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清風樓,
繡球招親私語時。
◆◆◆◆◆◆◆◆◆◆
跑一會兒,走一會兒。兩腿發脹,發酸,精疲力竭之時,他偶然間抬頭,看見不遠處的旗杆上,有一麵旗幟,上麵寫著一個大大的“酒”字,在狂風中“獵獵”作響。
走近些,他才注意到,這哪裏是什麽旅館,它以木質結構為主,一共隻有三間,一間臥室,一間廚房,另外一間專門給來往的行人歇腳用的。
現在都是21世紀了,這年頭,能看到這樣的房屋,簡直是一件稀奇事。
更讓他感到驚訝的是,屋裏圍著好多人,隻聽一個老者坐在凳子上滔滔不絕的講著故事。
所有的百姓要麽穿白色交領,要麽穿黑色圓領的長袍,有的把衣服塞在腰帶上,聽者一邊嗟籲感歎,一邊喝著悶酒。
這是在拍電影嗎?
他四下張望了好一陣子,也不見任何電影器材。
難道這是在說書?
可即便是說書,也用不著穿成這樣啊。
唉,管不了那麽多了,腿疼的要死,坐下來歇歇腳再說。
許是老者說的太精彩了,所有的聽眾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外來之客。
方羽剛一坐下來,便急著脫鞋子。鞋子裏麵好像進了石子之類的東西,刮得腳好疼。
倒出來一看,他不由得傻眼了。不是石子,而是三片金葉子。
他記得朝著一大堆金燦燦的東西踹了幾腳,十有八九這幾片金葉子是在那個時候掉進了自己的鞋子裏。
老者的講述,抑揚頓挫,慷慨激昂,漸漸的,他也湊上去聽了。
宣和七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由完顏幹離不領軍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
靖康元年1月18日,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趙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是為宋欽宗。
1月27日,宗望率諸軍渡過黃河。次日,宋太上皇出逃。
1月31日,靖康元年正月初七日,戰鬥打響。
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
金兵用火船強攻,李綱指揮士兵用撓約約住火船,從城樓上投擲大石塊,將火船砸沉。
金兵用雲梯攻城,李綱命令士兵用火燒毀雲梯,用箭射殺金兵。
這時從河北、山東等地趕來救援的義軍約20多萬人,使抗金形勢大有好轉。
可是,宋欽宗為了保住皇位、放棄抵抗,派人向全國求和,為討好金國,宋飲宗還罷免了李綱的宰相職務。
在百姓們的堅決要求下,宋欽宗被迫重新起用車綱,東京的防守重新得以鞏固。
同年2月5日,宋以康王構及少宰張邦昌為人質,派到金營。
2月8日,宋人送上誓書,地圖,稱侄大宋皇帝,伯大金皇帝。
2月26日金兵再次包圍汴京。宋使宇文虛中以國書來,改以蕭王樞為人質。金遣康王趙構返宋,下令班師北還。
老者正說到興頭處,忽聽有人一拍桌子,大喝一聲:“此乃奇恥大辱!”
他這一聲吼,讓老者瞬間愣住了。這個年輕人穿著稀奇古怪的衣服,難不成是金人的細作?!
“他是細作,來毀我大宋!抓住他!”
“我不是細作!”
“不是細作,為何穿成這般模樣?分明就是在狡辯!”
這要怎麽解釋啊!他的腦子開始高速的旋轉起來。
沒錯,我是從高麗國那邊過來,身經百戰,九死一生。為了能方便逃脫,故而穿成這般模樣。但我的身體,我的心,始終是大宋的!
情急之下,他撒了一個謊。雖然這個謊言並不高明,但讓他感到些許安慰的是,這幫人居然都特麽的相信了。
“你是哪裏人?家住何處?”
這特麽的,要怎麽說?難道要跟這個老頭子說我家住在中國江蘇蘇州開發區嗎?
“實不相瞞,我家住在汴梁,家中有70歲老母無人照顧,心中實在放心不下。誰說國難當頭匹夫有責,但生我養我,是爹娘,百善孝為先。待我安頓好老娘,必然再次奉勇殺敵,報效國家!”
