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一章居然被係統屏蔽了,說不出什麽感覺,也不知道該如何改。∮,)


    原子彈爆破後,如何將這種超級威力炸彈投送到戰場成了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利用大型運輸機。


    作為最注重航空工業的國家之一,中國目前能造出類似美國b17空中堡壘的中型轟炸機,並且大量生產,裝備到海空軍,在對蘇作戰中發揮巨大作用,蘇聯烏拉爾工業區因為中國的轟炸損失慘重,蘇聯工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未能像曆史那樣急需足夠的力量對德展開戰略大反/攻。


    斯大林給全軍全國的指示中經常提到一個詞--苦守待變。


    某種程度上,蘇聯扮演了曆史上抗日戰爭中苦逼的國民政府的角色,外國援助進不來,本國生產遭到破壞,腹背受敵,被強敵蹂躪,叫天喊地都沒用,除了苦苦堅持,還是苦苦堅持!


    宋子文等人已經考慮利用原子彈結束對蘇戰爭,一舉奠定中國的亞洲霸主地位。


    他們不得不佩服司徒南的戰略眼光,就連軍方都認為中型轟炸機足夠用的情況下,隻有司徒南依舊堅持發展超大航程重型飛機。


    這一重任落在美華航空公司上,盡管軍方有些詬病研製新大型戰機會占有資源,但就算是在戰爭體製下,司徒南依舊是美華航空公司說話最有分量的人。


    美華航空公司集飛機製造和航空運輸一體,是亞洲最大的航空工業壟斷組織,在三十年代獲得美國航空工業的大量技術,如今漸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就飛機製造而言,以南華新唐山和中國武漢兩大基地為主。


    武漢黃陂,自從30年代時候美華航空公司在當地建立飛機製造工廠。這裏就成了航空工業的聚集地。原居民被遷走後,航空公司特別建立一條2公裏長水泥混凝土跑道,用來試飛新飛機。


    美國b29超級空中堡壘不久前剛剛服役,波音公司和美國陸軍簽下第一批500架大單,他們要賺了,武漢這邊的進度也不慢。


    天氣晴朗。試飛場一片肅穆,東湖過來不少重量級高官,這些大人物和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目光都被跑道上的大飛機吸引,長三十米,寬四十米,高三層樓,機頭微微昂起,人站在這鋼鐵怪獸下就像個螞蟻。


    這飛機型號叫鯤鵬轟炸機,裝備4發美華動力研製的星型發動機。每個發動機功率達到1400千瓦,最大載重5噸,航程5200高達公裏,性能可能比美國b29稍遜些許,但同樣有種俾睨天下的氣勢,看上去不可一世,至少從體型上看上去,讓人有種望而生畏的感覺。


    的確也是如此。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試飛了。而是載荷試飛,特別受到政府高層的重視。


    隻見飛機發出怒轟。四個巨大螺旋槳相繼攪動,急速的氣流揚起地上的塵土。


    滑行一段距離,隨著人群中一陣驚歎“起來了!”,鯤鵬轟炸機離開地麵,衝向雲霄,巨大的身影開始變小。漸漸遠去,過了一會兒,又從遠處天空出現,飛了迴來,一點一點地變大。最後變成剛才那個空中巨無霸“嘭“的一聲重響“砸“在地麵,揚起一陣煙霧,慢慢地滑行,停在跑到盡頭。


    為了製造鯤鵬,美華航空公司不僅大量采用輕便堅固的鋁合金,還特意用大型超級液壓機鍛造起落架和大梁。


    美華航空公司不僅自己花費上億元資金,還利用美華財團的影響力把政府拖下水,整個項目至少花費十億元,前前後後用了差不多十年時間。


    這還是通過某種渠道得到美國有關飛機製造商的資源的前提下。


    為了這個項目,司徒南差點和宋子文翻臉。


    畢竟,美國大黃蜂號航母造價不過三四千萬美元,中國造的大型航空母艦造了十來艘,平均每艘造價也不超過五千萬元法幣,鯤鵬計劃花費的資金已經足夠打造小半個中華聯合艦隊了!


