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這可是件大事!我怎麽一點消息也不知道!”宋子文有些生氣,又有些慶幸,苦艾和情報局那些人辦事還算得力,沒把消息走漏。(.好看的小說


    “沒走漏消息是好!不過挖人家祖墳,這事……”


    宋子文不知該如何評價了,微微蹙起眉頭,有些麻煩。


    北方還有不少滿人,遺老遺少中不少人都有錢有勢的,讓他們知道皇陵被人盜了,鬧起的風波肯定不小,說不準會影響將來致公黨在北方的統治,到時候少不了要找替死鬼出來祭刀!


    他不知道曆史上孫殿英無組織無紀律的挖皇陵鬧得多大,滿人的情緒固然是個問題,但問題不大,可惜的是那些目不識丁的匪兵把乾隆的殉葬字畫毀了,這損失要比丟幾塊金銀珠寶大得多。


    然而,在情報局的幕後指使下,有組織有紀律,有預謀的盜墓,損失要小很多。


    大多數珍寶都保存好,沒被損壞,也沒被賣到外國,隻是轉移到距離宋子文腳下金庫不遠的美華銀行的保險庫裏。


    盡管有些生氣,宋子文也認為這買賣做得好,隻是不好說出來。


    “東西也在美華銀行的保險庫裏,待會帶你去見識一下。”林一民笑道。


    又加了一句,“我已經得到皇陵寶藏的處置權,你要是不反對的話,我準備勻出一部分寶藏給南華,抵消欠他們的黃金。”


    “好!我同意。”宋子文點點頭。


    “今天你可讓我長了見識啊!收獲不淺,收獲不淺哦!下次碰見司徒南,我要問問他,還有哪些財寶他藏著沒告訴我。”


    他笑著埋怨司徒南。美廬也好,嘉道理花園也好,還是司徒南平日穿戴,宋子文無法想象這家夥私底下藏有那麽多寶藏。


    要不是林一民提起,宋子文還蒙在鼓裏呢。既然林一民告訴自己,自然也得到了司徒南的授權。想到這,宋子文又不好生氣了。


    驚訝之餘,宋子文也不得不迴過頭來重新認識林一民這個人。


    “你這些年可真沉得住氣啊!”宋子文微微眯起眼睛打量著林一民,他有著一張比自己更年輕的臉,身高模樣都不算出眾。


    “我又沒想貪一分一毫,又不愛穿金戴銀,有什麽壓力呢?你覺得那些所謂的珍寶在我眼裏,比得上一條機器生產線,國內製造的一台冰箱,一個有好幾家工廠的興起的小縣城?”


    林一民搖搖頭,不屑道。林一民深受司徒南影響,沒學到司徒南的藝術鑒賞水平,在工業黨傾向上一點都不比司徒南差。


    “嗯。”


    宋子文點點頭,他也不是貪財之人。


    在林一民身上,他再一次強烈的感受到司徒南的氣息。


    是的,林一民一直在學習甚至直接說在模仿司徒南,低調深邃,以致人們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這個風光無限的總理上,卻常常忽略了林一民這個財長兼央行行長。


    原本民意不應該忽略林一民這個位高權重的家夥的,但這個家夥偏偏做到了,一般報紙媒體上看不到林一民的新聞,民間傳說也更多地討論他宋子文的新政,辦了多少事,出了多少風頭,林一民出現的地方也多以財政部和銀行官方機構的名義出現,很少討論他個人的表現。<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所以,人們一說到林一民,除了知道這個人名字,有很大權力,但更多的八卦新聞就說不上來了,完全不像宋子文和他們宋家那樣耀眼,容易出新聞,上頭條。


    “做人低調,像我這樣的事務性官員怎麽能搶子文你的風頭呢?不說百姓盲目,沒見識,隻是他們層次低,接觸信息不多,隻能了解表麵的社會上廣為傳播的信息,他們的觀感對你這樣做領導人代表政府臉麵的人很重要,但像我這樣管理財政,製定政策的官員,主要在於能做多少事,把你描繪的場景做給他們看。


    普通人看到的隻是結果,多少人能了解背後的運行機製和決策、執行的人呢?你不也說,我藏著秘密太多了嗎?也隻能把你推到前麵,掩護我們這些不太耐光照的人了。”


    “有了這些黃金,我心裏就有底了,政府就可以發行更多的法幣,國內的建設項目就有足夠的資金進行下去,也有足夠外匯進口外國的機器技術。”