說到動情處,他突然狠狠的捶了一下桌子,脫口吟誦道:“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本是文天祥的詩。隻不過這個時候,人家還沒出世呢。唉,管不了那麽多了,姑且拿來一用。
他的這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博得了眾人熱烈的掌聲。
這些人是怎麽了,傻了還是蠢了,這麽好騙?你們腦子有問題我可沒問題,穿成這樣在這個破房子裏聽書,還特麽的盡說些北宋末年的事。這就是穿越麽?
穿越?見他的鬼!
心裏雖然這麽想,可臉上卻沒有顯露出來,衝著眾人抱拳道:“各位父老鄉親,金人占我國土,搶我家園,辱我妻女,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者點點頭,敬佩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然長長的歎了口氣:“少俠有此胸襟膽略,實在令人佩服。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以老夫看,少俠還是帶著你老娘還有你妻子趕緊離開這裏吧,越遠越好。”
他似乎又想起什麽,趕緊補充說道:“哎呦,把你身上的這身衣服趕緊換了,要不然,官府肯定把你當做金人殺了。”
小二遞過來的一身衣裳,雖然有些陳舊,但卻洗得很幹淨。
方羽再三道謝。在自己的那個世界裏,這樣的好人找不到第二個。
他一邊換著衣裳,便疑惑的問道:“不是吧,殺個人這麽隨便?”
人群中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歎:“如今這世道,人命還不如一隻螻蟻。”
怎麽迴事?看著鄉親們一個個神情沮喪,唉聲歎氣,他突然感到有些奇怪。
有人義憤填膺的這樣告訴方羽:靖康元年正月初三,金軍渡過黃河的消息傳到開封。宋徽宗倉惶出逃,宋欽宗的新朝廷人心慌亂,主戰、主逃議論不一。
欽宗當即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丞兼東京留守,想讓李綱為他守東京。而自己逃往陝西避敵。李綱流淚拚死請求,欽宗才答應不去陝西,留在東京,這樣,京城人心逐漸安定下來。
李綱臨危受命,當即組織軍民全力備戰。與此同時,宋欽宗即於求和,以割地賠款留人質的條件求金人退兵。
在李綱的指揮下,開封軍隊打退了金軍的進攻,保衛了開封城,但金軍並未退兵,開封城依然處於金軍包圍之中,形勢仍十分危急。
此後,宋各地勤王援兵逐漸來到京城,兵力總數達到20多萬,宋軍在兵力總數和聲勢上均壓倒金軍,金軍隻好北撤,退守牟駝崗。因為宋欽宗已答應議和條件,開封城也暫時得到解圍。
真的假的?我以為我的曆史已經相當熟悉了,沒想到有人居然如此精通。
方羽暗自長歎一聲。
可緊接著,他的煩惱馬上就來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紛紛勸阻著。有好言相勸者,有苦口婆心勸阻者,也有冷嘲熱諷者,悲傷失落的情緒蔓延在整個屋內。
方羽越聽越感到不對勁,越聽思緒越亂。現在,他急切的想要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
今天,究竟是哪一年?哪一天?
老者如實答道:“靖康元年7月28日,今天是乞巧節。”
靖康元年?
乞巧節?
思緒在他的頭腦中反複思索……
古時候的乞巧節,應該就是我們如今的情人節,那麽,今天應該就是公元1126年7月28日,農曆七月初七。
北宋滅亡將至。
方羽驚問:“宣和七年,金滅遼後大舉南下,長驅直入,圍攻汴梁,徽宗聞訊後驚慌失措,一麵下詔各地派兵來援,一麵匆匆將帝位傳給了25歲的太子趙桓,自己在蔡京、童貫一夥護送下逃到了長江南岸的鎮江府。可有此事?”
老者點點頭。
方羽又問:“金兵一退,徽宗一夥悄然返迴汴梁。斥逐了李綱,過起了太上皇糜爛腐朽的宮生活。可有此事?”
老者再次點點頭。
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汴梁被攻破的時間應該就是在靖康二年4月,距離今時今日還有九個月的時間。
他不知道語嫣在哪裏,更不知道“先行一步”的她現在究竟是死是活。
如果她還活著,現在又是幾歲了?