    不過,南華政府積極參與進來,立場堅定地支持這項計劃,司徒南終究說服了宋子文,鯤鵬計劃和原子彈計劃是一體的。


    宋子文原本對原子彈計劃有所懷疑,原子彈成功爆破後,他反而成為鯤鵬計劃最激進的擁躉。


    看到那鯤鵬飛機穩穩地降落,宋子文緊握拳頭,心裏暗暗興奮:“成了!”


    “從我們的阿拉木圖機場可以飛到西歐,不用從東部沿海就從武漢起飛,照樣可以把日本炸了個遍。如果部署在南華,同樣可以把印度和澳大利亞納入作戰範圍。”


    看著那發著金屬光澤的鯤鵬戰機,軍委會主席李忠仁一臉憧憬地對身旁的宋子文等人道。


    他口中的轟炸不是指一般意義上的轟炸,而是原子彈戰略轟炸。


    “嗯。“宋子文點點頭,“是時候結束這場戰爭了!”


    “沒錯,我們必須在美國重返亞洲前,奠定我們在亞洲大陸和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至於日本,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苦艾嚴肅道。


    美華航空公司鬆了口氣,來自政府的訂單讓他們興奮不已,公司上下和相關的合作企業,如美華動力等公司立刻投入到緊張的生產中。


    盡管造價不菲,每架售價超過100萬元法幣,武漢政府還是一口氣發出100架鯤鵬轟炸機的訂單。


    南華政府也發來30架鯤鵬轟炸機的訂單,並要求美華航空公司在南華本土開設生產線,但遭到武漢政府和美華航空公司的抵製,理由是,生產能力有限,不能分散資源。


    為了調和雙方矛盾,美華航空公司的大股東之一,南華總理何文秀的妹妹何仙姑來到武漢,見到宋子文和宋美齡,她向宋家兄妹強調南華戰略的迫切性。


    “南華不是中國的附庸,我們在核子工程和鯤鵬計劃中付出巨大。就算暫時不能獲得生產能力,也要獲得使用能力。我們迫切需要來自盟友的支持,就像盟友需要南華的石油和橡膠等資源支持一樣。”


    何仙姑做了母親後,雖不熱衷拋頭露麵,但在商業上的頭腦估計是司徒南女人中最好的,為人也最低調。現在她也被這場戰爭卷進來了。


    “何妹妹性子最柔順,現在連你都急了,看來我們此前有些疏忽了,忽略了南華的聲音。”


    宋美齡對宋子文笑道。


    中國地大物博,戰爭催化工業發展,如今國內工業實力僅次於美國,國防軍規模達到一千萬,對蘇聯作戰不負眾望,取得的勝利。中國人成為世界大戰的主導力量。


    但如果沒有來自南華的石油和橡膠以及全方位的支持,局勢會變得艱難,中華聯盟如果分/裂,後果將不可設想。


    麵對南華方麵的威脅,宋子文不得不認真,他點點頭:“南華是我們的盟友,中華是一家,我們不會虧待盟友。不讓兄弟吃虧的。”


    “南華處在危險的境地,我們無從選擇。上個月新加坡一家華商因和美國有聯係。把橡膠賣給美國公司,而遭到日本屠殺。


    消息傳迴新唐山,群情洶湧,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南華上下已經決心解決馬六甲海峽。”


    何仙姑感歎道。


    雙方經過協商後達成妥協,南華方麵獲得第二枚原子彈和偶數架次的鯤鵬轟炸機。比如第一枚原子彈交付給武漢方麵後,第二枚就得交付給南華,第一架鯤鵬戰機交付給武漢方麵,第二架就歸南華所有。


    南華方麵尤其需要新的戰略武器來保證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經過幾年積蓄力量。南華上下野心勃勃,要對外擴張,他們已經向日本提出要求,要求日本退出馬六甲海峽。


    無獨有偶,武漢方麵也向日本提出歸化台灣島的要求。


    中國戰機開始集結東海,中華聯合艦隊也在南海集結,北上東海,進入廣袤的太平洋,兵鋒所指向台灣。


    中國潛艇在台灣海峽和東海出沒,這給日本清晰的信號——德國用潛艇戰絞死英國,固然沒有完全成功,但中國用潛艇戰,卻可以絞死日本!


