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禦林軍侍衛的匯報,文武大臣們紛紛看向蘇辰,有緊張、有迷茫、有注視......
郭司空也抬起頭來,他的眼神裏充滿了驚訝,他沒有料到司徒、司馬兩人曾經對他說過的做大事,就是做這樣的事情!
百官請命,這可是大夏皇朝十萬年曆史上少有發生的事情。
根據有記載的史記資料,隻有在皇朝垂危、帝君昏庸無道、激得十大郡百姓和滿朝文武大臣的不滿,才會出現百官請命。
十萬年來,除了這一次,大夏皇朝總共隻出現了兩次的百官請命。
而每一次百官請命,都是臣權的獲勝,帝權的退讓。
甚至上一次的百官請命,直接把當朝帝君給拉下馬了,被迫讓幼年太子提前登基。
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
雖然這一次隻有三分之二的官員參與了百官請命,但也基本代表了這個當今大夏朝堂的意誌
看來,這就應該是他們的手段了。
蘇辰笑了,笑容有些冰冷,擺了擺手,淡淡道“宣。”
“宣百官覲見!”
離撚子聲音有些顫抖,扯開嗓子唿喊。
離撚子的話音才落下,“嘩啦啦!”上百位各部大大小小的官員,隻要是有資格上太和殿麵聖的官員,全都一窩蜂的衝進來了。
連禦林軍的侍衛都攔不住,也不敢攔,這裏麵的人都是當朝大臣,萬一要是傷著碰著了,他們可吃不起這個罪過。
這同時也讓蘇辰在心中感歎,他手中兵權的匱乏,他目前連對拱衛皇宮的禦林軍的掌控力還不足夠。
這上百號的官員們衝刺進來,一下子將空蕩蕩的太和殿填充了很大一部分。
這群官員分為兩列,單獨站在太和殿正中央,腳步急切,表情堅定,動作居然出奇的整齊劃一,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他們束手在前,官袍威嚴,沉默的前行,隨後站在太和殿中央,齊齊抬頭,注視蘇辰。
“放肆!爾等豈敢衝擊太和殿!”
離撚子滿臉震撼,他大聲嗬斥。
他雖然沒見過這樣的大場麵,但依然聲銳色厲,他必須要捍衛帝君的尊嚴。
當朝帝君開早朝,怎能容忍臣子們如此不尊帝君!
無論百官請命所謂何事,這都是對帝君的不尊重!對帝權的蔑視!
“閉嘴,你這蒙蔽聖聽的老太監!”
禮部尚書冷笑,一定大帽子蓋上,讓離撚子又懵又氣憤。
他好端端的,啥事兒也沒做,就莫名其妙成了蒙蔽聖聽的反派了?
這都是什麽跟什麽啊!
“吾,禮部尚書南巡朝!今日麵聖,為大夏社稷之安危,於朝堂死諫!”
“吾,戶部尚書宮嶽!今日麵聖,為大夏社稷之安危,於朝堂死諫!”
“吾、吏部侍郎冷莫言!今日麵聖,為大夏社稷之安危,於朝堂死諫!”
......
一聲又一聲,肅穆而莊嚴的聲音從百官的隊伍中響起,不斷有官員站出來施禮,沉聲表明身份。
看樣子,這是有備而來,來者不善!
一個官員的諫言,或許帝君會忽視,甚至可以故意壓製,但如果是十個、一百個官員!那效果就不是1+1那麽簡單的了。
能有資格上太和殿的官員,都是大夏皇朝的核心官員,數量大約接近兩百人左右,代表著這個皇朝高層權勢群體的聲音和態度。
朝堂上的郭司空派係官員紛紛麵色難看,更多人手足無措,而郭司空也連忙轉頭看向蘇辰,死死盯著帝君的表情,想要看到一絲端倪。
百官擺出如此大的架勢,帝君會如何應對?
從古至今,除了大夏皇朝的開國帝君、被譽為人族第一帝的蘇辰大帝之外,曆代帝君無一人能完全掌控朝堂局勢,或多或少都有帝權被製約的情況發生。
雖當今陛下的名諱也叫蘇辰,但此蘇辰非彼蘇辰啊!
當今天子,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妥協和退讓嗎?
然而,郭司空注定要失望了,他為曾從帝君的表情上看到一絲一毫的波動。
沒有害怕,沒有畏懼,沒有驚訝,沒有震撼,毫無波動......
