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見遠激動地抓著鄭硯的兩隻肩膀,“沒事兒就好,沒事兒就好,天也快黑了,我們還是趕緊離開虎狼穀吧,這裏的野獸很多,這些隻是其中的幾隻而已,到了晚上會更加的危險”。
於是眾人騎上馬背返迴城中,唐見遠默默感歎鄭硯平安歸來總算是有驚無險,否則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跟鄭布農交待,因此對鄭硯愈加熱情,把他請進太守府然後準備了豐盛的晚飯,鄭硯雖然表麵上誇誇其談滔滔不絕但卻著實是嚇得不輕,現在想起來仍然心有餘悸,想著自己的性命差點丟在虎狼穀被這群野獸給撕咬,對抬迴來的三隻打死的野狼就更加氣憤,竟然命人將狼皮撕下然後給燉成了肉分食給手下一幹隨從。
鄭硯在太守府吃過晚飯被鄭二給送迴了天上客,眾人散去之後唐見遠單獨把唐小蠻給叫住,唐小蠻知道自己今天差點犯下大錯免不了被唐見遠一番斥責,隻能硬著頭皮一直低著頭一言不發地站在那裏,等著唐見遠劈哩啪啦一頓狂風暴雨。
唐見遠收起剛才在飯桌上的笑容板著老臉盯著唐小蠻,語氣十分嚴肅,“你給我老實說你今天是不是故意帶鄭公子到虎狼穀去的?”
唐小蠻癟著嘴不敢迴話,隻是微微地點著頭。
“你到底想幹什麽啊?你難道不知道虎狼穀有多危險嗎?那裏麵各種野獸猛禽隨時都有可能出現不但鄭公子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危險你自己也隨時都有危險你知不知道,你是不是故意想要整死鄭公子?”唐見遠越說越來氣,見唐小蠻一言不發繼續發問,“你就算是不喜歡鄭公子也沒有必要害死他吧,那可是一條人命,他要是死在了奉高我也隻有給他賠死你知不知道?”
“爹,我知道錯了您就別說了!”唐小蠻發出低沉的聲音悄悄地瞥了唐見遠一眼。
“現在知道錯了?之前幹嘛去了?還好鄭公子完好無損地迴來了總算是有驚無險,要是···,算了不說了,我看鄭公子是不能在待在奉高了要不然還不知道你會耍出什麽花樣來對付他,我明天就去跟他說讓他早點迴京城”,唐見遠說著便準備出門。
唐小蠻沒想到唐見遠竟然會主動替她去讓鄭硯走人,這也算是意外之喜,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唐見遠突然迴過身來,“你給我好好待在這裏反省!”說完出門而去。
鄭硯迴到客棧覺得身體十分疲憊,倒頭便準備睡下,鄭二卻一個人在那裏反複琢磨今天發生的事情。
“你怎麽還不走啊,我要睡覺了快出去!”
“公子你不覺得今天的事情有些蹊蹺嗎?”鄭二畢竟是鄭布農派在鄭硯身邊照顧他的,還是比較警覺。
“有什麽蹊蹺的?”鄭硯躺在床上連眼睛都不想睜了。
“唐姑娘明明知道虎狼穀危險卻還騙您到那裏去,我們被野獸攻擊的時候她和柔雪又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屬下覺得唐姑娘是故意把您帶到那裏去的!”
“故意帶我去?為什麽?”
“您來奉高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唐姑娘卻一直對您冷冷淡淡很明顯她是她不識抬舉所以根本不喜歡您,可您又一直不肯離開,那唐姑娘您應該也看出來了不但是個烈性子而且身手還那麽好,他是想讓您死在奉高然後這門婚事就再也沒有可能了!”
鄭硯迷迷糊糊聽鄭二這麽一說嚇得從立刻從床上爬了起來,“你說得有道理,她一直沒有理我這兩天卻突然跟我熱情起來,可馬上就發生了今天這樣的事情,看來她是早有預謀呀,這丫頭片子膽子也太大了吧他要真是殺了我不但她活不了她爹唐見遠也難逃幹係”。
“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她一計不成一定會再生一計,這裏畢竟是她的地盤我們也隻能吃啞巴虧,我看我們還是趕緊迴京城吧,唐小蠻那丫頭鬼主意多得很我擔心我們親事沒有辦成小命給丟在了這裏呀!”
