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一戰,算上新入城的三十萬新軍,我軍傷亡有至少五萬人!”


    司馬懿表情十分的嚴肅,這是一個十分不樂觀的戰報數據。


    一場戰鬥打下來,而且還是占據著夜襲的主動權,卻依然有五萬人的傷亡。嚴格算起來,如今帝都內的軍隊隻有二十五萬人了。


    為了照顧一下三皇子的情緒,司馬懿沒有稱唿這支軍隊為叛軍,而是稱唿他們為“新軍”。


    “城外叛軍的傷亡如何?”


    “天色還未亮,具體的數量目前還未得知,但就目前來看,他們應該不會超過五萬人傷亡;這還是在雷將軍出手擊殺了至少三萬人、妲己娘娘的最後一劍也殺了至少萬餘人的前提下來計算。”


    “那這麽看來,叛軍的戰鬥力遠勝我軍,在今夜如此混亂局勢下,他們仍然可以以一擋五。”


    “不,我認為至少是以一擋十,甚至更多。”


    “局勢不容樂觀啊。”


    司馬懿深深吐出一口氣,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有些昏昏欲睡的三皇子蘇易,轉身對著其他大臣說道:“就先說到這裏吧,按照我們商議的策略行事。”


    “帝君隻是要求我們將叛軍拖住十日,不求殲滅。”


    司馬懿淡淡道:“那我們,就練兵吧。”


    雙方士卒實力差距過大,想要在短時間內全這群殲叛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司馬懿最多是能做到驅趕叛軍。


    但很明顯,帝君並不願意他這麽做。


    這倒不是如以城外叛軍之力,磨煉城內的新軍,等新軍士卒蛻變為精銳後也可以直接加入大夏鐵軍、大夏鎮衛騎之內。


    “善。”


    “此計甚妙,一舉多得。”


    南巡朝等人紛紛點頭讚歎,一旁的蘇易被眾人紛雜的話語驚醒,睡眼朦朧的點頭讚歎:“啊,真是妙計,妙啊......”


    眾人無奈的對視了一眼,司馬懿吩咐宮人們,送走了三殿下,隨後他匆忙帶著大臣們趕往校場去布局。


    ......


    足足十日,司馬懿和一眾大臣們,以守代攻。


    以練兵為主,安排新軍分批守城,同時派出伏兵趁夜出城掩殺鍛煉。


    為了預防叛軍後撤,司馬懿早已派出一支軍隊埋伏在帝都周圍,以防叛軍聲東擊西的逃竄離開。


    不過事實真正了司馬懿是多慮了,城外的叛軍瘋了一樣,不斷攻城。


    十日間,叛軍丟下了一堆又一堆的屍體。


    雷震子作為底牌,在這十日內並未出手,整場戰役都是由司馬懿等軍機閣大臣一手操控。


    事實證明了司馬懿等人的手段老辣,謀略深遠。


    敵我雙方有來有往,僅僅靠著城內的新軍,在沒有涅槃境和傳奇境的頂尖戰力支持的情況下,依然和城外的叛軍打得有聲有色。


    在第十日的時候,西麵戰場、北麵戰場平定,剩下的四位皇子戰死沙場。


    大夏鐵軍、大夏鎮衛騎匯合,出兵馳援帝都。


    足足二十多萬精銳之軍匯合,與帝都內的二十五萬新軍配合形成夾擊之勢,開始瘋狂圍剿蘇一率領的精銳叛軍。


    在連續十日來的不間斷瘋狂攻城中,蘇一和麾下的叛軍士氣已經頹靡,輜重缺乏,士卒人人帶傷,根本不是經過休整後的大夏鐵軍和大夏鎮衛騎的對手。


    又持續了連續五日的大戰,蘇一麾下二十多萬的精銳叛軍大半被俘虜或陣亡,隻有數千人逃出戰場,司馬懿派出大夏鎮衛騎小隊前往追殺,絕不放過這群流寇。


    值得一提的是,蘇一戰死沙場,血戰到了最後也並未投降。


    勝利的消息傳到帝都內,全場百姓歡騰,洋溢著喜悅的氣氛,自發匯聚在街道兩旁,迎接大夏皇朝的兩支精銳之軍入城。


    大夏鐵軍、大夏鎮衛騎,他們在一場場的戰鬥之中,已經用厚厚的功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無愧於精銳之師的名諱。


    ......


    皇宮,禦書房內。


    司馬懿、趙雲等文武重臣風塵仆仆的束手站在蘇辰麵前,匯報戰績。


    “啟稟帝君,城外叛軍之勢已潰,此役新軍戰損八萬人,輕傷六萬人,大夏鎮衛騎輕傷三千人,大夏鐵軍戰損一千餘人......”


