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永棟瞪了一眼石彪的方向,迴道:“還不是那廝,為了抓住我們竟然用他作誘餌,還把我們一起埋在陷阱裏。若非孟兄反應快,傷成這樣的恐怕就是五哥了。”
薑姝兒抿唇,沒有意外,她知道孟貴雲此人有些高傲,甚至是目中無人。
但是其人也極為端正,恐怕是不肯與他們同流合汙才會被作為誘餌故意引誘她哥哥們落入陷阱的。
而以孟貴雲的脾性,自然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落入危險之中。
“傷雖重卻還好不在要害,先把人送出去吧!”
韓瑜檢查了下孟貴雲的傷勢,對其他人說道。
總歸現在也沒他們的事了,留下隻會給自己添堵罷了。
見著暗衛已經把薑永杭帶走,薑清臣與薑永棟也小心翼翼地抬起孟貴雲。
姝兒想上去幫忙,卻被韓瑜擋下,“我來就好。”
三個人在一眾的目視下離去,臨走前,薑姝兒微微側目看了眼意氣風發的曹之煥,眼中露出一抹諷刺。
她也知道曹家的心思,如此奉承太子,踩他人,無非就是存了結親的意思。
可他們不知道,太子妃哪裏是什麽好相與的人,曹家的姑娘注定進不了東宮。
除非現在皇帝就退位,太子登基,否則,這幾年內,太子都不會納側妃。
出了林子,薑清臣幾人將孟貴雲送到太醫處診治,孟家的人早一步得到了消息,過來的是孟大人與孟二公子。
向薑清臣一行人道過謝後,來到孟貴雲身邊,正好看到太醫在重新處理傷口,登時紅了眼。
“雲兒?”孟大人想上前又不敢耽擱太醫,隻好站在床前看著。
孟二公子看了會兒,轉頭離去。
已經離開的薑清臣幾人邊走邊說道:“……你們覺著這迴誰能贏得擂台?”
“不是曹家那廝麽,他最能蹦躂,且功夫也不弱。”
薑永棟說道,畢竟去年秋狩他也是堅持到最後的人。
清臣笑笑,側頭問道:“阿瑜覺得呢?”
韓瑜眸色淡淡,並不在意這些,“不知道。”
薑清臣:“……”太敷衍了吧?
“咳咳,其實說起來還是郭家人的勝算大些,輔國大將軍與剽騎大將軍向來不和,他們二人一旦相爭隻有兩敗俱傷的份兒。”
薑永棟明了地點頭,“而郭家正好能撿了這個便宜,其他人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是不是。”
“不錯!”清臣頷首道。
薑姝兒沉思著,她不大記得前世這迴的秋狩是誰奪得魁首了。
總之的確不再是薑家,當時她因為楊玹,也未參加。
“幾位請留步……”幾人身後傳來一道聲音。
薑清臣幾人停下腳步,很快,從後頭追上來一個包子臉的少年,模樣約摸十一二歲,唇紅齒白,看起來溫順無害。
“小王爺,還有薑家幾位哥哥,在下是孟貴雲的同胞弟弟孟貴弛。”
“原來是孟二公子。”薑清臣說道,“你有什麽事嗎?”
“我……失禮了,我想問一下,哥他……是怎麽傷的。”
孟二公子攥緊了手,眼睛泛紅。
薑清臣略微頭疼,他最對付不了這樣的孩子,便朝薑永棟看去,將人交給了他,自己與韓瑜和姝兒離開。
“哥哥可不要小瞧他,據我所知,這個孟家二公子可不像表麵看上去的那般無害。”
“哦?”
“你是如何知曉的?”
韓瑜突然問道。
薑姝兒頓了頓,接著道:“我隻是偶爾聽人提過兩句,說這孟家的二公子比他兄長還要出色。”
韓瑜揚了揚眉,倒是沒有再說什麽。
姝兒鬆了口氣,她怎麽把他給忘了,這廝可是敏銳的不得了。
“去擂台吧,就算不想去,也得露個麵。”
薑清臣說道。
一聽到一定,姝兒就不大願意了,“要不七哥你跟小王爺去吧,我想帶追風去走走,它可是憋好了好久的。”
“也成,那阿瑜……”
“我也不去了,有沒有我也無人在意。”
那倒是,皇帝不在,太子雖說對他不差,可也沒有那般親近。
薑清臣看著兩人,“你們不會是說好了吧,就讓我一個人去應付那些人的嘴角。”
薑姝兒悄悄瞥了眼韓瑜,心虛道:“哪有,我是真不想去。”
而韓瑜則是什麽也不說,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薑清臣泄氣,“成成成,我一個人去行了吧!”
