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像往常一樣,司徒南兜了一圈後,就找個安靜的角落坐下來喝酒。他這樣神秘的人,還真沒什麽人知道他,見他冷落地端坐在一旁,人們隻以為是某個富家公子罷了,更多的是巴結政治明星商界名流。


    鄰座坐下一個女人,歎氣道:“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成了香餑餑,可憐我的女子銀行還沒有頭緒。”


    司徒南看了一眼,那女人二十來歲,挺年輕的,模樣看起來不錯,氣質溫婉而精明。聽她的意思,好像要開女子銀行?


    感覺司徒南在看她,那女人矜持一笑,又別過頭去,做了一會兒,起身找宴會的女賓聊天去了。


    ……林一民和張嘉璈坐在一起聊天,張幼儀加入進來。


    “這是舍妹!張幼儀。”


    張嘉璈介紹道。


    林一民點點頭,算是認識,隨口問張嘉璈有什麽收獲。


    張嘉璈說很好。


    張幼儀坐在一旁,聽哥哥和林一民討論中國銀行擴股注資,心也有些癢了。找了個機會插話道:‘林先生果然財大氣粗,不知道能否對小妹的女子銀行慷慨一二呢?‘‘啊?‘林一民驚訝地看著張幼儀。


    ‘小妹魯莽,林先生不要見怪。她的確創辦的是國內首家女子銀行,還在上海開了霓裳服裝公司,林先生有興趣的話不妨支持她。‘張嘉璈笑道。


    “原來是這樣。”


    林一民點點頭,有些佩服,覺得這女人蠻厲害的,表示可以考慮一下。


    第二天,張氏兄妹上門拜訪時,張幼儀三言兩語就說服林一民的太太黃惠蘭,把那位南華黃氏家族的公主加入她的生意裏。


    也是好事一樁,林一民沒有反對,反而笑著對張嘉璈道:“舍妹真是厲害,不過她可是找對人了,我太太可是超級富婆。”


    “嗬嗬。”


    張嘉璈沒想到林一民這樣說自己的太太,被他的幽默逗樂了,深入接觸才發現,林一民雖然權勢無雙,但也爽朗直接,作風新派。


    南華黃仲涵家族,張嘉璈怎麽沒聽說過呢,繼美華銀行後,黃氏的建源銀行最近兩年也進入國內,在上海開了分行。


    妹妹能和黃家公主合夥,張嘉璈是樂見其成的。


    “黃氏可了不起,他們在南洋幾乎無所不包,銀行金融、石油能源、鐵路,工礦業等等,聽說還是美華的重要股東之一?”


    張嘉璈忍不住問道,心想,林一民這位黃家的乘龍快婿一定知道答案的,看看有沒有合作的機會。


    “的確如此。南華發展迅猛,從美國吸收大量資金,從德國引進技術,重點發展石油、鐵路、鋼鐵、化學等重要工業領域,基礎已經打下來了,加上處在有利位置,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值得我們學習。”


    林一民點點頭,繼續道,“至於我那老丈人,南華成立後黃家投資重點放在銀行、鐵路、石油等行業,還冒險在澳洲開發鐵礦,把金融資本和工礦實業結合起來,發展迅猛,值得你們中行借鑒。”


    “這倒也是。”


    張嘉璈點點頭,心裏多了些信心。心道:國內工業初興,民族資本迅速發展,銀行業迎來大發展機遇,業務重心的確要改變,轉移到工業方麵。論市場潛力,國內比南華還大呢。


    又聽到林一民說:“明天有空吧,帶你認識一個人。美華財團的創辦者。順便也把舍妹帶上。”


    說到這裏,林一民壓低聲音,語氣尊敬。


    張嘉璈不敢怠慢,意識到自己開始走進美華這個龐然大物的核心了。


    在林一民引薦下,張嘉璈兄妹成為司徒公館的賓客。


    司徒南前世就知道張嘉璈此人,一直想認識這位民國金融家,對他的能力操守很是欣賞。


    在國內,像張嘉璈這種德行兼備的職業銀行家鳳毛麟角!若是這樣的人才不重用,真是太可惜了。


    “是你?”


    張幼儀隨哥哥張嘉璈走進司徒公館,沒想到碰到宴會上有過一麵之緣的司徒南。才過去幾天,時間還短,自然記得。


    司徒南微笑點頭,道:“張小姐巾幗不讓須眉,創辦女子銀行,實在難得。現代社會,女人不應該完全依附男人,獨立自主,更讓人欣賞,也是社會的進步。”


    “嗬嗬。過獎了。”


    張幼儀道,對司徒南很有好感,覺得這男子很有魅力,不同於旁人。


    張幼儀在司徒公館不忘兜售女子銀行計劃,引起府內女人的興趣,宋ml,何仙姑相繼入股。


    後來還包括宋子文的太太盛七小姐等人,宋家大姐宋靄齡等人,吸收富家太太名媛入股後,漸漸發展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特別在服裝、化妝品、珠寶等行業。


    這些大姐大們,本事一點也不小,在她們的引領下,民國的女人不再裹著小腳、三從四德,反而改變了傳統的偏見。


    司徒南後來才想起張幼儀的另一個身份,她曾經是詩人徐誌摩的妻子,而徐誌摩的風流史司徒南略知一二。


    那首‘輕輕的,我來了‘曾經是司徒南前世在學校憧憬浪漫時的最愛,給他留下美好的幻想。


    不過風流才子徐誌摩,居然撇掉這樣一位溫厚聰明的女人以及剛出生的孩子,眼光的確不怎樣的。


    有一次,宋ml開玩笑問司徒南:“我怎麽覺得你對那位張小姐很有好感呢?”


