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阿瑪說的是。這丫頭的確有些底子,可劣行也多。貪圖安逸,好逸惡勞,不願意動腦,到怕是會耽誤了她。”
哼,難怪你老媽不喜歡你,就你這張嘴,也非的討人厭不可。她不敢怒不敢言,做聆聽教誨狀。
“哎, 胤禛,我看到未必,這丫頭才來幾天就知道心疼人了,女兒家何必讀那麽多書習那麽好的字?不必跟跟你們男兒比,我看呐,朝辭這樣乖巧就好。皇上,你說是不是?”德妃嬌嗔的對著他的丈夫說道。
“嗯,女兒家到是不必像男兒一樣。可這基本的識字習字還是要會點, 胤禛你好好教導,來,小丫頭過來給朕說說你的菜,看著都是色澤明亮鮮豔,勾人食欲。賣相不錯。”
可憐的她,也沒飯吃,隻能做飯桌上的講解員。
“迴皇上,這道菜是火把肉,把肉放在竹筒裏邊,吸了油膩,反添了清香,色澤明亮動人,我想姑姑就不會看了就沒食欲了。請皇上和姑姑品嚐。”
“好,好,這個心意不錯,可不比你們尋的那些千年人生燕窩的強?”康熙興致勃勃對著胤禛說道。朝辭連忙給這桌上的三人一人解開一個碧綠的小竹筒。輪到胤禛那兒了,摸了個最燙手的給打開,雖然自己手也燙了,可看到他吃到嘴巴裏就想吐出來又不敢吐的樣子,好不快哉。悄悄甩甩燙到的手,眼看丫鬟給他端上來茶,她搶先一步端下茶水,很嚴肅的告訴人家:”四阿哥說吃飯的時候不能喝水的。過會兒再端上來吧。”
“可是,四阿哥他…。”丫鬟看著四阿哥的燙的樣子,猶豫不決。
“表哥,你經常對我說邊吃飯邊喝水是不好的習慣,是不是?”狡黠的對著胤禛笑著。
“呃,嗯,是。下去吧。” 胤禛拌拌嘴,吞下下燙又不能吐的竹筒肉,對著丫鬟嘀咕了句,心裏大唿上當。這丫頭,到是心眼小,嚇唬她敢出府就打斷她的腿,那兒會真的打?誰知她還跟福晉哭訴。這下給她尋到了報複的機會,到大意了。康熙和德妃也看到了這精彩細小的一幕,對視一笑。年青的時候德妃何嚐沒有這樣對付過康熙?年青的時候,總有些小女兒心思。
“丫頭,過來給朕說說這個南瓜船是怎麽迴事?”康熙喚她。忍不住感謝一下老頭的解圍,跳躍過去,”迴皇上,這不是南瓜船,這名叫夜半鍾聲到客船。”她一板一眼的說話惹得康熙和德妃哈哈大笑。
“夜半鍾聲到客船?這詩也能做菜?”
“迴皇上,朝辭喜歡這個名落孫山的張繼,南瓜也是入口即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就想著做了這麽個菜出來。想必姑姑不會覺得膩了。”
“這孩子,到是有心。”德妃點點頭看著康熙。
“噢?名落孫山還能寫出如此詩句到也是性情中人,值得敬佩,可這做的如此精致,到教朕不知該如何下手了。” 朝辭聽言趕忙動手,用筷子取下那一麵刻有一帆風順的小船槳給了康熙,另一麵刻有早日康複的小船槳給了德妃娘娘,取下船棚的一小快給了胤禛,這次他沒有那麽笨, 琢磨著不燙了,再說看看德妃和康熙都吃進口了並且讚不絕口,再看她臉邁向一邊,這才夾起來送進嘴。唔,又鹹又辣。抬頭正對上那雙很是無辜的眼睛,”表哥,味道怎麽樣,再來一塊!”連忙又夾了一塊給他,在康熙和德妃的注視下,他不得不吃,還要說好吃。剛被燙過的舌頭,這下又被芥末油給辣了,實在是說不出的痛楚。
“皇上,您快喝點魚湯,這也是清蒸的,我以前聽人說過,魚還是清蒸的最補了。”
“為什麽清蒸的是最補的?”
