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是諸王大會的日子,因此別館裏住著的各位王爺都在準備明日的事情,有的在想著明日見到劉莊應該如何說話應答,有的則準備著明日將從自己封地裏帶來的各種特產給進貢上去。
而此時的劉荊卻與以往頗有些不一樣,他屏退了周圍的所有人隻留下他與錢無盡兩人在屋子裏,可他們兩人在裏麵卻一句話也沒有說,坐在那裏神色凝重像是在思考什麽又像是在等著什麽人。
突然穀梁父從外麵走了進來,“大王,屬下來了!”
劉荊和錢無盡聽到穀梁父的聲音一下子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你可算來了,怎麽樣了?”
劉荊的臉色沒有了往日裏嬉笑怒罵的輕浮。
“穀梁父已經進城了,石敢正帶著兩千人分散在城外各處,一旦京城有事他可以馬上帶人進來!”
“好,明天在宮中舉行完諸王大會之後陛下會帶我們前往上林苑,根據從宮中太監那裏打聽到的消息陛下明天也會和諸王一起在上林苑狩獵,到時候你跟著本王,樹林裏麵人馬慌亂你趁著機會從背後射殺陛下和東平王,一旦得手我就讓竇林和竇穆兄弟分別把手宮門和京城外麵,陛下沒有太子,到時候我便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所以一切的關鍵在於明天你是否能夠得手!”劉荊拍了拍穀梁父,手掌厚實滿臉嚴肅和殷切。
“大王我們真的要這樣做嗎?陛下和東平王可是你一母同胞的親哥哥,這一下子要殺兩個人實在是···”,穀梁父知道此事事關重大,臨動手之前還想要再勸勸劉荊。
“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了不得不發,古往今來凡是要想成大事者都必須要有堅毅果斷的決策,一定不能猶豫不決優柔寡斷而誤了良機,你到現在還猶疑不決動搖軍心如果你不敢的話現在就可以去宮中跟陛下告密把本王的事情說出去,到時候陛下一定會對你大家恩賞的”,劉荊正色以對,目光冷峻地看著穀梁父。
穀梁父撲通一下跪在地上,“臣與大王休戚與共萬死不辭!”
劉荊點著頭將穀梁父扶了起來,“我就知道穀梁將軍忠肝義膽不是貪生怕死賣主求榮之人,明天的關鍵就在穀梁將軍你這裏,錢無盡你記住,要是我們這邊行動失敗你必須馬上通知石敢帶著所有人撤離迴去以免引起主意”。
“大王請放心屬下明白,我已經跟石敢交代清楚了!”
而楚王劉荊的院子裏,劉荊正筆直地站在涼亭之下,目光凝視著遠處,像一根蒼勁的鬆柏想要往上伸展直入雲霄。
很快葉無聲輕聲靠近劉英。
“有什麽情況嗎?”
葉無聲低頭答道,“山陽王支開了院子裏所有的人,一直沒有在京城裏出現過的穀梁父今天突然來了別館去麵見山陽王,此時山陽王正與穀梁父和錢無盡一起好像在秘密商議什麽,穀梁父這個人不一般,屬下擔心被他發現所以沒有敢靠近,因此也不知道他們到底在商議什麽。”
“看來山陽王是準備行動了,他還這是個急性子耐不住!”劉英的嘴角掠過一絲得意的笑容。
“你是說山陽王有可能明天會動手,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唯一可以動手的地方就是上林苑了!”
“不錯,穀梁父突然進京必有蹊蹺,我們明天就等著看一場好戲吧!”
“這山陽王膽子實在是太大了,可萬一他真的得手那他豈不是?”
“你放心吧,就算是他在上林苑得手,這天下之主的位置他也坐不住!”
而太尉趙熹的府上,趙慕允得知明日諸王大會的消息之後躡手躡腳地端著茶杯來到了趙熹的書房輕輕地把她手上的茶杯放在桌子上。
“慕允你有什麽事情嗎?爹正在批閱公文呢!”
趙慕允笑嗬嗬地望著趙熹,“爹您喝茶!”
趙熹將手中的公文給放下,“你今天怎麽了?是不是有什麽事情要跟我說,無事獻殷勤,快說吧!”
“沒有,沒什麽事兒,就是看爹您整日為國事操勞所以給您泡了一杯熱茶給你喝,讓您解解疲”,趙慕允把手背在後麵規規矩矩的站在趙熹旁邊。
“真沒什麽事兒?要是真沒有什麽事兒的話爹就繼續看公文了!”趙熹對趙慕允十分了解,平日裏她幾乎不會來趙熹的書房,今日舉止反常一定有什麽話想說又不好意思開口,趙熹心中猜想趙慕允想要說的事情肯定有些讓他為難,因此才會讓她如此。
“那我就說了,明天宮中是不是要舉行諸王大會?”