    日本將得不到海外的任何資源!


    如果中國人高興,或許某天他們會出現在日本外海。而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聯合艦隊在和美國人作戰中元氣大傷,無力阻止中華聯合艦隊北上……


    風雨欲來,形勢危急,麵對中華聯盟的突然發難,東京陷入風聲鶴唳之中。


    盡管他們在澳大利亞經營得不錯,一直叫囂“我會迴來的“麥克阿瑟無法登陸澳大利亞,但所有人都知道,美國人當麵打來的子彈固然不要招架,而中國人背後捅來的一刀才是致命!


    禦前會議上,裕仁天皇臉沉如水,陰鷙目光在大臣們的臉上掃過,大臣們低下頭,好像個個都犯了頸椎病一樣,渾身難受,抬不起頭來,誰也不說話,場麵壓抑。


    事到如今,日本人明白了,已經中了中國人的圈套。


    中國人鼓勵慫恿日本南下,如今看到日本人落難了,他們就落井下石。


    “中國人態度強硬,如果我們不交還台灣,他們就采取行動,帝國可能麵臨新的戰爭。


    到時候不僅失去了南方的石油橡膠等資源,還可能失去朝鮮,本土也會麵臨威脅。


    孤懸海外的幾十萬澳洲方麵軍將孤立無援,被美國打敗。”


    外相重光葵提醒道。


    此言一出,他偷偷看了裕仁一眼,發現天皇臉色又陰沉了幾分。


    根據和武漢的約定,日本要歸還台灣給中國的,來換取中國的支持。


    當時雙方都別有用心,日本人從來沒想過要歸化台灣,隻要日本聯合艦隊保持強大,他們才不怕中國人呢。然而——


    “如果交還台灣,帝國的生命線就落到中國人手中,南太平洋國土將可能被切斷!


    如果退出馬六甲海峽,我們如何麵對死去的將士,這是喪權辱國。”


    陸相立刻反駁道。


    海相一言不發,海軍上下越來越感覺形勢嚴峻。對於這場戰爭,海軍的領悟是最貼切深刻的。中途島戰役中,海軍損失大批飛機和優秀飛行員。


    如今日本戰線拉得太長,已經離不開中國的支持,日本的命運已經被武漢支配。


    沒有中國支持,日本人開發澳大利亞可沒那麽順利。


    “據可靠情報。中國人發明了一種超大型的飛機,這種飛機可能從武漢起飛就到東京,載彈量驚人,有可能會對付我們!”


    海相突然說了這樣一句。


    會場一麵沉默。德國人轟炸倫敦,英美轟炸德國是何等慘烈,一旦中國轟炸日本,日本下場會更慘!


    零式神話已經破滅了,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的新戰機,都超過零式戰機。而生產規模上,日本更不能比。


    “如果說美國人的威脅遠在天邊,那麽中國人的威脅近在咫尺,就像一把刀,刀尖頂在大和民族背後。”


    裕仁深吸口氣,感覺肺都是痛的,艱難地說了一句。


    說完起身,腳步沉重地離去。


    大臣們很快明白天皇的意思了。前有猛虎,後有惡狼。腹背受敵,日本人不得不收縮戰略。


    此前在太平洋上大殺四方,櫻花燦漫的日子要結束了,要開始布置國土防禦了。


    根據日本的國土防禦規劃,澳大利亞也被納入進去了,日本人把澳大利亞當成了國土!


    在這個時空。日本人沒能建立滿洲國,卻成功建立了澳洲國?