“對,對,你說得很對,這門婚事我不要了要是把命丟在這裏那可劃不算,本公子在京城還有那麽多美女等著我呢!”
鄭硯和鄭二都是砸人前誇誇其談逞強耍能之人,但其實膽子小得很,鄭硯也隻是覺得唐小蠻長得漂亮又與他平日裏所見的那些個主動投懷送抱的鶯鶯燕燕性子有所不同所以這才賴在奉高沒有走,但即使如此也沒有改變他到處沾花惹草的風流本性,這次要真是關係到小命當然不敢再貪念一處了。
“那我明天就找個借口去找唐見遠辭行!”
第二天日曬三更之後鄭硯磨磨蹭蹭地從床上爬起來,此時鄭二已經令人把所有行禮都已經打包馬車也早已在外麵候著。
鄭硯帶著一眾隨從前往太守府,此時唐見遠正出門準備去見鄭硯,碰巧在門口便見到了鄭硯,“鄭公子你這是要幹嘛?”
“太守大人,小侄離開高堂來奉高也有些日子了,做子女的應該隨時伺奉在父母大人身邊,我也該迴去了,因此特意來向太守大人辭行!”
唐見遠正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勸他迴去,沒想到鄭硯卻自己開口要迴去讓他頗感意外,但還是假意問道,“鄭公子怎麽突然就要迴去了呢,而且還走的這麽匆忙,是不是老夫有哪裏招待不周的地方,如果有的話賢侄一定要告訴我不然令尊大人一定會責怪的!”
“太守大人言重了,我在奉高一切得有大人的照顧沒有什麽不好的,實在是如我所說出門日久念及家中父母因此急著趕迴去”。
“鄭公子要走啦?”唐小蠻聽到鄭硯和唐見遠的對話連忙跑了出來,麵帶笑容十分高興。
“小蠻姑娘很希望我走嗎?”
“鄭公子看你這話說的,怎麽會呢,不過你既然都這麽說了我們也不方便留你了,你東西都準備好了嗎要是有什麽缺的我現在就去給你準備!”
“小蠻不得無禮!”唐小蠻實在是表現得太過明顯,隻要不是個傻子都能看出來她是有多麽的希望鄭硯趕緊離開,比要送瘟神的心情還要激動。
鄭硯也不甘示弱,湊到唐小蠻耳邊悄悄跟她說道,“我迴去這一路上什麽都不差,唯獨差一件東西!”
“差什麽?”
“差你一個香吻!”
唐小蠻一聽住手便準備揍他,鄭硯早已有了準備剛說完便閃到一邊,“太守大人小侄告辭了!”
“賢侄等等,那你和小蠻這婚事?”
“看小蠻姑娘的意思了,小蠻姑娘要是有意我在京城隨時恭候!”
鄭硯說完便上了馬背一行人很大的陣仗出了奉高直往京城而去。
眼看著鄭硯離開,唐小蠻連日縈繞在心頭的煩惱終於是猶如陰霾一般散去。
“爹,我也要去京城!”
“去京城?你去京城幹嘛?難不成還想找鄭公子麻煩?”唐見遠一時竟弄不明白唐小蠻這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麽藥,鄭硯前腳剛走她後腳就準備跟上去。
“我希望這輩子都不要見到他了,誰有空去理他!”
“那你為什麽要去京城?”
“哎呀爹您就別管了,我都還沒去過京城呢,想去長長見識嘛看看咱們大漢的國都到底是怎麽樣的?聽說那裏還住著一些西域國家的人我想去看看他們都張什麽樣子”,唐小蠻嘴上這麽說其實是想到京城去找常知樂,當然唐見遠現在根本不知道常知樂去了京城,否則斷然不會允許她去。
“不行,你才迴家多久又要往外麵跑一個姑娘家的不待在家裏整天往外麵跑像什麽樣子傳出去對你自己的名聲也不好啊!”
