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東瀛海域,田間次郎總算舒口氣。
宋國船隊到東瀛他是知情的,也幸虧在各處有眼線,能夠及時知道宋人的動靜和去向。
也幸虧前後有兩日的中斷,田間次郎才能爭取時間,從容的離開五島大本營。
肥前國也就是後世長崎附近,早就隻是他們名義上的老巢而已,五島上的基地才是真正核心。
他們把大半財物卸下,補充淡水食物後便起錨再次出發。
雖然五島上還算機密,但是依舊有發現的可能。
宋人會不會攻打五島,田間次郎沒有把握,畢竟在東瀛人麵前,宋國是個龐然大物,隻能是進貢的宗主國。
與貴族和官員不同,底層的浪人生存還不顧上,隻能去大宋或者劫掠。
尤其是田間太郎,更是囂張,仗著自己手底下有千餘武士,還怕宋人?
也與東瀛的情況有關,此處幾百人都是一場大仗。宋國那些動輒幾十萬人的戰鬥,他隻當做是神話傳說。
與兄長不同,田間次郎可是見過大宋水軍作戰,連不可一世的金人都被揍得哭爹喊娘,全軍覆沒。
他可不認為兄長手下那些連甲胄都湊不上人手一副的浪人,能打過武裝到牙齒的大宋官軍。
宋國和東瀛的差距,已經不是言語上能說的清。田間次郎不止一次勸說過田間太郎,隻是依舊無濟於事。
沒有見識過宋軍戰力的人,無論和他說什麽都被當作是為失敗找借口。
……
在琉球最南端補充完淡水以後,便是到麻逸的旅途。
比起宋國到東瀛,在這段旅程更為驚險,因為經過的船隻少之又少。
幸好是在初春,若是在夏日,路過的風暴就能把他們送進海底喂魚。
即便是風和日麗,茫茫大海上的旅程本身就是一次生死離別。
沈玉病了,病得很重,遭遇人間慘事加之水土不服,上吐下瀉,沒幾日,一個往日的嬌俏美人就變得形銷骨立。
眼見如此,田間次郎對她也就沒了興趣,隻是安排兩個倭女伺候她,也是防備她尋短見。
若是尋常人,早就扔進海裏,免得消耗糧食。但是沈玉不同,留著她在,至少能控製沈南雲,雖然沒有了多少用處,但是未來如何,誰知道呢。
田間次郎實在不明白,大宋女子為何如此烈性,哪像倭女看上了搶過來,哪個不是極為順從。
沈南雲日子也不好過,利用價值不高的他,被田間次郎像狗一樣對待,兩個兒子跟倭奴一樣沒日沒夜幹活已經氣息奄奄,兩個兒媳也沒逃過田間的糟蹋,徹底淪為田間手下的玩物。
然而沈南雲卻挺過這一切,身板愈發健壯起來,連往日的肚腩也消失無蹤,赤著上身在海風下衝刷甲板幹的也是有模有樣。
漢人有句話,臥薪嚐膽,他不認為沈南雲是認命,更像是準備著什麽。
在艙房中的田間次郎遠遠看著沈南雲,神色猶疑不定,朝左右吩咐,讓人叫來他。
沈南雲來到田間次郎跟前,塌著腰諂媚道,“田間君有何吩咐?”
田間次郎笑著用漢話答道,“沒有,隻是見南雲桑如此辛苦,想讓你也快活快活。”
說著,拉過一個倭女,扯開衣服露出堅挺的一對雙峰揉搓,然後將倭女甩到沈南雲腳下,示意他可以快活。
沈南雲開始臉色有些發白,手有些抖,讓他像田間次郎手下一樣當眾宣淫他自問做不到。
田間次郎笑了笑道,“看來南雲桑看不上,來人,將那兩個大宋美人叫過來。”
沈南雲身子一抖,他當然知道田間說的是誰,強笑道,“我是不敢相信先生會給我如此機會,小人哪裏不願意了。”
說完,開始脫衣服,準備在一幫倭人麵前演一出活春宮,任由他們觀看取樂。
不過,衣服剛脫完,笑著的人聲音變了,連田間次郎都變了音調。
宋人的那活兒,都是這麽大的麽?