    盡管國際不承認,但至少中華聯盟沒有反對的意思。


    東京和武漢開始討價還價,重光葵特意飛到上海和宋美齡等人談判。


    日本人提出要用台灣島換中國航母,海軍方麵強烈反對。但總理府態度曖昧。


    無論日本人如何威脅、賣萌撒潑,就是不和日本人結盟,寧願給日本人武器資源也不加入日本的戰車,和美國直接對上。


    中國人,尤其是南華雖然也對澳洲敢興趣,並且占了西澳洲,但相比於強勢的美國人和魯莽的白澳人,他們似乎更願意日本人呆在澳大利亞。


    日本人現在麵對中國人硬不起來,而日本人對美國、澳大利亞的白人此前戰爭表示太出色,死硬的澳大利亞人吃了苦頭,雙方結下血海深仇。


    不管從本土過來的時候多麽艱辛,特意請了大量中國商船加入運輸計劃,一旦美軍登陸澳洲,數以萬計的日本人將會麵臨滅頂之災。


    中日之間勾當,陸陸續續地傳到司徒南耳朵裏。


    日本退出馬來半島,放棄台灣,以極大的代價從中國獲得貸款,用來采購各類物資,以及向中國租借航母軍艦飛機,以此加強東麵的防禦。


    圍繞澳大利亞,爭奪南太平洋地區的控製權,日本得到中國的支持重新恢複了元氣,準備和美國再來一場殊死搏鬥。


    馬裏亞納海戰即將爆發。


    中國失去了兩條航母和若幹軍艦飛機,不費一兵一卒收迴台灣島,南華獲得馬來半島統治權,準備攻打印度。


    中華聯盟已經做好準備對英美開戰了!


    中日局勢突變,中國人越來越支持日本,還對日本出租軍艦,給美國人當頭棒喝!


    美國人也不遺餘力地向英國租借各類武器,現在他們終於體會到德國人的心情了。


    抗議,抗議,強烈抗議!


    中美之間關係突然轉冷,羅斯福勃然大怒,召見駐美大使,白宮幾乎要對中國開戰!


    還把司徒南請到白宮“訓斥“了一頓,“警告“威廉財團不能再對中國輸出武器技術。


    司徒南當麵答應,背地裏卻不屑一顧,戰時經濟,白宮權力滔天,掙脫了國會老爺們的約束,羅斯福當總統幾年,真以為自己是上帝了,還敢對自己蹬鼻子上臉!


    事實上,威廉財團早就停止對華輸出武器技術了,中華需要的技術可以從德國和歐洲獲得,並且有足夠的實力吸收消化外國先進技術。


    人會變,彼此關係也會變,司徒南不會過多搭理一個“將死之人“,他和白宮內閣裏的****生、馬歇爾等人關係也不算好。


    “總統先生氣急了。無論歐洲還是亞洲的局勢,都給他帶來太大壓力。“副總統杜魯門安慰司徒南,恭敬地送司徒南離開華盛頓。


    司徒南瑤瑤頭,淡淡一笑,目光落在杜魯門身上,杜魯門雖然是副總統。不受總統和其他內閣部長們的重視,常常被人輕視,但近年來他和威廉財團的關係越來越好,這讓他獲得一定的權勢。


    司徒南當然要好好捧一把杜魯門了。


    他突然湊到杜魯門耳邊說:“先生,你的誠懇態度和敬業精神讓我想到了柯立芝,你可以成為第二個柯立芝。畢竟我們的總統身體……”


    司徒南拍了拍杜魯門胳膊,以示鼓勵,轉身離去,上了去紐約的火車。


    杜魯門一愣。慢慢地迴過神來,眼神複雜地看著司徒南離去。


    來到紐約,羅伯斯見麵就調侃司徒南:“聽說你在白宮過得不愉快?”