蘇辰的眼神,依然深邃冷漠,平靜的注視太和殿內的官員們,彷佛在看一場鬧劇。
“臣等今日聯名請命,為保家國社稷安危,為挽救大夏之頹糜......”
待所有官員都依次開腔後,禮部尚書南巡朝開始沉聲開口,張口就是為了江山社稷。
不愧是禮部尚書,這扯虎皮、蓋大帽的手段,當真是信手拈來。
然而,蘇辰卻無動於衷,隻是抬起手,淡淡開口:“閉嘴。”
“陛下,臣這嘴,不能閉,臣必須得要說!”
南巡朝眼神堅毅,彷佛慷慨激昂的義士,站在太和殿中央,為了家國社稷而諫言當朝帝君。
這副模樣,怎麽看都是名留青史的錚錚忠臣模樣。
“臣以為,如今的大夏皇朝......”
“朕讓你閉嘴!”
蘇辰低喝一聲,聲音陡然提高,他“蹭”的從龍椅上站起來,走到漢白玉長階麵前站定,靜靜的俯視這群前來太和殿請命的官員們。
全場鴉雀無聲。
南巡朝的聲音也戛然而止。
不知道為什麽,此時的帝君,給南巡朝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和危險感,讓他心神一顫。
“百官聚而群,群而向,衝擊朝堂!目中無朕!”
蘇辰的聲音冰冷無比,注視著百官,冷漠道:“你們,眼裏還有朕這個帝君嗎!還有大夏皇朝的律法規矩嗎!還有身為臣子的覺悟嗎!”
“陛下,臣等今日來,是為請命而來,自然有些規矩無法遵守,若是陛下覺得臣等目無法紀,在請命後臣等願請罪......”
戶部尚書宮嶽咬牙站出來,低聲開口說道,他不能讓南巡朝一個人麵臨帝君的威壓。
“百官請命,是為大事,朕自然理解。”
蘇辰聲音恢複平靜。
百官紛紛鬆了口氣,心中捏了一把汗,看來司徒、司馬兩位大人算計的沒錯。
陛下,果然還是忌憚百官請命之事,畢竟這是朝堂大勢,這不是陛下一人可以阻止的了。
想到這裏,南巡朝等人又充滿了自信。
“不過。”
然而,蘇辰轉而又淡淡道:“爾等既然是為請命而來,也要懂得上下尊卑之禮!”
“百官請命,是為教天子何為禮、何為民、何為國而請命,那爾等應該更知道,何是為禮、為民、為國!”
“然,爾等在太和殿上麵君,為何見朕不跪?這就是你們口口聲聲說的百官請命嗎!”
蘇辰的聲音平靜,卻響徹在安靜的太和殿內。
帝君此話倒是不假,百官請命是製約帝君的臣子最大武器,但若是百官連最基本的禮法都遵守不了,百官請命又從何而談?!
南巡朝等人麵麵相覷,可是百官請命又講究的是一個氣勢,講究的是擰成一股繩的魄力和決心。
若是他們現在跪下了,豈不是氣勢就弱了一半?
但若是不跪,於情於理都說不通啊!
南巡朝等人一時間沉默了,郭司空麵色一驚,有些驚訝的看向蘇辰。
他倒是真想不到,帝君居然在這個時候依然如此強勢,而且這麽快就找到了百官請命的漏洞,打壓氣勢,掌握朝堂的主動權和節奏。
這還是當初那個溫和低調的九皇子嗎?
他的改變......太大了!
“怎麽,不跪?”
蘇辰聲音平靜,讓人聽不出喜怒,他就這麽站在漢白玉台階之上,目光掃蕩全場,聲音平靜:“那朕就有些納悶了,百官請命而不跪,那爾等口口聲聲說的請命,又與意圖弑君謀反何異?”
“陛下,臣等絕無謀反之意,隻是想聯名納諫,希望陛下......”
南巡朝急了,他滿頭大汗,連忙大聲喊道。
這謀反的帽子若是蓋實了,那可就要被帝君反將一軍了,而司徒、司馬兩位大人的算盤也就全部落空了。
“既然如此。”
蘇辰打斷南巡朝的話,踏前一步,大喝一聲:“朕讓你們跪下!”
玉冠珠簾擺動,一身金色黃袍無風而動,蘇辰的聲音迴蕩在整個太和殿內,讓人震撼不休。
休管你們要做什麽,隻要在這太和殿之上......