田間次郎不信,問道,“南雲桑,你們宋人的東西,都是這麽大?你是特例吧。”
沈南雲哈哈大笑,“那可不是,我這還是小的,大的人多了去……”
……
……
前方是琉球群島,附近是一個小島礁,海浪一波接一波的拍擊在沙灘上。
梁範站在船頭,看著船身劈開破浪,在一陣陣搖晃中前進。
瞭望手瞪大眼睛,站在台子上瘋狂的搖著旗子,封雲飛看一眼,就知道意思是前方看見不明船隊。
不管怎樣,在此處遇見的不可能是友軍,梁範一聲令下,艦隊就向不明船隊撲過去。
先不管他們身份如何,隻要是在麻逸航線過來,定然會遇見過田間次郎的船隊,先把情報拿到手再說。
船隊規模不小,竟然是九支,作為商船隊,已經是十分了不得的規模。
許是看見隻有四艘船,船隊不但沒有減速,也是加速衝上來。
梁範覺得商船們是送到砧板的肉,對方也是這麽認為!
梁範搖搖頭,船隊主人也太不謹慎,竟然是所有船隻一起撲上來,至少有幾個做後備才是。
看得出來,他們也就是欺負欺負民船,根本就沒有打過成規模的海戰。
不過,這樣也好,省的他們散作一團,還要一個個上去追。
船隊的首領不是別人,正是源氏這一代的代表人物——源賴朝!
源賴朝是日本幕府製度的建立者,不過他現在還是一個流放的犯人。
他是河內源氏的源義朝的第三子,名將源義經的異母弟。其母為藤原季範之女由良禦前。
源賴朝出生在河內源氏的家族。前年,其父源義朝在平治之亂中戰敗被殺,源賴朝被流放於伊豆國。
現在,他從事的任務就是在伊豆國和麻逸之間的貿易。
平安京的大人物們,十分需要麻逸出產的香料。別處的香料生意都是大食人的囊中物,就連麻逸到大宋都是大食人。
但是,那些大胡子戴頭巾的家夥們並沒有去占據東瀛到麻逸的路線,因為……需求實在是太小了……
琉球王國原先是航線的擁有者,可惜他們在東瀛諸島的實力並不足以支撐他們持續下去,後來,便到了伊豆國手中。
宋國船隊到東瀛他是知情的,也幸虧在各處有眼線,能夠及時知道宋人的動靜和去向。
也幸虧前後有兩日的中斷,田間次郎才能爭取時間,從容的離開五島大本營。
肥前國也就是後世長崎附近,早就隻是他們名義上的老巢而已,五島上的基地才是真正核心。
他們把大半財物卸下,補充淡水食物後便起錨再次出發。
雖然五島上還算機密,但是依舊有發現的可能。
宋人會不會攻打五島,田間次郎沒有把握,畢竟在東瀛人麵前,宋國是個龐然大物,隻能是進貢的宗主國。
與貴族和官員不同,底層的浪人生存還不顧上,隻能去大宋或者劫掠。
尤其是田間太郎,更是囂張,仗著自己手底下有千餘武士,還怕宋人?
也與東瀛的情況有關,此處幾百人都是一場大仗。宋國那些動輒幾十萬人的戰鬥,他隻當做是神話傳說。
與兄長不同,田間次郎可是見過大宋水軍作戰,連不可一世的金人都被揍得哭爹喊娘,全軍覆沒。
他可不認為兄長手下那些連甲胄都湊不上人手一副的浪人,能打過武裝到牙齒的大宋官軍。
宋國和東瀛的差距,已經不是言語上能說的清。田間次郎不止一次勸說過田間太郎,隻是依舊無濟於事。
沒有見識過宋軍戰力的人,無論和他說什麽都被當作是為失敗找借口。
……
在琉球最南端補充完淡水以後,便是到麻逸的旅途。
比起宋國到東瀛,在這段旅程更為驚險,因為經過的船隻少之又少。
幸好是在初春,若是在夏日,路過的風暴就能把他們送進海底喂魚。
即便是風和日麗,茫茫大海上的旅程本身就是一次生死離別。
沈玉病了,病得很重,遭遇人間慘事加之水土不服,上吐下瀉,沒幾日,一個往日的嬌俏美人就變得形銷骨立。
眼見如此,田間次郎對她也就沒了興趣,隻是安排兩個倭女伺候她,也是防備她尋短見。
若是尋常人,早就扔進海裏,免得消耗糧食。但是沈玉不同,留著她在,至少能控製沈南雲,雖然沒有了多少用處,但是未來如何,誰知道呢。
田間次郎實在不明白,大宋女子為何如此烈性,哪像倭女看上了搶過來,哪個不是極為順從。
沈南雲日子也不好過,利用價值不高的他,被田間次郎像狗一樣對待,兩個兒子跟倭奴一樣沒日沒夜幹活已經氣息奄奄,兩個兒媳也沒逃過田間的糟蹋,徹底淪為田間手下的玩物。
然而沈南雲卻挺過這一切,身板愈發健壯起來,連往日的肚腩也消失無蹤,赤著上身在海風下衝刷甲板幹的也是有模有樣。
漢人有句話,臥薪嚐膽,他不認為沈南雲是認命,更像是準備著什麽。
在艙房中的田間次郎遠遠看著沈南雲,神色猶疑不定,朝左右吩咐,讓人叫來他。
沈南雲來到田間次郎跟前,塌著腰諂媚道,“田間君有何吩咐?”