他剛走幾步,又不大放心道:“阿瑜,幫我看好了姝兒,別教她亂跑。”
韓瑜看了眼姝兒,應下,“好!”
薑清臣這才放心離開。
看著嘴角彎起的姝兒,韓瑜問道:“先去牽馬?”
“嗯,我來時看到一個山坡,夠追風跑幾圈的。”
“那就走吧!”
兩人去牽了馬,薑姝兒看著跟在自己身後的人,“你不去牽自己的馬?”
“太遠了,不必麻煩。”
“可是……”
“怎麽,不能同乘一駒?”
“當然不是。”薑姝兒轉過臉,“那就走吧!”
她翻身上馬,現在追風倒也不討厭她了,不過這馬見到韓瑜卻是尾巴擺的就沒停過。
韓瑜摸了摸馬鬃毛,腳下一用力翻上馬背,落在薑姝兒身後。
接過韁繩,他一夾馬腹,“駕——”
追風撒歡地跑了起來,迎著山風噠噠地飛奔著。
薑姝兒眯著眼睛,身體試著朝後靠了靠,見對方沒有拒絕,她便將整個身體都窩在了人家懷裏。
韓瑜察覺到身前的人動作,略微低頭詢問,“冷了?”
薑姝兒點頭,“有點兒。”
話音落下,他便放慢了馬速,被迫慢下來的追風不滿地籲了聲。
“韓瑜,我問你一個事兒,你老實迴答我可成?”
“何事?”
“你喜歡過李玉初嗎?”
薑姝兒抬頭看著他。
韓瑜低頭對上她的眸子,“我與她相識於五歲那年,那時候父親和哥哥,還有母親都在。她算是我朋友中的一個,後來父兄都不在了,她也成了除楊玹外唯一一個朋友。”
聽他說起這件事,薑姝兒眸色暗了暗。
想到自己曾失去的親人,她也感同身受。
“你對她真好,若不是因為那些事,你們倒也般配。”
薑姝兒轉過臉,不再看他。
薑姝兒抿唇,沒有意外,她知道孟貴雲此人有些高傲,甚至是目中無人。
但是其人也極為端正,恐怕是不肯與他們同流合汙才會被作為誘餌故意引誘她哥哥們落入陷阱的。
而以孟貴雲的脾性,自然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落入危險之中。
“傷雖重卻還好不在要害,先把人送出去吧!”
韓瑜檢查了下孟貴雲的傷勢,對其他人說道。
總歸現在也沒他們的事了,留下隻會給自己添堵罷了。
見著暗衛已經把薑永杭帶走,薑清臣與薑永棟也小心翼翼地抬起孟貴雲。
姝兒想上去幫忙,卻被韓瑜擋下,“我來就好。”
三個人在一眾的目視下離去,臨走前,薑姝兒微微側目看了眼意氣風發的曹之煥,眼中露出一抹諷刺。
她也知道曹家的心思,如此奉承太子,踩他人,無非就是存了結親的意思。
可他們不知道,太子妃哪裏是什麽好相與的人,曹家的姑娘注定進不了東宮。
除非現在皇帝就退位,太子登基,否則,這幾年內,太子都不會納側妃。
出了林子,薑清臣幾人將孟貴雲送到太醫處診治,孟家的人早一步得到了消息,過來的是孟大人與孟二公子。
向薑清臣一行人道過謝後,來到孟貴雲身邊,正好看到太醫在重新處理傷口,登時紅了眼。
“雲兒?”孟大人想上前又不敢耽擱太醫,隻好站在床前看著。
孟二公子看了會兒,轉頭離去。
已經離開的薑清臣幾人邊走邊說道:“……你們覺著這迴誰能贏得擂台?”
“不是曹家那廝麽,他最能蹦躂,且功夫也不弱。”
薑永棟說道,畢竟去年秋狩他也是堅持到最後的人。
清臣笑笑,側頭問道:“阿瑜覺得呢?”
韓瑜眸色淡淡,並不在意這些,“不知道。”
薑清臣:“……”太敷衍了吧?
