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考試結束隻剩下一小時,百煉文場變得異常安靜,所有考生都在絞盡腦汁想多得兩分,萬一能進入複試呢?
不過參照往年的數據,一千人考試,能進入複試的也就一百人左右。
第五大題是古文默寫,給出一篇古文中某句話的上半句或下半句,讓考生補全。
這種試題聽起來簡單,實則刁鑽古怪。墨香書院的老師哪會找常見的古文來考?考的都是些一萬年見不到一次的生僻文章,比如《水經注》、《黃帝內經》等,考生讀都沒讀過,更別說默寫。
二十道小題,每小題一分,能寫出一半來都算好的。
其實秦墨的記性還算不錯,之前是因為打工耽誤了一些。後來秦墨進入永恆之淚隨黑衣女子學習,整日被後者強迫讀書,一篇文章默寫十遍以上,想不記住都難。
就算如此,秦墨仍然有兩句沒寫出,還好有黑衣女子這個移動圖書館在。不過秦墨也終於用掉了他所有的求助機會。
至於第六大題,秦墨看罷差點笑出聲來,因為這道題是古文翻譯題,而且需要翻譯的文章竟然是《三字經》!
對於《三字經》,秦墨幾乎可以用滾瓜爛熟來形容,畢竟這是黑衣女子教給他的第一篇文章。
此題共十分,隻要翻譯錯一句就要扣一分。若是錯上十句,這道題也就白寫了。
秦墨控製住內心的狂喜,工工整整地寫下整篇文章的翻譯,萬一因為字跡潦草而被扣分,可就得不償失嘍!
三十張卷子,上麵滿滿的都是筆墨,這是秦墨奮戰三個小時的成果。
盡管秦墨寫完了所有的試題,而且也比較順利,可難保其中沒有幾處小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錯?不過得八十分應該不成問題,秦墨心中也知足。
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十分鍾,費驚霖掃視場內僅剩的五百多個考生,搖頭道:“一群庸才,連考試都堅持不下來,還想進我墨香書院?”
當初有一千人參加考試,到現在已有將近五百人棄考。說實話,棄考也情有可原,要是到時候核驗成績考了一二十分,甚至考了個位數,那丟臉可就丟大了。
“上次考試,進入複試的連百人都沒有,不知道今天能不能破百?”章曉以手指輕叩大腿,節奏逐漸加快,看來這考試越到最後越是激動人心。
費驚霖笑道:“這屆考生的天資普遍不錯,一百人應該沒問題。”
章曉的神色中帶著幾分急切,“八十分及格,我記得曆屆最高分也不過是九十六分,也不知今天有沒有人能破此記錄?”
“今年的試題乃是曆年來最難的,能上八十就算不錯,考九十分乃是百裏挑一,至於破紀錄,我看夠嗆。”費驚霖一直是出題人之一,曆年試題的難度他自然是一清二楚。
“嗯。”章曉微微點頭,恐怕他的心中也是這般所想。
然後,章曉又對幾名高級導師問道:“諸位覺得誰能奪得本次初試第一?”
初試第一,乃是考生無上的榮耀。若是能得此殊榮,不僅複試板上釘釘,而且以後行走在墨香書院中,那也是眾人的焦點。
試問,誰不想成為眾人心目中的偶像?
“江洛炎天資聰穎,早就是我雁門郡的少年天才,此次考試定能勇奪第一。”
“我看未必,那朱孝天也是天才,而且比江洛炎多讀了兩年書,定能技壓群雄。”
“哎,你們可不要小瞧了巨鹿郡的淩東暉,此人看起來虎頭虎腦,在當地卻是極負盛名,乃是此次奪冠的熱門。”
“孟西申和左立文並稱‘巴蜀雙雄’,這二人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你們難道忘了當年是誰創下九十六分這一不可打破的記錄?是費老師門下的弟子柳惜月啊!她雖然是女流之輩,卻超越了所有男弟子。而皇城洛陽來的李亦菲像極了當年的柳惜月,說不定能再創輝煌。”
柳惜月當年以十二歲的年齡考出九十六分的高分,實屬罕見,在墨香書院一直是神話般的存在。同為天才的江洛炎卻因故錯過那次考試,不然便能和前者一較高下。
眾導師爭論不休,心中各有自己喜歡的人才。趙海蘭一向喜歡安靜,懶得和他們爭,也不知道他的心中看好誰?