“反正我就要去,這樣吧我再陪您一天然後再去京城”,唐小蠻說著跑過去扯著唐見遠的長袍嬌聲嬌氣地撒起了嬌。
唐見遠甚至唐小蠻從小就不是個安心在閣樓做做女工繡繡花的平常姑娘,沒有一天閑的住,總是帶著柔雪到處跑,那她也沒有辦法隻好隨了她,過了兩日唐小蠻和柔雪也一起去了京城。
而在京城,南宮殿上,太尉趙熹又向劉莊遞交了遼東郡加急傳來的奏報,“啟奏陛下,烏桓庫察木部最近這段時間加劇了對遼東和漁陽兩郡的襲擾,臣建議先將延邊百姓遷往塞內,以免遭受劫掠!”
太常卿桓榮也附議支持趙熹的決定,尚書令王璞州則站出來反對,“啟奏陛下,臣以為不可,若是將邊塞百姓都前往塞內,則烏桓定會以為我大漢是畏懼他們,他們勢必會更加得寸進尺,而且若把百姓內遷,那就等於是把邊塞的土地都奉送給了庫察木,隻要百姓在,朝廷就不會不管,庫察木就必定能夠明白朝廷寸土不讓的決心,久而久之一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供他們搶奪他們自然不會再來騷擾。”
王璞州的話一出大司農和少府卿也附議支持。
趙熹立刻直斥道,“邊塞的百姓也是我大漢的百姓,邊塞的百姓受到屈辱就是我大漢受到欺辱,尚書令竟然說出剛才那樣的話要讓烏桓劫無可劫然後自動撤離,說出來簡直讓大漢的臣民寒心,況且百姓遷入塞內並不等於是喪失土地,庫察木雖然貪婪但還不至於利令智昏敢動我大漢城池。”
“好了,眾位愛卿先別吵了,不是已經派中散大夫魯萬全前去烏桓了嗎,算日子也應該快要到了,等他從庫察木那裏迴來再說吧!”劉莊現在還不知道庫察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沒等魯萬全迴來他還不想做任何決定,畢竟直接內遷百姓對他而言是怯敵畏戰和示弱,麵對小小的烏桓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於是眾人騎上馬背返迴城中,唐見遠默默感歎鄭硯平安歸來總算是有驚無險,否則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跟鄭布農交待,因此對鄭硯愈加熱情,把他請進太守府然後準備了豐盛的晚飯,鄭硯雖然表麵上誇誇其談滔滔不絕但卻著實是嚇得不輕,現在想起來仍然心有餘悸,想著自己的性命差點丟在虎狼穀被這群野獸給撕咬,對抬迴來的三隻打死的野狼就更加氣憤,竟然命人將狼皮撕下然後給燉成了肉分食給手下一幹隨從。
鄭硯在太守府吃過晚飯被鄭二給送迴了天上客,眾人散去之後唐見遠單獨把唐小蠻給叫住,唐小蠻知道自己今天差點犯下大錯免不了被唐見遠一番斥責,隻能硬著頭皮一直低著頭一言不發地站在那裏,等著唐見遠劈哩啪啦一頓狂風暴雨。
唐見遠收起剛才在飯桌上的笑容板著老臉盯著唐小蠻,語氣十分嚴肅,“你給我老實說你今天是不是故意帶鄭公子到虎狼穀去的?”
唐小蠻癟著嘴不敢迴話,隻是微微地點著頭。
“你到底想幹什麽啊?你難道不知道虎狼穀有多危險嗎?那裏麵各種野獸猛禽隨時都有可能出現不但鄭公子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危險你自己也隨時都有危險你知不知道,你是不是故意想要整死鄭公子?”唐見遠越說越來氣,見唐小蠻一言不發繼續發問,“你就算是不喜歡鄭公子也沒有必要害死他吧,那可是一條人命,他要是死在了奉高我也隻有給他賠死你知不知道?”