田間次郎笑著用漢話答道,“沒有,隻是見南雲桑如此辛苦,想讓你也快活快活。”
說著,拉過一個倭女,扯開衣服露出堅挺的一對雙峰揉搓,然後將倭女甩到沈南雲腳下,示意他可以快活。
沈南雲開始臉色有些發白,手有些抖,讓他像田間次郎手下一樣當眾宣淫他自問做不到。
田間次郎笑了笑道,“看來南雲桑看不上,來人,將那兩個大宋美人叫過來。”
沈南雲身子一抖,他當然知道田間說的是誰,強笑道,“我是不敢相信先生會給我如此機會,小人哪裏不願意了。”
說完,開始脫衣服,準備在一幫倭人麵前演一出活春宮,任由他們觀看取樂。
不過,衣服剛脫完,笑著的人聲音變了,連田間次郎都變了音調。
宋人的那活兒,都是這麽大的麽?
田間次郎不信,問道,“南雲桑,你們宋人的東西,都是這麽大?你是特例吧。”
沈南雲哈哈大笑,“那可不是,我這還是小的,大的人多了去……”
……
……
前方是琉球群島,附近是一個小島礁,海浪一波接一波的拍擊在沙灘上。
梁範站在船頭,看著船身劈開破浪,在一陣陣搖晃中前進。
瞭望手瞪大眼睛,站在台子上瘋狂的搖著旗子,封雲飛看一眼,就知道意思是前方看見不明船隊。
不管怎樣,在此處遇見的不可能是友軍,梁範一聲令下,艦隊就向不明船隊撲過去。
先不管他們身份如何,隻要是在麻逸航線過來,定然會遇見過田間次郎的船隊,先把情報拿到手再說。
船隊規模不小,竟然是九支,作為商船隊,已經是十分了不得的規模。
許是看見隻有四艘船,船隊不但沒有減速,也是加速衝上來。
梁範覺得商船們是送到砧板的肉,對方也是這麽認為!
梁範搖搖頭,船隊主人也太不謹慎,竟然是所有船隻一起撲上來,至少有幾個做後備才是。
看得出來,他們也就是欺負欺負民船,根本就沒有打過成規模的海戰。
不過,這樣也好,省的他們散作一團,還要一個個上去追。
船隊的首領不是別人,正是源氏這一代的代表人物——源賴朝!
源賴朝是日本幕府製度的建立者,不過他現在還是一個流放的犯人。
他是河內源氏的源義朝的第三子,名將源義經的異母弟。其母為藤原季範之女由良禦前。
源賴朝出生在河內源氏的家族。前年,其父源義朝在平治之亂中戰敗被殺,源賴朝被流放於伊豆國。
現在,他從事的任務就是在伊豆國和麻逸之間的貿易。
平安京的大人物們,十分需要麻逸出產的香料。別處的香料生意都是大食人的囊中物,就連麻逸到大宋都是大食人。
但是,那些大胡子戴頭巾的家夥們並沒有去占據東瀛到麻逸的路線,因為……需求實在是太小了……
琉球王國原先是航線的擁有者,可惜他們在東瀛諸島的實力並不足以支撐他們持續下去,後來,便到了伊豆國手中。