    司徒南點點頭,感慨道:“時代局限導致諸多悲劇,但獨立自立的人格值得敬重。”


    和宋子文他們見完麵後,司徒南想了一下,覺得關於國內金融業好像漏掉了什麽。


    原來是忽視了農業,國內還沒有一家專門扶持農業的銀行!


    既然不能實施暴力血腥的土地革命,武漢政府主要要靠行政和經濟手段一來穩固岌岌可危的農村了。


    中國農民是沒什麽野心的順民,隻要不餓死,他們都是很乖的。


    如今南方局勢安寧,工業快速發展,工廠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吸納越來越多的破產農民,隻要在農業方麵投入一部分精力,減輕他們的部分負擔,就能把他們乖乖地‘哄住‘,他們就不會跟隨所謂的先進分子造反,從而贏得安定的建設環境。


    平行空間的那個南京國民政府絕對是個苦逼的角色,麵對一幫在自己腹地造反破壞的‘抗日分子‘,那個光頭佬頭痛不已,喊著“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口號,然而最終讓他悲劇收場的是國內糟糕的經濟。


    工人破產,農民破產,民族資本家也破產,天怨人怒,焉能不敗?麵臨生存問題,哪怕明知道將以一個**代替另一個**,人們也顧不了那麽多了。


    這些事情司徒南隻能在心裏想,偶爾有幾分寂寞的情懷,讓他慶幸的是,他的眼光要超過那個光頭佬,苦心經營下,眼下的局麵正朝著正確的方向


    這天,司徒公館來了一位樣貌普通,一身樸素的長袍的男人,司徒南親自在門口把他迎進去。


    再次見到司徒南,柳承敏心潮有些激蕩,他一直期待這次會麵。


    司徒南把這位南華糧行總掌櫃請到屋裏,在討論籌辦農業銀行之前,他想了解南華糧行的情況。


    ‘柳叔,給我說說糧行吧!子文、一民他們大出風頭,就數你低調了。‘司徒南一邊笑著給柳承敏斟茶,這種待遇隻有極少數人才能享受。


    柳承敏心裏受用,臉色卻是平靜。說起南華糧行,神色難得有些驕傲。


    ‘按照你的吩咐,糧行的業務集中在糧食行業,糧食生產、收購、加工、運輸、銷售,無所不包。


    我們在國內100個重要市縣建立500家分行共15000家糧鋪,在上海、南京、廣州、武漢、江西、蕪湖等地建有250個大型糧庫,有些公開,有些秘密,大約儲備糧食105萬噸,可以保證‘‘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司徒南讚道,以目前低畝產的糧食種植,南華糧行能控製如此龐大的糧食,不僅是因為這些年不斷擴大農場規模,大量投入機器耕種和使用化肥等先進手段,也和從美國、東南亞大量進口糧食分不開。


    司徒南每年從威廉財團的石油鋼鐵業務收益中,秘密定期向南華糧行劃入一千萬美元,南華糧行規模一直在不斷膨脹,時至今日,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超級的農業托拉斯了。


    隻是各產業被冠以不同的名稱,沒有統一起來,不被人們了解而已。


    柳承敏過了衝動年紀,辦事謹慎,穩重可靠,深得司徒南信任,得以掌管這驚天產業。


    他又繼續道:‘去年北伐戰爭消耗的糧食一半以上是我們供應的,而且大多是我們的自己麵粉廠、榨油廠等工廠自己加工的。


    我們還有一支10萬噸遠洋船隊和5萬噸內河船隊,從東南亞印度等地進口糧食農礦產品的同時,也把國內的絲綢、茶葉、豬鬃等農礦產品出口外國,貿易額達到4億南華元(約合2億美元)。


    不客氣說句話,隻要我們不高興,明天武漢就有吃不上飯。‘這話夠霸氣!


    司徒南微微一笑,拿起柳承敏帶來的厚厚的賬本,翻了幾頁,心裏泛起滔天巨浪。


    因為除了明麵上的糧食、工廠、資金等數據,糧行通過各種各樣名義控製的土地以及雇傭或者影響千萬數量的農民才是最可怕的,也是統治者最忌憚的,放在封建王朝,那可是要殺頭的罪名。


    不過,現在——‘現在江山我們打下來了,以後做生意就可以光明正大了。柳叔不必再擔心了吧?‘司徒南笑道。


    ‘說的是呢。我現在心裏可踏實了,以前可差點睡不好覺啊!‘柳承敏笑道,下意識地摸了摸額頭,做擦汗狀。


    (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蒲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蒲蘇並收藏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