麵聖?
先跪!
(本章完)
郭司空也抬起頭來,他的眼神裏充滿了驚訝,他沒有料到司徒、司馬兩人曾經對他說過的做大事,就是做這樣的事情!
百官請命,這可是大夏皇朝十萬年曆史上少有發生的事情。
根據有記載的史記資料,隻有在皇朝垂危、帝君昏庸無道、激得十大郡百姓和滿朝文武大臣的不滿,才會出現百官請命。
十萬年來,除了這一次,大夏皇朝總共隻出現了兩次的百官請命。
而每一次百官請命,都是臣權的獲勝,帝權的退讓。
甚至上一次的百官請命,直接把當朝帝君給拉下馬了,被迫讓幼年太子提前登基。
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
雖然這一次隻有三分之二的官員參與了百官請命,但也基本代表了這個當今大夏朝堂的意誌
看來,這就應該是他們的手段了。
蘇辰笑了,笑容有些冰冷,擺了擺手,淡淡道“宣。”
“宣百官覲見!”
離撚子聲音有些顫抖,扯開嗓子唿喊。
離撚子的話音才落下,“嘩啦啦!”上百位各部大大小小的官員,隻要是有資格上太和殿麵聖的官員,全都一窩蜂的衝進來了。
連禦林軍的侍衛都攔不住,也不敢攔,這裏麵的人都是當朝大臣,萬一要是傷著碰著了,他們可吃不起這個罪過。
這同時也讓蘇辰在心中感歎,他手中兵權的匱乏,他目前連對拱衛皇宮的禦林軍的掌控力還不足夠。
這上百號的官員們衝刺進來,一下子將空蕩蕩的太和殿填充了很大一部分。
這群官員分為兩列,單獨站在太和殿正中央,腳步急切,表情堅定,動作居然出奇的整齊劃一,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他們束手在前,官袍威嚴,沉默的前行,隨後站在太和殿中央,齊齊抬頭,注視蘇辰。
“放肆!爾等豈敢衝擊太和殿!”
離撚子滿臉震撼,他大聲嗬斥。
他雖然沒見過這樣的大場麵,但依然聲銳色厲,他必須要捍衛帝君的尊嚴。
當朝帝君開早朝,怎能容忍臣子們如此不尊帝君!
無論百官請命所謂何事,這都是對帝君的不尊重!對帝權的蔑視!
“閉嘴,你這蒙蔽聖聽的老太監!”
禮部尚書冷笑,一定大帽子蓋上,讓離撚子又懵又氣憤。
他好端端的,啥事兒也沒做,就莫名其妙成了蒙蔽聖聽的反派了?
這都是什麽跟什麽啊!
“吾,禮部尚書南巡朝!今日麵聖,為大夏社稷之安危,於朝堂死諫!”
“吾,戶部尚書宮嶽!今日麵聖,為大夏社稷之安危,於朝堂死諫!”
“吾、吏部侍郎冷莫言!今日麵聖,為大夏社稷之安危,於朝堂死諫!”
......
一聲又一聲,肅穆而莊嚴的聲音從百官的隊伍中響起,不斷有官員站出來施禮,沉聲表明身份。
看樣子,這是有備而來,來者不善!
一個官員的諫言,或許帝君會忽視,甚至可以故意壓製,但如果是十個、一百個官員!那效果就不是1+1那麽簡單的了。
能有資格上太和殿的官員,都是大夏皇朝的核心官員,數量大約接近兩百人左右,代表著這個皇朝高層權勢群體的聲音和態度。
朝堂上的郭司空派係官員紛紛麵色難看,更多人手足無措,而郭司空也連忙轉頭看向蘇辰,死死盯著帝君的表情,想要看到一絲端倪。
百官擺出如此大的架勢,帝君會如何應對?
從古至今,除了大夏皇朝的開國帝君、被譽為人族第一帝的蘇辰大帝之外,曆代帝君無一人能完全掌控朝堂局勢,或多或少都有帝權被製約的情況發生。
雖當今陛下的名諱也叫蘇辰,但此蘇辰非彼蘇辰啊!
當今天子,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妥協和退讓嗎?
然而,郭司空注定要失望了,他為曾從帝君的表情上看到一絲一毫的波動。
沒有害怕,沒有畏懼,沒有驚訝,沒有震撼,毫無波動......
