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朱沒有叫錯,清寒寺的住持曇空遂的確是個得道聖僧。


    要論年齡,他比阿朱的前世,後藏馬幫富商的女兒還要年長幾百歲。


    一千五百年前,曇空遂是個家道中落的讀書人。俗名蘇俊康。


    作為讀書人的蘇俊康,沒有一點佛緣。但他三十二歲那年秋季的一天夜裏,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孫俊康頭枕詩書,做了一場夢。


    偉大的沉沉黑幕中,忽然一個精光燦爛的冰盤似的球體,不知被誰,悄悄地從鬆樹枝梢上拋起。


    這時孫俊康睡意朦朧,淺淺的意識被蒙上一層輕紗。‘


    他看見自己正在山中獨坐,靜思先賢著作。不料被那月兒窺見,便慢慢踱步進入他的世界,月光輕灑,洗濯得那山穀中清寒若水,一片空明。


    蘇俊康一下子覺得身心愉悅,他立刻放棄了頭腦中充塞的書卷知識,竟又在夢中睡去!這夢中之夢,讓他置身於一個天地異色,光明透亮的琉璃寶地。孫俊康神清氣爽,俗世之心,頓時被清洗得一空二白。


    一個白衣美婦,渾身說不出的脫俗之氣,向他走來,那婦人舉止文雅,對蘇俊康行禮說道:”


    蘇公終得清淨夢中夢,可喜可賀!蘇公一生清閑,還沒有婚娶。讀書萬卷,也不喜歡仕途。這方圓幾百裏內,物產豐饒,人心古樸,百姓安居樂業,大家集資建起一座神廟,卻不知供奉和跟隨什麽樣的神。今天我特來請蘇公入廟為神呢!“女子話音剛落,便飄然而去。蘇俊康夢中夢醒來,迴到山中,一夢又醒,發現自己躺在自己最喜歡的書卷之上,這時已經渾身是汗,從此一病不起。


    十五天之後,蘇俊康病逝。


    他的元魂果然進入神廟,受萬人頂禮膜拜。


    一天,蘇公看見來到神廟上香許願的人流裏,竟有自己十幾位同鄉同學。雖然是地方小神,蘇俊康也畢竟是讀書出身,他竟然對身體和靈魂的分離感慨萬千起來,他當場賦詩一首,和上音律,在自己的神廟裏吟唱起來。


    “黃昏燈浴,隻飲星空長夜。


    風輕雲淡歌幾遍,彈指衣冠風華謝。


    莫笑樽前,兩鬢成雪。


    醉眼問枝頭明月,可識故人顏?


    半付春夏雨,半付冬寒雪。


    舉目千裏,何處思鄉念。


    知無倦,撫一袖塵煙,與誰書寫!”


    本來,蘇公剛剛入廟成神,看見自己的同學,難免念起塵世友情,作詩和曲,聊以**的。哪知他情深意切,在場的香眾全部聽到了廟裏迴蕩的歌聲。


    蘇公顯靈的事隨即傳遍全國。


    此時國內發生了另一奇幻事件。


    當時的皇帝發了一道檄文,檄文的內容是關於一件神奇的袈裟。大概意思是,皇朝幾百年都沒有得到這種袈裟的進貢,也從沒有人真正見過這種袈裟的實物,一切都隻是傳說,皇帝禁止任何文人或僧侶再把這種袈裟寫入史書或文學作品。


    傳說這種袈裟,是由產自火焰山的的一種稀世麻類植物製成的’浣紗’縫製,如果此袈裟傳世,是天佑全國的征兆。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皇帝剛發檄文的第二天,就有一神秘西域商人入宮,獻上一件精美的‘浣紗’寶袈裟。其後竟不知所終!


    當時,蘇公在廟宇唱歌的事正鬧得沸沸揚揚,皇帝許了個願。如果他能親耳聽到蘇公的歌聲,他將毀廟建寺,並追奉蘇公為聖僧。


    這就是清寒寺和曇空遂袈裟的來曆。


    蘇公被皇權尊為聖僧,也就從小神成為了聖僧。皇權可以滅佛,也可以尊佛。這在曆史上並不罕見。


    五百年後,西藏一苦修僧得道涅槃,當時人天雲集一處,在這個名為‘木訥祖師’的涅槃地聽他最後講法,蘇公神遊至此,兩位聖僧有了交集。


    當時聽法的藏民,喇嘛,甚至神仙鬼魅,聽到悟到上等的,對於一切眾生的事都已知道,心裏再沒有顛倒了;聽到悟到中等的,一切安樂光明的事都已經知道了,在生命的空根上生出智慧來,從道上進入佛法;聽到悟到最下等的,也得到了菩提慈悲心腸,成為居士。在佛教的意義上,在場的人,神,鬼,仙沒有一個不是歡喜慶賀的。


    木訥祖師講法完畢,遣散信眾和弟子,與蘇公獨坐。


    “我的壽命與弟子緣分,完全盡了!我已經看到了我壽盡的機緣,是決定寂滅的時候了。病呢,死呢,涅槃呢,圓寂呢,應作如是觀好了!我心慈悲,隻念我那可憐的妹妹,塵緣未盡,不能逃出三道輪迴。千年之後,她將現身你的清寒寺中,在青磚平地上,看到萬丈古樹拔地而起的女子,便是她了!那萬丈古樹,便是佛理了!......“


    蘇公在木訥祖師妹妹俄幾現身的前七十年化身高僧曇空遂,等待俄幾的出現。


    不料這女子卻自稱阿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墟搜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奧布琳恩領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奧布琳恩領主並收藏靈墟搜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