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宮人通報,管夷吾和南巡朝進入禦書房。
“臣,拜見帝君。”
“臣,拜見帝君。”
兩人恭敬施禮,蘇辰笑著擺手:“兩位愛卿平身,不知你二人所為何事前來。”
兩人對視了一眼,南巡朝拱手道:“尚書大人先說吧。”
看來,這兩人同時求見帝君隻是湊巧,不是因為同一件事情。
南巡朝是前任禮部尚書,如今降了一級,成了禮部侍郎,反倒是管夷吾成為了禮部尚書。
這兩個人,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冤家對頭,但南巡朝能再次入朝為官,離不開管夷吾的大力推薦,再加上兩人脾氣相近,倒是出乎意料的成為了至交好友。
“善。”
管夷吾笑了笑,沒有客氣。
君子之間交心,不用太俗氣的客套。
“啟稟帝君,臣今日整理帝都太學和全國私塾建立事宜時候,發現一些遺漏之處。”
管夷吾微微沉吟,對著蘇辰施禮說道。
“哦?有遺漏?你且說說看。”
蘇辰收斂笑容,表情正色道:“你但說無妨,此事務必辦理妥善,任何疑慮朕都可以解決!”
教育乃是國之根本,堅決不容忽略和輕視。
蘇辰在大夏皇朝教育領域的態度,十分的堅決和重視。
“請帝君容臣先稟告,軍機閣擬定太學等事物的大約細則。”
“善。”
蘇辰點頭應允。
管夷吾十分欣慰,輕聲道:“啟稟帝君,根據軍機閣諸位大臣的初步擬定,帝都太學一應事務的教育皆有朝堂內武臣、文臣做第一批夫子,教育學生。”
“而在十大郡各城池內,會下方適合的文武官員充當夫子,或者命令該城池太守和駐防軍隊的官員們擔任夫子,進行文武協調。”
管夷吾簡單闡述了軍機閣們對於教育方麵的細節規劃,蘇辰連連點頭,這符合他一開始的打算。
文武並行,不輕視任何一個人,因材施教,同時將教育人才的事務劃分到每一個基層官員的身上,隻要他們教導出優秀的人才,也算作一份功績,以此刺激百官們熱衷於教育事業。
“每位適齡百姓,無論男女,隻要是10至50歲,皆可免費入學;同時10-20歲的百姓,強製入學,每日最低學習三個時辰,且私塾學院內包膳食和住宿,且對家中貧困的學子資助一人份的各類輜重。”
這一項,是為了避免有些百姓短視,畢竟學習是需要時間的,在學習的同時,學子是肯定是無法兼顧家中的農業耕種。
所以必須要由朝堂出麵,強製適齡百姓入學,同時由關服資助一部分的輜重來彌補入學進修時間導致家中的勞力缺失問題。
男女一應平等對待的入學條件,其實隻是提前拿出來,但蘇辰並不指望在短時間就可以扭轉國內重男輕女的思想。
先把教育的根基打牢,等到智慧的種子發芽,自然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展現,屆時自然會有人發現男女之間的社會地位問題。
蘇辰並不打算拔苗助長,他隻需要在合適的時間,來做一下符合大夏皇朝長久利益的事情。
“同時,文武不分院,所有科目共分土木、金屬、軍略、治國.....等二十八項,大約分為文武兩種大科目。”
“每位學子必須要選擇專修一門大科目,同時輔以至少三種另一門大科目的內容。”
這一條,是為了學子不偏科而設定,這是蘇辰的意思,軍機閣隻是完善了帝君的想法。
蘇辰可不希望,大夏朝堂下一代的官員們,都是一群愚臣。
如果文臣不同武略,武臣不通兵法,那真是滑稽了。
治國之道,必先明智。
帝君不要求你文武雙全,但是......你一個武臣起碼要知道一些粗略兵法吧?你一個文臣起碼要知道軍隊常識吧?
文武兩道,互通有無,才是上策。
除了這些之外,管夷吾還斷斷續續說了一些細則,讓帝君大致了解了軍機閣的想法。
“朕觀之,此策甚是穩妥,還有什麽問題?”