    宋子文點點頭,伸手摸了摸金磚,感覺沉甸甸的,非常厚實,讓他感覺心安。對普通人而言,黃金意味著誘惑,容易失去理智。對超越財富的統治者來看,這些黃金隻是一筆資源,一股能讓他們做更多事的力量。


    國際黃金價格三十多不到四十美元一盎司,一噸黃金價值也就是一百幾十多萬美元,約合兩三百萬法幣,1噸黃金也就不過兩億多不到三億法幣,不足以讓宋子文林一民他們瘋狂。


    但黃金畢竟是黃金,代表的意義遠不止兩三億法幣那麽簡單。有了這批黃金,財政部可以發行多幾倍的貨幣,再修幾千公裏的鐵路或者再建幾個漢陽鐵廠這樣的鋼鐵聯合體,把國內鋼鐵產量再提高一百幾十萬噸,最後反應在gdp上,至少也有二三十個百分點。


    金融的力量不就是一塊錢當十塊錢來用麽?


    “雖說借來的東西還是要還的,不過這次南華真幫了我們大忙,我們欠了大人情了。”宋子文感慨道。


    “所以啊,我們也要盡量迴報他們,最好他們把那些老古董都挑走,我們就不用還他們黃金了。”林一民笑道。


    “美華銀行和小嘉道理那邊有什麽要求嗎?”宋子文問道。


    ……


    宋子文果然不太放心,也有些好奇,從金庫裏出來後,又去了美華銀行的地下保險庫,在那裏果然被狠狠地刺激了一番。


    漢口的一家茶樓裏,一個穿著黑色長袍的麻臉大漢悠然地聽著收音機裏傳來的戲曲,不時撚起花生米再喝一口小酒,好不優哉遊哉。


    他就是孫殿英,由於最近做了一樁買賣,發了大筆財,他心情很好。


    他還記得當年父親為鄉裏出頭和滿人爭辯,結果被抓進牢裏弄死,這仇恨一直都忘不了,這不?自己剛剛報了殺父之仇。


    朝廷沒了,從前高高在上的滿人一個個都沒亂用了,誰還敢和孫大帥理論理論?


    孫殿英抿了一口烈酒,火辣辣的,心中很是解氣。


    不過,這裏是武漢,武漢政府又把前線推進中原,拿下了河南,河南是孫殿英的家鄉,作為一名小有名氣的軍閥,他駐軍在河北,怎麽不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萬一哪天一不留神,南方佬打過黃河,把河北給占了呢?自己改何去何從呢?


    說實在的,他一直看不懂武漢這幫人怎麽想的?


    如果是自己,趁著兵強馬壯還不度過黃河,把北方的張大帥、馮大帥、閻大帥都滅了,好稱王稱霸?


    婆婆媽媽成不了事!


    孫殿英撇了撇嘴,很是不屑,不過一看見戴春鳳那張陰柔白淨的臉進來,他態度馬上熱情起來,把腰都彎了下去。


    “戴處長你看這事?”酒過三巡後,孫殿英開口問道,不忘剖開心扉表明心跡,“兄弟我可是實心實意為革命辦事的,我老孫原為王師打頭炮,沒二話說的。”


    “行了,孫大帥你就別說這客套話了!我們這邊你也清楚,編製管得太死,要真按照我們的規矩把你收編了,估計你也不樂意。”


    戴春鳳擺擺手,戳穿孫殿英的心思,就你孫殿英手下那些人還想捧革命軍的飯碗?不是給革命蒙羞麽?


    “過了過了,戴處長,我老孫可是一門心思革命的,上次不就聽苦(苦艾)大人的吩咐麽?老孫給革命政府辦事可是沒打一點折扣啊!”


    孫殿英不樂意了,故作不高興道。


    “那事你還是爛在肚子裏比較好,還有看好下麵的人,不然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你!”