“對呀,你問這個幹嘛?”趙熹繼續望著趙慕允。
“這個諸王大會是陛下今年弄的,聽說來的基本上都是陛下的兄弟,我想場麵一定很熱鬧,您身為三公之首明天肯定是要參加的,我就在想爹您明天能不能也帶上我啊?”趙慕允一臉期盼地等著趙熹的迴答,心裏既緊張又激動。
“胡鬧,諸王大會去的除了陛下和先帝諸子都是公卿大臣,你一個姑娘家湊什麽熱鬧,簡直就是胡鬧!”趙熹連用了兩個“胡鬧”直接將趙慕允給拒絕。
趙熹的反應似乎都在趙慕允的意料之中,因此完全沒有失望,而是繼續跟趙熹請求,“爹您就讓我去吧,我真的很想去看看,您要是不讓我去的話我就直接去找皇後娘娘,到時候我讓她帶我去”。
“你拿皇後娘娘來壓我是不是?雖然你和皇後娘娘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同姐妹,但畢竟先在她是皇後娘娘,尊卑有別,你不要沒事兒就去麻煩皇後娘娘,這要是讓別人知道了還說我趙熹結交後宮呢”,趙熹雖然仍不鬆口,但語氣已經有了可以商量的餘地。
“不管怎樣反正我明天一定要去,您要是不帶我去我一定會想辦法進去的”,一向在趙熹麵前賢惠懂事的趙慕允突然死纏著趙熹就是不鬆手。
趙熹一臉意外地望著趙慕允,“慕允你怎麽就去了一趟巨野迴來之後就跟老百姓家的女兒一樣學會耍無賴了,這都是跟誰學的,你怎麽成這個樣子了?”
“你先別跟我扯這麽遠,我不想聽您說這些,反正您一定要答應我,算我求您了還不行嗎?”趙慕允見威脅趙熹不起作用又開始軟磨硬泡起來。
“你一個姑娘家我怎麽帶你去啊?”
“這個簡單,我到時候就女扮男裝當您的隨從就可以了,一定不會有人懷疑的您說是不是”,趙慕允知道趙熹已經鬆口而且以趙熹的身份就算是最後自己被人發現劉莊也不會因此而拿她治罪。
“我真是說不過你,行吧,明天你就女扮男裝與我一同進宮,但是你千萬要記住到時候絕不許亂跑必須待在我的旁邊,要不然我立刻把你攆迴家裏來!”
“這麽說您就是答應了,爹您真是太好了,謝謝您!”趙慕允高興地拍著手掌走出了書房。
第二日一早,南宮殿前龍旗飄蕩,人流攢動,諸王大臣陸續進宮,而劉莊與馬皇後也已穿戴完成,在大殿之上準備接受眾人的朝拜。
劉荊在宮門外麵正好碰到了東平王劉蒼,想起他與眾人相比的特殊禮遇心裏便十分不服,“這不是東平王嗎?二王兄咱們自從巨野一別也有些日子了,今天終於又見到了你真是高興啊!”
“三王弟看你的麵色心情應該還不錯啊,這幾日應該還好吧?”
“好,可再好也沒有你好啊,你說陛下還真是有些偏心啊,我們倆都是陛下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可我和其他人都住在別館,而二王兄你卻在京城有陛下欽賜的府邸,這樣的恩寵與榮耀在我們兄弟當中你恐怕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了!”劉荊的話語裏麵十足的酸味,聽得劉蒼都有些尷尬。
“三王弟你說到哪裏去了,陛下對我們這幾個兄弟哪個不是禮遇恩寵之極,陛下從來最重親情,特別是我們這幾個兄弟都虧了陛下的照顧,而陛下賜給我的府邸那都是幾年前的事情了,反正空著也是空著所以就住進去了,否則反而是浪費你說是不是?”
“二王兄你可真是能說,怪不得我們這幾個兄弟當中陛下從來最喜歡的就是你,以前沒有離開京城的時候陛下但凡要是有外出巡遊或者是狩獵之類的都讓你留守京城當監國,這樣的殊榮那也隻有你一個了,我們其他兄弟可真是比不了啊!”劉荊趁著這個機會不停地抱怨和述說自己心中的不滿。
“好了,三弟,陛下已經在等著大家了,我們就別在這裏聊了趕緊進去吧!”