“咳咳,其實說起來還是郭家人的勝算大些,輔國大將軍與剽騎大將軍向來不和,他們二人一旦相爭隻有兩敗俱傷的份兒。”
薑永棟明了地點頭,“而郭家正好能撿了這個便宜,其他人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是不是。”
“不錯!”清臣頷首道。
薑姝兒沉思著,她不大記得前世這迴的秋狩是誰奪得魁首了。
總之的確不再是薑家,當時她因為楊玹,也未參加。
“幾位請留步……”幾人身後傳來一道聲音。
薑清臣幾人停下腳步,很快,從後頭追上來一個包子臉的少年,模樣約摸十一二歲,唇紅齒白,看起來溫順無害。
“小王爺,還有薑家幾位哥哥,在下是孟貴雲的同胞弟弟孟貴弛。”
“原來是孟二公子。”薑清臣說道,“你有什麽事嗎?”
“我……失禮了,我想問一下,哥他……是怎麽傷的。”
孟二公子攥緊了手,眼睛泛紅。
薑清臣略微頭疼,他最對付不了這樣的孩子,便朝薑永棟看去,將人交給了他,自己與韓瑜和姝兒離開。
“哥哥可不要小瞧他,據我所知,這個孟家二公子可不像表麵看上去的那般無害。”
“哦?”
“你是如何知曉的?”
韓瑜突然問道。
薑姝兒頓了頓,接著道:“我隻是偶爾聽人提過兩句,說這孟家的二公子比他兄長還要出色。”
韓瑜揚了揚眉,倒是沒有再說什麽。
姝兒鬆了口氣,她怎麽把他給忘了,這廝可是敏銳的不得了。
“去擂台吧,就算不想去,也得露個麵。”
薑清臣說道。
一聽到一定,姝兒就不大願意了,“要不七哥你跟小王爺去吧,我想帶追風去走走,它可是憋好了好久的。”
“也成,那阿瑜……”
“我也不去了,有沒有我也無人在意。”
那倒是,皇帝不在,太子雖說對他不差,可也沒有那般親近。
薑清臣看著兩人,“你們不會是說好了吧,就讓我一個人去應付那些人的嘴角。”
薑姝兒悄悄瞥了眼韓瑜,心虛道:“哪有,我是真不想去。”
而韓瑜則是什麽也不說,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薑清臣泄氣,“成成成,我一個人去行了吧!”
他剛走幾步,又不大放心道:“阿瑜,幫我看好了姝兒,別教她亂跑。”
韓瑜看了眼姝兒,應下,“好!”
薑清臣這才放心離開。
看著嘴角彎起的姝兒,韓瑜問道:“先去牽馬?”
“嗯,我來時看到一個山坡,夠追風跑幾圈的。”
“那就走吧!”
兩人去牽了馬,薑姝兒看著跟在自己身後的人,“你不去牽自己的馬?”
“太遠了,不必麻煩。”
“可是……”
“怎麽,不能同乘一駒?”
“當然不是。”薑姝兒轉過臉,“那就走吧!”
她翻身上馬,現在追風倒也不討厭她了,不過這馬見到韓瑜卻是尾巴擺的就沒停過。
韓瑜摸了摸馬鬃毛,腳下一用力翻上馬背,落在薑姝兒身後。
接過韁繩,他一夾馬腹,“駕——”
追風撒歡地跑了起來,迎著山風噠噠地飛奔著。
薑姝兒眯著眼睛,身體試著朝後靠了靠,見對方沒有拒絕,她便將整個身體都窩在了人家懷裏。
韓瑜察覺到身前的人動作,略微低頭詢問,“冷了?”
薑姝兒點頭,“有點兒。”
話音落下,他便放慢了馬速,被迫慢下來的追風不滿地籲了聲。
“韓瑜,我問你一個事兒,你老實迴答我可成?”
“何事?”
“你喜歡過李玉初嗎?”
薑姝兒抬頭看著他。
韓瑜低頭對上她的眸子,“我與她相識於五歲那年,那時候父親和哥哥,還有母親都在。她算是我朋友中的一個,後來父兄都不在了,她也成了除楊玹外唯一一個朋友。”
聽他說起這件事,薑姝兒眸色暗了暗。
想到自己曾失去的親人,她也感同身受。
“你對她真好,若不是因為那些事,你們倒也般配。”
薑姝兒轉過臉,不再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