秦墨灰頭土臉的模樣,再加上他看起來無比平庸的資質,自然不會出現在任何一位導師的口中。
“考試結束!”
隨著一聲鍾鳴,所有考生停筆起身,不能再寫一個字。
秦墨心中無比激動,不知自己這六年的努力究竟能換來怎樣的成績?
“桌子右側有一機關,打開之後,桌麵上會出現一個盛放試卷的示分器。將試卷按照從第一張到最後一張的順序排好,放入示分器內,便可當場顯示成績。”一名中級導師大聲喊道。
初試的成績當場就能揭曉,要不怎麽會有四五百人落荒而逃?
秦墨打開桌子右側機關,桌麵果然發生了變化,一個夾層赫然出現在他麵前,並有一個長方形的凹槽緩緩升起,這應該就是那中級導師口中的示分器。
試卷和示分器都經過特殊處理,後者能夠通過才氣來感應試卷上的答案正確與否。
秦墨的心髒簡直快要跳出來,他特別想知道自己的成績,又怕自己失誤太多而低於八十分。
然而急性子的考生已經將試卷放入示分器中,考場上頓時有一道道光芒騰空而起,璀璨無比,甚是壯觀。
光柱由示分器中發出,不同的分數會形成不同顏色的光柱。八十分以下是紅色光柱,八十到九十之間是藍色光柱,九十分以上是紫色光柱。同顏色的光柱,分數越高,顏色越深。
按照往年的慣例,能夠召喚出紫色光柱的不超過十人。
各色光柱升起後,便會有相同顏色的數字出現在半空中,這便是每個考生最後的分數。
費驚霖起身觀看,口中說道:“諸位,看看我們誰猜得更準些?”
趙海蘭波瀾不驚的臉上也終於顯現出一絲罕見的期待,“不知道今年的最高分又會是多少?”
不過參照往年的數據,一千人考試,能進入複試的也就一百人左右。
第五大題是古文默寫,給出一篇古文中某句話的上半句或下半句,讓考生補全。
這種試題聽起來簡單,實則刁鑽古怪。墨香書院的老師哪會找常見的古文來考?考的都是些一萬年見不到一次的生僻文章,比如《水經注》、《黃帝內經》等,考生讀都沒讀過,更別說默寫。
二十道小題,每小題一分,能寫出一半來都算好的。
其實秦墨的記性還算不錯,之前是因為打工耽誤了一些。後來秦墨進入永恆之淚隨黑衣女子學習,整日被後者強迫讀書,一篇文章默寫十遍以上,想不記住都難。
就算如此,秦墨仍然有兩句沒寫出,還好有黑衣女子這個移動圖書館在。不過秦墨也終於用掉了他所有的求助機會。
至於第六大題,秦墨看罷差點笑出聲來,因為這道題是古文翻譯題,而且需要翻譯的文章竟然是《三字經》!
對於《三字經》,秦墨幾乎可以用滾瓜爛熟來形容,畢竟這是黑衣女子教給他的第一篇文章。
此題共十分,隻要翻譯錯一句就要扣一分。若是錯上十句,這道題也就白寫了。
秦墨控製住內心的狂喜,工工整整地寫下整篇文章的翻譯,萬一因為字跡潦草而被扣分,可就得不償失嘍!
三十張卷子,上麵滿滿的都是筆墨,這是秦墨奮戰三個小時的成果。
盡管秦墨寫完了所有的試題,而且也比較順利,可難保其中沒有幾處小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錯?不過得八十分應該不成問題,秦墨心中也知足。
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十分鍾,費驚霖掃視場內僅剩的五百多個考生,搖頭道:“一群庸才,連考試都堅持不下來,還想進我墨香書院?”