“因為魚是生活在水裏邊的,雖然它死了,可如果還是在水裏,它還是能像在水裏一樣自由自在,也能發揮功效,可是如果做紅燒活油炸,那都是在油鍋裏,對魚來說太殘酷,那小魚,恐怕很氣憤,也就撒手不管了。”
“噢?你這丫頭到是心善,你說這魚自由自在,到是讓朕羨慕。”
“是啊,皇上,這魚的英文裏邊念fish,可不是有點飛的感覺,飛起來了何嚐不是自由自在的?”
“英文?可是現在的洋文,丫頭你還懂得洋文?”康熙對西洋的東西都感興趣的很。
自掘墳墓的嘴巴,她恨不得把舌頭給割下來。
“朝辭在家的時候跟一個到江南看風景的傳教士學了點皮毛,那傳教士見我喜歡魚,就告訴我他家鄉對魚的稱唿。”
“胤禛,可有到過江南的傳教士?”康熙突然問起這個問題。
“迴皇阿瑪,的確有個英國來的傳教士去過江南,說是到了我們大清的國土,被我們的地大物博吸引,遊曆了北方各地區,遂即懇請取江南瀏覽一番。報了外務處批準的。”
康熙諾有所思,點點頭,”是啊,丫頭,要多學習西方來的傳道士的西洋文化,我們大清雖然地大物博,文化深厚,可隻是一味的閉門造車也勢必要衰落。。 聽風閣還空著的,挨著上書房也不遠,讓這丫頭搬過去住,帶著幾個小阿哥們一起學些西洋的語言,也能跟著南懷仁多學學西洋的東西。每日過來給你姑姑請安問候,到也方便。德妃,你看可好?”
“皇上對這丫頭到真是一見如故,朝辭,快謝過皇上恩典。”德妃喜笑眉開,那兒有過這兒先例?就是宜妃的親侄女茗蘭,也是在宜妃那兒住了一年才有的自己的宅子,這丫頭才來,就有這待遇,說不定日後還要指著她呢。就說今日,皇上可不是看了她的菜譜,才要留下用膳的?
“謝皇上恩典,朝辭定當勤奮學習,不辜負皇上厚望。但是這功勞也有禦膳房的麵點師傅魯川和他徒兒小三的,這些雖然都是我的主意,可全是他們動手做的。朝辭不敢貪得賞賜。”朝辭答的戰戰兢兢。穿越的不多是說跟傳教士學的?這才知曉每年的傳教士都是有記載的,就算他能走遍全中國,也脫離不開皇上的眼睛。這皇上,真如如來佛。多虧了胤禛的圓場,原來,說一句謊話真的要一百句來圓謊。可她剛才還那麽對待他?抬頭瞟瞟他,那人正好看著她,竟然是戲虐的眼神,似乎再說,要怎麽謝我?
“嗯,是個不貪心懂得感恩的丫頭,來人,獎那對師徒各黃金五十兩。”康欣今日被拍了馬屁心情大好。
“謝皇上,朝辭帶他們師傅謝皇上賞賜。”她比自己得了賞還要高興,哼,看你小川子還能說什麽?
這頓飯吃的她腰酸背痛,伺候人不說,還要時刻準備下跪,提著腦袋說話,很累。真是同情這些在宮裏的人。晚上剛躺下,一起隨她進宮的芊雙就進來拿了堂上藥膏要給她擦,她說我沒那兒燙到啊,要擦那幹什麽?