蘇辰的眼神,依然深邃冷漠,平靜的注視太和殿內的官員們,彷佛在看一場鬧劇。
“臣等今日聯名請命,為保家國社稷安危,為挽救大夏之頹糜......”
待所有官員都依次開腔後,禮部尚書南巡朝開始沉聲開口,張口就是為了江山社稷。
不愧是禮部尚書,這扯虎皮、蓋大帽的手段,當真是信手拈來。
然而,蘇辰卻無動於衷,隻是抬起手,淡淡開口:“閉嘴。”
“陛下,臣這嘴,不能閉,臣必須得要說!”
南巡朝眼神堅毅,彷佛慷慨激昂的義士,站在太和殿中央,為了家國社稷而諫言當朝帝君。
這副模樣,怎麽看都是名留青史的錚錚忠臣模樣。
“臣以為,如今的大夏皇朝......”
“朕讓你閉嘴!”
蘇辰低喝一聲,聲音陡然提高,他“蹭”的從龍椅上站起來,走到漢白玉長階麵前站定,靜靜的俯視這群前來太和殿請命的官員們。
全場鴉雀無聲。
南巡朝的聲音也戛然而止。
不知道為什麽,此時的帝君,給南巡朝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和危險感,讓他心神一顫。
“百官聚而群,群而向,衝擊朝堂!目中無朕!”
蘇辰的聲音冰冷無比,注視著百官,冷漠道:“你們,眼裏還有朕這個帝君嗎!還有大夏皇朝的律法規矩嗎!還有身為臣子的覺悟嗎!”
“陛下,臣等今日來,是為請命而來,自然有些規矩無法遵守,若是陛下覺得臣等目無法紀,在請命後臣等願請罪......”
戶部尚書宮嶽咬牙站出來,低聲開口說道,他不能讓南巡朝一個人麵臨帝君的威壓。
“百官請命,是為大事,朕自然理解。”
蘇辰聲音恢複平靜。
百官紛紛鬆了口氣,心中捏了一把汗,看來司徒、司馬兩位大人算計的沒錯。
陛下,果然還是忌憚百官請命之事,畢竟這是朝堂大勢,這不是陛下一人可以阻止的了。
想到這裏,南巡朝等人又充滿了自信。
“不過。”
然而,蘇辰轉而又淡淡道:“爾等既然是為請命而來,也要懂得上下尊卑之禮!”
“百官請命,是為教天子何為禮、何為民、何為國而請命,那爾等應該更知道,何是為禮、為民、為國!”
“然,爾等在太和殿上麵君,為何見朕不跪?這就是你們口口聲聲說的百官請命嗎!”
蘇辰的聲音平靜,卻響徹在安靜的太和殿內。
帝君此話倒是不假,百官請命是製約帝君的臣子最大武器,但若是百官連最基本的禮法都遵守不了,百官請命又從何而談?!
南巡朝等人麵麵相覷,可是百官請命又講究的是一個氣勢,講究的是擰成一股繩的魄力和決心。
若是他們現在跪下了,豈不是氣勢就弱了一半?
但若是不跪,於情於理都說不通啊!
南巡朝等人一時間沉默了,郭司空麵色一驚,有些驚訝的看向蘇辰。
他倒是真想不到,帝君居然在這個時候依然如此強勢,而且這麽快就找到了百官請命的漏洞,打壓氣勢,掌握朝堂的主動權和節奏。
這還是當初那個溫和低調的九皇子嗎?
他的改變......太大了!
“怎麽,不跪?”
蘇辰聲音平靜,讓人聽不出喜怒,他就這麽站在漢白玉台階之上,目光掃蕩全場,聲音平靜:“那朕就有些納悶了,百官請命而不跪,那爾等口口聲聲說的請命,又與意圖弑君謀反何異?”
“陛下,臣等絕無謀反之意,隻是想聯名納諫,希望陛下......”
南巡朝急了,他滿頭大汗,連忙大聲喊道。
這謀反的帽子若是蓋實了,那可就要被帝君反將一軍了,而司徒、司馬兩位大人的算盤也就全部落空了。
“既然如此。”
蘇辰打斷南巡朝的話,踏前一步,大喝一聲:“朕讓你們跪下!”
玉冠珠簾擺動,一身金色黃袍無風而動,蘇辰的聲音迴蕩在整個太和殿內,讓人震撼不休。
休管你們要做什麽,隻要在這太和殿之上......
麵聖?
先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