蘇辰問道。
從表麵上來看,軍機閣將方方麵麵的細節問題都考慮到了,沒有什麽大問題,最多是剛開始實施免費教育問題的時候,百姓的接受程度而已,這隻能是需要時間來讓百姓們慢慢習慣。
從大局上觀之,整個大夏皇朝,未來的寒門子弟和豪門子弟,隻有一個晉升之路。
入當地城池的私塾,每年進行筆試、武試,挑選一定數量優秀者進入帝都太學精修,每年再由帝都太學內挑選人才,送往軍機閣進行考核。
由軍機閣對優秀學子進行評定和安排,或為官,或繼續留在帝都太學進修。
如果出現更優秀的學子,直接送往皇宮進行殿試,由蘇辰親自考核,是否留在軍機閣為幕僚。
蘇辰就是要向所有人傳達一個信號,這天下,人人可以做大將軍,人人可以做軍機閣大臣!
隻要你肯學習,你好學,一條相對公平的晉升之路,就擺在你麵前。
置學堂廟宇,養天下之士為朕所用。
這是一條事關社稷的大決策,至關重要。
管夷吾聽了帝君的誇讚和疑問後,不由得苦笑道:“帝君,現在的問題是,臣等沒有足夠的典籍經書來教導全國學子。”
“如果隻是文科目所需的書經軍策,軍機閣諸位大臣和朝堂百官已經在聯手準備,先皇時期的帝都各大學士也參與其中,或是送來家中藏書,或是親自提筆撰寫。”
“但武科目,除了兵法較為全麵之外,修煉功法卻還沒有著落。”
“趙雲、白起、李元霸三位將軍,還有一部分帝都世家門閥都送來了一些修煉功法,郭司空也送來了一些家族功法,但太過繁雜,臣等不知該選用哪一部功法為好。”
管夷吾拱了拱手,對著蘇辰誠懇說道:“臣等愚鈍,還望帝君教之。”
意思很明顯,武臣修煉功法是個大問題,不是找不到修煉功法,是軍機閣大臣們根本不知道應該選用哪一部功法作為全國百姓統一修煉的功法。
每個功法都有自己的特殊之處,每個學子都有自己不同的修煉天賦,不一定是每一部功法都適合全國學習來學習。
因材施教說的很好聽,但是要真正實施起來卻很困難,畢竟武科目不像文科目。
文科目你可以讀完這部典籍,再去看看另一部兵法;但對於武科目來說,你總不能修煉完這個功法,再去練練另一部功法吧?
你就算不怕走火入魔,也會耽誤自身的修煉進度啊!
其實這件事情,軍機閣們早就在考慮了,隻是帝君這些天太忙碌,一時間沒有合適的機會提出來。
所以趁著今天,管夷吾聽離撚子說帝君今天沒甚大事,連忙馬不停蹄的跑來求教。
這件事情事關重大,軍機閣大臣們不敢自己拿主意,必須得問一下帝君的意思。
“這確實是個問題。”
蘇辰點頭,深表讚同。
他前世為大帝,修煉到了極為高深境界,自然深知對於武臣、修煉者而言,基礎的重要性。
好的功法,能打下牢固的基礎,給人的未來創造更高的提升空間。
隻要基礎牢固,再轉修功法都不是問題。
“趙雲他們送過來的功法,就不要用了,世家門閥的家族功法們,也可以暫時留著,但都不適合作為基礎功法。”
蘇辰沉吟了一番,道:“朕這裏,倒是有一法,名為【道記】,適合全國推廣,稍後朕會讓離撚子送到軍機閣。”
蘇辰所知修煉法,不說有一萬部,至少也有八千部。
挑選出一部作為全國學子統一修煉的基礎法門,自然不難。
【道記】此法,隻是個聖人法,對於蘇辰而言並不算多麽高深和珍貴。
但【道記】有一個特殊的地方,那便是能幫助任何修煉者打牢根基,且修煉【道記】後的修煉者體內靈氣,適合轉修任何功法,修煉【道記】不會和任何其他功法衝突。
【道記】功法有著海納百川之意,講究修心平意,走的是十分穩妥的修煉路子。
綜上所述,【道記】是十分適合推廣到大夏皇朝的民間,作為民間普遍的修煉法,並且蘇辰並不會讓軍機閣一次將完整的【道記】法公布出去。
按照所學習的階段不同,學子們一層一層往上進修,一層一層的接受考核和審查,才能逐漸接觸到完整的【道記】法。
這一點,也是為了避免其他種族和國家派人前來盜法。
【道記】法雖然對蘇辰來說不算什麽,但怎麽說也是個一個聖人法,不能平白無故的便宜了其他國家。
“臣謝過帝君!”