“爹,我知道錯了您就別說了!”唐小蠻發出低沉的聲音悄悄地瞥了唐見遠一眼。
“現在知道錯了?之前幹嘛去了?還好鄭公子完好無損地迴來了總算是有驚無險,要是···,算了不說了,我看鄭公子是不能在待在奉高了要不然還不知道你會耍出什麽花樣來對付他,我明天就去跟他說讓他早點迴京城”,唐見遠說著便準備出門。
唐小蠻沒想到唐見遠竟然會主動替她去讓鄭硯走人,這也算是意外之喜,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唐見遠突然迴過身來,“你給我好好待在這裏反省!”說完出門而去。
鄭硯迴到客棧覺得身體十分疲憊,倒頭便準備睡下,鄭二卻一個人在那裏反複琢磨今天發生的事情。
“你怎麽還不走啊,我要睡覺了快出去!”
“公子你不覺得今天的事情有些蹊蹺嗎?”鄭二畢竟是鄭布農派在鄭硯身邊照顧他的,還是比較警覺。
“有什麽蹊蹺的?”鄭硯躺在床上連眼睛都不想睜了。
“唐姑娘明明知道虎狼穀危險卻還騙您到那裏去,我們被野獸攻擊的時候她和柔雪又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屬下覺得唐姑娘是故意把您帶到那裏去的!”
“故意帶我去?為什麽?”
“您來奉高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唐姑娘卻一直對您冷冷淡淡很明顯她是她不識抬舉所以根本不喜歡您,可您又一直不肯離開,那唐姑娘您應該也看出來了不但是個烈性子而且身手還那麽好,他是想讓您死在奉高然後這門婚事就再也沒有可能了!”
鄭硯迷迷糊糊聽鄭二這麽一說嚇得從立刻從床上爬了起來,“你說得有道理,她一直沒有理我這兩天卻突然跟我熱情起來,可馬上就發生了今天這樣的事情,看來她是早有預謀呀,這丫頭片子膽子也太大了吧他要真是殺了我不但她活不了她爹唐見遠也難逃幹係”。
“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她一計不成一定會再生一計,這裏畢竟是她的地盤我們也隻能吃啞巴虧,我看我們還是趕緊迴京城吧,唐小蠻那丫頭鬼主意多得很我擔心我們親事沒有辦成小命給丟在了這裏呀!”
“對,對,你說得很對,這門婚事我不要了要是把命丟在這裏那可劃不算,本公子在京城還有那麽多美女等著我呢!”
鄭硯和鄭二都是砸人前誇誇其談逞強耍能之人,但其實膽子小得很,鄭硯也隻是覺得唐小蠻長得漂亮又與他平日裏所見的那些個主動投懷送抱的鶯鶯燕燕性子有所不同所以這才賴在奉高沒有走,但即使如此也沒有改變他到處沾花惹草的風流本性,這次要真是關係到小命當然不敢再貪念一處了。
“那我明天就找個借口去找唐見遠辭行!”
第二天日曬三更之後鄭硯磨磨蹭蹭地從床上爬起來,此時鄭二已經令人把所有行禮都已經打包馬車也早已在外麵候著。
鄭硯帶著一眾隨從前往太守府,此時唐見遠正出門準備去見鄭硯,碰巧在門口便見到了鄭硯,“鄭公子你這是要幹嘛?”
“太守大人,小侄離開高堂來奉高也有些日子了,做子女的應該隨時伺奉在父母大人身邊,我也該迴去了,因此特意來向太守大人辭行!”
唐見遠正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勸他迴去,沒想到鄭硯卻自己開口要迴去讓他頗感意外,但還是假意問道,“鄭公子怎麽突然就要迴去了呢,而且還走的這麽匆忙,是不是老夫有哪裏招待不周的地方,如果有的話賢侄一定要告訴我不然令尊大人一定會責怪的!”
“太守大人言重了,我在奉高一切得有大人的照顧沒有什麽不好的,實在是如我所說出門日久念及家中父母因此急著趕迴去”。
“鄭公子要走啦?”唐小蠻聽到鄭硯和唐見遠的對話連忙跑了出來,麵帶笑容十分高興。
“小蠻姑娘很希望我走嗎?”
