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忠心後的靖國公薑銀鋌留下,便與薑五爺夫婦一同離去了。


    在他們離開不久,太子匆匆忙忙地進來,“父皇……”


    皇帝從龍案後抬起頭,眉頭微皺,“何事讓得你連禮數都不會了?”


    太子這才俯身行禮,“兒臣參見父皇!”


    “免禮!”


    “謝父皇……”


    “說吧,這麽匆匆忙忙進來,到底什麽事兒。”


    皇帝再度低下頭批閱奏章去。


    太子頓了頓,道:“兒臣聽說了薑家銀鋌之事,父皇,您打算如何處置?”


    “處置?”皇帝看向他,“薑家一門忠烈,乃是朕的左膀右臂,此事明顯是遭人陷害,難道你要朕做個不明事理的昏君嗎?”


    “兒臣不是這個意思,隻是兒臣覺得薑家是否遭人陷害還有待商榷,雖說姑母值得信任,可並不代表薑家其他人就無異心之說。”


    “你的意思是,薑家會背叛朕了?”


    皇帝隱隱有了怒火。


    太子視而不見,堅持道:“父皇教導過兒臣,臣子不可盡信之,他們為的,多隻是自個的利益。”


    “不錯,朕是這麽教導過你,看來朕說的話你也聽了進去。”皇帝說道,徒然,厲聲嗬斥,“隻是,你卻沒有聽全了,真是愚不可及!”


    太子驚愕地抬起頭,不可置信,“父皇……”


    “薑家這麽做對他們有何好處?”


    “清臣與姝兒皆受過喻老太傅教導,他們……”


    “你覺得,為著一個外人,他們會來給朕這個親舅舅添堵?”


    太子抿了抿唇,“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現今外頭都在傳是您為了戒尺賜死了喻老太傅,他門下學生甚至罷朝也要您還太傅一個公道,又怎能確認他們沒有受其影響?”


    皇帝閉目,沒有打斷他。


    “父皇,兒臣知道您對姑母和表弟表妹們的感情,可這並不代表一切,皇權為重,江山社稷為重,即便是姑母,她也應該會明白的。”


    “朕可以告訴你,太子,薑家不會背叛朕,你姑母亦然。倘若朕今日為了這件事處置了他們,隻會更加寒了朝臣的心,寒了薑家與你姑母的心。”


    “既然說起教導,朕今日就再教你一點。”


    太子目光閃爍。


    “即便身為帝王,有些事也不能為所欲為,必須權衡利弊,思量再三,是為平衡之道。”


    “所以,這就是您偏袒薑家的原由?”


    “兒臣絕不認同,薑家已經權勢滔天,這樣的存在隻會威脅皇權,適當削弱才是正理。”


    “你說的沒錯,可你忘了一件事。”


    皇帝坐直身體,頓時,威嚴不斷地散發出來。


    “朕才是皇帝,即便他權勢滔天,也得給朕俯首稱臣!”


    “這是作為一個帝王的氣量,太子,你還遠遠不夠!”


    這句話一語雙關,不夠的是什麽,顯而易見。


    太子就是再蠢,也聽出來了。


    他咬牙,低下頭去。


    “兒臣……明白了!”


    說到底,雖是兒子,卻也隻是臣罷了。


    他的確還遠遠不夠。


    “退下吧,這些日子就再東宮靜思己過,不必要的事就不要摻和了。”


    “……是……”


    太子俯身行禮,緩緩退了下去。


    皇帝見了,心中滋味一時難以言表。


    自己的兒子啊!


    若是阿玹,定然不會如此忤逆他吧,也會比太子看的更清楚些。


    “宣晉王進宮。”


    他道了句。


    太監低下頭,應諾,“是……”


    正在晉王府裏聽著王傅講課的楊玹,其實心早就飛到不知何處去了。


    王傅也實在管不了他,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正在此時,宮裏卻來了太監宣召,楊玹立即換好衣裳跟著太監前往宮中。


    “……王爺進去時要當心些,之前太子來過……”


    “皇兄與父皇吵架了?”


    楊玹立馬就意識到了,太監也沒有否認。


    到了門口,他獨自進去,行禮,“兒臣參見父皇!”


    “是阿玹啊,過來吧!”說著,皇帝道聲賜座。


    “是!”


    來到跟前坐下,皇帝麵色雖還不好,可瞧見最疼愛的幼子,到底還是好上許多。


    這也讓一宮伺候的人都鬆了口氣。


    “這幾日都在府裏做什麽啊?王傅的課可有好好上?武可有好好練?”


    “迴父皇,兒臣……聽不進去,也練不進去……”


    “嗯?這是為何?”


    皇帝板著臉,卻沒有怪他。


    楊玹噘嘴,“外頭都在傳喻老太傅的事,還那樣說父皇,兒臣聽了甚是難受,故而聽不進課,習不進武。”


    皇帝好笑,抬手揉了揉他的腦袋,見他還噘著嘴,便敲了他一下,“好了,事情如何終究會真相大白,又何必去計較無知的百姓口中所言,對他們來說,吃飽穿暖才是重中之重。”


    “可是,喻老太傅的死明明不關父皇的事,乃是有人蓄意為之。”


    “你能看清這點,朕很高興。”


    隨即,皇帝又想到了太子,心中歎口氣,將目光放到幼子身上,“昨日薑家發現了外頭有薑家私鑄的銀鋌流出,並有人用此收買人讓他們將朕賜死太傅一事四處宣揚,蠱惑民心。此事,你怎麽看?”


    楊玹驚訝了一下,便立即道:“父皇您懷疑此事乃是薑家所為嗎?不可能的,兒臣相信他們絕不會做出這種事來,您想想,薑家是您的得力武將,不說一損俱損,但是必然一榮俱榮,更何況還有姑母姑父在。”


    “他們絕不會對您不利的。”


    “況且,薑家哪裏來的私鑄銀鋌,我記得他們許久都未出過了。”


    “父皇,兒臣敢擔保,絕不會是他們。”


    看著努力為薑家辯解,分析正確的楊玹,皇帝心中甚是欣慰。


    他笑道:“朕都知道,也明白,不必緊張,朕隻不過是將此事與你說說罷了。”


    楊玹聞言,鬆了口氣,又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皇帝,“父皇,兒臣聽說您與皇兄鬧得不快,難道就是因為此事嗎?”


    聽到太子,皇帝難掩失望,“朕已教導他良多,盡心栽培已久,可,卻還不及你的眼光與氣量。”


    “父皇,皇兄他……定也是為著您著想的,您莫要怪他才是。”


    “朕沒有怪他。”皇帝歎氣,“朕隻是失望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姝途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默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溪並收藏姝途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