    “總統不過找借口警告罷了,本質是他對威廉財團把持美國工商業不放心,我們的力量太強大了,不僅是其他財團,白宮也對我們意見大。”


    司徒南一語道破道。


    “這倒也是。“羅伯斯點點頭,一臉無所謂。威廉財團發展到今天,就算是白宮。也不能說限製就能限製的。


    站在克萊斯勒大廈樓頂下,俯瞰紐約,因為戰爭,紐約變得異常繁忙,尤其是港口碼頭那一片,往來的物資、軍人特別頻繁。


    美國輿論對中國並不好。華爾街報紙上,輿論批評中國,甚至叫囂對話開戰,美國唐人街突然不安起來,但此刻。司徒南的心情是淡定和超然的。


    中日之間突然媾和,不是司徒南希望看到的,在他的想象中,他甚至要核平日本,過一把憤青的癮。


    但武漢和新唐山方麵做了那樣的決定,他也認可,也符合情理。


    日本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注定失敗。這個國家就像****,踩他一腳,自己也不好受。


    打日本除了解氣,不會獲得土地和資源,你不能期待一個靠女人賣/淫來獲取軍費的國家能提供什麽值錢的東西!打蘇聯和東南亞就不同了!


    武漢和新唐山選擇向西拓展,海陸兩路進軍中東和印度洋,是合情合理的。


    宋子文那些人是不能體會司徒南對日本人的感情的,司徒南也不會對他們傾訴自己來自二次元的感情。


    司徒南預測,日本的下場很可能是領一個麵位二戰後的意大利!


    就戰鬥力和戰爭表現而言,一百個意大利都比不上日本,日本是中華聯盟的打手!


    “這場戰爭要結束了!“他突然對羅伯斯道。


    “哦?“羅伯斯不解,淡淡的抬起頭看司徒南。


    “歐洲衰落,中美統治世界,德國算半個。”


    司徒南道。


    “不,德國遲早會失敗的,中國也不會贏得輕鬆。美國的力量太強大了。“


    羅伯斯有些不認同,在他看來,美國將統治世界,中國人能自保,但會陷入和俄國人的糾纏中,美國和歐洲一定會扶持俄國人對抗中國的。


    “你說的是常態下的結論。但原子彈已經出來了,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了。”


    司徒南道。


    “原子彈?”


    羅伯斯開始有些不解,慢慢地想起司徒南曾經透露出來的機密,臉色變得嚴峻起來,“橡樹嶺那邊的?”


    司徒南點點頭,羅伯斯是知道曼哈頓工程的,來源當然是,也隻能是司徒南,司徒南也不用特意打聽,他就知道曼哈頓工程。


    “我的祖國比美國首先開始類似計劃,並且已經成功了,他們還造出了b29那樣的飛機。


    美國就算製造再多的飛機大炮,也不會改變局勢,因為那是一種極其恐怖的武器,一枚炸彈就能把曼哈頓島給炸平!


    我的,祖國!”


    司徒南感慨道。我的祖國,這四個字不容易說出口,此刻說出來,司徒南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司徒南說得言之鑿鑿,羅伯斯將信將疑,懷疑世間真有那麽樣武器麽?


    他盯著司徒南眼睛。看他有沒有開玩笑,司徒南眼神一片坦然。


    聯想到中國人突然翻臉,對美態度強硬,羅伯斯最後選擇相信司徒南,中國人手裏掌握了底牌。


    司徒南之所以告訴羅伯斯,是相信羅伯斯。羅伯斯也不會把秘密告之別人,相反他會提前做好準備。料敵先機,領先一步,這是羅伯斯公司成為世界第一金融公司的秘訣,別人學不來的。


    羅伯斯眼珠一轉,笑道:“早點打完也好,羅伯斯公司要拓展亞洲業務,成為世界第一金融公司。”


    國家是什麽?什麽也不是!對跨國公司而言,利潤才是一切!


    1943年下半年。隨著戰爭進展,美國b29等戰機不要錢地派往歐洲,對德國狂轟濫炸,德國人不要錢地把v1、v2導彈射向倫敦。


    導彈是昂貴的,精度有限,從性價比來說,並不高,但在心裏威懾層麵頗大!