    “啟稟帝君,城外叛軍共計二十一萬人,陣亡八萬人,俘虜十三萬人;賊首蘇一戰死,其餘偏將、軍師、校尉全員被俘;臣.....臣在叛軍中,還看到了逃出帝都的王司馬和陳司徒兩人。”


    一條又一條的戰報匯報上來,不斷堆積在禦書桌上,有功績、有戰損,有帝都戰役的軍報,也有四麵戰場上的軍報匯合。


    每一份戰績上,都染滿了鮮血。


    有叛軍的鮮血,更有功臣士卒的鮮血。


    蘇辰低頭,一份一份看著軍報,卻始終沒有翻閱手邊那一份有關於帝都叛軍的戰報。


    “四麵戰場穩定,八王之亂已成曆史,接下來的事情就勞煩諸位愛卿。”


    蘇辰頭也不抬,淡淡開口:“國內初穩,各城池需要重建,另外八王麾下的各郡封地也要收迴。”


    “這件事情,就交給軍機閣去做,另外有關於平定八王之亂的各功臣名單和詳細功績,也擬定一份呈報上來,朕要論功行賞。”


    “喏。”


    司馬懿恭恭敬敬的施禮,他現在儼然成為了軍機閣的領軍人物,堪稱是百官之首。


    無論是智謀、手段、帝君的寵幸程度而言,他確實都當之無愧。


    “帝君,敢問.....城內的叛軍俘虜,該如何處置?”


    管夷吾出列,恭敬施禮後,問道:“是否可以將他們施以教化後,再編入新軍內?”


    管夷吾和劉伯溫前幾日才迴來,剛迴來就加入了對城外叛軍的圍剿之中,對於俘虜的十三萬精銳叛軍,他們的意見更偏向於收服和教化。


    這十三萬人,若是訓練妥當,相當於一支新的大夏鐵軍。


    然而,蘇辰卻不想采納他們的意見。


    “全殺了。”


    蘇辰頭也不抬,順手將禦書桌上戰俘名單的奏折丟給了離撚子,淡淡道:“拿走,朕不想看。”


    “帝君,難道連一個俘虜都不留?這可是十三萬人啊!”


    管夷吾忍不住開口說道:“這群人雖為叛黨,但賊首已死,臣有把握讓他們為帝君所用.......”


    “殺。”


    蘇辰抬起頭,眼神平靜的看了一眼管夷吾,道:“難道,朕說的話,你聽不懂嗎?朕不需要俘虜!”


    這群叛賊,險些害死妲己,更險些打下帝都!


    蘇辰是帝君不假,帝君當以胸懷天下,但別忘了......他也能讓這天下血流成河!


    蘇辰不會給這群俘虜任何活命的機會,這群人當殺!


    不殺不足以平帝怒,不殺不足以給這個國家一個交代!


    “這......”


    管夷吾和劉伯溫兩人一愣,麵麵相覷。


    十三萬的精銳之軍俘虜,說殺就殺?這會不會太殘暴了?


    陳群在一旁悄悄拉了一下他們兩人的衣袖,示意他們不要再開口了。


    帝君這個時候很明顯是怒意難消,這十三萬人殺了就殺了吧,反正也是一群叛賊,沒必要為了他們讓帝君不痛快。


    禦書房內的氣氛出現了短暫的沉默,一旁的三皇子蘇易大氣都不敢喘。


    司馬懿微微沉吟,突然笑著開口說道:“帝君妙策啊。”


    “???”


    眾人紛紛看向司馬懿,麵露不解的迷茫之色。


    “殺十三萬人雖看似殘暴不妥,但臣仔細一想,實則是個妙計。”


    司馬懿笑著解釋道:“這樣一來,可以鎮壓國內其他心中不軌的宵小和八王餘黨;二來,這十三萬俘虜是精銳之軍,不是雜兵,他們大都是大皇子的死忠。”


    “若是將這群人編入到其他軍隊中,難保說他們不會懷恨在心,再生事端。”


    司馬懿說的很對,這十三萬人的俘虜,大都是信仰堅定的精銳,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再一次企圖翻盤,甚至是在帝都內襲殺帝君?


    同時,這一次的八王之亂鬧得全國人心惶惶,可以說現在的大夏皇朝,就需要這群俘虜用性命和鮮血來給出一個交代!


    如果不殺他們,就會給國內其他心懷不軌之輩一種僥幸心理。


    造反失敗,隻殺賊首,其他人還能搖身一變成為正規軍?


    這麽好的事情,哪裏去找啊!


    無論怎麽看,這十三萬俘虜,都非殺不可。


    眾人聽了司馬懿的一番解釋後,紛紛恍然大悟,連忙笑著道:“帝君果然妙計!”


    管夷吾心悅誠服的歎道:“臣太愚鈍,險些誤了大事。”


    “帝君之智,臣不及也。”


    眾人馬屁不斷,看來都是一群深諳為官之道的老油條。


    蘇辰抬起頭來,掃了一眼眾人,淡淡的開口:“其實,朕就是單純的想殺他們泄憤。”


    你們想太多了,朕隻是想殺人而已。


    司馬懿:“......”


    其餘大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族第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亞當德裏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亞當德裏亞並收藏人族第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