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裏,茅元儀連連感謝張璟,畢竟,張璟能為了幫他完善書籍到這種地步,確實已經不能說是對他有知遇之恩這麽簡單了。


    與張璟幫助他的相比,茅元儀覺得,他找李易幫張璟殺客巴巴,都不算什麽,這也更加堅定茅元儀對張璟的忠心了。


    終究這麽禮遇他的人不多了,而上一個,如此禮遇茅元儀的人,卻是在獄中的楊鎬。


    最終,張璟笑著看著茅元儀帶著他的初稿高興離開,心裏麵,張璟也是有些安定下來。


    在張璟看來,《武備誌》這種對這個時代而言,絕對是高級軍事教材的書,還是遲點出世最好,否則,還真不能保證會不會被大明的敵人,特別是建奴,看上眼,盜了去。


    對於張璟而言,他從不覺得建奴那些韃子軍事潛力可怕,畢竟他們就那點人口地盤,就算他們兵馬再精銳,隻要他日後能有機會讓明軍的實力提高,到時候用人口優勢,堆也能堆死建奴那群韃子。


    韃子拚死一個人,那大明就拚死十個甚至百個人,還怕堆不死他們?


    反正大明社會裏的無業遊民太多,多餘的勞動力釋放不了,與其讓他們成為社會隱患,還不如讓他們做士兵炮灰了。


    隻是,建奴韃子的實力是不可怕,但他們可怕的是他們會學習,會反思。


    在張璟看來,一個隻會用刀劍武力統治的民族並不可怕,因為當他們的刀劍鏽了,武力下降了,就會衰敗,但一個會反思、會學習的民族,那就很可怕了。


    想想看,老奴努爾哈赤的軍事素養,除了在戰爭中學習以外,剩下的基本就是看書來的,而他看的卻隻是《三國演義》那有兵書成分的小說故事而已,可是努爾哈赤卻從故事裏反思學習,摸索了自己的一套兵法韜略,進而提升自己的軍事水平。


    甚至於,後來很多不識漢字的蟎清統治者,僅憑當時少數有蟎文翻譯的《三國演義》,不僅在軍事上學習裏麵的兵法韜略,甚至還從《三國演義》裏,摸索出了馭下、治民等等的政治手段。


    當然,這並不是說《三國演義》不行,真是曆史上,後世開辟天朝的太祖,不也對《三國演義》讚不絕口,活學活用?


    故而,《三國演義》裏,自然是有一定的關於軍事政治的可學之處,但再可學,那也得有認真學習的人去看去學習才行,而不是讓看書的人,把自己當老客一樣,隻看裏麵的故事,而不去學習應用。


    如此看的話,那就不得不佩服蟎清統治者的學習反思能力了,而這,也是張璟認為蟎清韃子的可怕之處,也是他不希望《武備誌》早出現得原因。


    想到這裏,張璟就不由得慶幸起來,好在蟎清那幫狗韃子,現在多數都不認識漢字,否則真要讓他們學習了漢字,派奸細把大明的兵、農、科技等方麵書籍帶到建州,到那時候,以蟎清韃子的學習能力,還真不好說現在落後的蟎清會多出多少人才出來,會成長到怎麽樣的可怕程度了。


    《武備誌》的事情,暫時也隻能告一段落,對於張璟而言,現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按茅元儀的意思,把朝廷關於查殺害客巴巴兇手的案子的水給攪混。


    隻是,雖然利用高進的身份,拖他背後的高攀龍和東林黨下水容易,隻需要一道彈劾高進在軍器局倒賣軍械給黑市的奏疏就行,但現下對張璟而言,怎麽找到願意和東林黨作對的言官彈劾高進,就成了難題了。


    畢竟,一來張璟是肯定不能在這件事情上主動露麵彈劾的,甚至於就算他讓別人彈劾高進,他也不能露麵,除非是可以信任的人除外,終究在這事情裏,他張璟是最好不要有太多接觸的。


    二來,現在的大明朝堂裏,已經成了東林黨人“眾正盈朝”的趨勢,朝堂裏還剩的那些非東林黨人的言官,有多少敢接下這事情,去和東林黨人硬肛的?


    故而,有這兩點,張璟也是惱恨,明明他有了辦法,結果卻是不知道如何應對,這不就像是明明一個脫光衣服的大美女在你麵前,而你卻什麽都幹不了一樣嗎?


    正當張璟沉思時,趙進教卻是恭敬來到大堂,開口道:“老爺,戶科給事中姚宗文,在府外求見!”


    “姚宗文?他怎麽來了?”張璟聽後脫口問道。


    而後,張璟突然想起來,近日聽到的一件關於熊廷弼氣節度量高的事情。


    那就是有屬於東林黨的言官有人上書皇帝,彈劾姚宗文等人當初汙蔑熊廷弼,致使熊廷弼被罷官免職,讓朝廷受到損失,要求皇帝下旨嚴查姚宗文等人。


    朱由校對於姚宗文等人自然氣惱,便欲問罪他們,誰知道熊廷弼知道這事後,立即上書,要求朱由校赦免姚宗文等人,不要治罪姚宗文等人,理由是言者無罪,朝廷不可治罪言官。


    這事情,傳了出來後,當即令朝野稱讚熊廷弼品質高潔,寬宏大量雲雲。


    當然,至於這件事情的內幕,張璟自然知道這是正在京師整頓兵馬,準備去遼東主持大局的熊廷弼,與浙黨早有秘密交易,從而要完成的。


    至於熊廷弼內心到底是不是要放過姚宗文等人,那就隻有他自己清楚了。


    不過,在張璟想來,熊廷弼應該是真正的以德報怨吧!


    畢竟,記得真實曆史上,熊廷弼起複後,也是第一時間請求朱由校不要治罪那些彈劾他的言官,免除他們的官職的。


    隻不過,這提議,後來被朱由校阻止了。


    當然,這一世,也是一樣,朱由校依舊拒絕熊廷弼提議,甚至那些上次被姚宗文等人擺了一道的東林黨人,這次也跟著出來讚同皇帝提議了。


    不用猜也知道,這是那些吃了虧的東林黨人,要借用熊廷弼被彈劾的事情,借題發揮,打擊報複姚宗文等人了。


    畢竟,他們一來可以報上次被擺了一道的仇;二來,東林黨和浙黨又決裂了,自然要打擊異己;三來的他們彈劾姚宗文等人,等他們罷免後,完全可以安插自己人,代替他們所在的言官位置。


    如此一舉三得,東林黨人自然要破天荒的支持皇帝了。


    想到這,張璟也猜出姚宗文來的用意了,無非是來他這裏尋找幫助的,畢竟他當初可是答應過方從哲要保他們的。


    突然間,張璟想起姚宗文等人的身份,眼前一亮,當下對趙進教道:“讓姚宗文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好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泉釋一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泉釋一切並收藏明末好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