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她又是保證又是撒嬌要求的,薑文臣便同意了。
到底是疼妹妹,不忍拒絕對方的。
用過飯,五房一家子坐在宴息室吃茶,幾個小輩交頭接耳地說著話,笑聲不斷。
長樂則是與薑五爺坐在一塊兒,目光時不時地看向薑秀臣,忍了忍,到底沒去打攪他們。
可那臉色,著實稱不上好看。
薑五爺在一旁勸慰道:“也別擔心,兒孫自有兒孫福,秀臣一向懂事,她心裏是清楚的。”
“清楚?”長樂冷笑,“她清楚什麽,清楚還會繼續下去?”
“這種事哪裏是能控製的?”
“哼,怎麽,你又想拿你做比較了?”
長樂斜睨著他,讓得薑五爺訕訕,咽下了喉頭得話。
“哪裏哪裏,我不過是想勸勸你罷了,這劉家也不算辱沒了我們家,再者說,雖是庶出,可若是能夠繼承侯府,上頭又沒有婆婆壓著,豈不是更好?”
長樂抿唇,“當然,這前提是先清除障礙。”薑五爺說道。
“你也曉得這點啊!”長樂端起茶碗,“我早就說讓你留意著京城的小子們,若是能早點定下親事,哪裏還有這樣的破事。”
想起這個,她就異常來氣。
往後姝兒的婚事一定得好生斟酌篩選。
“我這不是覺著誰都配不上咱家閨女嘛,況且……”
啪……
長樂嘴邊的茶碗突然掉落下來,落在她的腿上,濕了一裙子。
“這是怎麽了?”薑五爺顧不得太多,忙地用袖子擦去她裙上的茶漬,抬頭一看,隻見長樂正愣愣地看著手中碗托的碎片。
“長樂?”他喚了喚,薑秀臣幾人也都忙地圍了過來。
方才動靜不小,地上還落著茶碗碎片,她們自然都看到了。
“爹,娘沒事吧?”薑秀臣擔心地問道。
會不會是因為她的事?
長樂聽到聲音,迴過神,恍惚了下,“我,我有些不好的預感……”
她看了眼自己的丈夫,以及兒女們,都在。
可,心底那股不安是怎麽迴事。
見她迴過神,薑五爺鬆了口氣,命丫鬟將地上的碎片收拾了,自己小心翼翼地從她手裏拿過剩下的碎片。
“可燙著了?先迴房換身衣裳吧!”他說道,將她攬起,若不是兒女都在,他都想直接抱起人就走了。
薑秀臣幾人讓開路,薑五爺攬著有些魂不守舍的長樂剛走兩步,就聽到一陣悠遠的鍾聲傳來。
幾乎是一瞬之間,傳遍了皇城內外。
長樂立在原地,抬頭聽著。
周圍的聲音似乎都入不了她的耳中,隻餘下鍾聲沉沉。
“喪……鍾……”
不知是誰說了句,長樂身形不穩地晃了晃,薑五爺立馬抱住她,“長樂,現在不是你倒下的時候,快換衣服進宮。”
說著,他又看向幾個兒女,“你們也是。”
因著皇後身子不好,早已有了崩逝的跡象,各府裏自然都悄悄準備了喪服,以免屆時亂了陣腳,大不敬。
薑秀臣將姝兒抓走,帶著她匆匆迴了房裏。
直到丫鬟們給她換下衣裳,套上喪服才迴過神來。
“是皇後嗎?”她喃喃道。
宮裏也就隻有她了,可是,為什麽比前世早了些。
換好衣服,整個靖國公府的人也都出來了,靖國公邊走邊道:“在營裏的那幾個都給叫迴來,不許耽擱。”
薑二爺點頭,轉身去吩咐。
長樂是公主之尊,也是皇帝的親妹妹,宮裏除了皇後沒有其他妃嬪,這率領命婦行喪之事自然要她出麵。
現在,的確不是她能倒下的時候。
薑姝兒如前世一般,到了宮裏,麵見哀痛欲絕的皇帝,以及太子等人。
看到他們,皇帝的目光移到長樂幾人身上,啞聲道:“去給皇後收拾吧!”
長樂抖了抖唇,“是,皇兄節哀……”
皇帝揮了揮手。
待她們離去,皇帝才看向留下來的太子,靖國公以及薑五爺這幾人。
他道:“靖國公,嚴守皇城內外,各地藩王自警。”
“臣遵命!”