當初有一千人參加考試,到現在已有將近五百人棄考。說實話,棄考也情有可原,要是到時候核驗成績考了一二十分,甚至考了個位數,那丟臉可就丟大了。
“上次考試,進入複試的連百人都沒有,不知道今天能不能破百?”章曉以手指輕叩大腿,節奏逐漸加快,看來這考試越到最後越是激動人心。
費驚霖笑道:“這屆考生的天資普遍不錯,一百人應該沒問題。”
章曉的神色中帶著幾分急切,“八十分及格,我記得曆屆最高分也不過是九十六分,也不知今天有沒有人能破此記錄?”
“今年的試題乃是曆年來最難的,能上八十就算不錯,考九十分乃是百裏挑一,至於破紀錄,我看夠嗆。”費驚霖一直是出題人之一,曆年試題的難度他自然是一清二楚。
“嗯。”章曉微微點頭,恐怕他的心中也是這般所想。
然後,章曉又對幾名高級導師問道:“諸位覺得誰能奪得本次初試第一?”
初試第一,乃是考生無上的榮耀。若是能得此殊榮,不僅複試板上釘釘,而且以後行走在墨香書院中,那也是眾人的焦點。
試問,誰不想成為眾人心目中的偶像?
“江洛炎天資聰穎,早就是我雁門郡的少年天才,此次考試定能勇奪第一。”
“我看未必,那朱孝天也是天才,而且比江洛炎多讀了兩年書,定能技壓群雄。”
“哎,你們可不要小瞧了巨鹿郡的淩東暉,此人看起來虎頭虎腦,在當地卻是極負盛名,乃是此次奪冠的熱門。”
“孟西申和左立文並稱‘巴蜀雙雄’,這二人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你們難道忘了當年是誰創下九十六分這一不可打破的記錄?是費老師門下的弟子柳惜月啊!她雖然是女流之輩,卻超越了所有男弟子。而皇城洛陽來的李亦菲像極了當年的柳惜月,說不定能再創輝煌。”
柳惜月當年以十二歲的年齡考出九十六分的高分,實屬罕見,在墨香書院一直是神話般的存在。同為天才的江洛炎卻因故錯過那次考試,不然便能和前者一較高下。
眾導師爭論不休,心中各有自己喜歡的人才。趙海蘭一向喜歡安靜,懶得和他們爭,也不知道他的心中看好誰?
秦墨灰頭土臉的模樣,再加上他看起來無比平庸的資質,自然不會出現在任何一位導師的口中。
“考試結束!”
隨著一聲鍾鳴,所有考生停筆起身,不能再寫一個字。
秦墨心中無比激動,不知自己這六年的努力究竟能換來怎樣的成績?
“桌子右側有一機關,打開之後,桌麵上會出現一個盛放試卷的示分器。將試卷按照從第一張到最後一張的順序排好,放入示分器內,便可當場顯示成績。”一名中級導師大聲喊道。
初試的成績當場就能揭曉,要不怎麽會有四五百人落荒而逃?
秦墨打開桌子右側機關,桌麵果然發生了變化,一個夾層赫然出現在他麵前,並有一個長方形的凹槽緩緩升起,這應該就是那中級導師口中的示分器。
試卷和示分器都經過特殊處理,後者能夠通過才氣來感應試卷上的答案正確與否。
秦墨的心髒簡直快要跳出來,他特別想知道自己的成績,又怕自己失誤太多而低於八十分。
然而急性子的考生已經將試卷放入示分器中,考場上頓時有一道道光芒騰空而起,璀璨無比,甚是壯觀。
光柱由示分器中發出,不同的分數會形成不同顏色的光柱。八十分以下是紅色光柱,八十到九十之間是藍色光柱,九十分以上是紫色光柱。同顏色的光柱,分數越高,顏色越深。
按照往年的慣例,能夠召喚出紫色光柱的不超過十人。
各色光柱升起後,便會有相同顏色的數字出現在半空中,這便是每個考生最後的分數。
費驚霖起身觀看,口中說道:“諸位,看看我們誰猜得更準些?”
趙海蘭波瀾不驚的臉上也終於顯現出一絲罕見的期待,“不知道今年的最高分又會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