“是四阿哥送來的,他說小姐端湯的時候燙到了手,打發人送來了這秘製藥膏,擦一次就能好。”芊雙嘻嘻說道。
這,算是以德報怨嗎?她沉思。
哼,難怪你老媽不喜歡你,就你這張嘴,也非的討人厭不可。她不敢怒不敢言,做聆聽教誨狀。
“哎, 胤禛,我看到未必,這丫頭才來幾天就知道心疼人了,女兒家何必讀那麽多書習那麽好的字?不必跟跟你們男兒比,我看呐,朝辭這樣乖巧就好。皇上,你說是不是?”德妃嬌嗔的對著他的丈夫說道。
“嗯,女兒家到是不必像男兒一樣。可這基本的識字習字還是要會點, 胤禛你好好教導,來,小丫頭過來給朕說說你的菜,看著都是色澤明亮鮮豔,勾人食欲。賣相不錯。”
可憐的她,也沒飯吃,隻能做飯桌上的講解員。
“迴皇上,這道菜是火把肉,把肉放在竹筒裏邊,吸了油膩,反添了清香,色澤明亮動人,我想姑姑就不會看了就沒食欲了。請皇上和姑姑品嚐。”
“好,好,這個心意不錯,可不比你們尋的那些千年人生燕窩的強?”康熙興致勃勃對著胤禛說道。朝辭連忙給這桌上的三人一人解開一個碧綠的小竹筒。輪到胤禛那兒了,摸了個最燙手的給打開,雖然自己手也燙了,可看到他吃到嘴巴裏就想吐出來又不敢吐的樣子,好不快哉。悄悄甩甩燙到的手,眼看丫鬟給他端上來茶,她搶先一步端下茶水,很嚴肅的告訴人家:”四阿哥說吃飯的時候不能喝水的。過會兒再端上來吧。”
“可是,四阿哥他…。”丫鬟看著四阿哥的燙的樣子,猶豫不決。
“表哥,你經常對我說邊吃飯邊喝水是不好的習慣,是不是?”狡黠的對著胤禛笑著。
“呃,嗯,是。下去吧。” 胤禛拌拌嘴,吞下下燙又不能吐的竹筒肉,對著丫鬟嘀咕了句,心裏大唿上當。這丫頭,到是心眼小,嚇唬她敢出府就打斷她的腿,那兒會真的打?誰知她還跟福晉哭訴。這下給她尋到了報複的機會,到大意了。康熙和德妃也看到了這精彩細小的一幕,對視一笑。年青的時候德妃何嚐沒有這樣對付過康熙?年青的時候,總有些小女兒心思。
“丫頭,過來給朕說說這個南瓜船是怎麽迴事?”康熙喚她。忍不住感謝一下老頭的解圍,跳躍過去,”迴皇上,這不是南瓜船,這名叫夜半鍾聲到客船。”她一板一眼的說話惹得康熙和德妃哈哈大笑。
“夜半鍾聲到客船?這詩也能做菜?”
“迴皇上,朝辭喜歡這個名落孫山的張繼,南瓜也是入口即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就想著做了這麽個菜出來。想必姑姑不會覺得膩了。”
“這孩子,到是有心。”德妃點點頭看著康熙。
“噢?名落孫山還能寫出如此詩句到也是性情中人,值得敬佩,可這做的如此精致,到教朕不知該如何下手了。” 朝辭聽言趕忙動手,用筷子取下那一麵刻有一帆風順的小船槳給了康熙,另一麵刻有早日康複的小船槳給了德妃娘娘,取下船棚的一小快給了胤禛,這次他沒有那麽笨, 琢磨著不燙了,再說看看德妃和康熙都吃進口了並且讚不絕口,再看她臉邁向一邊,這才夾起來送進嘴。唔,又鹹又辣。抬頭正對上那雙很是無辜的眼睛,”表哥,味道怎麽樣,再來一塊!”連忙又夾了一塊給他,在康熙和德妃的注視下,他不得不吃,還要說好吃。剛被燙過的舌頭,這下又被芥末油給辣了,實在是說不出的痛楚。
“皇上,您快喝點魚湯,這也是清蒸的,我以前聽人說過,魚還是清蒸的最補了。”
“為什麽清蒸的是最補的?”