“太子,這段日子,就由你替朕監管朝政,雲亭輔助。”
“臣遵命。”
“兒臣遵令。”
兩人應道,皇帝這才點點頭,目光渙散,任由太監扶著,一步一步地朝著仁明殿走去。
留下來的幾人神色凝重,看皇帝這個模樣,隻怕皇後一走,他多數也會倒下。
就算不倒下,也不會太好。
可,如今太子還不夠,如何教人放心?
薑五爺餘光晦澀地掃了眼太子,抿唇不語。
仁明殿內,長樂親自為皇後整理了遺容,收拾幹淨抬入棺中。
薑秀臣帶著弟弟妹妹跪在殿內與晉王,太子妃相對,周圍燭火通明,殿內殿外掛滿了白幡。
宮女太監哭祭。
皇帝就是在這個時候過來的,顫顫巍巍地來到棺前,淚聲聚下。
“你怎麽就舍得走了呢?不是說好等朕一起嗎?”
“沒有你,朕的江山再秀麗又有何用?無人與朕共賞!”
長樂不忍,“皇兄,保重龍體,太子和晉王還需要你。”
皇帝搖頭,“皇後孤身一人上路,朕怕她寂寞啊……”
長樂大驚,“皇兄——”
皇帝抬手,目光渾濁,掃過地上跪著的幾個孩子。
從晉王到薑秀臣,薑姝兒。
最後隻餘一聲歎息。
長樂砰砰直跳的心這才平複下來,她手心冒出冷汗,心中有個猜想卻不敢深入思考。
這一夜,宮裏無人安寢,哭聲一片。
到了第二日,長樂帶著太子妃率領命婦於南華門哭祭。
跪了一夜,哭了一夜,楊玹等人這才得以起身用些薄粥。
皇帝去偏殿暫歇,原以為隻是傷心過度,哪裏想到這一歇下就病倒了。
楊玹幾人措手不及,隻得再分神照顧。
偏殿裏,皇帝吃完藥後,盯著楊玹與姝兒看了好一會兒,命他們留下。
楊玹雙眼通紅,聲音嘶啞,“父皇,您要保重身體才是。”
皇帝淡淡瞌眼,“朕知道,朕還未為你鋪平道路,不會倒下的,朕隻是累了,想歇歇。”
“父皇。”楊玹握住他的手。
“你母後跟朕說最是放心不下你和姝兒,朕想來也是。她這一去,路上無人相伴,必定寂寞,你們二人就留在宮中為她守滿百日吧!”
到底是疼妹妹,不忍拒絕對方的。
用過飯,五房一家子坐在宴息室吃茶,幾個小輩交頭接耳地說著話,笑聲不斷。
長樂則是與薑五爺坐在一塊兒,目光時不時地看向薑秀臣,忍了忍,到底沒去打攪他們。
可那臉色,著實稱不上好看。
薑五爺在一旁勸慰道:“也別擔心,兒孫自有兒孫福,秀臣一向懂事,她心裏是清楚的。”
“清楚?”長樂冷笑,“她清楚什麽,清楚還會繼續下去?”
“這種事哪裏是能控製的?”
“哼,怎麽,你又想拿你做比較了?”
長樂斜睨著他,讓得薑五爺訕訕,咽下了喉頭得話。
“哪裏哪裏,我不過是想勸勸你罷了,這劉家也不算辱沒了我們家,再者說,雖是庶出,可若是能夠繼承侯府,上頭又沒有婆婆壓著,豈不是更好?”
長樂抿唇,“當然,這前提是先清除障礙。”薑五爺說道。
“你也曉得這點啊!”長樂端起茶碗,“我早就說讓你留意著京城的小子們,若是能早點定下親事,哪裏還有這樣的破事。”
想起這個,她就異常來氣。
往後姝兒的婚事一定得好生斟酌篩選。
“我這不是覺著誰都配不上咱家閨女嘛,況且……”
啪……
長樂嘴邊的茶碗突然掉落下來,落在她的腿上,濕了一裙子。
“這是怎麽了?”薑五爺顧不得太多,忙地用袖子擦去她裙上的茶漬,抬頭一看,隻見長樂正愣愣地看著手中碗托的碎片。
“長樂?”他喚了喚,薑秀臣幾人也都忙地圍了過來。
方才動靜不小,地上還落著茶碗碎片,她們自然都看到了。
“爹,娘沒事吧?”薑秀臣擔心地問道。
會不會是因為她的事?