管夷吾大喜,連忙跪下叩謝。
“至於趙雲等人修煉的【鳳鳴心法】、【真龍決】、還有禦林軍修煉的【聖心大道】以及世家門閥們送來的功法,務必要整理妥善,作為帝都太學武科目學子的選修法門。”
蘇辰說道:“每人隻可以選修一門,而【道記】為全國武科目學子的必修法門。”
這樣,可以極大程度避免功法衝突的問題,同時也能培育出不同風格的武臣和修煉者。
“臣,遵旨。”
管夷吾恭敬應下,隨後又說道:“帝君,最多過月餘時間,帝都太學即可興建完成。”
“軍機閣請命,萬望帝君屆時駕到,為太學鼓舞。”
“朕允了。”
“臣已無事,可否告退。”
管夷吾還急著去處理接下來的事情,他自然不想在留在禦書房了。
“嗯。”
待管夷吾退出禦書房,蘇辰看向南巡朝,好奇的問道:“愛卿,你今日來,又是為了何事?”
南巡朝剛才一直沉默不語,直到帝君詢問,他才連忙施禮:“臣今日來,是為了妲己娘娘一事。”
? ?感謝書友“狗神”打賞盟主!
? 另外,也要感謝另一名書友打賞4次萬賞(抱歉,大佬的id是一個符號“.”,作者菌無法正確表達您的名字,或者應該稱唿您為“.”大佬......)
?
????
(本章完)
“臣,拜見帝君。”
“臣,拜見帝君。”
兩人恭敬施禮,蘇辰笑著擺手:“兩位愛卿平身,不知你二人所為何事前來。”
兩人對視了一眼,南巡朝拱手道:“尚書大人先說吧。”
看來,這兩人同時求見帝君隻是湊巧,不是因為同一件事情。
南巡朝是前任禮部尚書,如今降了一級,成了禮部侍郎,反倒是管夷吾成為了禮部尚書。
這兩個人,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冤家對頭,但南巡朝能再次入朝為官,離不開管夷吾的大力推薦,再加上兩人脾氣相近,倒是出乎意料的成為了至交好友。
“善。”
管夷吾笑了笑,沒有客氣。
君子之間交心,不用太俗氣的客套。
“啟稟帝君,臣今日整理帝都太學和全國私塾建立事宜時候,發現一些遺漏之處。”
管夷吾微微沉吟,對著蘇辰施禮說道。
“哦?有遺漏?你且說說看。”
蘇辰收斂笑容,表情正色道:“你但說無妨,此事務必辦理妥善,任何疑慮朕都可以解決!”