他什麽都不知道,現在,所有的問題對於他來說都是一個未解之謎。
但有一點他現在非常清楚,不論是生是死,必須盡快的找到她。
否則,一旦汴梁被金軍攻破,不僅宋朝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就此開始,說不定語嫣也會有危險。
於是,他不停的比劃著語嫣的相貌,反反複複的問著同一個問題:“你見過這樣的一個女子嗎?”
看著他不停的比劃,有人突然驚奇的叫了一聲:“那不是柳員外家的三小姐嗎?”
柳員外?
三小姐?
叫什麽名字?
“好像叫……柳詩妍。”
柳詩妍?金語嫣?從這名字上看,好像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應該不會有什麽關聯吧?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門外一陣馬蹄聲傳來,隨著馬兒的一聲嘶鳴,下來一位英俊的公子。
家仆小心翼翼的攙扶他下了馬車,他一身白色長衫,手持一把折扇,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歲月裏,他顯得是那麽的泰然自若,風度翩翩。
那名老者一見,臉色突然大變,悄悄的,不自覺的往後退去。
白衣少年自顧自坐下,讓家仆先小二要了一壺茶,不緊不慢的品嚐著。
倒是身旁的家仆顯得有些著急,可是他說話又不敢大聲,隻得在旁邊小聲的催促著。
“公子,還是趕緊啟程吧,切莫耽誤了行程。”
“欲速則不達。休息片刻,是為了更好的趕路。無妨!”
“公子不是對柳員外家的三小姐傾心很久了嗎?難道就不怕他人搶了去?”
“縱然她拋繡球招親,他人也不敢去搶。相關事宜,我早已安排妥當。”
“公子,你說這次她為什麽要拋繡球招親呢?依照我們公子的條件,哪一點配不上她呢!照我說,那是她瞎了眼……”
家仆話未說完,“啪”的一聲臉上一陣火辣辣的疼。
“公子……”
“我不想聽到任何人說她半句壞話。下次再給我聽到,割了你的舌頭!”
“是,小的知錯了。”
為了緩和氣氛,家仆從懷中小心謹慎的取出紙來,方羽偷眼一看,娟秀的字跡讓人眼前一亮。
“這是哪來的?”
家仆介紹說,這次拋繡球以後,如果不出意外,定是公子接到了。隻是公子不知,這隻是其中之一,後麵還有一道考試。如果通過了,這事才算成了。
考試?白衣少年滿頭霧水。這拋繡球招親之後還有考試,這倒是聞所未聞。
而考試的題目,便是在這張紙上。而這張紙,便是找三小姐的丫鬟買來的。
“哦?”
白衣少年接過一看,輕輕地吟誦道:“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清風樓,繡球招親私語時。”
這是題目嗎?白衣少年眉頭一皺。
而一旁的方羽,卻偷偷的樂了。這不明擺著的嘛,答案很簡單。連這都不知道,還泡什麽妞嘛!
隻是他有一點不明白,如果說這個柳詩妍真如他們所說的有傾國傾城之貌,媒婆必定踏破門檻,為何還要招親呢?
國破家亡,山河欲碎,在這個節骨眼上,為什麽偏偏又來一個拋繡球招親?
白衣少年沒有呆多久便起身走了。
對於方羽的疑惑,老者頗為無奈的說道:“三小姐年芳十八,猶如出水芙蓉,閉月羞花。原本早已嫁做人婦,隻是無奈金人點名要她,連皇帝都不敢違抗,世上又有何人敢不從呢?”
“既然如此,那剛才那位少年是?”
老者長歎一聲,道:“他雖然穿著我們漢人的衣服,但老夫十分確信,他是金人。”
“金人是魔鬼啊!陳小姐過去指不定會被他折磨成什麽樣子……”
“真是可惜了一朵鮮花……”
“真是自古紅顏多薄命啊……”
待眾人迴頭再找方羽時,他早已不知去向。
不管她是不是金語嫣,他必須要救她。
為什麽,他也說不上來。宋朝滅亡,最苦的是老百姓,最遭殃的,是年輕的女孩子們。
如果這還不是根本原因的話,他希望自己救的這個女孩——
夢裏尋她千百度,驀然迴首,佳人卻在清風樓。
然而,事實遠遠出乎他的意料!