長樂聽到聲音,迴過神,恍惚了下,“我,我有些不好的預感……”
她看了眼自己的丈夫,以及兒女們,都在。
可,心底那股不安是怎麽迴事。
見她迴過神,薑五爺鬆了口氣,命丫鬟將地上的碎片收拾了,自己小心翼翼地從她手裏拿過剩下的碎片。
“可燙著了?先迴房換身衣裳吧!”他說道,將她攬起,若不是兒女都在,他都想直接抱起人就走了。
薑秀臣幾人讓開路,薑五爺攬著有些魂不守舍的長樂剛走兩步,就聽到一陣悠遠的鍾聲傳來。
幾乎是一瞬之間,傳遍了皇城內外。
長樂立在原地,抬頭聽著。
周圍的聲音似乎都入不了她的耳中,隻餘下鍾聲沉沉。
“喪……鍾……”
不知是誰說了句,長樂身形不穩地晃了晃,薑五爺立馬抱住她,“長樂,現在不是你倒下的時候,快換衣服進宮。”
說著,他又看向幾個兒女,“你們也是。”
因著皇後身子不好,早已有了崩逝的跡象,各府裏自然都悄悄準備了喪服,以免屆時亂了陣腳,大不敬。
薑秀臣將姝兒抓走,帶著她匆匆迴了房裏。
直到丫鬟們給她換下衣裳,套上喪服才迴過神來。
“是皇後嗎?”她喃喃道。
宮裏也就隻有她了,可是,為什麽比前世早了些。
換好衣服,整個靖國公府的人也都出來了,靖國公邊走邊道:“在營裏的那幾個都給叫迴來,不許耽擱。”
薑二爺點頭,轉身去吩咐。
長樂是公主之尊,也是皇帝的親妹妹,宮裏除了皇後沒有其他妃嬪,這率領命婦行喪之事自然要她出麵。
現在,的確不是她能倒下的時候。
薑姝兒如前世一般,到了宮裏,麵見哀痛欲絕的皇帝,以及太子等人。
看到他們,皇帝的目光移到長樂幾人身上,啞聲道:“去給皇後收拾吧!”
長樂抖了抖唇,“是,皇兄節哀……”
皇帝揮了揮手。
待她們離去,皇帝才看向留下來的太子,靖國公以及薑五爺這幾人。
他道:“靖國公,嚴守皇城內外,各地藩王自警。”
“臣遵命!”
“太子,這段日子,就由你替朕監管朝政,雲亭輔助。”
“臣遵命。”
“兒臣遵令。”
兩人應道,皇帝這才點點頭,目光渙散,任由太監扶著,一步一步地朝著仁明殿走去。
留下來的幾人神色凝重,看皇帝這個模樣,隻怕皇後一走,他多數也會倒下。
就算不倒下,也不會太好。
可,如今太子還不夠,如何教人放心?
薑五爺餘光晦澀地掃了眼太子,抿唇不語。
仁明殿內,長樂親自為皇後整理了遺容,收拾幹淨抬入棺中。
薑秀臣帶著弟弟妹妹跪在殿內與晉王,太子妃相對,周圍燭火通明,殿內殿外掛滿了白幡。
宮女太監哭祭。
皇帝就是在這個時候過來的,顫顫巍巍地來到棺前,淚聲聚下。
“你怎麽就舍得走了呢?不是說好等朕一起嗎?”
“沒有你,朕的江山再秀麗又有何用?無人與朕共賞!”
長樂不忍,“皇兄,保重龍體,太子和晉王還需要你。”
皇帝搖頭,“皇後孤身一人上路,朕怕她寂寞啊……”
長樂大驚,“皇兄——”
皇帝抬手,目光渾濁,掃過地上跪著的幾個孩子。
從晉王到薑秀臣,薑姝兒。
最後隻餘一聲歎息。
長樂砰砰直跳的心這才平複下來,她手心冒出冷汗,心中有個猜想卻不敢深入思考。
這一夜,宮裏無人安寢,哭聲一片。
到了第二日,長樂帶著太子妃率領命婦於南華門哭祭。
跪了一夜,哭了一夜,楊玹等人這才得以起身用些薄粥。
皇帝去偏殿暫歇,原以為隻是傷心過度,哪裏想到這一歇下就病倒了。
楊玹幾人措手不及,隻得再分神照顧。
偏殿裏,皇帝吃完藥後,盯著楊玹與姝兒看了好一會兒,命他們留下。
楊玹雙眼通紅,聲音嘶啞,“父皇,您要保重身體才是。”
皇帝淡淡瞌眼,“朕知道,朕還未為你鋪平道路,不會倒下的,朕隻是累了,想歇歇。”
“父皇。”楊玹握住他的手。
“你母後跟朕說最是放心不下你和姝兒,朕想來也是。她這一去,路上無人相伴,必定寂寞,你們二人就留在宮中為她守滿百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