劉荊與劉蒼一起並肩走到殿門前,此時公卿大臣都進入殿中,而諸王都在殿外等候劉莊召見。
諸王自從離開京城到各自封地去就封之後就再也沒有碰過麵,即使在別館裏大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都是盡量減少私下的接觸,因此這次算是所有來京的諸王的一次相聚,大家砸殿門外便開始三三兩兩的攀談起來。
“諸王進殿!”正當諸王聊得歡暢的時候,中常侍時準一聲喊叫宣諸王進去。
而此時的劉荊卻與以往頗有些不一樣,他屏退了周圍的所有人隻留下他與錢無盡兩人在屋子裏,可他們兩人在裏麵卻一句話也沒有說,坐在那裏神色凝重像是在思考什麽又像是在等著什麽人。
突然穀梁父從外麵走了進來,“大王,屬下來了!”
劉荊和錢無盡聽到穀梁父的聲音一下子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你可算來了,怎麽樣了?”
劉荊的臉色沒有了往日裏嬉笑怒罵的輕浮。
“穀梁父已經進城了,石敢正帶著兩千人分散在城外各處,一旦京城有事他可以馬上帶人進來!”
“好,明天在宮中舉行完諸王大會之後陛下會帶我們前往上林苑,根據從宮中太監那裏打聽到的消息陛下明天也會和諸王一起在上林苑狩獵,到時候你跟著本王,樹林裏麵人馬慌亂你趁著機會從背後射殺陛下和東平王,一旦得手我就讓竇林和竇穆兄弟分別把手宮門和京城外麵,陛下沒有太子,到時候我便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所以一切的關鍵在於明天你是否能夠得手!”劉荊拍了拍穀梁父,手掌厚實滿臉嚴肅和殷切。
“大王我們真的要這樣做嗎?陛下和東平王可是你一母同胞的親哥哥,這一下子要殺兩個人實在是···”,穀梁父知道此事事關重大,臨動手之前還想要再勸勸劉荊。
“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了不得不發,古往今來凡是要想成大事者都必須要有堅毅果斷的決策,一定不能猶豫不決優柔寡斷而誤了良機,你到現在還猶疑不決動搖軍心如果你不敢的話現在就可以去宮中跟陛下告密把本王的事情說出去,到時候陛下一定會對你大家恩賞的”,劉荊正色以對,目光冷峻地看著穀梁父。
穀梁父撲通一下跪在地上,“臣與大王休戚與共萬死不辭!”
劉荊點著頭將穀梁父扶了起來,“我就知道穀梁將軍忠肝義膽不是貪生怕死賣主求榮之人,明天的關鍵就在穀梁將軍你這裏,錢無盡你記住,要是我們這邊行動失敗你必須馬上通知石敢帶著所有人撤離迴去以免引起主意”。
“大王請放心屬下明白,我已經跟石敢交代清楚了!”
而楚王劉荊的院子裏,劉荊正筆直地站在涼亭之下,目光凝視著遠處,像一根蒼勁的鬆柏想要往上伸展直入雲霄。
很快葉無聲輕聲靠近劉英。
“有什麽情況嗎?”
葉無聲低頭答道,“山陽王支開了院子裏所有的人,一直沒有在京城裏出現過的穀梁父今天突然來了別館去麵見山陽王,此時山陽王正與穀梁父和錢無盡一起好像在秘密商議什麽,穀梁父這個人不一般,屬下擔心被他發現所以沒有敢靠近,因此也不知道他們到底在商議什麽。”
“看來山陽王是準備行動了,他還這是個急性子耐不住!”劉英的嘴角掠過一絲得意的笑容。
“你是說山陽王有可能明天會動手,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唯一可以動手的地方就是上林苑了!”
“不錯,穀梁父突然進京必有蹊蹺,我們明天就等著看一場好戲吧!”
“這山陽王膽子實在是太大了,可萬一他真的得手那他豈不是?”
“你放心吧,就算是他在上林苑得手,這天下之主的位置他也坐不住!”
而太尉趙熹的府上,趙慕允得知明日諸王大會的消息之後躡手躡腳地端著茶杯來到了趙熹的書房輕輕地把她手上的茶杯放在桌子上。
“慕允你有什麽事情嗎?爹正在批閱公文呢!”
趙慕允笑嗬嗬地望著趙熹,“爹您喝茶!”
趙熹將手中的公文給放下,“你今天怎麽了?是不是有什麽事情要跟我說,無事獻殷勤,快說吧!”
“沒有,沒什麽事兒,就是看爹您整日為國事操勞所以給您泡了一杯熱茶給你喝,讓您解解疲”,趙慕允把手背在後麵規規矩矩的站在趙熹旁邊。
“真沒什麽事兒?要是真沒有什麽事兒的話爹就繼續看公文了!”趙熹對趙慕允十分了解,平日裏她幾乎不會來趙熹的書房,今日舉止反常一定有什麽話想說又不好意思開口,趙熹心中猜想趙慕允想要說的事情肯定有些讓他為難,因此才會讓她如此。
“那我就說了,明天宮中是不是要舉行諸王大會?”