教育乃是國之根本,堅決不容忽略和輕視。
蘇辰在大夏皇朝教育領域的態度,十分的堅決和重視。
“請帝君容臣先稟告,軍機閣擬定太學等事物的大約細則。”
“善。”
蘇辰點頭應允。
管夷吾十分欣慰,輕聲道:“啟稟帝君,根據軍機閣諸位大臣的初步擬定,帝都太學一應事務的教育皆有朝堂內武臣、文臣做第一批夫子,教育學生。”
“而在十大郡各城池內,會下方適合的文武官員充當夫子,或者命令該城池太守和駐防軍隊的官員們擔任夫子,進行文武協調。”
管夷吾簡單闡述了軍機閣們對於教育方麵的細節規劃,蘇辰連連點頭,這符合他一開始的打算。
文武並行,不輕視任何一個人,因材施教,同時將教育人才的事務劃分到每一個基層官員的身上,隻要他們教導出優秀的人才,也算作一份功績,以此刺激百官們熱衷於教育事業。
“每位適齡百姓,無論男女,隻要是10至50歲,皆可免費入學;同時10-20歲的百姓,強製入學,每日最低學習三個時辰,且私塾學院內包膳食和住宿,且對家中貧困的學子資助一人份的各類輜重。”
這一項,是為了避免有些百姓短視,畢竟學習是需要時間的,在學習的同時,學子是肯定是無法兼顧家中的農業耕種。
所以必須要由朝堂出麵,強製適齡百姓入學,同時由關服資助一部分的輜重來彌補入學進修時間導致家中的勞力缺失問題。
男女一應平等對待的入學條件,其實隻是提前拿出來,但蘇辰並不指望在短時間就可以扭轉國內重男輕女的思想。
先把教育的根基打牢,等到智慧的種子發芽,自然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展現,屆時自然會有人發現男女之間的社會地位問題。
蘇辰並不打算拔苗助長,他隻需要在合適的時間,來做一下符合大夏皇朝長久利益的事情。
“同時,文武不分院,所有科目共分土木、金屬、軍略、治國.....等二十八項,大約分為文武兩種大科目。”
“每位學子必須要選擇專修一門大科目,同時輔以至少三種另一門大科目的內容。”
這一條,是為了學子不偏科而設定,這是蘇辰的意思,軍機閣隻是完善了帝君的想法。
蘇辰可不希望,大夏朝堂下一代的官員們,都是一群愚臣。
如果文臣不同武略,武臣不通兵法,那真是滑稽了。
治國之道,必先明智。
帝君不要求你文武雙全,但是......你一個武臣起碼要知道一些粗略兵法吧?你一個文臣起碼要知道軍隊常識吧?
文武兩道,互通有無,才是上策。
除了這些之外,管夷吾還斷斷續續說了一些細則,讓帝君大致了解了軍機閣的想法。
“朕觀之,此策甚是穩妥,還有什麽問題?”
蘇辰問道。
從表麵上來看,軍機閣將方方麵麵的細節問題都考慮到了,沒有什麽大問題,最多是剛開始實施免費教育問題的時候,百姓的接受程度而已,這隻能是需要時間來讓百姓們慢慢習慣。
從大局上觀之,整個大夏皇朝,未來的寒門子弟和豪門子弟,隻有一個晉升之路。
入當地城池的私塾,每年進行筆試、武試,挑選一定數量優秀者進入帝都太學精修,每年再由帝都太學內挑選人才,送往軍機閣進行考核。
由軍機閣對優秀學子進行評定和安排,或為官,或繼續留在帝都太學進修。
如果出現更優秀的學子,直接送往皇宮進行殿試,由蘇辰親自考核,是否留在軍機閣為幕僚。
蘇辰就是要向所有人傳達一個信號,這天下,人人可以做大將軍,人人可以做軍機閣大臣!
隻要你肯學習,你好學,一條相對公平的晉升之路,就擺在你麵前。
置學堂廟宇,養天下之士為朕所用。
這是一條事關社稷的大決策,至關重要。
管夷吾聽了帝君的誇讚和疑問後,不由得苦笑道:“帝君,現在的問題是,臣等沒有足夠的典籍經書來教導全國學子。”
“如果隻是文科目所需的書經軍策,軍機閣諸位大臣和朝堂百官已經在聯手準備,先皇時期的帝都各大學士也參與其中,或是送來家中藏書,或是親自提筆撰寫。”
“但武科目,除了兵法較為全麵之外,修煉功法卻還沒有著落。”
“趙雲、白起、李元霸三位將軍,還有一部分帝都世家門閥都送來了一些修煉功法,郭司空也送來了一些家族功法,但太過繁雜,臣等不知該選用哪一部功法為好。”
管夷吾拱了拱手,對著蘇辰誠懇說道:“臣等愚鈍,還望帝君教之。”
意思很明顯,武臣修煉功法是個大問題,不是找不到修煉功法,是軍機閣大臣們根本不知道應該選用哪一部功法作為全國百姓統一修煉的功法。
每個功法都有自己的特殊之處,每個學子都有自己不同的修煉天賦,不一定是每一部功法都適合全國學習來學習。
因材施教說的很好聽,但是要真正實施起來卻很困難,畢竟武科目不像文科目。
文科目你可以讀完這部典籍,再去看看另一部兵法;但對於武科目來說,你總不能修煉完這個功法,再去練練另一部功法吧?