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清風樓,
繡球招親私語時。
◆◆◆◆◆◆◆◆◆◆
跑一會兒,走一會兒。兩腿發脹,發酸,精疲力竭之時,他偶然間抬頭,看見不遠處的旗杆上,有一麵旗幟,上麵寫著一個大大的“酒”字,在狂風中“獵獵”作響。
走近些,他才注意到,這哪裏是什麽旅館,它以木質結構為主,一共隻有三間,一間臥室,一間廚房,另外一間專門給來往的行人歇腳用的。
現在都是21世紀了,這年頭,能看到這樣的房屋,簡直是一件稀奇事。
更讓他感到驚訝的是,屋裏圍著好多人,隻聽一個老者坐在凳子上滔滔不絕的講著故事。
所有的百姓要麽穿白色交領,要麽穿黑色圓領的長袍,有的把衣服塞在腰帶上,聽者一邊嗟籲感歎,一邊喝著悶酒。
這是在拍電影嗎?
他四下張望了好一陣子,也不見任何電影器材。
難道這是在說書?
可即便是說書,也用不著穿成這樣啊。
唉,管不了那麽多了,腿疼的要死,坐下來歇歇腳再說。
許是老者說的太精彩了,所有的聽眾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外來之客。
方羽剛一坐下來,便急著脫鞋子。鞋子裏麵好像進了石子之類的東西,刮得腳好疼。
倒出來一看,他不由得傻眼了。不是石子,而是三片金葉子。
他記得朝著一大堆金燦燦的東西踹了幾腳,十有八九這幾片金葉子是在那個時候掉進了自己的鞋子裏。
老者的講述,抑揚頓挫,慷慨激昂,漸漸的,他也湊上去聽了。
宣和七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由完顏幹離不領軍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
靖康元年1月18日,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趙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是為宋欽宗。
1月27日,宗望率諸軍渡過黃河。次日,宋太上皇出逃。
1月31日,靖康元年正月初七日,戰鬥打響。
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
金兵用火船強攻,李綱指揮士兵用撓約約住火船,從城樓上投擲大石塊,將火船砸沉。
金兵用雲梯攻城,李綱命令士兵用火燒毀雲梯,用箭射殺金兵。
這時從河北、山東等地趕來救援的義軍約20多萬人,使抗金形勢大有好轉。
可是,宋欽宗為了保住皇位、放棄抵抗,派人向全國求和,為討好金國,宋飲宗還罷免了李綱的宰相職務。
在百姓們的堅決要求下,宋欽宗被迫重新起用車綱,東京的防守重新得以鞏固。
同年2月5日,宋以康王構及少宰張邦昌為人質,派到金營。
2月8日,宋人送上誓書,地圖,稱侄大宋皇帝,伯大金皇帝。
2月26日金兵再次包圍汴京。宋使宇文虛中以國書來,改以蕭王樞為人質。金遣康王趙構返宋,下令班師北還。
老者正說到興頭處,忽聽有人一拍桌子,大喝一聲:“此乃奇恥大辱!”
他這一聲吼,讓老者瞬間愣住了。這個年輕人穿著稀奇古怪的衣服,難不成是金人的細作?!
“他是細作,來毀我大宋!抓住他!”
“我不是細作!”
“不是細作,為何穿成這般模樣?分明就是在狡辯!”
這要怎麽解釋啊!他的腦子開始高速的旋轉起來。
沒錯,我是從高麗國那邊過來,身經百戰,九死一生。為了能方便逃脫,故而穿成這般模樣。但我的身體,我的心,始終是大宋的!
情急之下,他撒了一個謊。雖然這個謊言並不高明,但讓他感到些許安慰的是,這幫人居然都特麽的相信了。
“你是哪裏人?家住何處?”
這特麽的,要怎麽說?難道要跟這個老頭子說我家住在中國江蘇蘇州開發區嗎?
“實不相瞞,我家住在汴梁,家中有70歲老母無人照顧,心中實在放心不下。誰說國難當頭匹夫有責,但生我養我,是爹娘,百善孝為先。待我安頓好老娘,必然再次奉勇殺敵,報效國家!”