    兩麵開戰。德國人快扛不住了,隆美爾的北非軍官已經失敗了。迫切需要來自東方的支援。


    快到1944年時,希特勒威脅宋子文:“如果中華不加大對歐洲方向的兵力投入,支援德國,德國將可能戰敗。”


    宋子文答應希特勒,中華聯盟將對英國開戰,占領印度和中東。並且盡可能的援助德國。


    中華聯合艦隊最先做出反應,中華聯合艦隊一分為二,分別是以中國海軍為主力的太平洋聯合艦隊和以南華海軍為主力的印度洋聯合艦隊。


    太平洋聯合艦隊抗衡美國,主觀上不願意,但客觀上為日本海軍助陣。關鍵時刻,通過租借軍艦方式,讓日本獲得繼續對美國作戰的資源。


    日本迫於壓力,已經邀請中國和南華加入澳大利亞防禦計劃中,願意和中華聯盟共享澳大利亞。


    而印度洋聯合艦隊則突飛猛進,殺入印度洋,在印度洋上所向披靡,滅掉英國印度洋艦隊,繼續西進,劍指蘇伊士運河。


    除了海上進攻,中國和南華的陸軍部隊還從中亞、緬甸攻入印度,輕易就占領印度,富饒的南亞大陸成了中國人的囊中之物。


    曆史另一個麵位裏,本沒有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一詞是被人生生造出來的。


    中國人對印度實施分而治之的策略,印度被分成十幾個邦國,而斯裏蘭卡則落入印度洋聯合艦隊的控製之下。


    美國大量武裝英國,派遣誌願軍保衛印度,和中華聯盟作戰,但詭異的是,兩國明明已經打起來了,但政府的白襯衫們偏偏沒有宣戰。


    通過知情人爆料,原子彈核爆的一張照片被送到白宮,白宮已經知道中國人成功研製了原子彈,並且擁有投送能力。


    羅斯福得到這個情報時,驚訝得幾乎從輪椅上站了起來!


    中華聯盟通過外交渠道,已經向美國提出瓜分世界的計劃,並且大方地亮出了底牌!


    不管美國答不答應,中華聯盟已經決心幹掉世仇俄國人!


    ………………………………………………


    …………………………………………


    以下內容本來有的,大約兩千字,現在沒了。別說我騙字數,不是我願意的,我修改章節,還要控製字數,比我寫新的章節難多了。也不知道這樣改,直接刪掉結局,能不能過。


    簡單說說結局吧,中華聯盟首先成功研製出蘑菇彈,並用此來結束戰爭,在世界大戰中成為最大贏家,得到俄國亞洲部分領土和控製中亞,得到世界最大的產油區——中東。


    俄國戰敗,命運和曆史上戰敗的德國類似,被和平改造。失去了大片領土,和中德有仇,但加在兩者包圍中,命運被支配。


    德國逃過一劫,在中華聯盟的支持下,得到半個歐洲,(不包括法國),成立以德國為核心的歐盟。


    世界三分,至於最後一方就是英美為首的英語聯盟。


    澳大利亞悲劇,戰後雖在中華聯盟和美國支持下,日本撤出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恢複獨立,但處在中華聯盟的控製下。


    在中日合作下,中日兩國移民在澳洲成為和白澳同等數量,同等地位的種群。


    澳洲處在分裂的潛在威脅中。


    至於印度,南亞次大陸處在分裂中,分裂成十幾個邦國。


    以南華為主的中華聯盟海軍控製斯裏蘭卡和印度洋,直達中東和蘇伊士運河,以及非洲東海岸。


    如果你們看到本章,那是我修改後的結果。


    至於結局,不會再有了!至少在起點找不到,有興趣的讀者留意本書第一卷的相關資料,或者去網絡找吧。真正的結局,在我的新浪博客上。


    (未完待續。)


    [三七中文手機版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蒲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蒲蘇並收藏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