你就算不怕走火入魔,也會耽誤自身的修煉進度啊!
其實這件事情,軍機閣們早就在考慮了,隻是帝君這些天太忙碌,一時間沒有合適的機會提出來。
所以趁著今天,管夷吾聽離撚子說帝君今天沒甚大事,連忙馬不停蹄的跑來求教。
這件事情事關重大,軍機閣大臣們不敢自己拿主意,必須得問一下帝君的意思。
“這確實是個問題。”
蘇辰點頭,深表讚同。
他前世為大帝,修煉到了極為高深境界,自然深知對於武臣、修煉者而言,基礎的重要性。
好的功法,能打下牢固的基礎,給人的未來創造更高的提升空間。
隻要基礎牢固,再轉修功法都不是問題。
“趙雲他們送過來的功法,就不要用了,世家門閥的家族功法們,也可以暫時留著,但都不適合作為基礎功法。”
蘇辰沉吟了一番,道:“朕這裏,倒是有一法,名為【道記】,適合全國推廣,稍後朕會讓離撚子送到軍機閣。”
蘇辰所知修煉法,不說有一萬部,至少也有八千部。
挑選出一部作為全國學子統一修煉的基礎法門,自然不難。
【道記】此法,隻是個聖人法,對於蘇辰而言並不算多麽高深和珍貴。
但【道記】有一個特殊的地方,那便是能幫助任何修煉者打牢根基,且修煉【道記】後的修煉者體內靈氣,適合轉修任何功法,修煉【道記】不會和任何其他功法衝突。
【道記】功法有著海納百川之意,講究修心平意,走的是十分穩妥的修煉路子。
綜上所述,【道記】是十分適合推廣到大夏皇朝的民間,作為民間普遍的修煉法,並且蘇辰並不會讓軍機閣一次將完整的【道記】法公布出去。
按照所學習的階段不同,學子們一層一層往上進修,一層一層的接受考核和審查,才能逐漸接觸到完整的【道記】法。
這一點,也是為了避免其他種族和國家派人前來盜法。
【道記】法雖然對蘇辰來說不算什麽,但怎麽說也是個一個聖人法,不能平白無故的便宜了其他國家。
“臣謝過帝君!”
管夷吾大喜,連忙跪下叩謝。
“至於趙雲等人修煉的【鳳鳴心法】、【真龍決】、還有禦林軍修煉的【聖心大道】以及世家門閥們送來的功法,務必要整理妥善,作為帝都太學武科目學子的選修法門。”
蘇辰說道:“每人隻可以選修一門,而【道記】為全國武科目學子的必修法門。”
這樣,可以極大程度避免功法衝突的問題,同時也能培育出不同風格的武臣和修煉者。
“臣,遵旨。”
管夷吾恭敬應下,隨後又說道:“帝君,最多過月餘時間,帝都太學即可興建完成。”
“軍機閣請命,萬望帝君屆時駕到,為太學鼓舞。”
“朕允了。”
“臣已無事,可否告退。”
管夷吾還急著去處理接下來的事情,他自然不想在留在禦書房了。
“嗯。”
待管夷吾退出禦書房,蘇辰看向南巡朝,好奇的問道:“愛卿,你今日來,又是為了何事?”
南巡朝剛才一直沉默不語,直到帝君詢問,他才連忙施禮:“臣今日來,是為了妲己娘娘一事。”
? ?感謝書友“狗神”打賞盟主!
? 另外,也要感謝另一名書友打賞4次萬賞(抱歉,大佬的id是一個符號“.”,作者菌無法正確表達您的名字,或者應該稱唿您為“.”大佬......)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