說到動情處,他突然狠狠的捶了一下桌子,脫口吟誦道:“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本是文天祥的詩。隻不過這個時候,人家還沒出世呢。唉,管不了那麽多了,姑且拿來一用。
他的這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博得了眾人熱烈的掌聲。
這些人是怎麽了,傻了還是蠢了,這麽好騙?你們腦子有問題我可沒問題,穿成這樣在這個破房子裏聽書,還特麽的盡說些北宋末年的事。這就是穿越麽?
穿越?見他的鬼!
心裏雖然這麽想,可臉上卻沒有顯露出來,衝著眾人抱拳道:“各位父老鄉親,金人占我國土,搶我家園,辱我妻女,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者點點頭,敬佩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然長長的歎了口氣:“少俠有此胸襟膽略,實在令人佩服。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以老夫看,少俠還是帶著你老娘還有你妻子趕緊離開這裏吧,越遠越好。”
他似乎又想起什麽,趕緊補充說道:“哎呦,把你身上的這身衣服趕緊換了,要不然,官府肯定把你當做金人殺了。”
小二遞過來的一身衣裳,雖然有些陳舊,但卻洗得很幹淨。
方羽再三道謝。在自己的那個世界裏,這樣的好人找不到第二個。
他一邊換著衣裳,便疑惑的問道:“不是吧,殺個人這麽隨便?”
人群中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歎:“如今這世道,人命還不如一隻螻蟻。”
怎麽迴事?看著鄉親們一個個神情沮喪,唉聲歎氣,他突然感到有些奇怪。
有人義憤填膺的這樣告訴方羽:靖康元年正月初三,金軍渡過黃河的消息傳到開封。宋徽宗倉惶出逃,宋欽宗的新朝廷人心慌亂,主戰、主逃議論不一。
欽宗當即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丞兼東京留守,想讓李綱為他守東京。而自己逃往陝西避敵。李綱流淚拚死請求,欽宗才答應不去陝西,留在東京,這樣,京城人心逐漸安定下來。
李綱臨危受命,當即組織軍民全力備戰。與此同時,宋欽宗即於求和,以割地賠款留人質的條件求金人退兵。
在李綱的指揮下,開封軍隊打退了金軍的進攻,保衛了開封城,但金軍並未退兵,開封城依然處於金軍包圍之中,形勢仍十分危急。
此後,宋各地勤王援兵逐漸來到京城,兵力總數達到20多萬,宋軍在兵力總數和聲勢上均壓倒金軍,金軍隻好北撤,退守牟駝崗。因為宋欽宗已答應議和條件,開封城也暫時得到解圍。
真的假的?我以為我的曆史已經相當熟悉了,沒想到有人居然如此精通。
方羽暗自長歎一聲。
可緊接著,他的煩惱馬上就來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紛紛勸阻著。有好言相勸者,有苦口婆心勸阻者,也有冷嘲熱諷者,悲傷失落的情緒蔓延在整個屋內。
方羽越聽越感到不對勁,越聽思緒越亂。現在,他急切的想要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
今天,究竟是哪一年?哪一天?
老者如實答道:“靖康元年7月28日,今天是乞巧節。”
靖康元年?
乞巧節?
思緒在他的頭腦中反複思索……
古時候的乞巧節,應該就是我們如今的情人節,那麽,今天應該就是公元1126年7月28日,農曆七月初七。
北宋滅亡將至。
方羽驚問:“宣和七年,金滅遼後大舉南下,長驅直入,圍攻汴梁,徽宗聞訊後驚慌失措,一麵下詔各地派兵來援,一麵匆匆將帝位傳給了25歲的太子趙桓,自己在蔡京、童貫一夥護送下逃到了長江南岸的鎮江府。可有此事?”
老者點點頭。
方羽又問:“金兵一退,徽宗一夥悄然返迴汴梁。斥逐了李綱,過起了太上皇糜爛腐朽的宮生活。可有此事?”
老者再次點點頭。
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汴梁被攻破的時間應該就是在靖康二年4月,距離今時今日還有九個月的時間。
他不知道語嫣在哪裏,更不知道“先行一步”的她現在究竟是死是活。
如果她還活著,現在又是幾歲了?