“因為魚是生活在水裏邊的,雖然它死了,可如果還是在水裏,它還是能像在水裏一樣自由自在,也能發揮功效,可是如果做紅燒活油炸,那都是在油鍋裏,對魚來說太殘酷,那小魚,恐怕很氣憤,也就撒手不管了。”
“噢?你這丫頭到是心善,你說這魚自由自在,到是讓朕羨慕。”
“是啊,皇上,這魚的英文裏邊念fish,可不是有點飛的感覺,飛起來了何嚐不是自由自在的?”
“英文?可是現在的洋文,丫頭你還懂得洋文?”康熙對西洋的東西都感興趣的很。
自掘墳墓的嘴巴,她恨不得把舌頭給割下來。
“朝辭在家的時候跟一個到江南看風景的傳教士學了點皮毛,那傳教士見我喜歡魚,就告訴我他家鄉對魚的稱唿。”
“胤禛,可有到過江南的傳教士?”康熙突然問起這個問題。
“迴皇阿瑪,的確有個英國來的傳教士去過江南,說是到了我們大清的國土,被我們的地大物博吸引,遊曆了北方各地區,遂即懇請取江南瀏覽一番。報了外務處批準的。”
康熙諾有所思,點點頭,”是啊,丫頭,要多學習西方來的傳道士的西洋文化,我們大清雖然地大物博,文化深厚,可隻是一味的閉門造車也勢必要衰落。。 聽風閣還空著的,挨著上書房也不遠,讓這丫頭搬過去住,帶著幾個小阿哥們一起學些西洋的語言,也能跟著南懷仁多學學西洋的東西。每日過來給你姑姑請安問候,到也方便。德妃,你看可好?”
“皇上對這丫頭到真是一見如故,朝辭,快謝過皇上恩典。”德妃喜笑眉開,那兒有過這兒先例?就是宜妃的親侄女茗蘭,也是在宜妃那兒住了一年才有的自己的宅子,這丫頭才來,就有這待遇,說不定日後還要指著她呢。就說今日,皇上可不是看了她的菜譜,才要留下用膳的?
“謝皇上恩典,朝辭定當勤奮學習,不辜負皇上厚望。但是這功勞也有禦膳房的麵點師傅魯川和他徒兒小三的,這些雖然都是我的主意,可全是他們動手做的。朝辭不敢貪得賞賜。”朝辭答的戰戰兢兢。穿越的不多是說跟傳教士學的?這才知曉每年的傳教士都是有記載的,就算他能走遍全中國,也脫離不開皇上的眼睛。這皇上,真如如來佛。多虧了胤禛的圓場,原來,說一句謊話真的要一百句來圓謊。可她剛才還那麽對待他?抬頭瞟瞟他,那人正好看著她,竟然是戲虐的眼神,似乎再說,要怎麽謝我?
“嗯,是個不貪心懂得感恩的丫頭,來人,獎那對師徒各黃金五十兩。”康欣今日被拍了馬屁心情大好。
“謝皇上,朝辭帶他們師傅謝皇上賞賜。”她比自己得了賞還要高興,哼,看你小川子還能說什麽?
這頓飯吃的她腰酸背痛,伺候人不說,還要時刻準備下跪,提著腦袋說話,很累。真是同情這些在宮裏的人。晚上剛躺下,一起隨她進宮的芊雙就進來拿了堂上藥膏要給她擦,她說我沒那兒燙到啊,要擦那幹什麽?
“是四阿哥送來的,他說小姐端湯的時候燙到了手,打發人送來了這秘製藥膏,擦一次就能好。”芊雙嘻嘻說道。
這,算是以德報怨嗎?她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