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人類在信王的率領下,從沐光城起兵五十萬,討伐鬼王甘瀝。雙方軍隊在丹河以北20公裏處相遇,展開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廝殺。


    據《拾遺記》記載,人鬼大戰之時,大地顫抖,山河變色。屍體堆積如山。丹河原名緞帶河,因被信王士兵的血染紅,後改名丹河。


    信王凜在萬軍中與甘王瀝相遇,雙方刀劍相交,不分勝負。信王竟把胡須銜在口中,對身旁的士兵說:“我即將死去,但願我的胡須不會沾上這些汙穢的鬼身塵埃!”


    說罷,信王舉劍自刎。


    信王的身體倒下,但甘王瀝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信王噴湧而出的鮮血被信王一念激活。它們從甘王瀝的七竅進入了它的身體,將一代鬼王灼燒腐蝕致死。鬼王神形俱滅,屍首被信王的聖血吞噬得一幹二淨。


    信王以英雄的熱血舍身降魔,是大陸血魔法的創始人。舍身舍血,是信王血魔法的理念精髓。


    甘王的鬼兵,不是像人類一樣世代繁衍的正道生靈。而是被甘王召集的自古遊蕩於大陸的邪靈,甘王賦予了他們岩石般的鬼兵形體。甘王一死,鬼兵大敗,被人類戰士恣意追殺。甘王的士兵,箭頭和武器鋒刃上都塗有自己的熱血。鬼兵一旦被殺,其靈氣立刻潰散,邪靈化為烏有,再不得超生。


    甘王和被擊殺的鬼兵化為塵土。


    信王士兵的屍骨卻化為赭紅色的砂礫。


    到了現在,丹河北部流域的很多地區,這種混合泥土隨處可見。信王莊隨處可見的紅色建築是傳說的佐證。


    信甘大戰是關乎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戰役。之後,人類成為大陸的統治者。


    信王凜和甘王瀝的身世更讓探險者鈺瑤法師著迷。


    《拾遺記》中還有一段關於這個世界創世者故事的記載:


    創世者在創造天地萬物之後,創造了自己兩個兒子,一個沒有麵孔七竅血液,是個岩石身體。


    另外一個具有人的形態和肉體,五官端正。


    一個在黑暗中冥想。


    一個在光明中感知。


    一天,創世者出遊。岩石身體的哥哥央求弟弟為他雕鑿出和他一樣的五官。


    “弟弟呀!照你說來,你的世界比我的冥想世界精彩多了!快幫哥哥也做出五官七竅,我也來感受一下多彩世界!”


    弟弟耐不住哥哥的一再哀求,竟違背父親的意願。為哥哥雕鑿出了人形。


    “弟弟!我雖然有了眼睛,耳朵,鼻孔!但感覺還是一片空白,弟弟你在我這身體上鑽個孔,把你身上的血滴一滴進來,這樣哥哥就應該能獲得和你一樣的感覺了!”


    弟弟在哥哥石頭身體天靈蓋的部位鑽了一個細孔,割破手腕,幾滴鮮血鑽入細孔,進入哥哥的岩石身體。


    哥哥果真擁有了五感,正當他開始感覺外麵的世界時,卻七竅生煙,留出很多鮮血,倒地身亡。


    原來,黑暗和冥想是哥哥的宿命。一旦他擁有了五官和五感,就是自己滅亡的時刻。


    聰明的鈺瑤法師把拾遺記裏兩個相互獨立的傳說記載聯係起來,姐妹倆懷疑,人類第一聖王,信王凜是創世者的小兒子。


    而甘王瀝就是創世者的第一子!他在黑暗中冥想,雖然沒有像創始者期望的那樣修成正果。但具有強大的靈魂力量,在天界身亡之後,不能理解自己的宿命,神性泯滅,化身為一世巨魔。並召集邪靈,對抗自己的父親,這個結界的創世者。


    甘王瀝最懼怕的,就是信王凜的血液和血魔法。


    傳說信王凜身亡之後,他剩下的二十幾萬士兵從野柳山腳開始施工,為他在野柳山下挖掘建造了一個龐大的地下宮殿,信王凜的聖體就在這地下迷宮中深藏。


    地宮建成封土之後,那二十幾萬之眾的軍隊竟不知所終。


    在鈺瑤法師和阿朱來到信王莊前幾日,野柳山中沒到深夜,就狂風怒號,附近幾個村的村民有時聽到千軍萬馬的聲音和風聲交織在一起。


    或者,那根本就是打仗的聲音。


    鈺瑤和阿朱一路摸索前來,到了信王莊。被時代耕種祖先留下土地,沒有見過什麽世麵的信王莊村民當成神明款待,誤打誤撞,竟輕易找到了信王的黃玉古印!


    鈺瑤把黃玉拿在手中,阿鈺即刻感覺到了信王的耿耿血氣。


    血冷有時化碧,雄風無日成灰。


    古玉與人的血氣,本是相通的。


    鈺瑤手中的黃玉,現在是阿鈺和信王凜交流血氣的媒介。


    鈺瑤閉上了眼睛。


    姐姐阿瑤知道,妹妹已經和這塊黃玉有了靈性互動。


    “啊?!姐姐,信王身亡多年,他的血氣應該是早已經凝結在這美玉之中,成為美玉色澤中最光華的積澱。但這個王印集聚的王者血氣,現在像汪洋一樣,動態萬千。像一個偉人洶湧澎湃的思潮!如果信王在天有靈,現在他的靈氣是積極活躍的狀態!我感覺到我的血魔法法力,在觸摸了這塊玉印之後。有了質的提升!我的意識裏有一個’熱‘字,讓我熱血沸騰,不能自已!姐姐啊!“


    “妹妹,你的意識已經把我們體內的血燒的像開水一樣,我也是渾身燥熱!”


    鈺瑤的臉上泛起一陣一陣紅暈,豆大的汗滴從臉上流下。


    “妹啊,先把玉印放下吧.姐姐我受不了了!”


    鈺瑤把玉印放在木桌上。她的身體和意識恢複了常態。


    “伏土,你這塊黃玉從哪裏得來?這個寶物非同小可,你必須告訴我實情!”


    “娘娘,我在柳野山下,有五畝薄田。去年我家老牛在田中犁地,翻出一個物件。我看像是塊上等玉石,就拿迴家藏在房梁之上!我不識字,隻知道玉石上有字,但不知道寫些什麽!娘娘,我沒有偷窺天機,請不要責罰我啊,我家中姊妹四個,一個老母。全憑我一個人養活啊!”


    這伏土是個小地主,他的幾十畝地基本上都租給了同村無地少地的人耕作。唯獨柳野山下的五畝,留給了自己。


    “聖仙,小侄是有點貪心,但老朽作證。他確實鬥大的字不認得一個。聖仙看在老朽一村之長的薄麵,就饒過他這一會吧!”伏狸雖然杖責侄子,但畢竟是血親,懇切地向鈺瑤和阿朱央求。


    鈺瑤擺了擺手:“村長你不要擔心。這物件出自伏土的耕地,保存尚好。談不上什麽罪責了。村長,有一件事我需要你的幫助呢!”


    “聖仙盡管開口講來就是,老朽一定照辦!”


    “明日一早,你糾集村裏的精裝勞力,拿上鐵鍬鐵鎬,隨我倒伏土的田裏,尋找信王的地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墟搜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奧布琳恩領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奧布琳恩領主並收藏靈墟搜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