“鄭公子看你這話說的,怎麽會呢,不過你既然都這麽說了我們也不方便留你了,你東西都準備好了嗎要是有什麽缺的我現在就去給你準備!”
“小蠻不得無禮!”唐小蠻實在是表現得太過明顯,隻要不是個傻子都能看出來她是有多麽的希望鄭硯趕緊離開,比要送瘟神的心情還要激動。
鄭硯也不甘示弱,湊到唐小蠻耳邊悄悄跟她說道,“我迴去這一路上什麽都不差,唯獨差一件東西!”
“差什麽?”
“差你一個香吻!”
唐小蠻一聽住手便準備揍他,鄭硯早已有了準備剛說完便閃到一邊,“太守大人小侄告辭了!”
“賢侄等等,那你和小蠻這婚事?”
“看小蠻姑娘的意思了,小蠻姑娘要是有意我在京城隨時恭候!”
鄭硯說完便上了馬背一行人很大的陣仗出了奉高直往京城而去。
眼看著鄭硯離開,唐小蠻連日縈繞在心頭的煩惱終於是猶如陰霾一般散去。
“爹,我也要去京城!”
“去京城?你去京城幹嘛?難不成還想找鄭公子麻煩?”唐見遠一時竟弄不明白唐小蠻這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麽藥,鄭硯前腳剛走她後腳就準備跟上去。
“我希望這輩子都不要見到他了,誰有空去理他!”
“那你為什麽要去京城?”
“哎呀爹您就別管了,我都還沒去過京城呢,想去長長見識嘛看看咱們大漢的國都到底是怎麽樣的?聽說那裏還住著一些西域國家的人我想去看看他們都張什麽樣子”,唐小蠻嘴上這麽說其實是想到京城去找常知樂,當然唐見遠現在根本不知道常知樂去了京城,否則斷然不會允許她去。
“不行,你才迴家多久又要往外麵跑一個姑娘家的不待在家裏整天往外麵跑像什麽樣子傳出去對你自己的名聲也不好啊!”
“反正我就要去,這樣吧我再陪您一天然後再去京城”,唐小蠻說著跑過去扯著唐見遠的長袍嬌聲嬌氣地撒起了嬌。
唐見遠甚至唐小蠻從小就不是個安心在閣樓做做女工繡繡花的平常姑娘,沒有一天閑的住,總是帶著柔雪到處跑,那她也沒有辦法隻好隨了她,過了兩日唐小蠻和柔雪也一起去了京城。
而在京城,南宮殿上,太尉趙熹又向劉莊遞交了遼東郡加急傳來的奏報,“啟奏陛下,烏桓庫察木部最近這段時間加劇了對遼東和漁陽兩郡的襲擾,臣建議先將延邊百姓遷往塞內,以免遭受劫掠!”
太常卿桓榮也附議支持趙熹的決定,尚書令王璞州則站出來反對,“啟奏陛下,臣以為不可,若是將邊塞百姓都前往塞內,則烏桓定會以為我大漢是畏懼他們,他們勢必會更加得寸進尺,而且若把百姓內遷,那就等於是把邊塞的土地都奉送給了庫察木,隻要百姓在,朝廷就不會不管,庫察木就必定能夠明白朝廷寸土不讓的決心,久而久之一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供他們搶奪他們自然不會再來騷擾。”
王璞州的話一出大司農和少府卿也附議支持。
趙熹立刻直斥道,“邊塞的百姓也是我大漢的百姓,邊塞的百姓受到屈辱就是我大漢受到欺辱,尚書令竟然說出剛才那樣的話要讓烏桓劫無可劫然後自動撤離,說出來簡直讓大漢的臣民寒心,況且百姓遷入塞內並不等於是喪失土地,庫察木雖然貪婪但還不至於利令智昏敢動我大漢城池。”
“好了,眾位愛卿先別吵了,不是已經派中散大夫魯萬全前去烏桓了嗎,算日子也應該快要到了,等他從庫察木那裏迴來再說吧!”劉莊現在還不知道庫察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沒等魯萬全迴來他還不想做任何決定,畢竟直接內遷百姓對他而言是怯敵畏戰和示弱,麵對小小的烏桓這是他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