女真人嗎?
他們當明人的走狗言聽計從,是因為他們打不過明人!但他們會聽咱們的話嗎?咱們邊地的女人偶有被掠奪走的,你派人去說,哪次要迴來了?
三千裏錦繡江山,我朝鮮未必沒有一朝風雲化龍的機會,而你,卻唯唯諾諾的像一條狗,你的脊梁呢!朝鮮在你手裏麵,早晚毀於一旦!”
李芳果被罵的麵紅耳赤,卻無力還嘴,隻好嘴硬道。
“你這般野心,朝鮮到你的手裏才是注定毀滅,假日你若敢挑釁明人,惹得王師討伐,看你如何應對。”
說完還嘀咕道,“明人乃無敵之師,滅蒙元、逐兀敵哈,連納克楚,堂堂的蒙元太尉,不也跪在明軍麵前乞求投降嗎?女真是大明鷹犬,咱們還手,殊不知打狗還要看主人。”
“你怎能說出這般話來,真的讓我感到惡心。”
李芳遠目瞪口呆,“你怎能如此怯懦,我觀諸國史書,似你這般沒有骨氣的君王,隻有趙宋一朝!
我朝鮮有口數百萬,可戰兒郎頃刻間可拉起幾十萬,千年前,漢人隋煬帝遣軍而來,先人依地利、襲後勤、鑿海船,大敗隋軍,證明所謂天朝上國並非不可戰勝,這片土地上的子民智慧勇敢,團結一心,沒曾想,天地造物不測,竟造出你這麽個玩意!”
李芳遠懶得再斥責李芳果,換過親信將其五花大綁起來,一擺手,“將大王帶迴漢城。”
左右領命,押著李芳果離開王宮,李芳遠便拔劍在手闖入禁宮,麵視李芳果的一眾王妃。
“我朝鮮豈可忍受王後、妃嬪受辱與他人,王後乃朝鮮國母,若被玷汙清白,天下人都無顏於世了,漢人受得了靖康之恥,我朝鮮兒郎可受不得!”
說罷,一劍一個將李芳果的妃嬪皆刺死於殿內,隨後將兩個李芳果的幼兒夾在腋下,疾步離開宮宇。
當夜,有女真斥候抵達開京城下,卻隻看到一座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