他什麽都不知道,現在,所有的問題對於他來說都是一個未解之謎。
但有一點他現在非常清楚,不論是生是死,必須盡快的找到她。
否則,一旦汴梁被金軍攻破,不僅宋朝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就此開始,說不定語嫣也會有危險。
於是,他不停的比劃著語嫣的相貌,反反複複的問著同一個問題:“你見過這樣的一個女子嗎?”
看著他不停的比劃,有人突然驚奇的叫了一聲:“那不是柳員外家的三小姐嗎?”
柳員外?
三小姐?
叫什麽名字?
“好像叫……柳詩妍。”
柳詩妍?金語嫣?從這名字上看,好像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應該不會有什麽關聯吧?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門外一陣馬蹄聲傳來,隨著馬兒的一聲嘶鳴,下來一位英俊的公子。
家仆小心翼翼的攙扶他下了馬車,他一身白色長衫,手持一把折扇,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歲月裏,他顯得是那麽的泰然自若,風度翩翩。
那名老者一見,臉色突然大變,悄悄的,不自覺的往後退去。
白衣少年自顧自坐下,讓家仆先小二要了一壺茶,不緊不慢的品嚐著。
倒是身旁的家仆顯得有些著急,可是他說話又不敢大聲,隻得在旁邊小聲的催促著。
“公子,還是趕緊啟程吧,切莫耽誤了行程。”
“欲速則不達。休息片刻,是為了更好的趕路。無妨!”
“公子不是對柳員外家的三小姐傾心很久了嗎?難道就不怕他人搶了去?”
“縱然她拋繡球招親,他人也不敢去搶。相關事宜,我早已安排妥當。”
“公子,你說這次她為什麽要拋繡球招親呢?依照我們公子的條件,哪一點配不上她呢!照我說,那是她瞎了眼……”
家仆話未說完,“啪”的一聲臉上一陣火辣辣的疼。
“公子……”
“我不想聽到任何人說她半句壞話。下次再給我聽到,割了你的舌頭!”
“是,小的知錯了。”
為了緩和氣氛,家仆從懷中小心謹慎的取出紙來,方羽偷眼一看,娟秀的字跡讓人眼前一亮。
“這是哪來的?”
家仆介紹說,這次拋繡球以後,如果不出意外,定是公子接到了。隻是公子不知,這隻是其中之一,後麵還有一道考試。如果通過了,這事才算成了。
考試?白衣少年滿頭霧水。這拋繡球招親之後還有考試,這倒是聞所未聞。
而考試的題目,便是在這張紙上。而這張紙,便是找三小姐的丫鬟買來的。
“哦?”
白衣少年接過一看,輕輕地吟誦道:“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清風樓,繡球招親私語時。”
這是題目嗎?白衣少年眉頭一皺。
而一旁的方羽,卻偷偷的樂了。這不明擺著的嘛,答案很簡單。連這都不知道,還泡什麽妞嘛!
隻是他有一點不明白,如果說這個柳詩妍真如他們所說的有傾國傾城之貌,媒婆必定踏破門檻,為何還要招親呢?
國破家亡,山河欲碎,在這個節骨眼上,為什麽偏偏又來一個拋繡球招親?
白衣少年沒有呆多久便起身走了。
對於方羽的疑惑,老者頗為無奈的說道:“三小姐年芳十八,猶如出水芙蓉,閉月羞花。原本早已嫁做人婦,隻是無奈金人點名要她,連皇帝都不敢違抗,世上又有何人敢不從呢?”
“既然如此,那剛才那位少年是?”
老者長歎一聲,道:“他雖然穿著我們漢人的衣服,但老夫十分確信,他是金人。”
“金人是魔鬼啊!陳小姐過去指不定會被他折磨成什麽樣子……”
“真是可惜了一朵鮮花……”
“真是自古紅顏多薄命啊……”
待眾人迴頭再找方羽時,他早已不知去向。
不管她是不是金語嫣,他必須要救她。
為什麽,他也說不上來。宋朝滅亡,最苦的是老百姓,最遭殃的,是年輕的女孩子們。
如果這還不是根本原因的話,他希望自己救的這個女孩——
夢裏尋她千百度,驀然迴首,佳人卻在清風樓。
然而,事實遠遠出乎他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