    戴春鳳瞪了孫殿英一眼,目光冷然,警告這家夥不要找麻煩。


    “是!聽你的。老孫絕不胡說八道。”孫殿英保證道。正如他所言,事情一旦爆開,倒黴的肯定是自己,至少自己的名聲臭大街,萬一武漢這幫孫子卸磨殺驢,自己可就難受了。


    “上次你的表現不錯,上峰滿意,我也跟著沾了光,對你可是要錢給錢,要槍給槍,一點都沒虧待你。就我們送給你的那些軍火,足夠你逍遙很長一段時間了。”


    戴春鳳笑道,敲打孫殿英一下後,又對他展露笑顏,不過始終都沒有答應給孫殿英編製。也就是說孫殿英投靠無門。


    戴春鳳告訴孫殿英,政府看上了河南的煤鐵,無意繼續北擴,讓他安心,就算聽北邊的張大帥的話,跟張大帥一起打革命軍,也沒關係,革命軍的炮彈管夠,讓你們來多少留下多少。


    孫殿英被說的且驚且喜,半信半疑。


    卻沒懷疑戴春風吹牛,這幾天他去過漢陽兵工廠,見識到南方佬造兵器厲害。


    孫殿英收獲也不少,部隊更新裝備不說,他自己還在美華銀行存了1萬元!


    可惜盜墓買賣隻能幹一樁,不然他孫大帥日子過得可肥了。


    “還有個事,好事,看樂不樂意了?”戴春鳳朝孫殿英擠了擠眼,笑容裏有些神秘。


    “且說!”孫殿英微微一笑,把臉湊了過去。


    “知道南華吧?那邊缺人手,土地又多,去年你老家河南就有十萬人下了南洋務工,不少人都分了土地。那邊地又多又肥又便宜,最近南邊那些人又搶了土人不少土地,我認識南洋的一位朋友,他手裏就有幾萬公頃土地,正在找國內的買主呢?”


    戴春鳳道。


    “幾萬公頃?那得多少畝啊?我讀書少,你幫我算算?”孫殿英瞪大眼睛,很是吃驚。


    “一公頃15畝,一萬公頃就是十幾萬畝。”戴春鳳淡淡道。


    “我的乖乖啊!從前的旗人大爺搶漢人的也沒有那麽多土地啊!”


    孫殿英心裏暗暗計算,漢人下南洋種田他知道,隻是知道不多,被戴春鳳帶來的消息嚇了一跳,能一次搶人家幾十萬畝田地的狠人孫殿英想見識見識!一般人幹不了這事。


    也想派人去看看,如果土地不錯,那就買一些唄。


    “老孫,看你挺仗義,兄弟我給你個忠告,該為自己留條後路。無論是我們得了天下,還是別人得了天下,將來都沒有你的份,畢竟你手下的那些人太粗魯了,說得不好聽就是上不了台麵。要不是上次我派人盯緊,挖煤那事就差點搞砸了。何不趁現在機會來了,給自己置辦些產業呢?”


    戴春鳳語重心長道,暗暗留意孫殿英的表情,見他動心了,心想:介紹這筆買賣,自己也能賺不少提成吧。


    賺錢不是主業,但不妨礙戴春鳳做一做一舉兩得的事。


    在戴春鳳的搭線下,孫殿英見到了蔣偉記,開始為蔣偉記的身份驚訝,得知蔣偉記的剿匪事跡後,更是佩服。


    你好我好大家好!


    蔣偉記麵對孫殿英這個大客戶,態度很是熱情,兼職做了孫殿英的投資顧問,為孫殿英講解南華土地投資最熱門最有潛力的橡膠種植園。


    孫殿英也不客氣,派人去了一趟南華考察迴來後,果然一口氣吃下了一萬公頃也就是15萬畝的土地,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地主。


    他的手下也不例外,也跟著孫大帥在南洋置業,把老家人親戚朋友送到南洋去管理莊園。


    “兄弟啊,這一樁買賣下來,老子在銀行裏的錢還沒幾天就空了,連手下那些混賬東西心也散了,兄弟的部隊都縮編了不少,你說這叫什麽事呢?”


    再次見麵,孫殿英肉疼地拉著戴春鳳的手道。


    “這不很好嘛,你老孫也不想當大王,做什麽豐功偉績,拿條命出來拚不就是想辦個豐厚的家業嗎?也為手下的兄弟謀個生計,現在你都做到了。”


    戴春鳳笑咪咪道,繼續循循善誘,“幹脆在武漢上海做寓公算了,有空就出洋看看收成,日子過得多好啊!不瞞你說,北洋的軍閥、滿清的遺老遺少,都在我們這邊和南洋置辦很多產業。”


    “老弟你這嘴啊能說死人,明知道你不懷好意,我怎麽聽著舒服呢。”孫殿英手指了指戴春鳳笑道,放棄軍隊去做富家翁?他還不舍得。


    什麽時候革命軍北上把自己“滅了”,自己心服了,沒準就一咬牙去南洋做地主去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蒲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蒲蘇並收藏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