“對呀,你問這個幹嘛?”趙熹繼續望著趙慕允。
“這個諸王大會是陛下今年弄的,聽說來的基本上都是陛下的兄弟,我想場麵一定很熱鬧,您身為三公之首明天肯定是要參加的,我就在想爹您明天能不能也帶上我啊?”趙慕允一臉期盼地等著趙熹的迴答,心裏既緊張又激動。
“胡鬧,諸王大會去的除了陛下和先帝諸子都是公卿大臣,你一個姑娘家湊什麽熱鬧,簡直就是胡鬧!”趙熹連用了兩個“胡鬧”直接將趙慕允給拒絕。
趙熹的反應似乎都在趙慕允的意料之中,因此完全沒有失望,而是繼續跟趙熹請求,“爹您就讓我去吧,我真的很想去看看,您要是不讓我去的話我就直接去找皇後娘娘,到時候我讓她帶我去”。
“你拿皇後娘娘來壓我是不是?雖然你和皇後娘娘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同姐妹,但畢竟先在她是皇後娘娘,尊卑有別,你不要沒事兒就去麻煩皇後娘娘,這要是讓別人知道了還說我趙熹結交後宮呢”,趙熹雖然仍不鬆口,但語氣已經有了可以商量的餘地。
“不管怎樣反正我明天一定要去,您要是不帶我去我一定會想辦法進去的”,一向在趙熹麵前賢惠懂事的趙慕允突然死纏著趙熹就是不鬆手。
趙熹一臉意外地望著趙慕允,“慕允你怎麽就去了一趟巨野迴來之後就跟老百姓家的女兒一樣學會耍無賴了,這都是跟誰學的,你怎麽成這個樣子了?”
“你先別跟我扯這麽遠,我不想聽您說這些,反正您一定要答應我,算我求您了還不行嗎?”趙慕允見威脅趙熹不起作用又開始軟磨硬泡起來。
“你一個姑娘家我怎麽帶你去啊?”
“這個簡單,我到時候就女扮男裝當您的隨從就可以了,一定不會有人懷疑的您說是不是”,趙慕允知道趙熹已經鬆口而且以趙熹的身份就算是最後自己被人發現劉莊也不會因此而拿她治罪。
“我真是說不過你,行吧,明天你就女扮男裝與我一同進宮,但是你千萬要記住到時候絕不許亂跑必須待在我的旁邊,要不然我立刻把你攆迴家裏來!”
“這麽說您就是答應了,爹您真是太好了,謝謝您!”趙慕允高興地拍著手掌走出了書房。
第二日一早,南宮殿前龍旗飄蕩,人流攢動,諸王大臣陸續進宮,而劉莊與馬皇後也已穿戴完成,在大殿之上準備接受眾人的朝拜。
劉荊在宮門外麵正好碰到了東平王劉蒼,想起他與眾人相比的特殊禮遇心裏便十分不服,“這不是東平王嗎?二王兄咱們自從巨野一別也有些日子了,今天終於又見到了你真是高興啊!”
“三王弟看你的麵色心情應該還不錯啊,這幾日應該還好吧?”
“好,可再好也沒有你好啊,你說陛下還真是有些偏心啊,我們倆都是陛下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可我和其他人都住在別館,而二王兄你卻在京城有陛下欽賜的府邸,這樣的恩寵與榮耀在我們兄弟當中你恐怕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了!”劉荊的話語裏麵十足的酸味,聽得劉蒼都有些尷尬。
“三王弟你說到哪裏去了,陛下對我們這幾個兄弟哪個不是禮遇恩寵之極,陛下從來最重親情,特別是我們這幾個兄弟都虧了陛下的照顧,而陛下賜給我的府邸那都是幾年前的事情了,反正空著也是空著所以就住進去了,否則反而是浪費你說是不是?”
“二王兄你可真是能說,怪不得我們這幾個兄弟當中陛下從來最喜歡的就是你,以前沒有離開京城的時候陛下但凡要是有外出巡遊或者是狩獵之類的都讓你留守京城當監國,這樣的殊榮那也隻有你一個了,我們其他兄弟可真是比不了啊!”劉荊趁著這個機會不停地抱怨和述說自己心中的不滿。
“好了,三弟,陛下已經在等著大家了,我們就別在這裏聊了趕緊進去吧!”
劉荊與劉蒼一起並肩走到殿門前,此時公卿大臣都進入殿中,而諸王都在殿外等候劉莊召見。
諸王自從離開京城到各自封地去就封之後就再也沒有碰過麵,即使在別館裏大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都是盡量減少私下的接觸,因此這次算是所有來京的諸王的一次相聚,大家砸殿門外便開始三三兩兩的攀談起來。
“諸王進殿!”正當諸王聊得歡暢的時候,中常侍時準一聲喊叫宣諸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